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二十七章清查田亩
目录:明末国贼| 作者:三头蛇王| 类别:历史军事
用伤兵维护地方办法是李兴之效仿后世民国时期,地方上设立保安团的办法。
这样安排不光令那些为靖北军浴血厮杀的将士们能够在复员后能得到妥善的安置,让他们能够衣食无忧,而且还能有效地维持地方上的治安,处理地方上有可能的突发事件,比如士神煽动百姓闹事,剿除境内的盗匪,靖北军野战军团有战事发生,他们还能起到监督转运粮食的责任,也就是说,这些地方军队就是后世的武装警察。
顺天府乃是京师直辖,又在李兴之的眼皮子底下,又有锦衣卫和驻扎在京的官兵威慑,宋广坤和狗腿子冯铨的行政命令,很快就得到了行之有效的执行。 在天子改元后仅仅半个月,也就是上元节不到,在朝廷的官员以及顺天府七县五洲的地方官员还在休沐期间,地方上所有的乡长以及配套的行政人员就已经就位,这样的行政速度,让朝臣和各地的官员士绅根本来不及反应,等过了上元节,官员们回衙办差的时候,他们这才发现,他们已经丧失了地方上的统治权。
本来,直接在顺天府采用如此野蛮的方式推行新政,李兴之还担心会有不甘心失去统治权的士绅和宗族势力勾结官员闹事,所以不光在顺天府各县都调派了锦衣卫和靖北军,随时准备镇压可能发生的骚乱和恶性事件,但是直到顺天府所有州县全部改革完毕,预判的反抗却是一件都没有发生。
各县传来的奏报,全部是当地的士绅对朝廷对地方行使管理权的事情很是欢迎,甚至有不少士绅主动地和在当地推行改革的锦衣卫和新任乡长联系,愿意拿出钱粮捐给朝廷,来换取他们的子弟在地方上弄一两个职司。
这样的请求根本不需要奏报到日理万机的李兴之那边,负责推行此事的北直隶巡抚宋广坤便能一体所决,有鉴于李兴之提出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宋广坤对服从朝廷政令,主动向朝廷交纳钱粮的士绅皆是具名在册,并同意酌情考虑他们子弟在地方担任职司的提议。
由于地方士绅的配合,顺天府推行新政之事是出奇的顺利。 在京的丞相府长史徐以显是这样认为的,他道:“这帮人本就是欺软怕硬的主,东虏来时他们抛下百姓躲在城里不肯出来反抗,对地方上的百姓不闻不问,再加上丞相入京以来的雷霆手段,光是六品以上的官员就砍了数百个,更不要说朱纯臣和周奎那样的皇亲国戚了,只要脑子没有问题的,断不敢这个时候跳出来反对靖北军的统治权。
再说咱们又不没收他们的土地,也不抢他们的银子,只是让他们交出当地的统治权,还给他们子弟一定出路,这样的做法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百姓们得了咱们的好处,虽碍于乡里和宗族面子,但对于我们还是欢迎的,再加上有新任的乡长和武装严整的士兵给他们主持公道。
绝不会听那帮人的鬼话和朝廷做对,没有百姓的支持,他们也只能老实。真要不老实,他们又能如何?难不成敢真的跳出来抗拒王权吗?
划分完新的行政区后,宋广坤就是趁热打铁,直接下达了清查各州县田亩黄册,以及那些因为逃难过来被地方士绅和宗族隐藏起来的流民,也就是黑户。 有一次,就有第二次,退让了一次的士绅自然而然地妥协了,钱粮都交了,自己霸占的田产自然也能交出来,谁敢不交,没看到京师城门口还立着十几个朝廷大员的人皮么。
不过,顺天府到底是天子脚下,就算东虏这几年屡次入寇,但还算是太平地界,涌入的流民也不算多,经查,凡顺天府所辖七县五洲一共有黑户二十八万余人,主要集中在被东虏攻破的昌平和迁安等县,那里无主的土地也很多,约有八十三万亩。
宋广坤索性就将从宁远迁回京畿的关宁军家小也安排到了这两个县,重新划分土地,任命地方行政官员,甚至这两个县的县令和县丞也是从登州讲武堂直接选拔任用。
这样的安排使得安置于各乡的百姓都能分到足够田产,同样也用这些土地笼络了投诚的关宁军。
这些村落,乡镇的行政官员就不需要从讲武堂选用了,毕竟一个讲武堂的学员根本不足以分派到所有的乡村,所以宋广坤直接奏请李兴之,建议由退下来的伤兵直接管理,这样完全是由外来人口和靖北军体系内的家小构成的村落在昌平等县足足设立了七百多个,因为有朝廷撑腰,当地人也不敢欺凌这些外来户。 成立新行政区,组建地方职能部门,成立地方军队,组织新村民众进行春耕生产,又要细化各乡公所的具体职事,加强各乡、各村与县里的联系,又要盘点各地士绅交纳的钱粮物资...种种事务,千头万绪,不是短时间就能落实到位的。
但是好在万事开头难,有了顺天府的模式,其余北直隶下辖的保定府,真定府,大名府等府县就可采用这样的模板,使宋广坤这个北直隶巡抚少走不少弯路。
只不过,距离京师越远,这样的政令推行起来阻力就越大。
永历元年二月初二,也就是俗话说的龙抬头,大名府和顺德府的魏县,南乐,以及邢台等地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抵制朝廷划分土地和清查人口的政策。
原因就是这两个府自崇祯九年和崇祯十一年的东虏入寇后,当地的百姓死伤无数,以至于,大量的田产沦为无主的田地,当地的士绅趁机勾结地方官府,控制了这些无主的土地,而大名府和顺德府由于临近流寇横行的河南,崇祯十一年以后,关中,河南大旱,所以有近百万的流民涌入了大名和顺德府。 当地的士绅便以极小的代价,将这些流民变成了自己的佃户,让这些人替自己种地,无主的土地自然不要缴税,如此一来,这些横行乡里的地主士绅就凭空获得大量的钱粮,现在朝廷要重新丈量土地和清查人口,这就触及了他们的根本利益,这便有了魏县,南乐等地的暴力抗法事件。
这样安排不光令那些为靖北军浴血厮杀的将士们能够在复员后能得到妥善的安置,让他们能够衣食无忧,而且还能有效地维持地方上的治安,处理地方上有可能的突发事件,比如士神煽动百姓闹事,剿除境内的盗匪,靖北军野战军团有战事发生,他们还能起到监督转运粮食的责任,也就是说,这些地方军队就是后世的武装警察。
顺天府乃是京师直辖,又在李兴之的眼皮子底下,又有锦衣卫和驻扎在京的官兵威慑,宋广坤和狗腿子冯铨的行政命令,很快就得到了行之有效的执行。 在天子改元后仅仅半个月,也就是上元节不到,在朝廷的官员以及顺天府七县五洲的地方官员还在休沐期间,地方上所有的乡长以及配套的行政人员就已经就位,这样的行政速度,让朝臣和各地的官员士绅根本来不及反应,等过了上元节,官员们回衙办差的时候,他们这才发现,他们已经丧失了地方上的统治权。
本来,直接在顺天府采用如此野蛮的方式推行新政,李兴之还担心会有不甘心失去统治权的士绅和宗族势力勾结官员闹事,所以不光在顺天府各县都调派了锦衣卫和靖北军,随时准备镇压可能发生的骚乱和恶性事件,但是直到顺天府所有州县全部改革完毕,预判的反抗却是一件都没有发生。
各县传来的奏报,全部是当地的士绅对朝廷对地方行使管理权的事情很是欢迎,甚至有不少士绅主动地和在当地推行改革的锦衣卫和新任乡长联系,愿意拿出钱粮捐给朝廷,来换取他们的子弟在地方上弄一两个职司。
这样的请求根本不需要奏报到日理万机的李兴之那边,负责推行此事的北直隶巡抚宋广坤便能一体所决,有鉴于李兴之提出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宋广坤对服从朝廷政令,主动向朝廷交纳钱粮的士绅皆是具名在册,并同意酌情考虑他们子弟在地方担任职司的提议。
由于地方士绅的配合,顺天府推行新政之事是出奇的顺利。 在京的丞相府长史徐以显是这样认为的,他道:“这帮人本就是欺软怕硬的主,东虏来时他们抛下百姓躲在城里不肯出来反抗,对地方上的百姓不闻不问,再加上丞相入京以来的雷霆手段,光是六品以上的官员就砍了数百个,更不要说朱纯臣和周奎那样的皇亲国戚了,只要脑子没有问题的,断不敢这个时候跳出来反对靖北军的统治权。
再说咱们又不没收他们的土地,也不抢他们的银子,只是让他们交出当地的统治权,还给他们子弟一定出路,这样的做法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百姓们得了咱们的好处,虽碍于乡里和宗族面子,但对于我们还是欢迎的,再加上有新任的乡长和武装严整的士兵给他们主持公道。
绝不会听那帮人的鬼话和朝廷做对,没有百姓的支持,他们也只能老实。真要不老实,他们又能如何?难不成敢真的跳出来抗拒王权吗?
划分完新的行政区后,宋广坤就是趁热打铁,直接下达了清查各州县田亩黄册,以及那些因为逃难过来被地方士绅和宗族隐藏起来的流民,也就是黑户。 有一次,就有第二次,退让了一次的士绅自然而然地妥协了,钱粮都交了,自己霸占的田产自然也能交出来,谁敢不交,没看到京师城门口还立着十几个朝廷大员的人皮么。
不过,顺天府到底是天子脚下,就算东虏这几年屡次入寇,但还算是太平地界,涌入的流民也不算多,经查,凡顺天府所辖七县五洲一共有黑户二十八万余人,主要集中在被东虏攻破的昌平和迁安等县,那里无主的土地也很多,约有八十三万亩。
宋广坤索性就将从宁远迁回京畿的关宁军家小也安排到了这两个县,重新划分土地,任命地方行政官员,甚至这两个县的县令和县丞也是从登州讲武堂直接选拔任用。
这样的安排使得安置于各乡的百姓都能分到足够田产,同样也用这些土地笼络了投诚的关宁军。
这些村落,乡镇的行政官员就不需要从讲武堂选用了,毕竟一个讲武堂的学员根本不足以分派到所有的乡村,所以宋广坤直接奏请李兴之,建议由退下来的伤兵直接管理,这样完全是由外来人口和靖北军体系内的家小构成的村落在昌平等县足足设立了七百多个,因为有朝廷撑腰,当地人也不敢欺凌这些外来户。 成立新行政区,组建地方职能部门,成立地方军队,组织新村民众进行春耕生产,又要细化各乡公所的具体职事,加强各乡、各村与县里的联系,又要盘点各地士绅交纳的钱粮物资...种种事务,千头万绪,不是短时间就能落实到位的。
但是好在万事开头难,有了顺天府的模式,其余北直隶下辖的保定府,真定府,大名府等府县就可采用这样的模板,使宋广坤这个北直隶巡抚少走不少弯路。
只不过,距离京师越远,这样的政令推行起来阻力就越大。
永历元年二月初二,也就是俗话说的龙抬头,大名府和顺德府的魏县,南乐,以及邢台等地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抵制朝廷划分土地和清查人口的政策。
原因就是这两个府自崇祯九年和崇祯十一年的东虏入寇后,当地的百姓死伤无数,以至于,大量的田产沦为无主的田地,当地的士绅趁机勾结地方官府,控制了这些无主的土地,而大名府和顺德府由于临近流寇横行的河南,崇祯十一年以后,关中,河南大旱,所以有近百万的流民涌入了大名和顺德府。 当地的士绅便以极小的代价,将这些流民变成了自己的佃户,让这些人替自己种地,无主的土地自然不要缴税,如此一来,这些横行乡里的地主士绅就凭空获得大量的钱粮,现在朝廷要重新丈量土地和清查人口,这就触及了他们的根本利益,这便有了魏县,南乐等地的暴力抗法事件。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末国贼》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末国贼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