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稻米入仓
目录:一品布衣| 作者:李破山| 类别:历史军事
桂月下旬,一场湿漉的秋雨过后,蜀州的稻米,终于迎来了收割。
最欢喜的,莫过于农人。顾不得身子累乏,白日割稻,夜晚便聚在谷堆旁边,架起了篝火堆子,饮着烈酒放声高呼。
其间,徐牧出城两次,加入到秋收的喜悦之中,把酒高歌,与民同乐。农忙之中,关于莱州人方濡称帝的隐忧,仿佛一下子要淡去。 “文龙,入了几仓?”
“主公,不若先猜一下?”贾周拿着卷宗,语气高兴。
“五百仓?”
一仓要填满的话,约莫要五百石的粮食。折合成后世的话来说,即是三十吨左右。
“主公,这如何可能,蜀中乃是天府之地,再加上主公一直在振兴农桑。” 徐牧咽了口唾液。在粮草方面,他是不敢和常大爷比的,据说常大爷那边的粮草,若是全倒入纪江,能筑起一座高高的粮岛。
“主公,约一千二百仓!”
“一千二百仓!”徐牧脸色惊喜。一千二百仓,即有差不多六十万石的粮草。这六十万石的稻米入库,足够蜀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免受粮草不足的问题。
“这还是主公下调了稻税,等到明年,按照主公定下的增亩制,再加上南林郡的开荒,至少还能再加上一千仓。”
“虽然说,还比不得渝州王,但已经很不错了。至今日起,我蜀州十四郡的百姓,甚至是暮云州那边,再无饥灾之苦。” 徐牧彻底松了口气。
不仅是稻米丰收,在以后的行军征伐,他甚至有了便携罐头的想法,铁石不足,那便用竹筒试着密封,将军粮的配备完美化。
“恭喜主公。”贾和也脸色欢喜,“积粮铸器,我等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文龙,尚有不足。”徐牧并没有兴奋过头。实话说,入库的六十万石的粮草,若是十万大军出峪关,也同样支撑不了三个月的时间。
当然,在平和时期,足够养民养士了。 在明年之后,他会开始继续挑选上好稻种,学后世的法子,试着一季两稻。当然,这其中的关键,需要他不断培育改良。
蜀州的地形,虽然并非是上好之选,但万事皆可期,说不得会有奇获。
说完了喜事,在放下卷宗之后,贾周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昨日晁义那边来了军报,军报里说,这段时日以来,凉州派出了不少探哨营,欲要探出蜀州的情况。双方的探哨营,打了好几场小规模的厮杀,各有胜负,约莫战死了六百余人。”
“凉州伐蜀之心不死,终有一日,两州之间,会迎来一场决战。” 贾周这一句,并非是空穴来风。三番两次的,董文都想入主蜀州,占据蜀中米仓。
“夜枭组的情报里说,凉地三州,在司马修的辅政之下,民心已经慢慢归顺。司马修很聪明,利用安并二州,原先二王的苛政做文章,当真是下了一步好棋。”
“此人不死,终是主公的心腹大患。”
这一点,徐牧何尝不知。但现在的情况,凉州民风彪悍,夜枭组查个情报,都要小心翼翼,又如何行刺杀之举。
一千个司虎组成军团,估摸着都杀不入王宫。
说实话,一直兵来将挡的感觉很不好,但没得办法,以目前的局势来看,和凉州相比,蜀州确实是弱势的一方。
这乱世里的天下,原本就是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老狼叼兔子。当然,也有另类,譬如莱州人方濡,称帝建大景朝……才刚吃胖了些,这一会,却又露出了弱点,被群而食之。
如贾周所言,终归是太急了。当然,这满天下间,又有几个人,能挡得住做位登九五的诱惑。
诸多的定边将外州王,哪怕包括徐牧自己在内,一样都想称帝,从争霸中脱颖而出,千古留名。只可惜,真正能坐稳龙椅的人,万中无一。
莱州人方濡的大景皇朝,还没开始仰望,便要迎来衰败。并非是不能称帝,而是这种时候,枪打出头鸟。你竖起这杆大旗,无需多久,一帮子借着大义名分,继而收拢民心的诸侯,便要来讨伐你了。基石不稳,龙椅难坐。
当然,实力强横的话,则另说。
“主公,晁义那边,想要多调派两千匹良马。”
“这没有问题,我等会派人去马政司。”徐牧点头。晁义作为前线大将,一直在和凉州不断小规模厮杀,必要的物资,应当是不能吝啬。
“我总觉得,那位凉狐,似要在酝酿着什么。”贾周忧心忡忡,“凉州所谋者,无疑是蜀州,这些时日以来,太安静了。不管如何,我等需小心为上。”
徐牧点头。
“文龙,伯烈那边也来了信。于文在暮云州,操练的两万水军,也有了一战之力。”
二州之地,加上后面收拢的流民,暮云州有五万人,蜀州有五万余人。当然,蜀州这边,这段时日里,随着秋稻的丰收,也会多征募一批新军。
“窦通尚有两万水军,于文也操练出两万,合计四万水军,可当精锐。”
先前伐暮云州之时,虽然也号称四万水师,实际上,至少有一小半,原先是普通不过的步弓,熟悉了一下江战,便跟着上船打仗了。
贾周想了想,“如今主公占有二州之地,同样有两个选择,其一,将战略放到整个江南,以沧州为战略目标。”
“其二,暮云州锁城防守,主公将目标放在凉地。”
“文龙,我选第二个。”徐牧凝声开口。
“主公,这是为何。”
“董文势大,如恶狼窥视,卧榻在旁,我即便往东面打,终归不放心蜀州。相反,妖后更趋向于坐山观虎斗,我不动,她约莫也不敢动。大抵上,只会用些软绵毒计。”
“主公大智。”贾周笑起来。
“文龙才是天下大智。”
“主公博古通今。”
“文龙神机妙算。”
“当初第一眼看见主公,便知主公是明德惟馨之人。”
“那会看见文龙,我只以为是智多星下凡了。”
……
主属二人,走在黄昏铺下的王宫石道,两道人影紧靠,一时间欢声笑语起来。
最欢喜的,莫过于农人。顾不得身子累乏,白日割稻,夜晚便聚在谷堆旁边,架起了篝火堆子,饮着烈酒放声高呼。
其间,徐牧出城两次,加入到秋收的喜悦之中,把酒高歌,与民同乐。农忙之中,关于莱州人方濡称帝的隐忧,仿佛一下子要淡去。 “文龙,入了几仓?”
“主公,不若先猜一下?”贾周拿着卷宗,语气高兴。
“五百仓?”
一仓要填满的话,约莫要五百石的粮食。折合成后世的话来说,即是三十吨左右。
“主公,这如何可能,蜀中乃是天府之地,再加上主公一直在振兴农桑。” 徐牧咽了口唾液。在粮草方面,他是不敢和常大爷比的,据说常大爷那边的粮草,若是全倒入纪江,能筑起一座高高的粮岛。
“主公,约一千二百仓!”
“一千二百仓!”徐牧脸色惊喜。一千二百仓,即有差不多六十万石的粮草。这六十万石的稻米入库,足够蜀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免受粮草不足的问题。
“这还是主公下调了稻税,等到明年,按照主公定下的增亩制,再加上南林郡的开荒,至少还能再加上一千仓。”
“虽然说,还比不得渝州王,但已经很不错了。至今日起,我蜀州十四郡的百姓,甚至是暮云州那边,再无饥灾之苦。” 徐牧彻底松了口气。
不仅是稻米丰收,在以后的行军征伐,他甚至有了便携罐头的想法,铁石不足,那便用竹筒试着密封,将军粮的配备完美化。
“恭喜主公。”贾和也脸色欢喜,“积粮铸器,我等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文龙,尚有不足。”徐牧并没有兴奋过头。实话说,入库的六十万石的粮草,若是十万大军出峪关,也同样支撑不了三个月的时间。
当然,在平和时期,足够养民养士了。 在明年之后,他会开始继续挑选上好稻种,学后世的法子,试着一季两稻。当然,这其中的关键,需要他不断培育改良。
蜀州的地形,虽然并非是上好之选,但万事皆可期,说不得会有奇获。
说完了喜事,在放下卷宗之后,贾周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昨日晁义那边来了军报,军报里说,这段时日以来,凉州派出了不少探哨营,欲要探出蜀州的情况。双方的探哨营,打了好几场小规模的厮杀,各有胜负,约莫战死了六百余人。”
“凉州伐蜀之心不死,终有一日,两州之间,会迎来一场决战。” 贾周这一句,并非是空穴来风。三番两次的,董文都想入主蜀州,占据蜀中米仓。
“夜枭组的情报里说,凉地三州,在司马修的辅政之下,民心已经慢慢归顺。司马修很聪明,利用安并二州,原先二王的苛政做文章,当真是下了一步好棋。”
“此人不死,终是主公的心腹大患。”
这一点,徐牧何尝不知。但现在的情况,凉州民风彪悍,夜枭组查个情报,都要小心翼翼,又如何行刺杀之举。
一千个司虎组成军团,估摸着都杀不入王宫。
说实话,一直兵来将挡的感觉很不好,但没得办法,以目前的局势来看,和凉州相比,蜀州确实是弱势的一方。
这乱世里的天下,原本就是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老狼叼兔子。当然,也有另类,譬如莱州人方濡,称帝建大景朝……才刚吃胖了些,这一会,却又露出了弱点,被群而食之。
如贾周所言,终归是太急了。当然,这满天下间,又有几个人,能挡得住做位登九五的诱惑。
诸多的定边将外州王,哪怕包括徐牧自己在内,一样都想称帝,从争霸中脱颖而出,千古留名。只可惜,真正能坐稳龙椅的人,万中无一。
莱州人方濡的大景皇朝,还没开始仰望,便要迎来衰败。并非是不能称帝,而是这种时候,枪打出头鸟。你竖起这杆大旗,无需多久,一帮子借着大义名分,继而收拢民心的诸侯,便要来讨伐你了。基石不稳,龙椅难坐。
当然,实力强横的话,则另说。
“主公,晁义那边,想要多调派两千匹良马。”
“这没有问题,我等会派人去马政司。”徐牧点头。晁义作为前线大将,一直在和凉州不断小规模厮杀,必要的物资,应当是不能吝啬。
“我总觉得,那位凉狐,似要在酝酿着什么。”贾周忧心忡忡,“凉州所谋者,无疑是蜀州,这些时日以来,太安静了。不管如何,我等需小心为上。”
徐牧点头。
“文龙,伯烈那边也来了信。于文在暮云州,操练的两万水军,也有了一战之力。”
二州之地,加上后面收拢的流民,暮云州有五万人,蜀州有五万余人。当然,蜀州这边,这段时日里,随着秋稻的丰收,也会多征募一批新军。
“窦通尚有两万水军,于文也操练出两万,合计四万水军,可当精锐。”
先前伐暮云州之时,虽然也号称四万水师,实际上,至少有一小半,原先是普通不过的步弓,熟悉了一下江战,便跟着上船打仗了。
贾周想了想,“如今主公占有二州之地,同样有两个选择,其一,将战略放到整个江南,以沧州为战略目标。”
“其二,暮云州锁城防守,主公将目标放在凉地。”
“文龙,我选第二个。”徐牧凝声开口。
“主公,这是为何。”
“董文势大,如恶狼窥视,卧榻在旁,我即便往东面打,终归不放心蜀州。相反,妖后更趋向于坐山观虎斗,我不动,她约莫也不敢动。大抵上,只会用些软绵毒计。”
“主公大智。”贾周笑起来。
“文龙才是天下大智。”
“主公博古通今。”
“文龙神机妙算。”
“当初第一眼看见主公,便知主公是明德惟馨之人。”
“那会看见文龙,我只以为是智多星下凡了。”
……
主属二人,走在黄昏铺下的王宫石道,两道人影紧靠,一时间欢声笑语起来。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品布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品布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