正文 543 未来的事
目录:皇明皇太孙|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类别:历史军事
对于朱高炽和朱孟烷来说,这一次回到大明、回到应天府,那也算得上是故地重游。至于说这到底是不是衣锦还乡,实际上他们自己也都不清楚。
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忘记自己这一次回到应天府的主要任务,他们现在的身份到底是和寻常的宗室子弟不一样了。如果再有下一次来到应天府,他们就不再只是大明宗室。
或者说如果以后再来,大明宗室的‘属性’就要下降,而是藩国使者,甚至藩国国主。
虽然不是最正式的场合,但是这也不能马虎大意。哪怕和朱允炆等人交好,朱高炽也不敢耽搁,还是要入朝的,还是要拜见皇帝和太上皇的。
更何况现在皇太子就在跟前呢,岂能有让皇太子在旁边等着的道理。
“王叔,曾祖有旨,王叔们今日就不入朝了。”小小朱这个时候开口了,笑着说道,“王叔们今日先各自回府休息,明日入宫向曾祖问安。先叙亲谊,再论国事。”
朱高炽和朱孟烷立刻跪下,态度端正,“臣领旨。”
虽然燕王和楚王已经不在大明境内了,但是他们在应天府的府邸还在。顶多也就是不如一些亲王的府邸豪奢,这么些年也几乎没人过来,只是有些仆人打扫而已。
朱高炽就有些心情复杂了,或许再过不久,这昔日的燕王府就要被赏赐给其他的亲王了。甚至考虑到这座燕王府是他父王早年间在应天府的府邸,当时大明国力也不算特别强,这燕王府也不算特别好。
燕王府要是成为了某一个郡王的郡王府,也不算不可能的事情。大不了换一些门楣、砖瓦,只要将一些逾制的器物给换掉,那自然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确实没必要太急着立刻入宫,虽然入宫朱高炽和朱孟烷立刻入宫,自然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在老朱的眼里,这两位还是他的孙儿,不是什么未来的藩国的世子。就算老四和老六在东瀛都有了安身立命、开创基业之地,也依然是他的儿子。
老朱的心情看起来很不错,小酌了两杯,“高炽和孟烷过几日也要入宫了,到时候也该递交国书了,你这头可准备好了?”
朱允煐笑着点头,说道,“自然是准备好了,该有的冕冠、朝服,也都是有的,印咱也让人刻好了。四叔和六叔海外开国,虽说只能是国主,也要比咱大明亲王尊贵些。”
说到这里朱允煐好像是有些不好意思,因为他可以说是大明朝一开始最反对老朱对于宗室优厚待遇的人了,他也一度是极力的去推动着削减大明宗室待遇的人。
实质性的待遇,自然就是宗室的封地、每年的供享等等了。其他方面的,比如说礼仪、服饰的规格等等,朱允煐也都是要给降一降的。
毕竟老朱最开始太夸张了,亲王的服饰、车架等等,居然是和皇太子一个级别。
老朱这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朱允煐不乐意了,估计以后大明的皇太子也都不乐意。再者就是以前的大明百官见到了亲王都是无一例外的要跪拜,朱允煐也觉得这不太好。
封王的时候肯定百官跪拜,这自然没什么问题。但是绝对不能是每一次见面,百官都要跪拜。要不然这些个亲王们,长期在这样的一些个理所当然的跪拜当中就滋生了不该有的心思。
朱允煐笑着对老朱说道,“四叔和六叔开国,自然也只能是咱大明的藩属国。他们只能称国主、国王,不能称君、更不能称帝。咱的意思,和太子一个规制。”
九冕,这就是藩属国国主的待遇了,肯定不能和皇帝一般十二冕、肩挑日月。
老朱笑着点头,说道,“是这个理,老四和老六,咱倒是放心。高炽和孟烷,咱也知道这两个不敢在你跟前有什么心思。就是以后的子孙,那就难说了。”
朱允煐笑着点头,他自然不反对这样的说法,甚至觉得老朱说的很现实。
“其实孙儿也想过这些个事情,现在四叔、六叔在,自然不会惹起什么乱子,就算是高炽、孟烷,咱也不需要担心那么多。”朱允煐实话实说,对老朱说道,“这么些年,二三代人,够他们忙着治理自己的基业,不该有其他的心思。”
事实其实也就是这么一回事,朱棣算得上是雄才大略了,只是短时间里想要完全整顿东瀛让万民臣服,这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毕竟东瀛那边别看现在蛮荒,只是实际上人家那边的天皇传承一直都没有断过。
都说就算是天下大乱的东汉末年,还有无数人自认为是‘汉臣’。在东瀛那边更是这样,百姓普遍的认为天皇就是至高无上的。就算是什么权臣出现,顶多也就是想着成为幕府将军,而不是废掉天皇自立为王,那简直是自绝于东瀛贵族、百姓。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东瀛那边实际上是没有市场的。
老朱这些年对东瀛也比较关心,知道那里不只是有倭寇,或者是银矿,也了解了一些其他。
“是啊,那头和咱不一样,改朝换代了也就改朝换代了,自有天命所归之人。”老朱颇为忧愁的说道,“就说你四叔,这么些年下来在那头也是打的不错,占了好些个地,就是那头的百姓到头不认他,只认被赶去那甚北海道的天皇。”
可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嘛,想要收归民心,这绝对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不是随便说说就好。
朱允煐也继续说道,“再者就是那头虽说自汉唐以来,也是心慕华夏。只是到底不管怎么说,也都是异族,哪怕那头看似儒家传承不断,到底和咱不是同根同源。四叔和六叔有的忙,忙着攻城略地、建立基业。高炽和孟烷,也要忙着治民。”
真心要说起来,燕王一脉、楚王一脉,他们接下来的挑战无疑是无比艰巨的。
大明朝开国前十几、二十年,还有很多的子民乃至百官都惦记着‘故国’。就算是现在的北方,依然有很多的汉人对于汉家没有太多的认同感。
元朝那是经营神州大地将近百年,燕云十六州更是脱离汉人掌控数百年。所以很多的时候,这已经不是一代人、两代人的事情了,文化基因或者生活习惯、自我认知,早就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很难去改变的。
这这也是老朱和小朱明令大明治下不许穿蒙元服饰的原因,这也是他们将很多蒙古部族拆分的原因。因为不这么看似强硬的做法,很难让一些人改变想法,说不定还要继续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身边的人。
燕王一脉和楚王一脉,说不定需要两三代人才能收归民心,才能有着一个比较稳固的统治。
但是两三代人,到时候和大明说不定就离心离德了。因为到那时候,朱高炽、朱孟烷的子孙,基本上就是在东瀛那片土地成长,大明也仅仅只是他们的宗主国。
甚至在有些时候,他们或许会想起自己曾经还是大明宗室的身份。但是说不定在那个时候,他们只是想着大明的压迫,或者是想要变大变强少受大明的一些压制乃至剥削。
朱允煐看着老朱,说道,“百年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咱只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若是儿孙出息,咱自然高兴。若是儿孙不肖,咱那时也不知道了,皇爷爷肯定也不知道。到那时,咱几个都躺在紫金山了。”
老朱想想也是这么一个道理,虽然他一度是非常喜欢制定一些祖制,让儿孙们照本宣科就可以当好皇帝。只是这么些年下来,他也知道自己的‘万世之策’根本不顶用。
旁的不说,大明朝开国才三十年,可是发生了太多的改变。曾经的一些‘万世之策’,现如今看来也就是笑话。真的要是那么做的话,东瀛的银矿肯定不会控制在大明手里,南洋那边也进不来好多的香料、珠宝。
哪怕有些时候想想也会有些不甘心,但是老朱也只能默认那些事情的发生。甚至会在心里偷着乐,他的万世之策好似没有什么用场,不过儿孙出息治理好江山,这更加重要。
朱允煐笑着说道,“孙儿看了很多史书,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是有着边患。真要说起来,咱汉人的江山也没少给周边的异族覆灭。虽说孙儿是让宗室在大明外头开国,说不准有朝一日,这些小藩国就灭了咱大明正统。”
老朱不高兴了,说道,“瞎胡说个甚!咱大明千秋万载!”
朱允煐笑了笑,继续说道,“咱想着就是有些个事情,说到底也是咱老朱家的血脉,也不便宜了旁人。再一个就是有着这些藩国拱卫,旁的异族想要起来也为难。”
朱允煐笑着说道,“咱不说旁的,东瀛、高丽,那都是儒家文化很深。就是高丽现在都是用的咱汉字,治理下来要稍微好一些。还有琉球,其实也是和高丽一个样,那头虽说只是个岛国,虽不至于富强起来,也能分封出去。”
老朱不说话,其实东瀛他勉强看得上,高丽也觉得不算太差。但是琉球,老朱真心看不上。
朱允煐也继续说道,“和咱大明南头挨着的,安南实际上也差不多,那头好些个汉人的文化在。真要说起来,咱下一个打的说不准就是安南了。”
历史上的安南国,一度也是给朱棣给灭掉了。然后好圣孙,觉得在安南治理消耗太大不符合大明的利益,这也就给放弃了,使得大明失去了进一步统治中南半岛的机会。
老朱满意的看着朱允煐,说道,“莫要忘了西北那头,蓝玉可是眼巴巴的盼着你用兵。”
经略西域诸地也是应该的,实际上现在那边还有元朝势力分割的一部分,那些蒙古部族虽然看似是被驱赶了。只是也不能说完全覆灭,顶多也就是辽东、漠北这些地方,暂时没有什么危险,而西北等地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瓦剌,这是迟早要解决的。不是说担心来个叫门天子,而是不能让他们做大。
“这个孙儿心里有数,南洋诸地倒是就和四叔、六叔一个样。”朱允煐笑着说道,“给点家产,让宗室自己去打。皇爷爷想来也知道,四叔和六叔要开国,宗室里头不少人可是眼馋着。咱在那头打高丽,好些个皇叔明里暗里想要过去。”
老朱立刻没好气的说道,“镇要咱说,你那般多的皇叔里头,也就头六个还算有点本事。打高丽的时候,一个个的不敢请战,也不拿出家资。这都要打下来了,一个个的都想着要去开国,尽想着一些便宜事!”
儿孙去开国,老朱自然是不反对,但是也不能这般占朝廷的便宜,这都是他的好大孙夙兴夜寐才换来的。更何况高丽特殊,这可是辖制东瀛的要地,要控制着那挖不尽的银矿呢。
再者就是高丽那里,也是可以盯着辽东,盯着女真三部,可不能随随便便给封出去。
老朱明白这个道理,朱允煐自然也明白。所以就算高丽要封出去,也不会是大手一挥,哪怕是宗室,也不能让宗室占那般大的便宜。
朱允煐现在是名义上的宗室大家长,可是现实一点的来说,也‘分家’了。大朱可能还要顾念一下兄弟情义,而在小朱这边虽然也是要照顾宗室,但是不至于为了照顾宗室打乱自己的一些布局,或者给大明江山带来一些隐患。
这一点朱允煐清楚,老朱实际上也很清楚,包括一些个宗室也同样清楚。
只是在一些宗室眼里,大明的当家人是理所当然的照顾他们这些宗室,给了无数的好处。所以现在,依然是想着要占便宜。或者也不是什么占便宜,在一些宗室眼里,这也是天经地义。
只不过真心要说时代变了,朱允煐可以很大方,只是在有些地方他很小气。
而老朱虽然也重视自己的子孙,但是他更加重视的是嫡长这一脉,重视的是大明的江山传承,可不能为了照顾其他的子嗣,动摇了大明的根基!
7017k
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忘记自己这一次回到应天府的主要任务,他们现在的身份到底是和寻常的宗室子弟不一样了。如果再有下一次来到应天府,他们就不再只是大明宗室。
或者说如果以后再来,大明宗室的‘属性’就要下降,而是藩国使者,甚至藩国国主。
虽然不是最正式的场合,但是这也不能马虎大意。哪怕和朱允炆等人交好,朱高炽也不敢耽搁,还是要入朝的,还是要拜见皇帝和太上皇的。
更何况现在皇太子就在跟前呢,岂能有让皇太子在旁边等着的道理。
“王叔,曾祖有旨,王叔们今日就不入朝了。”小小朱这个时候开口了,笑着说道,“王叔们今日先各自回府休息,明日入宫向曾祖问安。先叙亲谊,再论国事。”
朱高炽和朱孟烷立刻跪下,态度端正,“臣领旨。”
虽然燕王和楚王已经不在大明境内了,但是他们在应天府的府邸还在。顶多也就是不如一些亲王的府邸豪奢,这么些年也几乎没人过来,只是有些仆人打扫而已。
朱高炽就有些心情复杂了,或许再过不久,这昔日的燕王府就要被赏赐给其他的亲王了。甚至考虑到这座燕王府是他父王早年间在应天府的府邸,当时大明国力也不算特别强,这燕王府也不算特别好。
燕王府要是成为了某一个郡王的郡王府,也不算不可能的事情。大不了换一些门楣、砖瓦,只要将一些逾制的器物给换掉,那自然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确实没必要太急着立刻入宫,虽然入宫朱高炽和朱孟烷立刻入宫,自然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在老朱的眼里,这两位还是他的孙儿,不是什么未来的藩国的世子。就算老四和老六在东瀛都有了安身立命、开创基业之地,也依然是他的儿子。
老朱的心情看起来很不错,小酌了两杯,“高炽和孟烷过几日也要入宫了,到时候也该递交国书了,你这头可准备好了?”
朱允煐笑着点头,说道,“自然是准备好了,该有的冕冠、朝服,也都是有的,印咱也让人刻好了。四叔和六叔海外开国,虽说只能是国主,也要比咱大明亲王尊贵些。”
说到这里朱允煐好像是有些不好意思,因为他可以说是大明朝一开始最反对老朱对于宗室优厚待遇的人了,他也一度是极力的去推动着削减大明宗室待遇的人。
实质性的待遇,自然就是宗室的封地、每年的供享等等了。其他方面的,比如说礼仪、服饰的规格等等,朱允煐也都是要给降一降的。
毕竟老朱最开始太夸张了,亲王的服饰、车架等等,居然是和皇太子一个级别。
老朱这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朱允煐不乐意了,估计以后大明的皇太子也都不乐意。再者就是以前的大明百官见到了亲王都是无一例外的要跪拜,朱允煐也觉得这不太好。
封王的时候肯定百官跪拜,这自然没什么问题。但是绝对不能是每一次见面,百官都要跪拜。要不然这些个亲王们,长期在这样的一些个理所当然的跪拜当中就滋生了不该有的心思。
朱允煐笑着对老朱说道,“四叔和六叔开国,自然也只能是咱大明的藩属国。他们只能称国主、国王,不能称君、更不能称帝。咱的意思,和太子一个规制。”
九冕,这就是藩属国国主的待遇了,肯定不能和皇帝一般十二冕、肩挑日月。
老朱笑着点头,说道,“是这个理,老四和老六,咱倒是放心。高炽和孟烷,咱也知道这两个不敢在你跟前有什么心思。就是以后的子孙,那就难说了。”
朱允煐笑着点头,他自然不反对这样的说法,甚至觉得老朱说的很现实。
“其实孙儿也想过这些个事情,现在四叔、六叔在,自然不会惹起什么乱子,就算是高炽、孟烷,咱也不需要担心那么多。”朱允煐实话实说,对老朱说道,“这么些年,二三代人,够他们忙着治理自己的基业,不该有其他的心思。”
事实其实也就是这么一回事,朱棣算得上是雄才大略了,只是短时间里想要完全整顿东瀛让万民臣服,这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毕竟东瀛那边别看现在蛮荒,只是实际上人家那边的天皇传承一直都没有断过。
都说就算是天下大乱的东汉末年,还有无数人自认为是‘汉臣’。在东瀛那边更是这样,百姓普遍的认为天皇就是至高无上的。就算是什么权臣出现,顶多也就是想着成为幕府将军,而不是废掉天皇自立为王,那简直是自绝于东瀛贵族、百姓。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东瀛那边实际上是没有市场的。
老朱这些年对东瀛也比较关心,知道那里不只是有倭寇,或者是银矿,也了解了一些其他。
“是啊,那头和咱不一样,改朝换代了也就改朝换代了,自有天命所归之人。”老朱颇为忧愁的说道,“就说你四叔,这么些年下来在那头也是打的不错,占了好些个地,就是那头的百姓到头不认他,只认被赶去那甚北海道的天皇。”
可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嘛,想要收归民心,这绝对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不是随便说说就好。
朱允煐也继续说道,“再者就是那头虽说自汉唐以来,也是心慕华夏。只是到底不管怎么说,也都是异族,哪怕那头看似儒家传承不断,到底和咱不是同根同源。四叔和六叔有的忙,忙着攻城略地、建立基业。高炽和孟烷,也要忙着治民。”
真心要说起来,燕王一脉、楚王一脉,他们接下来的挑战无疑是无比艰巨的。
大明朝开国前十几、二十年,还有很多的子民乃至百官都惦记着‘故国’。就算是现在的北方,依然有很多的汉人对于汉家没有太多的认同感。
元朝那是经营神州大地将近百年,燕云十六州更是脱离汉人掌控数百年。所以很多的时候,这已经不是一代人、两代人的事情了,文化基因或者生活习惯、自我认知,早就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很难去改变的。
这这也是老朱和小朱明令大明治下不许穿蒙元服饰的原因,这也是他们将很多蒙古部族拆分的原因。因为不这么看似强硬的做法,很难让一些人改变想法,说不定还要继续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身边的人。
燕王一脉和楚王一脉,说不定需要两三代人才能收归民心,才能有着一个比较稳固的统治。
但是两三代人,到时候和大明说不定就离心离德了。因为到那时候,朱高炽、朱孟烷的子孙,基本上就是在东瀛那片土地成长,大明也仅仅只是他们的宗主国。
甚至在有些时候,他们或许会想起自己曾经还是大明宗室的身份。但是说不定在那个时候,他们只是想着大明的压迫,或者是想要变大变强少受大明的一些压制乃至剥削。
朱允煐看着老朱,说道,“百年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咱只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若是儿孙出息,咱自然高兴。若是儿孙不肖,咱那时也不知道了,皇爷爷肯定也不知道。到那时,咱几个都躺在紫金山了。”
老朱想想也是这么一个道理,虽然他一度是非常喜欢制定一些祖制,让儿孙们照本宣科就可以当好皇帝。只是这么些年下来,他也知道自己的‘万世之策’根本不顶用。
旁的不说,大明朝开国才三十年,可是发生了太多的改变。曾经的一些‘万世之策’,现如今看来也就是笑话。真的要是那么做的话,东瀛的银矿肯定不会控制在大明手里,南洋那边也进不来好多的香料、珠宝。
哪怕有些时候想想也会有些不甘心,但是老朱也只能默认那些事情的发生。甚至会在心里偷着乐,他的万世之策好似没有什么用场,不过儿孙出息治理好江山,这更加重要。
朱允煐笑着说道,“孙儿看了很多史书,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是有着边患。真要说起来,咱汉人的江山也没少给周边的异族覆灭。虽说孙儿是让宗室在大明外头开国,说不准有朝一日,这些小藩国就灭了咱大明正统。”
老朱不高兴了,说道,“瞎胡说个甚!咱大明千秋万载!”
朱允煐笑了笑,继续说道,“咱想着就是有些个事情,说到底也是咱老朱家的血脉,也不便宜了旁人。再一个就是有着这些藩国拱卫,旁的异族想要起来也为难。”
朱允煐笑着说道,“咱不说旁的,东瀛、高丽,那都是儒家文化很深。就是高丽现在都是用的咱汉字,治理下来要稍微好一些。还有琉球,其实也是和高丽一个样,那头虽说只是个岛国,虽不至于富强起来,也能分封出去。”
老朱不说话,其实东瀛他勉强看得上,高丽也觉得不算太差。但是琉球,老朱真心看不上。
朱允煐也继续说道,“和咱大明南头挨着的,安南实际上也差不多,那头好些个汉人的文化在。真要说起来,咱下一个打的说不准就是安南了。”
历史上的安南国,一度也是给朱棣给灭掉了。然后好圣孙,觉得在安南治理消耗太大不符合大明的利益,这也就给放弃了,使得大明失去了进一步统治中南半岛的机会。
老朱满意的看着朱允煐,说道,“莫要忘了西北那头,蓝玉可是眼巴巴的盼着你用兵。”
经略西域诸地也是应该的,实际上现在那边还有元朝势力分割的一部分,那些蒙古部族虽然看似是被驱赶了。只是也不能说完全覆灭,顶多也就是辽东、漠北这些地方,暂时没有什么危险,而西北等地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瓦剌,这是迟早要解决的。不是说担心来个叫门天子,而是不能让他们做大。
“这个孙儿心里有数,南洋诸地倒是就和四叔、六叔一个样。”朱允煐笑着说道,“给点家产,让宗室自己去打。皇爷爷想来也知道,四叔和六叔要开国,宗室里头不少人可是眼馋着。咱在那头打高丽,好些个皇叔明里暗里想要过去。”
老朱立刻没好气的说道,“镇要咱说,你那般多的皇叔里头,也就头六个还算有点本事。打高丽的时候,一个个的不敢请战,也不拿出家资。这都要打下来了,一个个的都想着要去开国,尽想着一些便宜事!”
儿孙去开国,老朱自然是不反对,但是也不能这般占朝廷的便宜,这都是他的好大孙夙兴夜寐才换来的。更何况高丽特殊,这可是辖制东瀛的要地,要控制着那挖不尽的银矿呢。
再者就是高丽那里,也是可以盯着辽东,盯着女真三部,可不能随随便便给封出去。
老朱明白这个道理,朱允煐自然也明白。所以就算高丽要封出去,也不会是大手一挥,哪怕是宗室,也不能让宗室占那般大的便宜。
朱允煐现在是名义上的宗室大家长,可是现实一点的来说,也‘分家’了。大朱可能还要顾念一下兄弟情义,而在小朱这边虽然也是要照顾宗室,但是不至于为了照顾宗室打乱自己的一些布局,或者给大明江山带来一些隐患。
这一点朱允煐清楚,老朱实际上也很清楚,包括一些个宗室也同样清楚。
只是在一些宗室眼里,大明的当家人是理所当然的照顾他们这些宗室,给了无数的好处。所以现在,依然是想着要占便宜。或者也不是什么占便宜,在一些宗室眼里,这也是天经地义。
只不过真心要说时代变了,朱允煐可以很大方,只是在有些地方他很小气。
而老朱虽然也重视自己的子孙,但是他更加重视的是嫡长这一脉,重视的是大明的江山传承,可不能为了照顾其他的子嗣,动摇了大明的根基!
7017k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皇明皇太孙》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皇明皇太孙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