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万历二十四年
目录:乱明者皇太子| 作者:帅锅大马| 类别:历史军事
奠定了大明王朝宗室改革的慈庆宫对,就在这样的历史机缘下进行了。
朱常洛和钟化民就底层宗室们的生机问题深入的探讨了改革方向,为以后的藩王制度改革也奠定了雄厚基础!
据后世史官研究,这是一场具有伟大意义的对话。这场对话从某种意义上它再次的革新了大明,腾飞了大明。
从朱常洛冠礼以后,时间飞速的流转到了万历二十四年。
这一年距离朝鲜之役结束已经过去了一年的时间,在朝鲜之战中,李如松还是如原来历史发展的那样,他依旧是整个战场上那个最靓的仔。
就在祖承训首战失利以后,让努尔哈赤蒙受了巨大损失后,辽东巡抚郝杰面对朝廷的催问,最后不得不让出部分的军事指挥权,让辽东总兵李如松接掌了前线的军事指挥权。
不过李如松在接权的时候也发生了一点小插曲,毕竟李家在辽东军队里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令人不得不有所顾忌。
但是犹豫前线的战事迟迟打不开局面,最后兵部直接空降过来了一位右侍郎,这位兵部右侍郎就是大明开国二百年来的第一位任经略的宋应昌。
朝廷任命宋应昌经略备倭军务,并诏命天下督抚举将材平倭。在磨叽了几个月后,发现还是没有一个能独挡一面的抗倭人才,最后不得不任命李如松总理蓟、辽、保定、山东军务,并充任防海御倭总兵官,其弟李如柏、李如梅为副总兵官,一同开赴朝鲜。这下子李家一门三兄弟就全来朝鲜战场刷战功了。
为了这次只许胜不许败的战斗,万历皇帝和兵部也发了狠!直接从全国范围调集了4万的精锐部队开到朝鲜。而且,所以的费用还是万历皇帝的内帑出。
对面如流水般的军费开支,万历皇帝恨倭寇都恨的血压飙升,胸口都疼了好几天。
这挨千刀的倭寇就是欠收拾!
征集来的这支联合军队的主要构成如下:李如松带领的辽东铁骑有1万人;宣府和大同两镇也各选了精骑8千骑;蓟镇和保定两镇也各选了精锐步兵5千人;还从江浙也调来了步兵3千员。
同时,四川副总兵刘铤也率领了5千川军,做为后续部队朝着朝鲜进发。
到了万历二十二年的年底时,李如松率领的大军也终于进抵到了朝鲜平壤城下,接着李如松就跟驻扎在平壤城的倭寇第一军团小西行长的18000余人战于平壤!
平壤城易守难攻。东边有大同、长庆二门,南有芦门、含毯二门,西有普通、七星二门,北有密台门等七座大门,然后还有牡丹峰高耸其中,地形甚是险要!
李如松在了解的地形和敌情以后,就做了如下的部署:命努尔哈赤带领着建州女真军队当先,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中这活本来是吴惟忠率领的南军干的,不过现在南军已经被兵部削了军籍,现在在宁夏的牛头沟小镇充任金矿管理员了。
努尔哈赤被当做了前锋以后,李如松还命令了辽东副总兵查大受率领着本部的骑兵居后,去攻击北部战略高地牡丹峰;然后又命中军杨元、右军张世爵各自领兵进攻平壤城西的七星门;还有左军的李如柏、参将李芳春各自领兵进攻平壤城西的普通门;同时,又让祖承训率领着明军乔装为朝鲜军来麻痹倭寇的军队,力攻平壤城南的芦门。李如松则在中军督阵。
李如松这样的军事安排,是典型的围三缺一打法,这种打法打的就是城内倭寇的心态。让他们以为自己有生路可逃,所以在防御的时候,他们根本就不会有坚守城池,决一死战的决心。
明军主力进攻着平壤的南、北、西三个方向,把东面留给倭寇当做出退军的路线。面对着明军来势汹汹的军队,小西行长也慌了。他手下的倭寇们自然也就更慌了。
在上次战败以后的祖承训,他这次被李如松派了伪装朝鲜军的任务后,觉得自己收到了侮辱。但是,祖承训也并没有因此的阳奉阴违李如松的军令,他反而心里憋着一口气想要一雪前耻!
所以,在这场攻城中,祖承训部表现的格外英勇!
祖承训率领的明军率先的突破平壤城南的芦门,这下子可把城里的倭寇们给打蒙了,他们以为绵羊一样的朝鲜军变成了一匹恶狼。
恐惧的心态不由得就在平壤城蔓延着,很快的平壤城中的其他城门也纷纷告破。
含谈门、普通门、七星门、牡丹峰也相继被明军攻占,倭寇黑田长政曾派自己手下所谓的黑田二十四将之一的久野重胜前往侦查,也送了人头被正在攻城的明军给击毙了。
小西行长看着大势已去,最后无奈只能率领着手下的残兵退守城北一隅的风月楼。
入夜以后,小西行长还想做最后的挣扎,他开始朝着东南方向进行突围,准备渡过大同江向着汉城(今首尔)的方向撤退。
但是,李如松岂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围三缺一打的就是对方撑不住逃跑的过程。就这小西行长朝着汉城方向突围的路上,早就有李如松部署的李宁和查大受的伏兵在路上等候了。
在李宁和查大受的掩杀下,突围的倭寇被击毙数百人。不过,唯一遗憾的是小西行长这个矮个子倭寇跑的太快了,李宁和查大受竟然没有弄死他,让他给逃了。真是可惜呀!
在这场战争里,当时的明军可谓是配置高端,丝毫不像是古代的冷兵器军队那样。
明军配备了佛朗机炮、虎蹲炮,灭虏炮...等等火炮数百门,在当时的朝鲜纪录中还有这样的描写:“在距城5里许,诸炮一时齐发,声如天动,俄而花光烛天”...“倭铳之声虽四面俱发,而声声各闻,天兵之炮如天崩地裂,犯之无不焦烂……”。
李如松这一战下来后,直接一波就收复平壤、开城,并且朝着汉城进攻而去。这一战,明军付出阵亡790人的代价,却给予日军九千余人的损失。可谓是一场相当漂亮的歼灭战!
万历皇帝在接到战报的时候都开心的喝了好几瓶神仙快乐庆祝,花出去的银子总算有结果了!
在如此重大战果的激励下,李如松也乘胜追击打了碧蹄馆之战。
之所以要打这么快的原因,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明军的军粮后继乏力,战线拉的太长了又是出国做战,部队在当地根本就得不到一点点补给。
面对如此窘境,李如松为了完成朝廷尽快结束战争的战略意图,也只能发动了接下来的一系列战役。
李如松在平壤大捷后,为了快速的缓解后勤危机,所以想要乘胜追击倭寇速战速决。
于是,李如松先派遣副总兵查大受与朝鲜的将领高彦伯率领数百骑兵侦查开城至王京(汉城)之间的道路,在万历二十三年正月底的时候,侦查先锋在碧蹄馆(位于首尔西北部的高阳市德阳区碧蹄洞,是前往王京的必经之路)南方的砺石岭遭遇了倭寇前野长康、加藤光泰的侦察队数百人。
一时之间,敌我双方进行了一场前锋交战,查大受部很快的就把倭寇的前野长康、加藤光泰的侦察队给弄死了,然后开始乘胜追击,并派人将战况传给李如松。
李如松得到查大受的战报以后,以为倭寇如当地土民所说的“倭寇弃京城撤退了”,于是就率领本部兵马骑兵4000人从开城疾驰引援。
结果,这帮朝鲜棒子就是天生的坑逼!都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哪头的人?
李如松驰援过去的部队在半路就遭到了倭寇敌将立花宗茂率领的3200名倭寇砺石岭埋伏。这一下子可真是捅了马蜂窝!
立花宗茂的部将森下钓云侦查到明军查大受所部,于是就小放几发铁炮后回报,然后从清晨辰时开始,起先仅以手下的部将十时连久和天野贞成率领的700人为第一队人马摆旗示弱引诱查大受来攻。
然而查大受所率领的500人都是骑兵,他们的进攻速度和杀伤力实在是太猛了,一路杀到飞起!很快十时连久的先遣部队就被查大受给击溃了并损失了130多人,被迫后撤。
查大受尝到甜头以后继续追击,但是却遭到了小野镇幸和米多比镇的优势部队的阻击。
这下子一场小小的遭遇战渐渐的敌我双方的不断兵力投入下,竟然演变成了一场规模不大不小的会战!
就在李如松赶来的路上时,祖承训,李宁,孙守廉等人也相继投入战斗,此时明军人数增加到3000多人。
立花宗茂见势不妙,也不敢在继续的阻拦李如松的军队,他从小丸山迂回到明军的右翼,以十时连久负责吸引明军的注意力。
然而立花宗茂高估了自己部队的机动能力,犹豫他的动作过于迟缓,导致了十时连久在明军的直接冲击下力战不支,不久后中流矢而亡。不过有一个说法是李如松弟弟李如梅射的箭,至于是不是这个有争议。不过,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十时连久真的被立花宗茂给坑死了。
在十时连久被击毙后,立花宗茂与其弟高桥统增率本队的3000倭寇兵开始从左方奇袭明军右翼,一时间也给明军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查大受也因此不得不往北边的碧蹄馆退军,此时立花宗茂见到明军撤退,以为自己占了优势,他立刻就率领着800亲兵开始追击查大受,但是很不幸,在他追击的过程中他的部将池边永晟被查大受给弄死了。
弄死了立花宗茂的部将以后,明军这边也很快的重整队形开始反击。
立花宗茂想要的奇袭效果顿时就丧失了。
而随后的战斗也让立花宗茂倍感压力,就连他本人的铠甲上也被明军射来的箭雨插满箭簇,狼狈不堪。最后立花宗茂不得不退到小丸山,至此,一场虎头蛇尾的碧蹄馆会战前哨战斗结束。
这一战差不多打了三个时辰。虽然,立花宗茂撤退了,但是这并不代表这场战斗就结束了。
反而在此时此刻,这场战斗才算是真正开始。
倭寇这边不甘心就这样丧失了自己的朝鲜半岛上的优势,他们其实也是股足了劲想给明军致命一击。
于是,倭寇方面立刻更换了新的指挥官来指挥战斗!
黑田长政率领着本部的5000人接替了立花宗茂继续指挥战斗,此时已经接近中午时分!
但是,这五千日寇并不是来援的全部日寇!
后续小早川隆景、毛利元康、小早川秀包、吉川广家等部的20000倭寇也赶来占领望客砚,后面还有20000人的倭寇在朝着这里进军。
这下子,这场战斗的规模登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敌我双方的优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倭寇的军队数量一下子就压住了来援的明军数量,这场战斗顿时就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不过,倭寇也并不知道来战的明军仅有这么一点,面对着明军凶猛的火力和战力。倭寇这边也真的以为是明军的主力来了,所以打的也是相当谨慎。
而也正是他们的这份谨慎给了明军机会。李如松在得知了明军的境地,于是采用疑兵之计,反而主动冲击人数优势的倭寇。使得倭寇无法判断明军真是情况。
与此同时李如松急令后援部队火速增援!
倭寇这边以为是明军主力已经来了,于是开始商讨作战计划。最后,日军采取了小早川隆景的建议,急忙传令中军主力急速进军,命先锋粟屋景雄3000兵从大路西侧配合井上景贞夹击明军。
此时倭寇的军力已经是明军的两倍了,而李如松也识破了倭寇的意图,并在倭寇展开动作之时,明军也开始行动了。
在粟屋景雄和井上景贞没完成合围前,李如松指挥下的明军就率先击溃了粟屋景雄部,并开始追击。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明军竟然一不小心误入了泥滩影响了机动,随后竟被倭寇反击了。
面对如此情况,李如松果断下令,让陷入泥滩的明军骑兵下马步战,这下子又把反击的倭寇粟屋景雄部给打蒙了,粟屋景雄招架不住,直接撤退。
最后明军得到喘息之机,徐徐的退出泥滩,而井上景贞见粟屋景雄部撤退后也狼狈后撤。真是笑死人了。看来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威风是真的打出来了,不然倭寇也不会就这样的望风而逃的。
小早川隆景见计划失败,他索性就将优势兵力全部投入战斗,并亲率第六军团参战,就像是一个赌红眼的赌徒一样!
筑紫广门和立花宗茂部分成两路开始从侧翼迂回明军,明军的侧翼遭到突击。而正面则是小早川隆景压制,明军顿时如同被包围的态势险象环生。
此时李如柏、李宁、查大受、张世爵、方时辉、王问等明将皆各自持刀奋迅作战,其中李如松的部将李有升为护卫李如松与井上景贞接战,井上景贞不敌退走,李有升追击,不慎中钩落马被井上景贞调头杀死。
当然倭寇没占多大光,立花军中也有安东常久、小串成重两位旗本武士被明军击毙,立花军损失惨重被迫撤离战场。
小早川秀包试图包抄明军的侧翼,但反被明军分出小分队击退,小早川秀包麾下八名家臣身亡,不久小早川隆景投入的吉川广家、户川达安、黑田长政的军势欲加包围,两军从午后交战整整一个下午至黄昏后,明军终于等到左协大将副总兵杨元率援军1000人到来。
杨元奋勇冲破倭寇包围领军抢占李如松的右方阵地,并和李宁的炮营发炮轰击倭寇援护明军撤退,倭寇小早川隆景因明军援军的到来方始退军。
而李如松则主动带领三千辽东铁骑断后,但倭寇军中突然冒出一个金甲倭将小野成幸直接向李如松所在的方向突进,最后被李如梅奋力击毙,这次使得明军从容撤退。
这一战下来,据朝鲜史载两军各死伤五六千人,但是朝鲜宣祖实录所记,明军投入此战役人数当不超过5000人不到,所以这个伤亡数字绝不像棒子自己后来瞎编的那样不靠谱。
当然还有更不靠谱的,到了清朝时却有人这样说:“诸营上军籍,死亡殆二万”!如果,真的是两万人,那么这伤亡数字就占到了入朝明军的一半之多,这场战争几乎就不用再打的。所以说这话根本就是后朝抹黑前朝的瞎扯淡!
朱常洛和钟化民就底层宗室们的生机问题深入的探讨了改革方向,为以后的藩王制度改革也奠定了雄厚基础!
据后世史官研究,这是一场具有伟大意义的对话。这场对话从某种意义上它再次的革新了大明,腾飞了大明。
从朱常洛冠礼以后,时间飞速的流转到了万历二十四年。
这一年距离朝鲜之役结束已经过去了一年的时间,在朝鲜之战中,李如松还是如原来历史发展的那样,他依旧是整个战场上那个最靓的仔。
就在祖承训首战失利以后,让努尔哈赤蒙受了巨大损失后,辽东巡抚郝杰面对朝廷的催问,最后不得不让出部分的军事指挥权,让辽东总兵李如松接掌了前线的军事指挥权。
不过李如松在接权的时候也发生了一点小插曲,毕竟李家在辽东军队里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令人不得不有所顾忌。
但是犹豫前线的战事迟迟打不开局面,最后兵部直接空降过来了一位右侍郎,这位兵部右侍郎就是大明开国二百年来的第一位任经略的宋应昌。
朝廷任命宋应昌经略备倭军务,并诏命天下督抚举将材平倭。在磨叽了几个月后,发现还是没有一个能独挡一面的抗倭人才,最后不得不任命李如松总理蓟、辽、保定、山东军务,并充任防海御倭总兵官,其弟李如柏、李如梅为副总兵官,一同开赴朝鲜。这下子李家一门三兄弟就全来朝鲜战场刷战功了。
为了这次只许胜不许败的战斗,万历皇帝和兵部也发了狠!直接从全国范围调集了4万的精锐部队开到朝鲜。而且,所以的费用还是万历皇帝的内帑出。
对面如流水般的军费开支,万历皇帝恨倭寇都恨的血压飙升,胸口都疼了好几天。
这挨千刀的倭寇就是欠收拾!
征集来的这支联合军队的主要构成如下:李如松带领的辽东铁骑有1万人;宣府和大同两镇也各选了精骑8千骑;蓟镇和保定两镇也各选了精锐步兵5千人;还从江浙也调来了步兵3千员。
同时,四川副总兵刘铤也率领了5千川军,做为后续部队朝着朝鲜进发。
到了万历二十二年的年底时,李如松率领的大军也终于进抵到了朝鲜平壤城下,接着李如松就跟驻扎在平壤城的倭寇第一军团小西行长的18000余人战于平壤!
平壤城易守难攻。东边有大同、长庆二门,南有芦门、含毯二门,西有普通、七星二门,北有密台门等七座大门,然后还有牡丹峰高耸其中,地形甚是险要!
李如松在了解的地形和敌情以后,就做了如下的部署:命努尔哈赤带领着建州女真军队当先,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中这活本来是吴惟忠率领的南军干的,不过现在南军已经被兵部削了军籍,现在在宁夏的牛头沟小镇充任金矿管理员了。
努尔哈赤被当做了前锋以后,李如松还命令了辽东副总兵查大受率领着本部的骑兵居后,去攻击北部战略高地牡丹峰;然后又命中军杨元、右军张世爵各自领兵进攻平壤城西的七星门;还有左军的李如柏、参将李芳春各自领兵进攻平壤城西的普通门;同时,又让祖承训率领着明军乔装为朝鲜军来麻痹倭寇的军队,力攻平壤城南的芦门。李如松则在中军督阵。
李如松这样的军事安排,是典型的围三缺一打法,这种打法打的就是城内倭寇的心态。让他们以为自己有生路可逃,所以在防御的时候,他们根本就不会有坚守城池,决一死战的决心。
明军主力进攻着平壤的南、北、西三个方向,把东面留给倭寇当做出退军的路线。面对着明军来势汹汹的军队,小西行长也慌了。他手下的倭寇们自然也就更慌了。
在上次战败以后的祖承训,他这次被李如松派了伪装朝鲜军的任务后,觉得自己收到了侮辱。但是,祖承训也并没有因此的阳奉阴违李如松的军令,他反而心里憋着一口气想要一雪前耻!
所以,在这场攻城中,祖承训部表现的格外英勇!
祖承训率领的明军率先的突破平壤城南的芦门,这下子可把城里的倭寇们给打蒙了,他们以为绵羊一样的朝鲜军变成了一匹恶狼。
恐惧的心态不由得就在平壤城蔓延着,很快的平壤城中的其他城门也纷纷告破。
含谈门、普通门、七星门、牡丹峰也相继被明军攻占,倭寇黑田长政曾派自己手下所谓的黑田二十四将之一的久野重胜前往侦查,也送了人头被正在攻城的明军给击毙了。
小西行长看着大势已去,最后无奈只能率领着手下的残兵退守城北一隅的风月楼。
入夜以后,小西行长还想做最后的挣扎,他开始朝着东南方向进行突围,准备渡过大同江向着汉城(今首尔)的方向撤退。
但是,李如松岂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围三缺一打的就是对方撑不住逃跑的过程。就这小西行长朝着汉城方向突围的路上,早就有李如松部署的李宁和查大受的伏兵在路上等候了。
在李宁和查大受的掩杀下,突围的倭寇被击毙数百人。不过,唯一遗憾的是小西行长这个矮个子倭寇跑的太快了,李宁和查大受竟然没有弄死他,让他给逃了。真是可惜呀!
在这场战争里,当时的明军可谓是配置高端,丝毫不像是古代的冷兵器军队那样。
明军配备了佛朗机炮、虎蹲炮,灭虏炮...等等火炮数百门,在当时的朝鲜纪录中还有这样的描写:“在距城5里许,诸炮一时齐发,声如天动,俄而花光烛天”...“倭铳之声虽四面俱发,而声声各闻,天兵之炮如天崩地裂,犯之无不焦烂……”。
李如松这一战下来后,直接一波就收复平壤、开城,并且朝着汉城进攻而去。这一战,明军付出阵亡790人的代价,却给予日军九千余人的损失。可谓是一场相当漂亮的歼灭战!
万历皇帝在接到战报的时候都开心的喝了好几瓶神仙快乐庆祝,花出去的银子总算有结果了!
在如此重大战果的激励下,李如松也乘胜追击打了碧蹄馆之战。
之所以要打这么快的原因,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明军的军粮后继乏力,战线拉的太长了又是出国做战,部队在当地根本就得不到一点点补给。
面对如此窘境,李如松为了完成朝廷尽快结束战争的战略意图,也只能发动了接下来的一系列战役。
李如松在平壤大捷后,为了快速的缓解后勤危机,所以想要乘胜追击倭寇速战速决。
于是,李如松先派遣副总兵查大受与朝鲜的将领高彦伯率领数百骑兵侦查开城至王京(汉城)之间的道路,在万历二十三年正月底的时候,侦查先锋在碧蹄馆(位于首尔西北部的高阳市德阳区碧蹄洞,是前往王京的必经之路)南方的砺石岭遭遇了倭寇前野长康、加藤光泰的侦察队数百人。
一时之间,敌我双方进行了一场前锋交战,查大受部很快的就把倭寇的前野长康、加藤光泰的侦察队给弄死了,然后开始乘胜追击,并派人将战况传给李如松。
李如松得到查大受的战报以后,以为倭寇如当地土民所说的“倭寇弃京城撤退了”,于是就率领本部兵马骑兵4000人从开城疾驰引援。
结果,这帮朝鲜棒子就是天生的坑逼!都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哪头的人?
李如松驰援过去的部队在半路就遭到了倭寇敌将立花宗茂率领的3200名倭寇砺石岭埋伏。这一下子可真是捅了马蜂窝!
立花宗茂的部将森下钓云侦查到明军查大受所部,于是就小放几发铁炮后回报,然后从清晨辰时开始,起先仅以手下的部将十时连久和天野贞成率领的700人为第一队人马摆旗示弱引诱查大受来攻。
然而查大受所率领的500人都是骑兵,他们的进攻速度和杀伤力实在是太猛了,一路杀到飞起!很快十时连久的先遣部队就被查大受给击溃了并损失了130多人,被迫后撤。
查大受尝到甜头以后继续追击,但是却遭到了小野镇幸和米多比镇的优势部队的阻击。
这下子一场小小的遭遇战渐渐的敌我双方的不断兵力投入下,竟然演变成了一场规模不大不小的会战!
就在李如松赶来的路上时,祖承训,李宁,孙守廉等人也相继投入战斗,此时明军人数增加到3000多人。
立花宗茂见势不妙,也不敢在继续的阻拦李如松的军队,他从小丸山迂回到明军的右翼,以十时连久负责吸引明军的注意力。
然而立花宗茂高估了自己部队的机动能力,犹豫他的动作过于迟缓,导致了十时连久在明军的直接冲击下力战不支,不久后中流矢而亡。不过有一个说法是李如松弟弟李如梅射的箭,至于是不是这个有争议。不过,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十时连久真的被立花宗茂给坑死了。
在十时连久被击毙后,立花宗茂与其弟高桥统增率本队的3000倭寇兵开始从左方奇袭明军右翼,一时间也给明军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查大受也因此不得不往北边的碧蹄馆退军,此时立花宗茂见到明军撤退,以为自己占了优势,他立刻就率领着800亲兵开始追击查大受,但是很不幸,在他追击的过程中他的部将池边永晟被查大受给弄死了。
弄死了立花宗茂的部将以后,明军这边也很快的重整队形开始反击。
立花宗茂想要的奇袭效果顿时就丧失了。
而随后的战斗也让立花宗茂倍感压力,就连他本人的铠甲上也被明军射来的箭雨插满箭簇,狼狈不堪。最后立花宗茂不得不退到小丸山,至此,一场虎头蛇尾的碧蹄馆会战前哨战斗结束。
这一战差不多打了三个时辰。虽然,立花宗茂撤退了,但是这并不代表这场战斗就结束了。
反而在此时此刻,这场战斗才算是真正开始。
倭寇这边不甘心就这样丧失了自己的朝鲜半岛上的优势,他们其实也是股足了劲想给明军致命一击。
于是,倭寇方面立刻更换了新的指挥官来指挥战斗!
黑田长政率领着本部的5000人接替了立花宗茂继续指挥战斗,此时已经接近中午时分!
但是,这五千日寇并不是来援的全部日寇!
后续小早川隆景、毛利元康、小早川秀包、吉川广家等部的20000倭寇也赶来占领望客砚,后面还有20000人的倭寇在朝着这里进军。
这下子,这场战斗的规模登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敌我双方的优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倭寇的军队数量一下子就压住了来援的明军数量,这场战斗顿时就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不过,倭寇也并不知道来战的明军仅有这么一点,面对着明军凶猛的火力和战力。倭寇这边也真的以为是明军的主力来了,所以打的也是相当谨慎。
而也正是他们的这份谨慎给了明军机会。李如松在得知了明军的境地,于是采用疑兵之计,反而主动冲击人数优势的倭寇。使得倭寇无法判断明军真是情况。
与此同时李如松急令后援部队火速增援!
倭寇这边以为是明军主力已经来了,于是开始商讨作战计划。最后,日军采取了小早川隆景的建议,急忙传令中军主力急速进军,命先锋粟屋景雄3000兵从大路西侧配合井上景贞夹击明军。
此时倭寇的军力已经是明军的两倍了,而李如松也识破了倭寇的意图,并在倭寇展开动作之时,明军也开始行动了。
在粟屋景雄和井上景贞没完成合围前,李如松指挥下的明军就率先击溃了粟屋景雄部,并开始追击。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明军竟然一不小心误入了泥滩影响了机动,随后竟被倭寇反击了。
面对如此情况,李如松果断下令,让陷入泥滩的明军骑兵下马步战,这下子又把反击的倭寇粟屋景雄部给打蒙了,粟屋景雄招架不住,直接撤退。
最后明军得到喘息之机,徐徐的退出泥滩,而井上景贞见粟屋景雄部撤退后也狼狈后撤。真是笑死人了。看来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威风是真的打出来了,不然倭寇也不会就这样的望风而逃的。
小早川隆景见计划失败,他索性就将优势兵力全部投入战斗,并亲率第六军团参战,就像是一个赌红眼的赌徒一样!
筑紫广门和立花宗茂部分成两路开始从侧翼迂回明军,明军的侧翼遭到突击。而正面则是小早川隆景压制,明军顿时如同被包围的态势险象环生。
此时李如柏、李宁、查大受、张世爵、方时辉、王问等明将皆各自持刀奋迅作战,其中李如松的部将李有升为护卫李如松与井上景贞接战,井上景贞不敌退走,李有升追击,不慎中钩落马被井上景贞调头杀死。
当然倭寇没占多大光,立花军中也有安东常久、小串成重两位旗本武士被明军击毙,立花军损失惨重被迫撤离战场。
小早川秀包试图包抄明军的侧翼,但反被明军分出小分队击退,小早川秀包麾下八名家臣身亡,不久小早川隆景投入的吉川广家、户川达安、黑田长政的军势欲加包围,两军从午后交战整整一个下午至黄昏后,明军终于等到左协大将副总兵杨元率援军1000人到来。
杨元奋勇冲破倭寇包围领军抢占李如松的右方阵地,并和李宁的炮营发炮轰击倭寇援护明军撤退,倭寇小早川隆景因明军援军的到来方始退军。
而李如松则主动带领三千辽东铁骑断后,但倭寇军中突然冒出一个金甲倭将小野成幸直接向李如松所在的方向突进,最后被李如梅奋力击毙,这次使得明军从容撤退。
这一战下来,据朝鲜史载两军各死伤五六千人,但是朝鲜宣祖实录所记,明军投入此战役人数当不超过5000人不到,所以这个伤亡数字绝不像棒子自己后来瞎编的那样不靠谱。
当然还有更不靠谱的,到了清朝时却有人这样说:“诸营上军籍,死亡殆二万”!如果,真的是两万人,那么这伤亡数字就占到了入朝明军的一半之多,这场战争几乎就不用再打的。所以说这话根本就是后朝抹黑前朝的瞎扯淡!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乱明者皇太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乱明者皇太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