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名不副实的文景之治
目录:满级考古大师| 作者:顾屈| 类别:都市言情
参观了一番荆州文保中心的简牍修复工作后,陈翰的内心是非常激荡的。
百闻不如一见!
虽然以前他就知道,荆州文保中心这边的简牍修复水平世界第一,十分厉害。 但是亲眼看过之后,才是真正的感受到了这简牍修复技术的魅力。
陈翰亲眼看着一根软的和面条一样,而且通体发黑,几乎和淤泥没什么区别的简牍,被复原成了刚写好的样子。
这简直太神奇了。
也就是他是孔建文的学生,才有这个待遇。
不然需要耗费大半年时间才能完成的整个修复流程,不会让他看的这么清楚的。 “怎么样,小陈。”
荣华笑眯眯的带着陈翰走出了洗简室,自豪的说道:“见识到文物修复的魅力了吧。”
陈翰猛点头:“见识到了,化腐朽为神奇!”
“走吧,该看的也看了,老李应该也和陈树仁交接完了,我带你们去看看湖北所在凤凰山十号墓发现的竹简。”
“这可是一批了不得的汉简啊。” 荣华带着陈翰,很快就找到了正围着那台【高光谱图像分析系统】转悠的李教授。
“老李,走!”
“去我办公室,我给你们看看这台机器的成果!”
李教授立马饶有兴致的跟上。
荣华带着他俩很快就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他的办公室很简约,除了一堆书籍之外,就只有一个办公桌和一台电脑,没有任何摆件或者书画之类的东西。
很符合一位科研工作者的形象。
“来来来,你们看看这批竹简的内容。”
招呼着陈翰和李教授来到电脑前,荣华熟练的打开了一个专门用于存档的文件夹。
文件夹中,有一个编号为“凤凰山10号墓”的文件。 点开后,一堆经过技术处理的竹简拓印照就出现在了他们眼前。
准确的说,这都不是竹简拓印照,而是那台【高光谱图像分析系统】扫描合成出来的照片。
170多枚竹简和6枚木牍,听起来好像很多,但是实际读起来字数并不多,但是信息量一点都不少。
这也是华夏古文的一大优点,几个字就能饱含很多信息量。
“四年后九月辛亥平里五大夫张偃告知地下?”陈翰轻声念出了第一枚木牍背面的篆书文字。
“对,根据湖北所的确认,10号墓的绝对年代应该是西汉景帝四年。”
“墓主人是一位五大夫。”
“也是五大夫啊?”李教授皱了皱眉。
168号墓的墓主人也是一位五大夫。
而且根据这段时间的勘探结果来看,168号墓已经是社科院考古所负责的区域里,墓葬规格最大的一座了。
这座10号墓大家也有所耳闻,是湖北所负责的区域里墓葬规模最大的一座。
看起来凤凰山的这片贵族汉墓群,安葬的主要是以小贵族为主,最高的爵位也就在五大夫了。
继续往下看。
连续看了多枚竹简后,陈翰就大致确定了,这位墓主人应该是一位西汉时期江陵西乡的一位官员。
而且应该是一位主要负责收税的“乡佐”。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乡税务官。
因为其中有很多竹简,都是纪录一些和田亩以及贷种有关的内容。
比如其中一简这样写道:“郑里25户,能田者69人,人口共110人,田地总面积617亩,每户贷种量均为每亩1斗。”
里,是秦汉时期最基础的一个行政单位,相当于现在的村。
郑里,也就是一个叫做郑的村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数据里记载的能田者69人,并不是郑里的所有种田的人,只是向官府借贷种子的贫民。
同样,还有一个竹简上纪录了郑里需要纳赋税的人数是72人。
这72人,也并非是郑里的所有人,也没有计算拥有免役特权的人。
这样看,这两个数字如此相近,倒是应该是合理的。
但是,从这两组数字之中,可以看得出来,郑里编户齐民的大部分百姓,都还是贫民,而且贫穷到连种地的种子都需要向政府借贷才行。
而且以田亩数量和人口来计算,就算以每亩高产3石粮食来算,每户人家平均年产粮食也就74石。
而按照每口人每日5升粮才能果腹的最低标准来算,每户人家的粮食需求则有石。
显然,郑里的百姓,就算田亩高产,也不足以让一家人吃饱!
这还没算上每户百姓要缴纳的赋税!
十号墓出土的这批竹简,几乎细致的记载了西汉景帝时期需要缴纳的算赋、口钱,以及每年的征收次数。
例如其中一枚木牍就记载了,市阳里的算钱在二、三两月都收了三次,四月收了四次,五月收了三次,六月收了一次,一共十四次!
不过每个月征收时的算赋都是同样的数量。
比如市阳里二月征收了三次,每次都是112算,四月征收的四次都是109算。
这说明算赋的征收应该是每个月定一个数字,然后每月征收一次,没征收齐的话就再下乡去收。
一户人家一月只交一次就行,并非是多次征收。
但是即便如此,二、三、四、五、六月都需要征收一次,半年就交了五次税,这税也太繁重了。
就算景帝三年到四年是爆发“七国之乱”的时候,算得上是战乱之际,很可能政府临时加征了赋税,但是也不该如此重税的!
江陵再西汉时期是比较富庶的地区,而且凤凰山汉墓群出土的文物,也印证了当时这个地方物产丰富,社会经济相当发达。
然而,在西汉前期已经算是高发达的江陵地区,根据这批竹简的记载,当地贫民的比重也几乎超过了85%!
而且,每一户贫民负担的算赋也非常的重!
光是种田的产出,全用来吃都没办法吃饱肚子,还需要交这么重的税。
再加上西汉时期贫民每年都要承担各项徭役,还有田租、刍稿等负担,以及一些不被记录的杂税。
也难怪,荣华在看过这批竹简后,会认为这批竹简记载的内容,会动摇到目前被史学界广为认可和接受的,华夏第一个大治之世“文景之治”!
至少,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文景之治并不是那么名副其实啊。
百闻不如一见!
虽然以前他就知道,荆州文保中心这边的简牍修复水平世界第一,十分厉害。 但是亲眼看过之后,才是真正的感受到了这简牍修复技术的魅力。
陈翰亲眼看着一根软的和面条一样,而且通体发黑,几乎和淤泥没什么区别的简牍,被复原成了刚写好的样子。
这简直太神奇了。
也就是他是孔建文的学生,才有这个待遇。
不然需要耗费大半年时间才能完成的整个修复流程,不会让他看的这么清楚的。 “怎么样,小陈。”
荣华笑眯眯的带着陈翰走出了洗简室,自豪的说道:“见识到文物修复的魅力了吧。”
陈翰猛点头:“见识到了,化腐朽为神奇!”
“走吧,该看的也看了,老李应该也和陈树仁交接完了,我带你们去看看湖北所在凤凰山十号墓发现的竹简。”
“这可是一批了不得的汉简啊。” 荣华带着陈翰,很快就找到了正围着那台【高光谱图像分析系统】转悠的李教授。
“老李,走!”
“去我办公室,我给你们看看这台机器的成果!”
李教授立马饶有兴致的跟上。
荣华带着他俩很快就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他的办公室很简约,除了一堆书籍之外,就只有一个办公桌和一台电脑,没有任何摆件或者书画之类的东西。
很符合一位科研工作者的形象。
“来来来,你们看看这批竹简的内容。”
招呼着陈翰和李教授来到电脑前,荣华熟练的打开了一个专门用于存档的文件夹。
文件夹中,有一个编号为“凤凰山10号墓”的文件。 点开后,一堆经过技术处理的竹简拓印照就出现在了他们眼前。
准确的说,这都不是竹简拓印照,而是那台【高光谱图像分析系统】扫描合成出来的照片。
170多枚竹简和6枚木牍,听起来好像很多,但是实际读起来字数并不多,但是信息量一点都不少。
这也是华夏古文的一大优点,几个字就能饱含很多信息量。
“四年后九月辛亥平里五大夫张偃告知地下?”陈翰轻声念出了第一枚木牍背面的篆书文字。
“对,根据湖北所的确认,10号墓的绝对年代应该是西汉景帝四年。”
“墓主人是一位五大夫。”
“也是五大夫啊?”李教授皱了皱眉。
168号墓的墓主人也是一位五大夫。
而且根据这段时间的勘探结果来看,168号墓已经是社科院考古所负责的区域里,墓葬规格最大的一座了。
这座10号墓大家也有所耳闻,是湖北所负责的区域里墓葬规模最大的一座。
看起来凤凰山的这片贵族汉墓群,安葬的主要是以小贵族为主,最高的爵位也就在五大夫了。
继续往下看。
连续看了多枚竹简后,陈翰就大致确定了,这位墓主人应该是一位西汉时期江陵西乡的一位官员。
而且应该是一位主要负责收税的“乡佐”。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乡税务官。
因为其中有很多竹简,都是纪录一些和田亩以及贷种有关的内容。
比如其中一简这样写道:“郑里25户,能田者69人,人口共110人,田地总面积617亩,每户贷种量均为每亩1斗。”
里,是秦汉时期最基础的一个行政单位,相当于现在的村。
郑里,也就是一个叫做郑的村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数据里记载的能田者69人,并不是郑里的所有种田的人,只是向官府借贷种子的贫民。
同样,还有一个竹简上纪录了郑里需要纳赋税的人数是72人。
这72人,也并非是郑里的所有人,也没有计算拥有免役特权的人。
这样看,这两个数字如此相近,倒是应该是合理的。
但是,从这两组数字之中,可以看得出来,郑里编户齐民的大部分百姓,都还是贫民,而且贫穷到连种地的种子都需要向政府借贷才行。
而且以田亩数量和人口来计算,就算以每亩高产3石粮食来算,每户人家平均年产粮食也就74石。
而按照每口人每日5升粮才能果腹的最低标准来算,每户人家的粮食需求则有石。
显然,郑里的百姓,就算田亩高产,也不足以让一家人吃饱!
这还没算上每户百姓要缴纳的赋税!
十号墓出土的这批竹简,几乎细致的记载了西汉景帝时期需要缴纳的算赋、口钱,以及每年的征收次数。
例如其中一枚木牍就记载了,市阳里的算钱在二、三两月都收了三次,四月收了四次,五月收了三次,六月收了一次,一共十四次!
不过每个月征收时的算赋都是同样的数量。
比如市阳里二月征收了三次,每次都是112算,四月征收的四次都是109算。
这说明算赋的征收应该是每个月定一个数字,然后每月征收一次,没征收齐的话就再下乡去收。
一户人家一月只交一次就行,并非是多次征收。
但是即便如此,二、三、四、五、六月都需要征收一次,半年就交了五次税,这税也太繁重了。
就算景帝三年到四年是爆发“七国之乱”的时候,算得上是战乱之际,很可能政府临时加征了赋税,但是也不该如此重税的!
江陵再西汉时期是比较富庶的地区,而且凤凰山汉墓群出土的文物,也印证了当时这个地方物产丰富,社会经济相当发达。
然而,在西汉前期已经算是高发达的江陵地区,根据这批竹简的记载,当地贫民的比重也几乎超过了85%!
而且,每一户贫民负担的算赋也非常的重!
光是种田的产出,全用来吃都没办法吃饱肚子,还需要交这么重的税。
再加上西汉时期贫民每年都要承担各项徭役,还有田租、刍稿等负担,以及一些不被记录的杂税。
也难怪,荣华在看过这批竹简后,会认为这批竹简记载的内容,会动摇到目前被史学界广为认可和接受的,华夏第一个大治之世“文景之治”!
至少,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文景之治并不是那么名副其实啊。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满级考古大师》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满级考古大师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