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章 国除诏书!
目录:满级考古大师| 作者:顾屈| 类别:都市言情
“奇怪。”
陈翰皱了皱眉头,将几块奏章木牍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心里有些疑惑。
用木牍传递奏章一般需要封缄,其方法是用一块与书写奏章一样的木牍,把奏章上的文字完全盖住,然后在封缄木牍的中部或下部,横着开三~四道槽,槽中间的木片削薄。
使用时用丝绳将两块木牍捆在一起,在削薄的地方将丝绳打结,再压上较黏的泥团,称为封泥,最后在封泥上面盖上印章。
烤干或自然干燥后,封泥便会变硬,起到文字被密封的作用。
如今信封落款的“缄”,最初就是指用绳子捆扎木牍的方式。
以往考古发掘中就出土过这样的封缄,而现在看到的海昏侯墓出土的木牍,却均没有封缄的痕迹。
这点很奇怪。
“呈送皇帝或太后的奏章属于传递官方文件,封缄是需要加盖官印的,否则朝廷会拒收。”
“所以如果是奏章,必然要封缄,还得加盖官印才符合规定的。”
“所以,这也许不是奏章?”
陈翰喃喃自语,越发觉得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
但是,如果不是奏章的话,这些写给皇帝和太后的文字,又是什么呢?
突然,陈翰脑子里有灵光闪过!
这是名谒!
汉宣帝在封刘贺为海昏侯时,就明确规定:“不宜得奉宗庙朝聘之礼。”
陈翰突然醒悟,为什么大家在海昏侯的内棺里,没有发现海昏侯印了!
因为刘贺本来就没有海昏侯印!
刘贺虽然名为列侯,但却被剥夺了所有的政治权力,因此汉宣帝连官印都没有颁发给他。
所以他也完全没有向皇帝、太后写奏章的权力!
但是这些写给皇帝和太后的东西是啥?
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那就是这些其实是“名谒”!
名谒(简称谒),其实就是后世的拜帖,在秦汉时期广泛使用,到东汉后期便称为“名刺”(简称刺),唐代以后又被称为“名帖”(简称帖),现代则称为“名片”。
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相互交往的一种文字介质,名称尽管不同,但作用却大同小异。
木牍上书写的如果是名谒而不是奏章的话,那么,上面的所有文字都是有根据的。
其一,写明了被求见者的姓名。由于被求见者的地位一般高于送名谒者,因此必须使用尊称。
而名谒上的“皇帝”“太后”“陛下”“上书”“再拜”等字眼,都属于尊称。
其二,写明了送名谒者的姓名、头衔、职务等。“南藩海昏侯”“臣贺”“海昏侯夫人”“妾待”等,这就把送名谒者的姓名和身份写得清清楚楚,而且流露出非常谦卑的心态。
其三,写明了求见的事由,“谨使陪臣”“再拜为秋请”“谨使陪臣行家丞事仆臣饶居奉”等,这就点明了求见的基本要求。
木牍上书写的如果是名谒而不是奏章的话,那么,就不需要封缄。
因为名谒既要给求见者看,也要给中间的传递人看,官府的传递人叫“谒者”。
因此,名谒上不会书写机密的内容,也没有必要封缄。
不封缄的名谒当然就不需要加盖官印了。
而且,刘贺夫妇虽然没有给皇帝写奏章的权利了,因为他俩没海昏侯和海昏侯夫人印。
但是他俩还是有给皇帝写“名谒”拜帖的权利。
因为他俩还是刘氏宗亲,而皇帝作为刘氏的族长,只要是刘家人,那都能写“名谒”拜见皇帝。
这是在宗法制度下,天生富裕所有宗族之人的权利,和地位无关,和官位也无关。
汉宣帝抛去皇帝的身份,他还是刘氏的族长。
刘贺抛去海昏侯的身份,他也是刘氏的一份子。
而且,木牍上书写的如果是名谒而不是奏章的话,那么,就有可能被退回来,这批名谒最终出现在刘贺大墓中就得到了最为合理、圆满的解释。
由于名谒的性质就是向求见者通报送名谒者及其诉求,因此名谒并不一定都由被求见者收下,他们可以拒收。而其中的缘由有所不同。
汉宣帝显然是不同意让刘贺前往长安秋请的,所以这些名谒都被退回来了。
可以说他很残酷冷漠,但是对待争夺皇位的失败者,不就是这样吗?
而且,这些木牍中,有一份内容是这样的:“居奉……昧死再拜以闻……后陛”,“元康三年十月……”
这些字迹工整,墨色黑亮,是由送名谒者写上去的,也就是刘贺自己写的。
但是,在这段文字旁边,还有一段“元康四年二月门大夫”的字样,有点像隶草,字迹模湖,墨色暗澹。
这显然是后来由传递名谒者写上去的!
“门大夫”是皇宫的守门人,汉代也叫“谒者”,专门从事的就是传递名谒的工作。
从元康三年十月到元康四年二月,中间相隔了四个月,说明从豫章郡海昏国赴京城千里迢迢,实属不易,也说明皇家宫阙,门坎高深,完全拒绝刘贺及其使臣的拜谒。
最后由“门大夫”签个字,把刘贺派来的使臣连同名谒打发回去交差了事。
这些名谒,应该是都没有送到汉宣帝的桉头,为他看守皇宫的守门人,只是看到了这些名谒是海昏侯刘贺送上的,就直接拒收了。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a href="http://www.yeguoyuedu.com" target="_blank">www.yeguoyuedu.com</a> 安卓苹果均可。】
刘贺确实是很不受汉宣帝待见啊。
看完这批名谒后,陈翰分外感叹。
不过他也立马将自己的猜测和想法,都纪录了下来,打算之后拿给孔建文等老师们看。
这批看似是“奏章”,实际上却是“名谒”的木牍,还是很有误导性的,需要将其来源解释清楚才好。
掏出手机,在备忘录里简单的纪录了一下后,陈翰这才满意的收回了目光,打算看一看其他的简牍。
就在这时,突然,一个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又从简牍研究生深处的一间小房间里冲了出来,激动的喊道:
“墓主人主椁室西室最西侧的漆盒内,发现的10版木牍,16枚残牍,内容被复原出来了!”
“这居然是一份《海昏侯国除诏书》!
!”
陈翰皱了皱眉头,将几块奏章木牍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心里有些疑惑。
用木牍传递奏章一般需要封缄,其方法是用一块与书写奏章一样的木牍,把奏章上的文字完全盖住,然后在封缄木牍的中部或下部,横着开三~四道槽,槽中间的木片削薄。
使用时用丝绳将两块木牍捆在一起,在削薄的地方将丝绳打结,再压上较黏的泥团,称为封泥,最后在封泥上面盖上印章。
烤干或自然干燥后,封泥便会变硬,起到文字被密封的作用。
如今信封落款的“缄”,最初就是指用绳子捆扎木牍的方式。
以往考古发掘中就出土过这样的封缄,而现在看到的海昏侯墓出土的木牍,却均没有封缄的痕迹。
这点很奇怪。
“呈送皇帝或太后的奏章属于传递官方文件,封缄是需要加盖官印的,否则朝廷会拒收。”
“所以如果是奏章,必然要封缄,还得加盖官印才符合规定的。”
“所以,这也许不是奏章?”
陈翰喃喃自语,越发觉得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
但是,如果不是奏章的话,这些写给皇帝和太后的文字,又是什么呢?
突然,陈翰脑子里有灵光闪过!
这是名谒!
汉宣帝在封刘贺为海昏侯时,就明确规定:“不宜得奉宗庙朝聘之礼。”
陈翰突然醒悟,为什么大家在海昏侯的内棺里,没有发现海昏侯印了!
因为刘贺本来就没有海昏侯印!
刘贺虽然名为列侯,但却被剥夺了所有的政治权力,因此汉宣帝连官印都没有颁发给他。
所以他也完全没有向皇帝、太后写奏章的权力!
但是这些写给皇帝和太后的东西是啥?
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那就是这些其实是“名谒”!
名谒(简称谒),其实就是后世的拜帖,在秦汉时期广泛使用,到东汉后期便称为“名刺”(简称刺),唐代以后又被称为“名帖”(简称帖),现代则称为“名片”。
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相互交往的一种文字介质,名称尽管不同,但作用却大同小异。
木牍上书写的如果是名谒而不是奏章的话,那么,上面的所有文字都是有根据的。
其一,写明了被求见者的姓名。由于被求见者的地位一般高于送名谒者,因此必须使用尊称。
而名谒上的“皇帝”“太后”“陛下”“上书”“再拜”等字眼,都属于尊称。
其二,写明了送名谒者的姓名、头衔、职务等。“南藩海昏侯”“臣贺”“海昏侯夫人”“妾待”等,这就把送名谒者的姓名和身份写得清清楚楚,而且流露出非常谦卑的心态。
其三,写明了求见的事由,“谨使陪臣”“再拜为秋请”“谨使陪臣行家丞事仆臣饶居奉”等,这就点明了求见的基本要求。
木牍上书写的如果是名谒而不是奏章的话,那么,就不需要封缄。
因为名谒既要给求见者看,也要给中间的传递人看,官府的传递人叫“谒者”。
因此,名谒上不会书写机密的内容,也没有必要封缄。
不封缄的名谒当然就不需要加盖官印了。
而且,刘贺夫妇虽然没有给皇帝写奏章的权利了,因为他俩没海昏侯和海昏侯夫人印。
但是他俩还是有给皇帝写“名谒”拜帖的权利。
因为他俩还是刘氏宗亲,而皇帝作为刘氏的族长,只要是刘家人,那都能写“名谒”拜见皇帝。
这是在宗法制度下,天生富裕所有宗族之人的权利,和地位无关,和官位也无关。
汉宣帝抛去皇帝的身份,他还是刘氏的族长。
刘贺抛去海昏侯的身份,他也是刘氏的一份子。
而且,木牍上书写的如果是名谒而不是奏章的话,那么,就有可能被退回来,这批名谒最终出现在刘贺大墓中就得到了最为合理、圆满的解释。
由于名谒的性质就是向求见者通报送名谒者及其诉求,因此名谒并不一定都由被求见者收下,他们可以拒收。而其中的缘由有所不同。
汉宣帝显然是不同意让刘贺前往长安秋请的,所以这些名谒都被退回来了。
可以说他很残酷冷漠,但是对待争夺皇位的失败者,不就是这样吗?
而且,这些木牍中,有一份内容是这样的:“居奉……昧死再拜以闻……后陛”,“元康三年十月……”
这些字迹工整,墨色黑亮,是由送名谒者写上去的,也就是刘贺自己写的。
但是,在这段文字旁边,还有一段“元康四年二月门大夫”的字样,有点像隶草,字迹模湖,墨色暗澹。
这显然是后来由传递名谒者写上去的!
“门大夫”是皇宫的守门人,汉代也叫“谒者”,专门从事的就是传递名谒的工作。
从元康三年十月到元康四年二月,中间相隔了四个月,说明从豫章郡海昏国赴京城千里迢迢,实属不易,也说明皇家宫阙,门坎高深,完全拒绝刘贺及其使臣的拜谒。
最后由“门大夫”签个字,把刘贺派来的使臣连同名谒打发回去交差了事。
这些名谒,应该是都没有送到汉宣帝的桉头,为他看守皇宫的守门人,只是看到了这些名谒是海昏侯刘贺送上的,就直接拒收了。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a href="http://www.yeguoyuedu.com" target="_blank">www.yeguoyuedu.com</a> 安卓苹果均可。】
刘贺确实是很不受汉宣帝待见啊。
看完这批名谒后,陈翰分外感叹。
不过他也立马将自己的猜测和想法,都纪录了下来,打算之后拿给孔建文等老师们看。
这批看似是“奏章”,实际上却是“名谒”的木牍,还是很有误导性的,需要将其来源解释清楚才好。
掏出手机,在备忘录里简单的纪录了一下后,陈翰这才满意的收回了目光,打算看一看其他的简牍。
就在这时,突然,一个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又从简牍研究生深处的一间小房间里冲了出来,激动的喊道:
“墓主人主椁室西室最西侧的漆盒内,发现的10版木牍,16枚残牍,内容被复原出来了!”
“这居然是一份《海昏侯国除诏书》!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满级考古大师》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满级考古大师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