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半穿甲高爆战斗部”
目录:舰娘:从深蓝到星海| 作者:王子虚| 类别:网游动漫
小重庆带着逸仙等前辈们,跟许星辰道别去了演习场,许星辰去了提督府的科研中心。
舰娘军港里面的科研中心,与地球上的实验室相差很大,相比实验室更像是个设计办公室。
房间里面没有各种各样的实验仪器,只有三套类似设计工作站电脑的,一体化的专用科研设备。
许星辰之前选了升级之后,这些类似电脑的科研设备使用方法,也非常的接近地球上的设计工作站了。
许星辰在一套科研设备前坐下,右手轻轻敲了一下桌子上的控制盘,面前的三个大屏幕马上亮了起来。
左侧的屏幕上,显示着一套驱逐舰主炮的结构图,右侧的屏幕上,显示的是一套对空警戒雷达的结构图。
中间的屏幕上,则是两个从左向右的动态进度条,进度条上下方都有简单的文字说明。
现在科研中心正在执行的两个扫描任务,分别是76式双联130毫米舰炮,以及515型对空警戒雷达,预计明天天亮能够完成。
根据系统说明,目前科研系统可以同时执行两个任务,如果放在策略游戏里面,那就是有两个科研槽。
许星辰设置好了科研任务之后,项目会自动匀速向前推进,推进的速度与自己提督府规模有关。
如果安排专门的人员,直接担任具体的科研工作,有可能大幅度提升科研速度。
具体的科研人员提供的提升幅度,与科研人员自己完成的工作量有关,摸鱼当然是没啥用的。
现在提督府没有科研人员,许星辰只能让系统自己跑着,用来扫描比较早期的装备,现在的速度已经基本够用了。
许星辰今天过来的目的,是要对海鹰-1甲导弹进行修改,获得击穿和摧毁所有战列舰的能力。
海鹰-1甲导弹以及配套的雷达,早上就已经扫描完成,生成了对应的图纸,存放在科研系统的图纸库里。
许星辰按照提示找到导弹的图纸点开,详细的海鹰-1甲导弹的立体透视结构图,在许星辰面前的大屏幕上展示了出来。
海鹰-1甲导弹的整体结构,和大部分导弹一样,内部可以大致分成四个模块:控制、打击、燃料、动力。
控制模块是导弹身上最为精密和复杂的模块,雷达、通讯、计算、飞控等复杂的功能部件基本都在这里。
后面三个部分结构就相对简单了,打击模块就是个炸弹,燃料模块就是油箱,动力模块就是火箭发动机。
这些早期的导弹,无论是外形还是结构,看上去都像是一架小飞机,实际上它的确是个结构紧凑的一次性飞机。
导弹攻击目标的方式,跟神风飞机也非常的类似,主要的攻击能力的来源不是飞机本身,而是飞机携带的炸弹。
导弹身上带的这个炸弹,被统一称为“战斗部”,它和飞机携带的航空炸弹一样,有各种不同功能的类型,可以更换。
早期冥河类导弹用是“聚能穿甲爆破战斗部”,后来逐步换成半穿甲战斗部了。
战斗部前端是坚硬的带尖的弹头,有一定的穿甲能力,而后半部分就是个铁皮炸弹,战斗部总体的装药比例超过30%甚至50%。
前半部分砸穿目标船体,后半部分跟着进入船体内部爆炸,从而造成大量的伤害。
这种战斗部对无装甲、低装甲军舰,杀伤力远高于二战时代的战列舰炮击,因为它装药都是上百公斤起步的,而最大的舰炮的高爆弹装药也只有六七十公斤而已。
小重庆的本体是八十年代初服役的型号,携带的导弹也是后期型号的“海鹰-1甲”。
海鹰-1甲导弹用的就是这种“半穿甲战斗部”,重量513公斤,装药量约为240公斤。
随着相关技术不断的发展,后来出现了新型的“半穿甲自锻破片战斗部”的东西。
高爆部分周围镶嵌着朝外的紫铜药罩,借助爆炸的能量软化变形,通过类似吹塑的过程,瞬间制造大量的“子炮弹”。
具体的打击效果,有些近似于“集束炸弹”,能把周围的人和东西都打个粉碎,最新的反舰导弹基本都是这种战斗部。
(集束炸弹被认为过于残忍,有一百多个国家在联合国签署了禁用公约,但不包括美、俄、中、以等主要生产国……)
根据科研设备的测算,如果要把后世的“半穿甲自锻破片战斗部”,从无到有的研发出来,稍微需要多一点的时间。
许星辰的时间比较紧,而且自锻破片对舰娘的用处应该不大,她们肚子里面没有人。
许星辰暂时放弃了远期目标,用最为基本的半穿甲战斗部作为基础,去改造成穿甲能力更强的新型战斗部。
这个科研项目的内容,其实就是增加原战斗部的穿甲部分比例,同时修缮整体的外形,做成更适合穿甲的形状。
整体的科研难度非常低,用科研设备的模拟功能,简单测算过几次之后,许星辰就得到了两种不同级别的战斗部的参数。
许星辰暂时将其分别命名为:“甲型穿甲战斗部”、“乙型穿甲战斗部”。
甲型半穿甲战斗部:保持原战斗部513公斤的总重量不变,将穿甲部分重量增加到350公斤,直径限制在240毫米。
以海鹰-1甲导弹携带,走高空弹道俯冲攻击,速度约340米每秒,可以击穿大和之外的所有新锐战列舰的水平装甲。
此时高爆部分的重量为163公斤,装药可以做到125公斤以上,是大和炮高爆弹装药(59公斤)的两倍以上。
更换甲型战斗部后,海鹰-1甲导弹的总重量不变,气动外形不需要改变,稍微调整油箱的形状,适应新的战斗部外形即可。
乙型半穿甲战斗部:战斗部总重量增加到750公斤,穿甲部分重量500公斤,直径同样限制在240毫米。
以同样的方式攻击,可以确保击穿所有战列舰的水平防御,包括大和甲板上最厚的炮塔顶部的270毫米装甲。
此时高爆部分的重量为250公斤,装药可以做到190公斤,是大和炮高爆弹装药的三倍以上。
更换乙型战斗部后,导弹总重量增加237公斤,需要稍微调整机翼位置和角度,同时调整油箱形状,最大射程略微降低。
科研设备通过立体图形的方式,直接把两种战斗部的尺寸、结构,以及导弹更换之后的效果,非常直观的展现了出来。
这两个240毫米战斗部的样子,相比普通的240毫米舰炮的炮弹,最大的特点就是长了很多。
甲型战斗部比炮弹长了一半,乙型更是直接超过了炮弹的两倍,它就是个直径24厘米,高度170厘米的金属柱子。
因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炮弹直径越小穿甲能力就越强,坦克穿甲弹直接成就成“长杆钢钉”了。
不过坦克的“钢钉”还不如手腕粗,而导弹战斗部口径则是舰炮水平,相当于被拉长两倍的炮弹,装药量还更高。
炮弹的形状会影响飞行姿态,所以传统穿甲炮弹不能做的太长,长度相对口径的比例,大部分都在3倍到4倍左右。
为了提高结构强度,舰炮穿甲弹的装药比例极低,后续的破坏力相对有限,想要击沉战列舰基本都要靠殉爆。
而导弹的战斗部,因为不需要自己控制飞行姿态,所以长度与直径的比可以大幅度的放开,可以达到7到8倍甚至更多。
导弹就是一架小飞机,挂一个战斗部也是挂,挂两个也是挂,组合战斗部是导弹最基本能力,串起来就行。
把战斗部纵向排列固定在导弹中心,其他设备和油箱环绕战斗部布置,导弹长度6米以上,战斗部长度可以占到一半。
导弹砸在目标上的时候,周围的雷达、通讯、控制设备以及油箱等脆弱的部件,会直接在碰撞中四散纷飞。
但是中间的战斗部,就像一根巨大的钢铁柱子,直接捅进目标体内,然后通过成串的爆炸,制造巨量的伤害。
舰娘军港里面的科研中心,与地球上的实验室相差很大,相比实验室更像是个设计办公室。
房间里面没有各种各样的实验仪器,只有三套类似设计工作站电脑的,一体化的专用科研设备。
许星辰之前选了升级之后,这些类似电脑的科研设备使用方法,也非常的接近地球上的设计工作站了。
许星辰在一套科研设备前坐下,右手轻轻敲了一下桌子上的控制盘,面前的三个大屏幕马上亮了起来。
左侧的屏幕上,显示着一套驱逐舰主炮的结构图,右侧的屏幕上,显示的是一套对空警戒雷达的结构图。
中间的屏幕上,则是两个从左向右的动态进度条,进度条上下方都有简单的文字说明。
现在科研中心正在执行的两个扫描任务,分别是76式双联130毫米舰炮,以及515型对空警戒雷达,预计明天天亮能够完成。
根据系统说明,目前科研系统可以同时执行两个任务,如果放在策略游戏里面,那就是有两个科研槽。
许星辰设置好了科研任务之后,项目会自动匀速向前推进,推进的速度与自己提督府规模有关。
如果安排专门的人员,直接担任具体的科研工作,有可能大幅度提升科研速度。
具体的科研人员提供的提升幅度,与科研人员自己完成的工作量有关,摸鱼当然是没啥用的。
现在提督府没有科研人员,许星辰只能让系统自己跑着,用来扫描比较早期的装备,现在的速度已经基本够用了。
许星辰今天过来的目的,是要对海鹰-1甲导弹进行修改,获得击穿和摧毁所有战列舰的能力。
海鹰-1甲导弹以及配套的雷达,早上就已经扫描完成,生成了对应的图纸,存放在科研系统的图纸库里。
许星辰按照提示找到导弹的图纸点开,详细的海鹰-1甲导弹的立体透视结构图,在许星辰面前的大屏幕上展示了出来。
海鹰-1甲导弹的整体结构,和大部分导弹一样,内部可以大致分成四个模块:控制、打击、燃料、动力。
控制模块是导弹身上最为精密和复杂的模块,雷达、通讯、计算、飞控等复杂的功能部件基本都在这里。
后面三个部分结构就相对简单了,打击模块就是个炸弹,燃料模块就是油箱,动力模块就是火箭发动机。
这些早期的导弹,无论是外形还是结构,看上去都像是一架小飞机,实际上它的确是个结构紧凑的一次性飞机。
导弹攻击目标的方式,跟神风飞机也非常的类似,主要的攻击能力的来源不是飞机本身,而是飞机携带的炸弹。
导弹身上带的这个炸弹,被统一称为“战斗部”,它和飞机携带的航空炸弹一样,有各种不同功能的类型,可以更换。
早期冥河类导弹用是“聚能穿甲爆破战斗部”,后来逐步换成半穿甲战斗部了。
战斗部前端是坚硬的带尖的弹头,有一定的穿甲能力,而后半部分就是个铁皮炸弹,战斗部总体的装药比例超过30%甚至50%。
前半部分砸穿目标船体,后半部分跟着进入船体内部爆炸,从而造成大量的伤害。
这种战斗部对无装甲、低装甲军舰,杀伤力远高于二战时代的战列舰炮击,因为它装药都是上百公斤起步的,而最大的舰炮的高爆弹装药也只有六七十公斤而已。
小重庆的本体是八十年代初服役的型号,携带的导弹也是后期型号的“海鹰-1甲”。
海鹰-1甲导弹用的就是这种“半穿甲战斗部”,重量513公斤,装药量约为240公斤。
随着相关技术不断的发展,后来出现了新型的“半穿甲自锻破片战斗部”的东西。
高爆部分周围镶嵌着朝外的紫铜药罩,借助爆炸的能量软化变形,通过类似吹塑的过程,瞬间制造大量的“子炮弹”。
具体的打击效果,有些近似于“集束炸弹”,能把周围的人和东西都打个粉碎,最新的反舰导弹基本都是这种战斗部。
(集束炸弹被认为过于残忍,有一百多个国家在联合国签署了禁用公约,但不包括美、俄、中、以等主要生产国……)
根据科研设备的测算,如果要把后世的“半穿甲自锻破片战斗部”,从无到有的研发出来,稍微需要多一点的时间。
许星辰的时间比较紧,而且自锻破片对舰娘的用处应该不大,她们肚子里面没有人。
许星辰暂时放弃了远期目标,用最为基本的半穿甲战斗部作为基础,去改造成穿甲能力更强的新型战斗部。
这个科研项目的内容,其实就是增加原战斗部的穿甲部分比例,同时修缮整体的外形,做成更适合穿甲的形状。
整体的科研难度非常低,用科研设备的模拟功能,简单测算过几次之后,许星辰就得到了两种不同级别的战斗部的参数。
许星辰暂时将其分别命名为:“甲型穿甲战斗部”、“乙型穿甲战斗部”。
甲型半穿甲战斗部:保持原战斗部513公斤的总重量不变,将穿甲部分重量增加到350公斤,直径限制在240毫米。
以海鹰-1甲导弹携带,走高空弹道俯冲攻击,速度约340米每秒,可以击穿大和之外的所有新锐战列舰的水平装甲。
此时高爆部分的重量为163公斤,装药可以做到125公斤以上,是大和炮高爆弹装药(59公斤)的两倍以上。
更换甲型战斗部后,海鹰-1甲导弹的总重量不变,气动外形不需要改变,稍微调整油箱的形状,适应新的战斗部外形即可。
乙型半穿甲战斗部:战斗部总重量增加到750公斤,穿甲部分重量500公斤,直径同样限制在240毫米。
以同样的方式攻击,可以确保击穿所有战列舰的水平防御,包括大和甲板上最厚的炮塔顶部的270毫米装甲。
此时高爆部分的重量为250公斤,装药可以做到190公斤,是大和炮高爆弹装药的三倍以上。
更换乙型战斗部后,导弹总重量增加237公斤,需要稍微调整机翼位置和角度,同时调整油箱形状,最大射程略微降低。
科研设备通过立体图形的方式,直接把两种战斗部的尺寸、结构,以及导弹更换之后的效果,非常直观的展现了出来。
这两个240毫米战斗部的样子,相比普通的240毫米舰炮的炮弹,最大的特点就是长了很多。
甲型战斗部比炮弹长了一半,乙型更是直接超过了炮弹的两倍,它就是个直径24厘米,高度170厘米的金属柱子。
因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炮弹直径越小穿甲能力就越强,坦克穿甲弹直接成就成“长杆钢钉”了。
不过坦克的“钢钉”还不如手腕粗,而导弹战斗部口径则是舰炮水平,相当于被拉长两倍的炮弹,装药量还更高。
炮弹的形状会影响飞行姿态,所以传统穿甲炮弹不能做的太长,长度相对口径的比例,大部分都在3倍到4倍左右。
为了提高结构强度,舰炮穿甲弹的装药比例极低,后续的破坏力相对有限,想要击沉战列舰基本都要靠殉爆。
而导弹的战斗部,因为不需要自己控制飞行姿态,所以长度与直径的比可以大幅度的放开,可以达到7到8倍甚至更多。
导弹就是一架小飞机,挂一个战斗部也是挂,挂两个也是挂,组合战斗部是导弹最基本能力,串起来就行。
把战斗部纵向排列固定在导弹中心,其他设备和油箱环绕战斗部布置,导弹长度6米以上,战斗部长度可以占到一半。
导弹砸在目标上的时候,周围的雷达、通讯、控制设备以及油箱等脆弱的部件,会直接在碰撞中四散纷飞。
但是中间的战斗部,就像一根巨大的钢铁柱子,直接捅进目标体内,然后通过成串的爆炸,制造巨量的伤害。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舰娘:从深蓝到星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舰娘:从深蓝到星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