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招商政策
目录:重返奔腾年代| 作者:苹果炒饭| 类别:都市言情
宋春涛主动出击,周华强也不示弱,立刻回答道:“林总,宋总,你们的布局没问题,但根据贵公司的计划,未来五年要实现四十亿袋的产量,这一定得建设分厂,我刚才粗略计算一下,现在这里三套设备,可以实现一亿袋的年产量,即便扩建,我估计沈城至多达到两亿袋的年产量。
如果以沈城为例,一座城市建一座同样的分厂,实现五年内四十亿袋的产量,那未来四年里,每年至少得建设两座如此一样规模的分厂,我刚才询问了林总,这样的分厂,起码需要近一千万元,两个就是两千万,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我先不说钱的事情,就说建设周期,一个分厂也得要小半年时间,两个分厂就得一年时间。
所以,如果未来四年金龙公司要想实现预订目标,必须全年都在建厂,太耗费时间了,可要是林总收购双峰厂,那根本不需要半年时间,我们有现成的厂房………嗯,总之可以为金龙公司节省大量的建设时间,这一点林总应该考虑进去。”
林云一听乐了,对周华强投以赞许的目光,此人很有水平,不像是一家要倒闭企业的负责人。
谈判是什么?就是各自利益的争取,要想得到利益,就得拿出资本,没有资本谁跟你谈?
宋春涛那一番话就是资本,其实也是再压价,要想谈收购可以,但我要占据主动,对方漫天要价是不行的。
显然周华强也有资本,刚刚询问的那些信息很快就用上了,然后提出自己的资本,短短时间内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比一般企业的负责人强多了,让林云有些刮目相看。这才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宋春涛也是有些出乎意料,没想到衰落的双峰厂竟然还有一个能人,不过他当然也不能示弱,接着说道。
“周经理的分析很对,但对我们来说,不是必须条件,首先金龙公司不缺资金,资金充足的状态下,建设一个厂房很快的,特别是钢结构厂房,一个月就能安装完成。
另外你说双峰厂有现成的厂房,呵呵,双峰厂是一家老厂,这种老厂的厂房能和金龙公司的厂房相提并论吗?周经理你自己说,你们的厂房怕是连我们的生产线都放不下,怎么用?只能推倒重新建设,如果是这样,我们的成本得更高。”
“还有一个问题!”林云接过话。“就是工人怎么办?刚才二位也看到了,金龙公司只有二百多名工人,你们双峰厂嘛,据我所知,将近五百人,产量我们是你们的三倍,工人数量却只是你们的二分之一,我相信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在于双峰厂有很多尸位素餐之人,我们毕竟是私人企业,如果收购,无用之人是不能用的!”
林云虽然有很强的国家责任感,但毕竟是私人企业老板,成本问题一定要考虑,国企的弊端当然不能带到自家企业中。
盖世杰开口道:“林总,您放心,我们临州市针对招商引资是有相关政策的,这是具体条款,您可以看一看!”
林云接过来仔细的看了起来。
九十年代,特别是九二年之后,国家的改革开放速度再次提升,怎么表现出国家改革开放的速度呢?最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招商引资力度,每个地方都有引入资金的指标,比如临海市一年要完成五亿元的额度,固定资产也有相应的指标。
政策很宽泛,毕竟刚刚实行,很多都还没想好,但有几项还是很吸引人的,比如土地政策,临海市允许投资一千万以上的项目免费使用三年的土地,还有税收政策,三年内可以减免百分之五十。
另外还有专门针对国企改革的政策,当地政府将帮助企业解决债务以及人员等问题。
林云看完点了点头,临海市果然是改革开放走在前列的城市,相应的政策已经出台,不像沈城,现在都没有一个成型的政策出现,这就是思想观念上的问题,南方都在加速发展,北方却只在观望,一步慢就步步慢,与南方城市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二十年后,临海市的经济已经能排进全国前五名,而沈城,前十名都进不去了。
总体来说,林云对临海市的政策还是很满意的,该有的都有,虽然写的不算明确,可政府总不会赖账。
其实在改革开放早期,南方很多城市在尝到经济快速发展甜头后,对招商引资的力度非常大,有时甚至冒着违反法律的危险,隔壁城市说减免三年税收,那我就减免五年;隔壁城市说土地白用五年,那我这边就白用七年。
总之,为了把资金和项目引进用了各种手段,企业受利了,但造成了国家利益受损。
在这个时代,有一句话最能体现各地为了经济发展的“不择手段”,叫做:绿灯抢着走,黄灯闯着走,红灯绕着走。
当然,这也是正常,因为一家企业落户后会给当地政府带来大量收益,增加税收,带动就业,这都是当前地方政府最需要的方面。
当前来看,对这句话“践行”最好的是粤省,然后就是浙省,效果也很明显,大量企业和项目纷纷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林云拍了下桌子说道:“临州市的政策很好,起码比我们北方好的多,我嘛,对收购双峰厂还是持积极态度的,当然,具体事宜还要进一步沟通,这样吧,我们过些日子会到临州市去一趟,和领导们见面,同时也要看一看双峰厂的实际情况。”
“好的,那就太感谢了!”
周华强和盖世杰心头一松,虽然他们两个是来打个前站,但区里也下了任务,无论如何要让对方先答应下来,起码还能进一步沟通。
现在任务算是完成了,终于松了口气,而且比预想要顺利,对方并没提出什么苛刻的条件,当然,可能也是因为二人职位不够拿不了主意。
如果以沈城为例,一座城市建一座同样的分厂,实现五年内四十亿袋的产量,那未来四年里,每年至少得建设两座如此一样规模的分厂,我刚才询问了林总,这样的分厂,起码需要近一千万元,两个就是两千万,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我先不说钱的事情,就说建设周期,一个分厂也得要小半年时间,两个分厂就得一年时间。
所以,如果未来四年金龙公司要想实现预订目标,必须全年都在建厂,太耗费时间了,可要是林总收购双峰厂,那根本不需要半年时间,我们有现成的厂房………嗯,总之可以为金龙公司节省大量的建设时间,这一点林总应该考虑进去。”
林云一听乐了,对周华强投以赞许的目光,此人很有水平,不像是一家要倒闭企业的负责人。
谈判是什么?就是各自利益的争取,要想得到利益,就得拿出资本,没有资本谁跟你谈?
宋春涛那一番话就是资本,其实也是再压价,要想谈收购可以,但我要占据主动,对方漫天要价是不行的。
显然周华强也有资本,刚刚询问的那些信息很快就用上了,然后提出自己的资本,短短时间内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比一般企业的负责人强多了,让林云有些刮目相看。这才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宋春涛也是有些出乎意料,没想到衰落的双峰厂竟然还有一个能人,不过他当然也不能示弱,接着说道。
“周经理的分析很对,但对我们来说,不是必须条件,首先金龙公司不缺资金,资金充足的状态下,建设一个厂房很快的,特别是钢结构厂房,一个月就能安装完成。
另外你说双峰厂有现成的厂房,呵呵,双峰厂是一家老厂,这种老厂的厂房能和金龙公司的厂房相提并论吗?周经理你自己说,你们的厂房怕是连我们的生产线都放不下,怎么用?只能推倒重新建设,如果是这样,我们的成本得更高。”
“还有一个问题!”林云接过话。“就是工人怎么办?刚才二位也看到了,金龙公司只有二百多名工人,你们双峰厂嘛,据我所知,将近五百人,产量我们是你们的三倍,工人数量却只是你们的二分之一,我相信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在于双峰厂有很多尸位素餐之人,我们毕竟是私人企业,如果收购,无用之人是不能用的!”
林云虽然有很强的国家责任感,但毕竟是私人企业老板,成本问题一定要考虑,国企的弊端当然不能带到自家企业中。
盖世杰开口道:“林总,您放心,我们临州市针对招商引资是有相关政策的,这是具体条款,您可以看一看!”
林云接过来仔细的看了起来。
九十年代,特别是九二年之后,国家的改革开放速度再次提升,怎么表现出国家改革开放的速度呢?最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招商引资力度,每个地方都有引入资金的指标,比如临海市一年要完成五亿元的额度,固定资产也有相应的指标。
政策很宽泛,毕竟刚刚实行,很多都还没想好,但有几项还是很吸引人的,比如土地政策,临海市允许投资一千万以上的项目免费使用三年的土地,还有税收政策,三年内可以减免百分之五十。
另外还有专门针对国企改革的政策,当地政府将帮助企业解决债务以及人员等问题。
林云看完点了点头,临海市果然是改革开放走在前列的城市,相应的政策已经出台,不像沈城,现在都没有一个成型的政策出现,这就是思想观念上的问题,南方都在加速发展,北方却只在观望,一步慢就步步慢,与南方城市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二十年后,临海市的经济已经能排进全国前五名,而沈城,前十名都进不去了。
总体来说,林云对临海市的政策还是很满意的,该有的都有,虽然写的不算明确,可政府总不会赖账。
其实在改革开放早期,南方很多城市在尝到经济快速发展甜头后,对招商引资的力度非常大,有时甚至冒着违反法律的危险,隔壁城市说减免三年税收,那我就减免五年;隔壁城市说土地白用五年,那我这边就白用七年。
总之,为了把资金和项目引进用了各种手段,企业受利了,但造成了国家利益受损。
在这个时代,有一句话最能体现各地为了经济发展的“不择手段”,叫做:绿灯抢着走,黄灯闯着走,红灯绕着走。
当然,这也是正常,因为一家企业落户后会给当地政府带来大量收益,增加税收,带动就业,这都是当前地方政府最需要的方面。
当前来看,对这句话“践行”最好的是粤省,然后就是浙省,效果也很明显,大量企业和项目纷纷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林云拍了下桌子说道:“临州市的政策很好,起码比我们北方好的多,我嘛,对收购双峰厂还是持积极态度的,当然,具体事宜还要进一步沟通,这样吧,我们过些日子会到临州市去一趟,和领导们见面,同时也要看一看双峰厂的实际情况。”
“好的,那就太感谢了!”
周华强和盖世杰心头一松,虽然他们两个是来打个前站,但区里也下了任务,无论如何要让对方先答应下来,起码还能进一步沟通。
现在任务算是完成了,终于松了口气,而且比预想要顺利,对方并没提出什么苛刻的条件,当然,可能也是因为二人职位不够拿不了主意。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返奔腾年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返奔腾年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