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棠溪问铁
目录:扬锋汉起| 作者:宇十六| 类别:历史军事
从春寒料峭到花开正艳,杨安玄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巡视属县。
看到田间青青、道路平坦,农人的脸上露着笑容,杨安玄心中充满了喜悦,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因他而改变。
最后一站是西平县,西平在汝南郡的西北部,出产铁矿,自古以来便是著名的铸剑处,这是杨安玄此次出行的最重要目的之一。
杨安玄记得史书上记载:西平有冶炉城,有棠溪村,水淬刀剑,特锋利,为干将莫邪所从出,亦名川也。
冶铁业在汉时以官营为主,官府统管铁矿采掘、钢铁冶炼、铁器铸造和销售等一切环节。永嘉南渡后,朝庭无力管控盐铁,盐铁变为私营。
西平在东晋大兴二年(319年)被后赵所夺,永和七年(351年)属前燕,太和五年(370年)归前秦,淝水之战后,重归东晋。
战争打得是钱粮,有了钱粮便能施善政,赢得百姓的支持,杨安玄大力赈灾、吸纳流民、制造杨家犁等等,都是在夯实基础。
其次是辎重,兵器、铠甲、马匹,汝南的地域不广,财力有限,只能走专精路线。
今年年初,杨安玄让赵田、阴绩募兵,淘汰了大半原来的郡兵,又招募了五百多名新丁,眼下汝南郡军数为一千八百七十六人。
数量减少了,待遇却提升了。一千八百多郡兵每日饱食三顿,不到两千人吃了三千人的饷。
因为有五百匹战马,杨安玄在城北征用了一片牧场,专门放养战马。要想保持战马的体力,要精心饲养,一匹战马的消耗可抵十数人所用,每次杨安玄看到将士们策马驰聘,既是欢喜又是肉痛。
为提升将士体质,杨安玄让赵田每隔一日便要有肉禽蛋等吃食供应,不说新募的兵丁,便是原本裴、严两家的部曲也不曾享受这等待遇。
粟米是朝庭供给的军粮,肉禽等物却要杨安玄掏腰包,原本买粮已经掏空了他的口袋,幸好杨漓得知他缺钱,托陈鱼捎来这两年的分红,金二百两,加上淑兰院送来的百两黄金,才暂解了杨安玄之困。
会稽王对汝南兵马很看重,叮嘱五兵部足额供给辎重,帐蓬、皮甲、刀枪、箭只等物,器械勉强够用,只是多是年久之物,平时操练还行,真用于战场厮杀恐怕误了将士性命。
换装、换械成了杨安玄心中所急,有时他真想再来一场赌博,赢个千两黄金一切难题都解决了。
西平自古是出利兵之地,往来郡军换械都是西平提供,杨安玄准备看看有无机会替麾下谋些利刃,能逐步换械也好。
因为铁矿的存在,西平县的冶铁业十分发达,税赋在汝南十五县中排在前三,县令是个肥缺。
得知杨主簿前来,西平县令叶元有些心惊,这段时间杨主簿巡视地方,不少人挨了杨主簿惩治,罚俸、鞭打的人不少,汝南官场风声鹤唳,闻杨色变。
相对官场的惊惶不安,普通百姓对杨主簿惩治贪腐却津津乐道,街头巷尾谈论的都是谁丢了官,谁挨了鞭子,杨主簿在百姓心中是当之无愧的好官。
叶元没有对赈灾粮动手脚,但却知道衙中官吏免不了有贪污,不知这次谁要倒霉,千万不要牵累到自己。
公堂,杨安玄询问了几句西平县赈灾的情况。叶元早有准备,加上受灾不严重,一连串的数字报出,杨安玄满意地点点头。
叶元暗松了口气,得知杨主簿想到棠溪铁场看看,欣然陪同前往。
棠溪位于西平西南山区,铁矿资源丰富,杨安玄前世看过一篇报导,棠溪之所以能出干将莫邪这样的神兵,是因为棠溪水中含有特殊的微量元素,用于热处理效果极佳,淬刀剑特锋利。
离着数里远,便见浓烟滚滚,空气中混杂着灰尘,令人呼吸不畅,道旁的树叶上都蒙着一层灰,半死不活。
“棠溪有冶铁铺十八家,又以周、应两家为大。”叶元骑了匹马,与杨安玄并辔而行。前往矿区的路用矿渣铺就,倒是平整结实。
杨安玄心中暗叹,自章和二年(88年)汉和帝即位以来,朝庭宣布盐铁开禁,各地的冶铁业便渐为士族豪强垄断,这棠溪冶铁同样为士族豪强所私有。冶铁是个赚钱的买卖,周家和应家是汝南上品门阀,自然不会放过。
冶铁在秦时开始兴起,至西汉初期大量出现铁兵器,铜器逐渐减少,铁犁、铁鎌等农器也随之出现,至三国时期往后,铁器便在日常生活中全面普及开来。
先到周家冶铁铺,周家管事周弘是家主周伟的族弟,对杨安玄和叶元的到来表现得不冷不热。杨安玄心中暗哂,看来周家人自倚家世,一个德行。
周家冶铁产业在棠溪首屈一指,占据了四成份额,应家只有二成半,余下的份额才被十六家铁铺大大小小的瓜分。
杨安玄想看看周家如何冶铁,可是被周弘拒绝了,称这是周家秘密,不便示于外人。杨安玄看了看周家冶炼出的枪尖、砍刀和铁镰等物,试了试刀锋,刃口不错。
见杨安玄点头,周弘冲叶元施了个眼色,叶元笑道:“周家所制的铁器在棠溪是最好的,量也大,每年郡军都要采购一批。”
郡军采购的量大、价高,周家喂饱了原司马许演,所产的兵器不愁销路,如今许演换成了杨安玄,要重新打点。
杨安玄赈灾,周家仅捐了三百石粟米,后来听说南顿应家捐了两仓粮四千石,周伟有些不安,不久之后,县令孟河因为贪腐被杨安玄押去了新息城。
看到杨安玄的犀利手段,周安对当初的决定深感后悔。县丞马聪暂任县令之职,到周家坞拜访他,周伟趁机提出向县里再捐粮五百石,意在缓和关系。
杨安玄不置可否,周弘命人捧来一柄佩剑,笑道:“这柄沥泉剑百练制成,斩铁如泥,愚听闻杨主簿是沙场骁将,所谓宝剑赠英雄,便送于将军。”
杨安玄对于干将莫邪的传说那是慕名久矣,欣喜地接过剑,抽出鞘观看。
剑身雪亮,隐现花纹,应该是反复锻打而成。杨安玄举剑挥了挥,剑重约在两斤左右,厚度适中,剑脊笔直,剑锋尖锐。
剑身上有隶书铭文:太元二十年六月周家百炼造吉祥宜子孙。
杨安玄知道像这种反复炼造的好刀剑一般会留下铭文,注意炼造的次数,炼造的次数越多,刀剑的质量越佳。
“好剑”,杨安玄挽了两个剑花,将剑归鞘,递给身旁诉张锋收好。
周弘见杨安玄收下剑,面露喜色,趁机道:“杨司马,按照惯例每年六月郡兵会更换一批兵器,不知今年是何章程?”
杨安玄笑道:“本官此次来便是要了解一下棠溪铁炉的情况,货比三家嘛。”
军购是块大肥肉,光凭一柄宝剑可打动不了杨安玄。
周弘听杨安玄的语气便知今年的军购情形不妙,私下给的好处不便当着叶县令等人的面说,只好干笑道:“应该的。不过不是周某夸口,棠溪的刀枪以周家质量最好,杨主簿不妨打听后再做决定。”
杨安玄起身跟着叶县令前往应家铁炉,应家铁炉铺在山的另一边,管事应浩接到消息,早早地站在铺门外相迎。
看到杨安玄与应浩有说有笑,态度亲切,叶元心中暗叹,看来杨主簿对周家记恨在心,周家想要拿下今年的军购怕是难了。
从安成、南顿筹粮回归新息后,杨安玄便让府衙张榜公布筹粮的结果,应家捐粮四千石高据榜首,百姓对应家的义举交口相赞。
相比之下,周家的三百石便显得不起眼,被百姓看轻,即使周伟后来再捐五百石,但坏印象已经留下,再要挽回就难了。
应浩毫不在意地带着杨安玄游览矿山,站在高处指点着数里方圆介绍道:“应家有炼铁炉十二座,熔炉、锻炉各一座,藏铁坑五处,矿石坑两处,配料池一个。杨主簿,那里一排房屋放着铸范和生产出的各种铁器。”
杨安玄饶有兴趣地问道:“应家铁炉有多少工匠?一年能出产多产精铁,能打造多少兵器,生产多少铁器?”
应浩应道:“铁炉有三百多工匠,能月出精铁千斤,一年铸造刀剑约二三百数,还有少部分制成铁器,大多数精铁卖了铁匠铺了。”
杨安玄点点头,刀、剑等兵器制造要反复锤炼,费时费力,史书中曾记载曹操命有司制宝刀五把,耗时三年,像周弘送自己的那柄剑,估计没有一两年时间是造不出的。
到应家存放兵器的仓库看了看,那些刀、枪的质量一般,铸造的次数顶多在三十次左右,若与周弘刚才所送的剑碰上,估计会被削断。
杨安玄问道:“应家的刀枪可售到了郡中?”
应浩心中一动,郡中刀枪的更换向来被周家把持,杨司马这样问莫非是想换成应家供应。
市面上售卖的刀剑多为三十炼造,郡军的刀枪也在这个品质。市面售卖普通刀剑的价格约为三千钱左右,而官府的购价则是五千钱,郡军每年更换刀枪数在二百左右,便是百万钱,除去成本三十万钱,税赋五万钱,各种打点十余万钱,仍有将近一半的纯利。
应浩心头火热,若能将郡军换械的买卖拿下,应家便能再多买些矿山,多雇些人手,与周家分庭抗争。
杨安玄没有理会应浩热切的眼光,笑道:“本官方才从周家来,也是那句话答复你,货比三家,性优者得。”
应浩有些泄气,凭心而论,应家的刀枪品质、工艺都不如周家,除了压价外是争不过周家的。
转了一圈,周弘来请,置办好酒宴为杨安玄接风。
棠溪铁炉铺的掌柜、管事听闻杨司马今年有意更换提供军械的人选,纷纷寻上门来,酒楼内挤满了人。
周弘强颜欢笑,这些对手分明是想从周家碗中抢食,往日他们焉敢如此大胆。大概是听信了传言以为族兄得罪了杨安玄,这才胆敢放肆。
周弘暗暗咬牙,等缓过手来一定要将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个个捏死。
酒宴之上,杨安玄重申了他说过的话,“货比三家,性优者得”。
这让周弘的脸色好看了许多,得意地扫了一眼众人,要论刀枪的质量,在座的铁炉铺谁比得上自家。
“今天是四月二十二日,五月二十五日在新息城东校场,有意竞标郡军军械的铁炉都可带上十柄自家所产的兵器参与。”杨安玄笑吟吟地道。
“杨司马,这刀剑锻造的次数不同锋利便不一样,如何比较?”有人发问道。
杨安玄放下酒杯,道:“按照以前的定价,本官不管你拿来的刀剑经过几次锻造,只要求你提供的东西品质有保证,不然的话可别怪本官翻脸无情。”
席间众人有喜有忧,盘算着以什么样的刀枪参与竞标才好。
周弘的脸色又阴沉了下来,如此一来,自家送去竞标的兵器比往来要更好三成了,利润便薄了许多。
看了一眼与应浩谈笑的杨安玄,既然如此,打点官府的钱便要省下来了。
看到田间青青、道路平坦,农人的脸上露着笑容,杨安玄心中充满了喜悦,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因他而改变。
最后一站是西平县,西平在汝南郡的西北部,出产铁矿,自古以来便是著名的铸剑处,这是杨安玄此次出行的最重要目的之一。
杨安玄记得史书上记载:西平有冶炉城,有棠溪村,水淬刀剑,特锋利,为干将莫邪所从出,亦名川也。
冶铁业在汉时以官营为主,官府统管铁矿采掘、钢铁冶炼、铁器铸造和销售等一切环节。永嘉南渡后,朝庭无力管控盐铁,盐铁变为私营。
西平在东晋大兴二年(319年)被后赵所夺,永和七年(351年)属前燕,太和五年(370年)归前秦,淝水之战后,重归东晋。
战争打得是钱粮,有了钱粮便能施善政,赢得百姓的支持,杨安玄大力赈灾、吸纳流民、制造杨家犁等等,都是在夯实基础。
其次是辎重,兵器、铠甲、马匹,汝南的地域不广,财力有限,只能走专精路线。
今年年初,杨安玄让赵田、阴绩募兵,淘汰了大半原来的郡兵,又招募了五百多名新丁,眼下汝南郡军数为一千八百七十六人。
数量减少了,待遇却提升了。一千八百多郡兵每日饱食三顿,不到两千人吃了三千人的饷。
因为有五百匹战马,杨安玄在城北征用了一片牧场,专门放养战马。要想保持战马的体力,要精心饲养,一匹战马的消耗可抵十数人所用,每次杨安玄看到将士们策马驰聘,既是欢喜又是肉痛。
为提升将士体质,杨安玄让赵田每隔一日便要有肉禽蛋等吃食供应,不说新募的兵丁,便是原本裴、严两家的部曲也不曾享受这等待遇。
粟米是朝庭供给的军粮,肉禽等物却要杨安玄掏腰包,原本买粮已经掏空了他的口袋,幸好杨漓得知他缺钱,托陈鱼捎来这两年的分红,金二百两,加上淑兰院送来的百两黄金,才暂解了杨安玄之困。
会稽王对汝南兵马很看重,叮嘱五兵部足额供给辎重,帐蓬、皮甲、刀枪、箭只等物,器械勉强够用,只是多是年久之物,平时操练还行,真用于战场厮杀恐怕误了将士性命。
换装、换械成了杨安玄心中所急,有时他真想再来一场赌博,赢个千两黄金一切难题都解决了。
西平自古是出利兵之地,往来郡军换械都是西平提供,杨安玄准备看看有无机会替麾下谋些利刃,能逐步换械也好。
因为铁矿的存在,西平县的冶铁业十分发达,税赋在汝南十五县中排在前三,县令是个肥缺。
得知杨主簿前来,西平县令叶元有些心惊,这段时间杨主簿巡视地方,不少人挨了杨主簿惩治,罚俸、鞭打的人不少,汝南官场风声鹤唳,闻杨色变。
相对官场的惊惶不安,普通百姓对杨主簿惩治贪腐却津津乐道,街头巷尾谈论的都是谁丢了官,谁挨了鞭子,杨主簿在百姓心中是当之无愧的好官。
叶元没有对赈灾粮动手脚,但却知道衙中官吏免不了有贪污,不知这次谁要倒霉,千万不要牵累到自己。
公堂,杨安玄询问了几句西平县赈灾的情况。叶元早有准备,加上受灾不严重,一连串的数字报出,杨安玄满意地点点头。
叶元暗松了口气,得知杨主簿想到棠溪铁场看看,欣然陪同前往。
棠溪位于西平西南山区,铁矿资源丰富,杨安玄前世看过一篇报导,棠溪之所以能出干将莫邪这样的神兵,是因为棠溪水中含有特殊的微量元素,用于热处理效果极佳,淬刀剑特锋利。
离着数里远,便见浓烟滚滚,空气中混杂着灰尘,令人呼吸不畅,道旁的树叶上都蒙着一层灰,半死不活。
“棠溪有冶铁铺十八家,又以周、应两家为大。”叶元骑了匹马,与杨安玄并辔而行。前往矿区的路用矿渣铺就,倒是平整结实。
杨安玄心中暗叹,自章和二年(88年)汉和帝即位以来,朝庭宣布盐铁开禁,各地的冶铁业便渐为士族豪强垄断,这棠溪冶铁同样为士族豪强所私有。冶铁是个赚钱的买卖,周家和应家是汝南上品门阀,自然不会放过。
冶铁在秦时开始兴起,至西汉初期大量出现铁兵器,铜器逐渐减少,铁犁、铁鎌等农器也随之出现,至三国时期往后,铁器便在日常生活中全面普及开来。
先到周家冶铁铺,周家管事周弘是家主周伟的族弟,对杨安玄和叶元的到来表现得不冷不热。杨安玄心中暗哂,看来周家人自倚家世,一个德行。
周家冶铁产业在棠溪首屈一指,占据了四成份额,应家只有二成半,余下的份额才被十六家铁铺大大小小的瓜分。
杨安玄想看看周家如何冶铁,可是被周弘拒绝了,称这是周家秘密,不便示于外人。杨安玄看了看周家冶炼出的枪尖、砍刀和铁镰等物,试了试刀锋,刃口不错。
见杨安玄点头,周弘冲叶元施了个眼色,叶元笑道:“周家所制的铁器在棠溪是最好的,量也大,每年郡军都要采购一批。”
郡军采购的量大、价高,周家喂饱了原司马许演,所产的兵器不愁销路,如今许演换成了杨安玄,要重新打点。
杨安玄赈灾,周家仅捐了三百石粟米,后来听说南顿应家捐了两仓粮四千石,周伟有些不安,不久之后,县令孟河因为贪腐被杨安玄押去了新息城。
看到杨安玄的犀利手段,周安对当初的决定深感后悔。县丞马聪暂任县令之职,到周家坞拜访他,周伟趁机提出向县里再捐粮五百石,意在缓和关系。
杨安玄不置可否,周弘命人捧来一柄佩剑,笑道:“这柄沥泉剑百练制成,斩铁如泥,愚听闻杨主簿是沙场骁将,所谓宝剑赠英雄,便送于将军。”
杨安玄对于干将莫邪的传说那是慕名久矣,欣喜地接过剑,抽出鞘观看。
剑身雪亮,隐现花纹,应该是反复锻打而成。杨安玄举剑挥了挥,剑重约在两斤左右,厚度适中,剑脊笔直,剑锋尖锐。
剑身上有隶书铭文:太元二十年六月周家百炼造吉祥宜子孙。
杨安玄知道像这种反复炼造的好刀剑一般会留下铭文,注意炼造的次数,炼造的次数越多,刀剑的质量越佳。
“好剑”,杨安玄挽了两个剑花,将剑归鞘,递给身旁诉张锋收好。
周弘见杨安玄收下剑,面露喜色,趁机道:“杨司马,按照惯例每年六月郡兵会更换一批兵器,不知今年是何章程?”
杨安玄笑道:“本官此次来便是要了解一下棠溪铁炉的情况,货比三家嘛。”
军购是块大肥肉,光凭一柄宝剑可打动不了杨安玄。
周弘听杨安玄的语气便知今年的军购情形不妙,私下给的好处不便当着叶县令等人的面说,只好干笑道:“应该的。不过不是周某夸口,棠溪的刀枪以周家质量最好,杨主簿不妨打听后再做决定。”
杨安玄起身跟着叶县令前往应家铁炉,应家铁炉铺在山的另一边,管事应浩接到消息,早早地站在铺门外相迎。
看到杨安玄与应浩有说有笑,态度亲切,叶元心中暗叹,看来杨主簿对周家记恨在心,周家想要拿下今年的军购怕是难了。
从安成、南顿筹粮回归新息后,杨安玄便让府衙张榜公布筹粮的结果,应家捐粮四千石高据榜首,百姓对应家的义举交口相赞。
相比之下,周家的三百石便显得不起眼,被百姓看轻,即使周伟后来再捐五百石,但坏印象已经留下,再要挽回就难了。
应浩毫不在意地带着杨安玄游览矿山,站在高处指点着数里方圆介绍道:“应家有炼铁炉十二座,熔炉、锻炉各一座,藏铁坑五处,矿石坑两处,配料池一个。杨主簿,那里一排房屋放着铸范和生产出的各种铁器。”
杨安玄饶有兴趣地问道:“应家铁炉有多少工匠?一年能出产多产精铁,能打造多少兵器,生产多少铁器?”
应浩应道:“铁炉有三百多工匠,能月出精铁千斤,一年铸造刀剑约二三百数,还有少部分制成铁器,大多数精铁卖了铁匠铺了。”
杨安玄点点头,刀、剑等兵器制造要反复锤炼,费时费力,史书中曾记载曹操命有司制宝刀五把,耗时三年,像周弘送自己的那柄剑,估计没有一两年时间是造不出的。
到应家存放兵器的仓库看了看,那些刀、枪的质量一般,铸造的次数顶多在三十次左右,若与周弘刚才所送的剑碰上,估计会被削断。
杨安玄问道:“应家的刀枪可售到了郡中?”
应浩心中一动,郡中刀枪的更换向来被周家把持,杨司马这样问莫非是想换成应家供应。
市面上售卖的刀剑多为三十炼造,郡军的刀枪也在这个品质。市面售卖普通刀剑的价格约为三千钱左右,而官府的购价则是五千钱,郡军每年更换刀枪数在二百左右,便是百万钱,除去成本三十万钱,税赋五万钱,各种打点十余万钱,仍有将近一半的纯利。
应浩心头火热,若能将郡军换械的买卖拿下,应家便能再多买些矿山,多雇些人手,与周家分庭抗争。
杨安玄没有理会应浩热切的眼光,笑道:“本官方才从周家来,也是那句话答复你,货比三家,性优者得。”
应浩有些泄气,凭心而论,应家的刀枪品质、工艺都不如周家,除了压价外是争不过周家的。
转了一圈,周弘来请,置办好酒宴为杨安玄接风。
棠溪铁炉铺的掌柜、管事听闻杨司马今年有意更换提供军械的人选,纷纷寻上门来,酒楼内挤满了人。
周弘强颜欢笑,这些对手分明是想从周家碗中抢食,往日他们焉敢如此大胆。大概是听信了传言以为族兄得罪了杨安玄,这才胆敢放肆。
周弘暗暗咬牙,等缓过手来一定要将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个个捏死。
酒宴之上,杨安玄重申了他说过的话,“货比三家,性优者得”。
这让周弘的脸色好看了许多,得意地扫了一眼众人,要论刀枪的质量,在座的铁炉铺谁比得上自家。
“今天是四月二十二日,五月二十五日在新息城东校场,有意竞标郡军军械的铁炉都可带上十柄自家所产的兵器参与。”杨安玄笑吟吟地道。
“杨司马,这刀剑锻造的次数不同锋利便不一样,如何比较?”有人发问道。
杨安玄放下酒杯,道:“按照以前的定价,本官不管你拿来的刀剑经过几次锻造,只要求你提供的东西品质有保证,不然的话可别怪本官翻脸无情。”
席间众人有喜有忧,盘算着以什么样的刀枪参与竞标才好。
周弘的脸色又阴沉了下来,如此一来,自家送去竞标的兵器比往来要更好三成了,利润便薄了许多。
看了一眼与应浩谈笑的杨安玄,既然如此,打点官府的钱便要省下来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扬锋汉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扬锋汉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