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 怎么办吧

目录: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作者:叫天| 类别:都市言情

    “此事,当为典型,令各处藩王戒,也为所有朕之子民戒!”

    崇祯皇帝这话,意思就是要大张旗鼓地搞事,让所有人都知道,并引以为戒!

    对此,贺逢圣等人,自然没有意见,反正是处罚潞王,顺带着吓吓其他藩王,他们很乐意看到。

    就这么地,在这次御前会议之后,两个事情就公告天下了。

    第一个事情,是有关铁道司的事情,并且由各省上报待修建铁路以及集资情况,有多少达到修筑铁路的要求就修多少条。

    总体来说,就是乡绅出钱,朝廷出力,共同修建铁路。

    而这个朝廷出力呢,主要是各地卫所改制的铁道兵为修筑主力,人力不够,就由地方官府征发当地百姓,管饭,饭钱由地方乡绅出。总体而言,铁道司主掌铁路修建,户部主官火车运营,所得利润就按事先规定比例分成。

    当然了,最开始的铁路修建,肯定无法完美,比如说,多山,多河的地方,修筑比较困难的,先不修,就修平原上容易修建的那些。

    等再多一些经验,技术再成熟,再去考虑山川河谷这些复杂地形的铁路修筑。为此,铁道司这边的五成利润中,有一部分是要拨给科学院后续技术研发之用。

    第二个公布的事情,就是对于潞王的处罚了。在崇祯皇帝的授意之下,这个处罚就是大张旗鼓了,甚至比第一件事情,知道的人都多。

    绝大部分人,不止平头百姓,包括文官武将,对此都是幸灾乐祸的多。

    “该,听说卫辉那边的百姓,一个个都放鞭炮呢!”

    “这些藩王,确实该治一治,修筑的陵墓,比太祖的规格都高,这是反了天啊!要我说,直接定谋逆都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也是皇上念在都是龙子龙孙的面子上,并没有定为谋逆,要不然就直接斩了,如今至少还能捡一条命,去凤阳养老了!”

    “可不是,当年的宁王不就伏诛了嘛!这潞王,已经是算走运了!”

    “活该,谁让他逾制的!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这么明显的事情,罪证确凿的,竟然敢堂而皇之地逾制,这下好了吧,傻眼了吧!”

    “……”

    他们在幸灾乐祸的同时,却不知道,崇祯皇帝早就在那等着呢。

    听到各处传来对潞王的消息,都是肯定朝廷的做法,一个个不是幸灾乐祸,就是义愤填膺,总之,对于潞王逾制的处罚,没有人认为是有问题的。

    于是,崇祯皇帝又一次召开内阁并六部九卿的文华殿会议,并且在事前,崇祯皇帝还找王承恩面授机宜。

    这不,一开会,崇祯皇帝便对底下群臣说道:“诸卿,西厂这边有事奏报,事关重大,因此召集诸卿议事!”

    一听是西厂奏报,顿时,所有文官心中都是一咯噔,估计不会是好事!

    果然,听到崇祯皇帝的开场白之后,司礼监掌印太监兼西厂提督王承恩便出列奏道:“万岁爷,潞王之逾制,世人皆言朝廷律法之公正。然而,奴婢也收到潞王之申述,说天下之逾制,非其一人。如若只处置他一人,则有失朝廷律法之公正。”

    “哦?”崇祯皇帝好像事先一点都不知道,听了之后,颇为惊讶,当即喝问道:“还有何人逾制?朕绝不姑息!”

    听到这话,文华殿内这些官员,一个个全都傻眼了!

    为什么?

    因为到明末这个时候,礼崩乐坏,那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了。

    事实上,从明朝中叶开始,随着经济的发达,手里有钱的,开始想着法子享受,不但导致明朝社会风气的糜烂,也同样让他们视朝廷规定的礼制于无物,一点点地开始逾越。

    比如衣着服饰的越礼逾制,朝廷从洪武年间开始对官民士庶服饰,从头至足对衣服的衣料、颜色、式样都有详细的礼制规定。

    对这些礼制,朝廷还以法律形式加以认定,强令所有臣民严格执行:“若违式唇用,有官杖一百,罢职不叙。无官者答五十,罪坐家长,工匠并答五十。“

    结果呢,从明中叶开始,就屡屡有违禁,到了后来,更是男子服绵绮,女子饰金珠,是皆僭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

    有记载,崇祯时,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浙江湖州府乌程县“富贵家纵容仆隶,亦循巾履,新巧屡更“,服饰逾制至极。

    除此之外,还有居宅的越礼逾制。这一次,处罚潞王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这个的。

    明中叶以后,在建筑住宅时,已在建筑规格、式样、装饰等方面突破束缚,不断冲击着居宅的等级限制。

    史载,河南太康县“成化间,瓦舍宇渐多,俗以高楼相尚,弘治间龙盛。“而同一时期的商丘地区也“高楼飞阁连云起,画栋雕墙拟帝里。“

    江苏江阴县“成化以后,富者之居唇侔公室“。湖南茶陵州成化以后,富人家居宅“比之宫室“。由此可见,房屋住宅僭逾之风始于成化年间,此后城乡房舍发展日尚华靡。至嘉靖末年,南京百姓之家亦“重檐兽脊如官衙然,园囿僭拟公侯“。

    难怪当时有人感叹∶“今重堂窈寝,回廊层台,园亭池馆,金型碧相,不可名状矣“。

    所以说,潞王会逾制,这是有当时的背景在的,只不过,他是更过份的那种。

    此时,由王承恩这么一上奏,把这个逾制的事情,从潞王这边一扩大化,在场的这些大明高级官员自然是傻眼了的。

    因为认真追究的话,基本上,每个人都逃不掉,肯定或多或少都有逾制的地方。

    但是,最为关键的是,就前几天皇帝处罚潞王逾制的时候,大家都是欣然叫好,说逾制该死,而潞王也被抄家,并流放凤阳去看皇陵了。然后其他人的逾制,就不处罚,当没有,这合适么?

    别的不说,衣服什么的,可能一道旨意下去,大家可以暂时换回原来的衣裳;但是,建筑之类的逾制,那怎么办?没法改啊,直接会被抓现行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西厂禀告给皇帝的逾制,认不认?

    似乎还没法不认,一如潞王那样,就摆在那里,大家都是有眼就能看到的!

    既然认的话,那就是确认逾制,按照大明律法,可是要罚的。

    这个处罚,当官是要罢官不用,不当官的,杖责都是轻的。

    认不认?

    要是有可能,当然没人想认的!

    那么如今怎么办?这个事情是在御前提了出来的,潞王都是从重处罚了。人家也说了,要是别人不罚只罚他的话,他不服!

    你要说那潞王也不罚了吧,可都已经罚了,而且大家还拍手叫好,说罚得好,是该罚的!

    这就等于是自己把不处罚的大门给关上了!

    难不成还要自己打自己嘴巴,然后让皇帝不要处罚潞王了?

    就算皇帝答应,可潞王的家财都充足军需物资,前线打仗用了,也不可能追得回来啊!

    那如今怎么办?

    除了傻眼,似乎也只有傻眼了!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幸灾乐祸潞王的同时,给自己埋了个坑!

    御座上,崇祯皇帝那边还在震怒着呢,显然不可能有不罚的意思。

    而这个该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正在那巴拉巴拉地上奏,给皇帝说京师这边逾制的名单。

    “万岁爷,西厂只是随便查了下,暂时就查到了这些。”王承恩似乎一点都感觉不到身后人群对他的集火,只是奏道,“回头奴婢下去之后,会让手下再好好查查的!”

    崇祯皇帝听了,转头扫视殿内其他臣子,厉声喝道:“卿等以为,该如何处置?”

    底下这群官员听了,不由得面面相觑!

    怎么处置?按律处置么?这显然不可能!

    要不然,朝堂上就没有站着的官员了,京师至少一大半人家都要挨罚。

    唯一能说事的,也只有一个理由了!

    这么想着,作为大明首辅,文官第一人,不得不出列,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老臣自从潞王之事后,也有留意这方面的情况。从老臣这边所见所闻,逾制这个事情,怕是不止王公公所奏,甚至可以说远远不止。不说他地,光是京师,十户人家,至少九户有或多或少的逾制。老臣正想着,此事有点棘手,不知道如何上奏,没想到王公公先说了!”

    好家伙,直接把自己的责任先撇清了下。

    其他臣子一听他这话,便立刻明白了他这话的重点意思,就是往法不责众上面引导。

    于是,便一个个纷纷出列,向崇祯皇帝奏对,说这个逾制的事情,如今是多普遍普遍了,总之,就差说,所有人都有逾制了。

    情况就摆在这里,然后他们就不说话了。意思就是说,皇上,你看着吧,这么多人都逾制了,该不该办吧?

    只要真按大明律法严办的话,估计连执行的人都没有。会重现太祖当年,犯官带着镣铐去审问犯人的情况,因为就没有清白之人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