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荀子来信 谈及《后诗》
目录: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作者:爱笑的杯子| 类别:历史军事
几日后,吴驹结束了视察,回到洛阳。
洛阳还是如之前一样,没有从前那么繁华,但医家的努力也起了些作用,街道上的人烟多了些,只是个个都戴上了由官府统一发放的口罩。
回到魏焕的府邸。
吴驹洗尽一身风尘,坐在桌案前,打开刚送到不久的几封书信。
一封是苏长老给的,信中说秦国的疫病在掌控之中,已经基本翻不出什么大浪,并询问吴驹韩魏的疫病情况如何,是否需要秦国分部这边做些什么。
还有一封,落款是……荀况?
荀子??
吴驹表情错愕,将信件打开。
信中,荀子向吴驹问好,对吴驹指导和治愈秦韩魏三国疫病,挽狂澜于既倒的行为表示了崇敬和赞扬,信中说道:
“阁下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吾钦佩不已,此乃知行合一,历来圣贤以此规己,然阁下达也。”
荀子的信用词严谨,字里行间将儒家所崇尚的礼节发挥的淋漓尽致,使人看到之后,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个银发矍铄,严肃正经的老者。
信的末尾,他言明了这封信的来意。
“吾欲修后诗,盖诗经之续。”
儒家的许多先贤都曾经修订、整理过《诗经》,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孔子对其的修订,孔门七十二贤、三千弟子中有许多也参与了这一过程,早些年,荀子也曾对《诗经》进行修订。
但荀子这番操作着实让吴驹一惊,这位竟然想修诗经的续作!
荀子在信中说,之所以想修《后诗》,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是稷下学宫祭酒姜堪和许多著名学者都在倡导五言诗,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五言诗佳作频频。
其二是因为吴驹,他开创了词,同时受到了擅作诗者和作赋者的青睐,在七国之中引领了一场新风气,词如今已经成了气候,是仅次于诗赋的第三大体裁。
《后诗》主要收录的,便是五言诗和词。
荀子觉得《诗经》中绝大多数都是四言诗,重新修订,加入五言诗和词的话不合适,于是便有了撰写《后诗》的想法,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儒家许多人的支持。
荀子给吴驹写的这封信中,便是想要收录吴驹的诗词,包括《水调歌头》、《将进酒》、《送友人》、《凉州词》、《夜雨寄北》。
吴驹流传在外的一共就这五首诗,荀子一首不落。
这也没办法。
说实在的,荀子的眼光是很高的,他这次编纂《后诗》,召集了一大群儒家学者,在七国范围内进行收集,层层传递,层层筛选,一年内能送到荀子眼前的可能就只有百首不到,但他最终选的也就这么几十首,可以说是相当严格了。
一个人有两首诗作被选上都够呛,更别说五六首,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吴驹就是这个例外。
原因就一个。
他的所有诗词都是精品啊。
哪怕去掉一个荀子都觉得心痛。
看完信,吴驹拿过信纸,斟酌一二后便开始回信。
他对于这些诗词被收录当然是求之不得的,这百利而无一害。
况且吴驹最近正好寻思着怎么让自己统一诸子百家的任务更进一步,毕竟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自从吴驹成为医家魁首之后,这个任务进度可以说是停滞不前,陷入了瓶颈期。
不过这倒也实属正常。
纵观春秋战国五百年历史,就没有一个人同时当上两个百家学派的魁首。
吴驹想要踏出这第一步,那难度不言而喻。
不过瞌睡来了送枕头,转眼间远在楚国兰陵的荀子竟然给自己来了信,自己也算是和儒家,和这位大儒扯上了关系了。
要知道,荀子绝对算是当今儒家威望最高的,没有之一。
他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祭酒一职,乃是学宫之中最年长,资历最老的宗师,他整理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典籍,深受学宫学子和儒家子弟爱戴。
若非受人诬陷,以他的学术、地位和资历,绝不可能被撼动位置,当然诬陷的人也不能,荀子之所以辞去祭酒一职是因为不愿受人非议,于是离开齐国。
随后前往楚国,成为兰陵县的县令,因遭人非议,离开楚国前往赵国,被拜为上卿,随后又被楚国令尹春申君派人请回楚国,复任兰陵县令,现在在兰陵县著书立学,在他治下,出现了“兰陵多学”的盛况,也常有儒家子弟前往拜访。
虽然因为荀子主张礼法并施,与儒家传统思想背道而驰,导致儒家许多资历同样比较老的学者对荀子颇有意见,甚至质疑他是否算是儒家,但大多数儒家子弟都抱有一个同样的理念:我们可以有意见,外人不行。
吴驹下笔,洋洋洒洒的写出一大段话。
首先对荀子在信中对自己的赞誉表示谦逊,随后对其想要收录自己的诗词表示同意,并郑重的进行了感谢,随后同样对荀子表达了崇敬,信末写到若有机会,定要与前辈一叙。
横竖不过是些客套话,但核心思想就是在礼节上无疏漏。
写完,装订好,交给信使,随之送往楚国兰陵。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新
第一百六十二章 荀子来信 谈及《后诗》
洛阳还是如之前一样,没有从前那么繁华,但医家的努力也起了些作用,街道上的人烟多了些,只是个个都戴上了由官府统一发放的口罩。
回到魏焕的府邸。
吴驹洗尽一身风尘,坐在桌案前,打开刚送到不久的几封书信。
一封是苏长老给的,信中说秦国的疫病在掌控之中,已经基本翻不出什么大浪,并询问吴驹韩魏的疫病情况如何,是否需要秦国分部这边做些什么。
还有一封,落款是……荀况?
荀子??
吴驹表情错愕,将信件打开。
信中,荀子向吴驹问好,对吴驹指导和治愈秦韩魏三国疫病,挽狂澜于既倒的行为表示了崇敬和赞扬,信中说道:
“阁下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吾钦佩不已,此乃知行合一,历来圣贤以此规己,然阁下达也。”
荀子的信用词严谨,字里行间将儒家所崇尚的礼节发挥的淋漓尽致,使人看到之后,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个银发矍铄,严肃正经的老者。
信的末尾,他言明了这封信的来意。
“吾欲修后诗,盖诗经之续。”
儒家的许多先贤都曾经修订、整理过《诗经》,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孔子对其的修订,孔门七十二贤、三千弟子中有许多也参与了这一过程,早些年,荀子也曾对《诗经》进行修订。
但荀子这番操作着实让吴驹一惊,这位竟然想修诗经的续作!
荀子在信中说,之所以想修《后诗》,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是稷下学宫祭酒姜堪和许多著名学者都在倡导五言诗,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五言诗佳作频频。
其二是因为吴驹,他开创了词,同时受到了擅作诗者和作赋者的青睐,在七国之中引领了一场新风气,词如今已经成了气候,是仅次于诗赋的第三大体裁。
《后诗》主要收录的,便是五言诗和词。
荀子觉得《诗经》中绝大多数都是四言诗,重新修订,加入五言诗和词的话不合适,于是便有了撰写《后诗》的想法,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儒家许多人的支持。
荀子给吴驹写的这封信中,便是想要收录吴驹的诗词,包括《水调歌头》、《将进酒》、《送友人》、《凉州词》、《夜雨寄北》。
吴驹流传在外的一共就这五首诗,荀子一首不落。
这也没办法。
说实在的,荀子的眼光是很高的,他这次编纂《后诗》,召集了一大群儒家学者,在七国范围内进行收集,层层传递,层层筛选,一年内能送到荀子眼前的可能就只有百首不到,但他最终选的也就这么几十首,可以说是相当严格了。
一个人有两首诗作被选上都够呛,更别说五六首,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吴驹就是这个例外。
原因就一个。
他的所有诗词都是精品啊。
哪怕去掉一个荀子都觉得心痛。
看完信,吴驹拿过信纸,斟酌一二后便开始回信。
他对于这些诗词被收录当然是求之不得的,这百利而无一害。
况且吴驹最近正好寻思着怎么让自己统一诸子百家的任务更进一步,毕竟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自从吴驹成为医家魁首之后,这个任务进度可以说是停滞不前,陷入了瓶颈期。
不过这倒也实属正常。
纵观春秋战国五百年历史,就没有一个人同时当上两个百家学派的魁首。
吴驹想要踏出这第一步,那难度不言而喻。
不过瞌睡来了送枕头,转眼间远在楚国兰陵的荀子竟然给自己来了信,自己也算是和儒家,和这位大儒扯上了关系了。
要知道,荀子绝对算是当今儒家威望最高的,没有之一。
他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祭酒一职,乃是学宫之中最年长,资历最老的宗师,他整理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典籍,深受学宫学子和儒家子弟爱戴。
若非受人诬陷,以他的学术、地位和资历,绝不可能被撼动位置,当然诬陷的人也不能,荀子之所以辞去祭酒一职是因为不愿受人非议,于是离开齐国。
随后前往楚国,成为兰陵县的县令,因遭人非议,离开楚国前往赵国,被拜为上卿,随后又被楚国令尹春申君派人请回楚国,复任兰陵县令,现在在兰陵县著书立学,在他治下,出现了“兰陵多学”的盛况,也常有儒家子弟前往拜访。
虽然因为荀子主张礼法并施,与儒家传统思想背道而驰,导致儒家许多资历同样比较老的学者对荀子颇有意见,甚至质疑他是否算是儒家,但大多数儒家子弟都抱有一个同样的理念:我们可以有意见,外人不行。
吴驹下笔,洋洋洒洒的写出一大段话。
首先对荀子在信中对自己的赞誉表示谦逊,随后对其想要收录自己的诗词表示同意,并郑重的进行了感谢,随后同样对荀子表达了崇敬,信末写到若有机会,定要与前辈一叙。
横竖不过是些客套话,但核心思想就是在礼节上无疏漏。
写完,装订好,交给信使,随之送往楚国兰陵。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新
第一百六十二章 荀子来信 谈及《后诗》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