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明宗室安排
目录:穿越之海权时代| 作者:半老夫子| 类别:历史军事
经过了将近半年的筹备,郑氏的立国大典在永历二十九年秋九月初十举行,重阳刚过,整个安平城已经被秋菊包围。
经过各方之间的角逐,最后还是选择了郑经提出的‘华夏’做为国号,“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郑经称华夏王,正式建制称王,这个王与原本的延平王完全是两回事,延平王是臣,而华夏王是君。
尽管郑经称孤道寡很多年,那不过是在僭越,只是如今礼崩乐坏,没有人敢于指责他。如今称王之后便不同了,从此便算是单独立国,再与大明没有任何关系。
这里边就有一个急需处理的关系,那就是寓居在承天府的大明宗室怎么办?如今在承天府的大明宗室地位最高的是宁靖王朱术桂,没有称王之前,大家都明臣,都是郡王爵位,理论上大家都是一样的。
郑氏也是隆武帝亲赐的朱姓,也算是国姓宗室,大家还能相安无事,可是这一称王性质就变了,朱术桂一下子就变成了前朝宗室,地位异常尴尬。
其实郑经一早就有了解决大明宗室的办法,不管怎样也不能让这些宗室没个安身立命的地方。那就是在南洋找一个大小适中的岛屿安置大明宗室,让大明在南洋复国。
郑经拿着放大镜将南洋的岛屿都捋了一遍,发现适合大明宗室立国的岛屿真的不多,首先靠近澳洲的新几内亚岛就被郑经排除掉。
无他,岛上的人种与华夏百姓根本就是两个人种,大明代表的儒家文明若是在这个岛上生根,将来那些皮肤黝黑的家伙,一张嘴就是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想想就画风诡异。
对于这样的岛屿,郑经的做法就是扶持当地的部落,让他们自成一国,成为华夏外围的卫星国,接受华夏的政治指导,包括外交、军事。
还有吕宋群岛已经归入华夏版图,肯定不能再拨给大明宗室,那样是对郑氏浴血奋战的不公。
正好夹在婆罗洲与吕宋之间有一个大岛,当地人称之为望加锡(苏拉威西岛),这个在红毛夷统治的时代已经被红毛夷逐渐控制。
在红毛夷被赶出南洋之后,岛上因为失去了红毛夷这一个主导力量之后,各个部落之间为了争夺岛屿的主导权,开始互相征伐,谁也奈何不了谁。
只要大明宗室能够在这个岛上站住脚,完全可以在这个岛上立国,重新竖起大明的王旗。
为此郑经专门约见了在承天府的所有大明宗室,将自己的想法述说给这些宗室,在承天府的宗室,宁靖王朱术桂的地位最高,他代表宗室问道:“延平王!我等一无兵,二无钱,如何能够在那个岛上立足?”
“这个问题寡人已经替你们想好了,你们可以将愿意跟你们一起走的人带走,只要愿意跟着走的,无论是谁,寡人绝不阻拦。
没有兵的问题也好解决,如今我郑氏正在攻略江南,只要诸位愿意招兵买马,大可以到江南活动,我军绝对会密切配合你们的活动。
钱的问题,就需要你们跟我郑氏的华夏银行签订一份借款协议,当你们立国之后,以什么方式还掉银行的欠款。”
朱术桂眼前一亮,随即又提出了光是有人还不行,这兵需要训练,还需要武器,这些问题郑氏也要帮忙解决。
郑经非常爽快地答应道:“武器的问题你们可以向我郑氏兵工厂采购,训练上寡人会命令吕宋的刘俊帮助你们训练军队。
你们招募好的人力,运输船队会帮着你们运送到三宝颜进行集训,等到部队成军之后,再由驻守吕宋的海军第一舰队第二分舰队谢凤山部帮助你们登陆望加锡。
至于你们如何攻略整个岛屿,我们并不干涉,完全占领了岛屿如何施政我们也不干涉,完全由你们自己自主。
另外寡人可以告诉你们这个岛子很大,加起来比闽浙还要大,只要你们努力建设,足够你们把大明再次撑起来。”
朱术桂没有想到,大明竟然还有复国的机会,虽然不是在中原复国,但是好歹还能延续祖宗的社稷,这已经是意外之喜。
所有宗室都是喜出望外,原本非常低调不敢有任何出格活动的大明宗室们,开始在承天府、琼州府、广东等地宣传。
让郑经和整个郑氏没有想到的是,为大明再立社稷的做法获得一个意外之喜,那就是在郑氏麾下的那些对郑氏新政不满的士绅大户,纷纷选择了申请跟随大明宗室前去南洋建国。
原本广东举步维艰的新政推行,压力一下子减轻下来,这些越是反对的激烈的士绅大户越有离开的想法。
郑氏大开方便之门,只要想走的,郑氏欢送,只要士绅大户们不制造对立情绪,甚至允许他们带走桑蚕与茶叶的种植技术。
在一个孤岛上,就算这些技术到了望加锡能够推广开,在转圈儿都是华夏的地盘的时候,即使是丝绸茶叶生产出来,也一样需要华夏的商船帮助他们卖出去。
至于这些士绅大户所代表的知识界,郑经是嗤之以鼻的,四书五经钻研的再透彻,也脱离不了道德的范畴,吃不饱饭的时候道德就是狗屁。
不过工匠的输出,郑氏却是严格盘查,郑经允许将来的大明发展成一个钻研农业的农业大国,绝不允许自己的核心圈子里再出现一个工业强国。
有了士绅的出钱出力,大明宗室的建国启动资金一下子就充裕起来,甚至都不再需要华夏银行的贷款。
由此可见,这些士绅的底蕴,广东的士绅还不是华夏大地上底蕴最深厚的,若是江南的士绅估计其财力会是广东士绅的几倍。
这些士绅离开不是什么坏事,用教员的话说,那就是屋子打扫干净再迎客。
大明宗室们有了奋斗目标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郑氏上下也不管这些宗室任何折腾,开始按部就班地推进着自己的立国大典。
终于在进入秋九月的初一切筹备完成,将立国大典定在了九月初十。
尽管在郑经的要求下,一切从简,整个大典还是从黎明折腾到黄昏,当郑经戴上平天冠站在刚刚建设成的社稷坛上,所有观礼的臣明纷纷跪地膜拜,高呼‘大王万岁!’
高台上的郑经这一刻终于体会到了权力的快感,正是这些仪式感衬托出了权势的威严,站在高台上俯视着台下的臣民,他们是那么的渺小,似乎只要一个手指便能将其碾死。
“众卿平身!寡人宣布华夏帝国立国大典现在开始!”
随着郑经套路化的语言,礼官冯澄世献上华丽的祝词,吏官陈永华献上所有官员的效忠名单,户官郑省英献上整个郑氏的户口黄册,兵官张煌言献上所有军队的名册,刑官蔡政献上代表刑律的刑法,工官何斌献上各个工厂的资产名册。
文官的献礼结束之后,便是武臣的献礼,与文官虚头巴脑的东西不同,海陆军在献礼的问题上难得的保持了一致,他们用几匹素色的锦缎签上了所有官兵的名字,然后在锦缎上立下誓言:“收复河山,还我华夏!”
典礼结束之后,便到了文武官员最想听到的封赏环节,这个封赏环节事先已经商议好,文官中,六官主官升侍郎,爵位伯爵。
当然也有特殊的几位被封侯,比如陈永华被封为南安候、何斌被封为昌化候,唐兴文被封为泗水候。郑省英原本就是侯爵,而且还是宗室,早晚都是要封王的。
这几位的功绩都是有目共睹,谁都不敢说什么怪话,正所谓面子是自己挣出来的,不是别人给的。与其嫉妒别人的面子,不如想一想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
经过各方之间的角逐,最后还是选择了郑经提出的‘华夏’做为国号,“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郑经称华夏王,正式建制称王,这个王与原本的延平王完全是两回事,延平王是臣,而华夏王是君。
尽管郑经称孤道寡很多年,那不过是在僭越,只是如今礼崩乐坏,没有人敢于指责他。如今称王之后便不同了,从此便算是单独立国,再与大明没有任何关系。
这里边就有一个急需处理的关系,那就是寓居在承天府的大明宗室怎么办?如今在承天府的大明宗室地位最高的是宁靖王朱术桂,没有称王之前,大家都明臣,都是郡王爵位,理论上大家都是一样的。
郑氏也是隆武帝亲赐的朱姓,也算是国姓宗室,大家还能相安无事,可是这一称王性质就变了,朱术桂一下子就变成了前朝宗室,地位异常尴尬。
其实郑经一早就有了解决大明宗室的办法,不管怎样也不能让这些宗室没个安身立命的地方。那就是在南洋找一个大小适中的岛屿安置大明宗室,让大明在南洋复国。
郑经拿着放大镜将南洋的岛屿都捋了一遍,发现适合大明宗室立国的岛屿真的不多,首先靠近澳洲的新几内亚岛就被郑经排除掉。
无他,岛上的人种与华夏百姓根本就是两个人种,大明代表的儒家文明若是在这个岛上生根,将来那些皮肤黝黑的家伙,一张嘴就是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想想就画风诡异。
对于这样的岛屿,郑经的做法就是扶持当地的部落,让他们自成一国,成为华夏外围的卫星国,接受华夏的政治指导,包括外交、军事。
还有吕宋群岛已经归入华夏版图,肯定不能再拨给大明宗室,那样是对郑氏浴血奋战的不公。
正好夹在婆罗洲与吕宋之间有一个大岛,当地人称之为望加锡(苏拉威西岛),这个在红毛夷统治的时代已经被红毛夷逐渐控制。
在红毛夷被赶出南洋之后,岛上因为失去了红毛夷这一个主导力量之后,各个部落之间为了争夺岛屿的主导权,开始互相征伐,谁也奈何不了谁。
只要大明宗室能够在这个岛上站住脚,完全可以在这个岛上立国,重新竖起大明的王旗。
为此郑经专门约见了在承天府的所有大明宗室,将自己的想法述说给这些宗室,在承天府的宗室,宁靖王朱术桂的地位最高,他代表宗室问道:“延平王!我等一无兵,二无钱,如何能够在那个岛上立足?”
“这个问题寡人已经替你们想好了,你们可以将愿意跟你们一起走的人带走,只要愿意跟着走的,无论是谁,寡人绝不阻拦。
没有兵的问题也好解决,如今我郑氏正在攻略江南,只要诸位愿意招兵买马,大可以到江南活动,我军绝对会密切配合你们的活动。
钱的问题,就需要你们跟我郑氏的华夏银行签订一份借款协议,当你们立国之后,以什么方式还掉银行的欠款。”
朱术桂眼前一亮,随即又提出了光是有人还不行,这兵需要训练,还需要武器,这些问题郑氏也要帮忙解决。
郑经非常爽快地答应道:“武器的问题你们可以向我郑氏兵工厂采购,训练上寡人会命令吕宋的刘俊帮助你们训练军队。
你们招募好的人力,运输船队会帮着你们运送到三宝颜进行集训,等到部队成军之后,再由驻守吕宋的海军第一舰队第二分舰队谢凤山部帮助你们登陆望加锡。
至于你们如何攻略整个岛屿,我们并不干涉,完全占领了岛屿如何施政我们也不干涉,完全由你们自己自主。
另外寡人可以告诉你们这个岛子很大,加起来比闽浙还要大,只要你们努力建设,足够你们把大明再次撑起来。”
朱术桂没有想到,大明竟然还有复国的机会,虽然不是在中原复国,但是好歹还能延续祖宗的社稷,这已经是意外之喜。
所有宗室都是喜出望外,原本非常低调不敢有任何出格活动的大明宗室们,开始在承天府、琼州府、广东等地宣传。
让郑经和整个郑氏没有想到的是,为大明再立社稷的做法获得一个意外之喜,那就是在郑氏麾下的那些对郑氏新政不满的士绅大户,纷纷选择了申请跟随大明宗室前去南洋建国。
原本广东举步维艰的新政推行,压力一下子减轻下来,这些越是反对的激烈的士绅大户越有离开的想法。
郑氏大开方便之门,只要想走的,郑氏欢送,只要士绅大户们不制造对立情绪,甚至允许他们带走桑蚕与茶叶的种植技术。
在一个孤岛上,就算这些技术到了望加锡能够推广开,在转圈儿都是华夏的地盘的时候,即使是丝绸茶叶生产出来,也一样需要华夏的商船帮助他们卖出去。
至于这些士绅大户所代表的知识界,郑经是嗤之以鼻的,四书五经钻研的再透彻,也脱离不了道德的范畴,吃不饱饭的时候道德就是狗屁。
不过工匠的输出,郑氏却是严格盘查,郑经允许将来的大明发展成一个钻研农业的农业大国,绝不允许自己的核心圈子里再出现一个工业强国。
有了士绅的出钱出力,大明宗室的建国启动资金一下子就充裕起来,甚至都不再需要华夏银行的贷款。
由此可见,这些士绅的底蕴,广东的士绅还不是华夏大地上底蕴最深厚的,若是江南的士绅估计其财力会是广东士绅的几倍。
这些士绅离开不是什么坏事,用教员的话说,那就是屋子打扫干净再迎客。
大明宗室们有了奋斗目标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郑氏上下也不管这些宗室任何折腾,开始按部就班地推进着自己的立国大典。
终于在进入秋九月的初一切筹备完成,将立国大典定在了九月初十。
尽管在郑经的要求下,一切从简,整个大典还是从黎明折腾到黄昏,当郑经戴上平天冠站在刚刚建设成的社稷坛上,所有观礼的臣明纷纷跪地膜拜,高呼‘大王万岁!’
高台上的郑经这一刻终于体会到了权力的快感,正是这些仪式感衬托出了权势的威严,站在高台上俯视着台下的臣民,他们是那么的渺小,似乎只要一个手指便能将其碾死。
“众卿平身!寡人宣布华夏帝国立国大典现在开始!”
随着郑经套路化的语言,礼官冯澄世献上华丽的祝词,吏官陈永华献上所有官员的效忠名单,户官郑省英献上整个郑氏的户口黄册,兵官张煌言献上所有军队的名册,刑官蔡政献上代表刑律的刑法,工官何斌献上各个工厂的资产名册。
文官的献礼结束之后,便是武臣的献礼,与文官虚头巴脑的东西不同,海陆军在献礼的问题上难得的保持了一致,他们用几匹素色的锦缎签上了所有官兵的名字,然后在锦缎上立下誓言:“收复河山,还我华夏!”
典礼结束之后,便到了文武官员最想听到的封赏环节,这个封赏环节事先已经商议好,文官中,六官主官升侍郎,爵位伯爵。
当然也有特殊的几位被封侯,比如陈永华被封为南安候、何斌被封为昌化候,唐兴文被封为泗水候。郑省英原本就是侯爵,而且还是宗室,早晚都是要封王的。
这几位的功绩都是有目共睹,谁都不敢说什么怪话,正所谓面子是自己挣出来的,不是别人给的。与其嫉妒别人的面子,不如想一想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穿越之海权时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穿越之海权时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