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特批受阻
目录:重生之工艺强国| 作者:创里有作| 类别:都市言情
侯科长认为,要给没有学历的方翰民解决技术职称问题,甚至比解决他的干部编制还要困难,干部编制可以他的巨大贡献为由,请有关领导特批,技术职称必须通过一定的手续和程序,到有关部门寻求认定。
离开市工业局人事处,侯科长又来到市劳动局,在相关处室咨询后,资格认证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老侯,在获得干部编制的前提下,需要当事人提交一篇技术总结报告,或公开发表的技术论文,再由市劳动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当事人进行答辩,并对报告或论文进行评审,最后根据专家的意见,决定是否授予当事人一定的技术职称。
老侯把在两个部门了解到的情况向袁厂长做了详细汇报,“人事处的蓝处长向我建议,找范局长或主管副市长特批方翰民的干部编制,最好由你出面。” 老袁点了点头,“我可以出面,回头让办公室主任跟那边联系一下,看看领导们什么时间有空。”
要将方翰民的身份转为正式的国家干部编制,需要工业局的范局长和主管副市长特批,为了办成这件事,袁厂长可谓尽心竭力。听了老侯的汇报,老袁认为确实应该由他亲自去见范局长和主管副市长,这么重大的事,一般人出面分量太轻,不容易引起领导的重视。
其实,工业局人事处的蓝处长并没把话说清楚,经过厂办主任详细打听,才知道按照相关规定,一般职工通过特批渠道转为正式干部编制,首先要经部门管理机构的审批,获得通过后,再报主管副市长核准。也就是说,范局长和主管副市长这两关都要过,袁厂长必须跟两位上司打交道。
隔了一天,据可靠消息报告,范局长上午没有外出公干,袁厂长让司机拉着他往市工业局赶去,下车后直奔范局长办公室,伸手在门上敲了几下,得到应允后,他推门进去。
看见来人,范局长略感诧异,“袁厂长,你怎么来了?” “范局,有件事我得求你帮忙。”
“哦,什么事?还要你亲自跑一趟?快坐下慢慢说。”范局长起身招呼老袁坐下,并让办公室工作人员沏了一杯茶放到老袁面前。
老袁开门见山说明来意,“这么大的事,我不亲自出面,怕你挑理呀!”
尽管论资历,袁厂长一点也不比老范差,但行政级别上,老范是正局级干部,老袁只是个副局级,他比人家低了半个格,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官大半级也得服呀!
在市工业局所属企业的一把手中,红星制药厂老袁是资历最老的厂长,范局长跟他的关系比较微妙,两人面子上相互尊重,老袁从不依仗自己的资历跟上级领导过不去,老范也不会因为自己的领导地位小看这位下属。 老袁把话说的这么客气,老范自然也很委婉,“哎哟,咱们这么多年的老伙计,挑什么理呀!”
在木质茶几旁边的简易沙发坐下后,袁厂长迫不及待地说:“范局,红星制药厂因为工作需要,对方翰民的任用存在一些用人原则上的障碍,希望局里特事特办。”
范局长端着自己的水杯,在老袁对面坐下来,“在前几天的现场会上,我算见识过方翰民了。说实话,我没想到这位年轻人既无文凭又无职称,否则,前途不可限量!”
“我不否认他既无文凭又无职称,范局,你也亲眼所见了,他为红星制药厂做出的贡献,那是有目共睹的,作为企业,我们理应重用这样的人才。但是,现行用人原则对他不利,如果局里能网开一面,那就最好了!”
“袁厂长,刚才进门你就说明来意了,不就是想让我们以特批的方式把方翰民转为正式干部编制吗?如果仅从他为企业所做的贡献,我认为特批他的干部编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特批也是有条件的,并不像一般人想象那样,只需我的一句话。” 老范这席话,出乎袁厂长的预料,“特批也有条件?需要什么条件?”
范局长起身来到一个档案柜前,从里面拿出一份文件,然后回到茶几旁,把文件递给老袁,“你亲自看看吧。”
这是一份省级人事部门制定的破格获得干部编制若干细则的规定,老袁翻开文件,仔细查看后发现,像方翰民这种情况,至少需要获得市级以上劳动模范,或其技术成果经过权威部门鉴定,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方可经过特批,获得正式的干部编制。
看完后,袁厂长把文件还给老范,垂头丧气地说:“这么麻烦呀!人家做的贡献就摆在那里,现场会都开了,我还以为你说句话,签个字就可以了。”
老范很理解袁厂长的心情,但政策规定的原则也不能违背,“老伙计,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即使某人的贡献有目共睹,必要的政策条款还是应该遵守的,否则,容易给人留下钻空子的机会。你也不要过分沮丧,即使市劳模不能确定,但你们可以把方翰民所做的某项贡献,向省市或国家行业部门申请成果鉴定,这条路就是稍微麻烦点,我觉得并不难。” “只能这样了!有了技术成果,事情就好办了?”
“放心吧,按照文件里的规定,只要有权威机构鉴定的技术成果,别说我这里没有问题,就是最后拿到市主管领导那里,他也会痛快地给你核准。”
虽然乘兴而来,扫兴而归,但袁厂长也不是毫无收获,至少他知道这件事往下该怎么办了。
回到单位,老袁再次把人事科长老侯召到自己办公室,“特批受阻,咱们都把事情想简单了。”
向侯科长介绍了从范局长那里了解到的情况后,袁厂长向老侯布置任务,第一,告知方翰民,准备技术成果鉴定材料;第二,联系省内的权威机构,对有关成果进行技术鉴定。
按理说,组织技术成果鉴定,原本就是技术科的事,但技术科原来的薛科长已经调任总工办,代科长方翰民上任时间很短,年龄又小,没有组织这种活动的经验,所以,袁厂长把这项任务交给人事科长老侯去完成。
但是,老侯长期从事行政工作,对制药行业的权威机构并不熟悉,当他就这个问题向总工程师老夏请教时,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老夏向他推荐的三家机构,都是全国制药行业顶尖的科研单位,其专家的技术水平相当高。
第一次做这种事,老侯害怕把事情搞砸了,隔三差五就向袁厂长汇报工作进展,当老袁得知权威机构和聘请的评审专家时,他忍不住问道:“这是谁向你推荐的?还是你自己想到的?”
“我对这方面情况不熟,就向夏总请教,专家和机构都是夏总推荐的。”
袁厂长在红星制药厂工作多年,不能说对制药行业了如指掌,起码对该行业的大致情况还是熟悉的,他当然知道老夏推荐的机构和专家都是全国顶尖的,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在想,这种鉴定会,聘请省内机构和专家就完全够格了,老夏为啥要推荐那么高规格的机构和专家呢?
想到这里,袁厂长似乎猜到了老夏的心思,技术成果鉴定,参与鉴定的机构和专家规格越高,他们的眼界也越高,对被鉴定成果的要求也就越严格,最后对成果的评价可能就越低。
不过,老夏也许忽略了,邀请的鉴定机构和专家规格越高,一旦通过鉴定,成果的含金量也就越高。
......
为了尽快组织成果鉴定,袁厂长建议方翰民把手头的工作暂时放到一边,专心准备加氢还原工艺的鉴定材料。包括袁厂长和总工程师老夏都认为,一项技术的鉴定材料包括很多内容,即使两三个人,少说也要一个多月,尤其像方翰民这种既无学历又无经历的年轻人,缺乏这方面经验,两个月的准备时间都不一定够用。所以,袁厂长建议方翰民多向夏总请教。
虽然穿越者熟悉任何技术资料的编写方法,但他毕竟第一次申请国内的技术成果鉴定,不清楚鉴定材料需要哪些方面的内容,方翰民虚心向夏总请教,并从老夏那里要来了鉴定材料明细表。经过对照,方翰民觉得鉴定材料要求的内容,跟他以前在RGP公司接触到的情况大同小异,所不同的只是格式和顺序不太一样。
有了明细和格式,编写鉴定材料对方翰民来说可谓驾轻就熟,他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就拿出了全部鉴定材料的草稿。为了对老夏表示尊重,方翰民把草稿送到老夏面前,非常谦虚地说:“夏总,请你帮我把把关。”
因为方翰民受到袁厂长力挺,总工程师老夏在表面上不得不支持方翰民的工作,其实他内心对方翰民一直存在某种偏见。在方翰民申请技术成果鉴定这件事情上,老夏本想不闻不问,甚至盼着方翰民和人事科长老侯把事情办砸了,但他必须顾及袁厂长的态度。
老夏用一天时间从头到尾审阅了鉴定材料的草稿,让他感到惊讶的是,方翰民不仅只用半个月就完成了鉴定材料的编写,而且在内容上根本挑不出什么毛病,简直不像是新手所为!
这个既无文凭又无资历的高中毕业生,不仅工作能力超强,而且技术资料的归纳整理和编写水平,一点也不逊色于那些老牌大学毕业生,方翰民的这些特质,让老夏百思不得其解。
在各方努力下,鉴定材料很快得到付印,人事科侯科长提前半个月,将鉴定材料邮寄至各位评审专家手中,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对鉴定材料进行审阅。
半个月后,双菱市郊外的一处温泉度假村,红星制药厂“加氢还原新工艺技术鉴定会”在这里如期举行。
离开市工业局人事处,侯科长又来到市劳动局,在相关处室咨询后,资格认证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老侯,在获得干部编制的前提下,需要当事人提交一篇技术总结报告,或公开发表的技术论文,再由市劳动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当事人进行答辩,并对报告或论文进行评审,最后根据专家的意见,决定是否授予当事人一定的技术职称。
老侯把在两个部门了解到的情况向袁厂长做了详细汇报,“人事处的蓝处长向我建议,找范局长或主管副市长特批方翰民的干部编制,最好由你出面。” 老袁点了点头,“我可以出面,回头让办公室主任跟那边联系一下,看看领导们什么时间有空。”
要将方翰民的身份转为正式的国家干部编制,需要工业局的范局长和主管副市长特批,为了办成这件事,袁厂长可谓尽心竭力。听了老侯的汇报,老袁认为确实应该由他亲自去见范局长和主管副市长,这么重大的事,一般人出面分量太轻,不容易引起领导的重视。
其实,工业局人事处的蓝处长并没把话说清楚,经过厂办主任详细打听,才知道按照相关规定,一般职工通过特批渠道转为正式干部编制,首先要经部门管理机构的审批,获得通过后,再报主管副市长核准。也就是说,范局长和主管副市长这两关都要过,袁厂长必须跟两位上司打交道。
隔了一天,据可靠消息报告,范局长上午没有外出公干,袁厂长让司机拉着他往市工业局赶去,下车后直奔范局长办公室,伸手在门上敲了几下,得到应允后,他推门进去。
看见来人,范局长略感诧异,“袁厂长,你怎么来了?” “范局,有件事我得求你帮忙。”
“哦,什么事?还要你亲自跑一趟?快坐下慢慢说。”范局长起身招呼老袁坐下,并让办公室工作人员沏了一杯茶放到老袁面前。
老袁开门见山说明来意,“这么大的事,我不亲自出面,怕你挑理呀!”
尽管论资历,袁厂长一点也不比老范差,但行政级别上,老范是正局级干部,老袁只是个副局级,他比人家低了半个格,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官大半级也得服呀!
在市工业局所属企业的一把手中,红星制药厂老袁是资历最老的厂长,范局长跟他的关系比较微妙,两人面子上相互尊重,老袁从不依仗自己的资历跟上级领导过不去,老范也不会因为自己的领导地位小看这位下属。 老袁把话说的这么客气,老范自然也很委婉,“哎哟,咱们这么多年的老伙计,挑什么理呀!”
在木质茶几旁边的简易沙发坐下后,袁厂长迫不及待地说:“范局,红星制药厂因为工作需要,对方翰民的任用存在一些用人原则上的障碍,希望局里特事特办。”
范局长端着自己的水杯,在老袁对面坐下来,“在前几天的现场会上,我算见识过方翰民了。说实话,我没想到这位年轻人既无文凭又无职称,否则,前途不可限量!”
“我不否认他既无文凭又无职称,范局,你也亲眼所见了,他为红星制药厂做出的贡献,那是有目共睹的,作为企业,我们理应重用这样的人才。但是,现行用人原则对他不利,如果局里能网开一面,那就最好了!”
“袁厂长,刚才进门你就说明来意了,不就是想让我们以特批的方式把方翰民转为正式干部编制吗?如果仅从他为企业所做的贡献,我认为特批他的干部编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特批也是有条件的,并不像一般人想象那样,只需我的一句话。” 老范这席话,出乎袁厂长的预料,“特批也有条件?需要什么条件?”
范局长起身来到一个档案柜前,从里面拿出一份文件,然后回到茶几旁,把文件递给老袁,“你亲自看看吧。”
这是一份省级人事部门制定的破格获得干部编制若干细则的规定,老袁翻开文件,仔细查看后发现,像方翰民这种情况,至少需要获得市级以上劳动模范,或其技术成果经过权威部门鉴定,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方可经过特批,获得正式的干部编制。
看完后,袁厂长把文件还给老范,垂头丧气地说:“这么麻烦呀!人家做的贡献就摆在那里,现场会都开了,我还以为你说句话,签个字就可以了。”
老范很理解袁厂长的心情,但政策规定的原则也不能违背,“老伙计,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即使某人的贡献有目共睹,必要的政策条款还是应该遵守的,否则,容易给人留下钻空子的机会。你也不要过分沮丧,即使市劳模不能确定,但你们可以把方翰民所做的某项贡献,向省市或国家行业部门申请成果鉴定,这条路就是稍微麻烦点,我觉得并不难。” “只能这样了!有了技术成果,事情就好办了?”
“放心吧,按照文件里的规定,只要有权威机构鉴定的技术成果,别说我这里没有问题,就是最后拿到市主管领导那里,他也会痛快地给你核准。”
虽然乘兴而来,扫兴而归,但袁厂长也不是毫无收获,至少他知道这件事往下该怎么办了。
回到单位,老袁再次把人事科长老侯召到自己办公室,“特批受阻,咱们都把事情想简单了。”
向侯科长介绍了从范局长那里了解到的情况后,袁厂长向老侯布置任务,第一,告知方翰民,准备技术成果鉴定材料;第二,联系省内的权威机构,对有关成果进行技术鉴定。
按理说,组织技术成果鉴定,原本就是技术科的事,但技术科原来的薛科长已经调任总工办,代科长方翰民上任时间很短,年龄又小,没有组织这种活动的经验,所以,袁厂长把这项任务交给人事科长老侯去完成。
但是,老侯长期从事行政工作,对制药行业的权威机构并不熟悉,当他就这个问题向总工程师老夏请教时,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老夏向他推荐的三家机构,都是全国制药行业顶尖的科研单位,其专家的技术水平相当高。
第一次做这种事,老侯害怕把事情搞砸了,隔三差五就向袁厂长汇报工作进展,当老袁得知权威机构和聘请的评审专家时,他忍不住问道:“这是谁向你推荐的?还是你自己想到的?”
“我对这方面情况不熟,就向夏总请教,专家和机构都是夏总推荐的。”
袁厂长在红星制药厂工作多年,不能说对制药行业了如指掌,起码对该行业的大致情况还是熟悉的,他当然知道老夏推荐的机构和专家都是全国顶尖的,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在想,这种鉴定会,聘请省内机构和专家就完全够格了,老夏为啥要推荐那么高规格的机构和专家呢?
想到这里,袁厂长似乎猜到了老夏的心思,技术成果鉴定,参与鉴定的机构和专家规格越高,他们的眼界也越高,对被鉴定成果的要求也就越严格,最后对成果的评价可能就越低。
不过,老夏也许忽略了,邀请的鉴定机构和专家规格越高,一旦通过鉴定,成果的含金量也就越高。
......
为了尽快组织成果鉴定,袁厂长建议方翰民把手头的工作暂时放到一边,专心准备加氢还原工艺的鉴定材料。包括袁厂长和总工程师老夏都认为,一项技术的鉴定材料包括很多内容,即使两三个人,少说也要一个多月,尤其像方翰民这种既无学历又无经历的年轻人,缺乏这方面经验,两个月的准备时间都不一定够用。所以,袁厂长建议方翰民多向夏总请教。
虽然穿越者熟悉任何技术资料的编写方法,但他毕竟第一次申请国内的技术成果鉴定,不清楚鉴定材料需要哪些方面的内容,方翰民虚心向夏总请教,并从老夏那里要来了鉴定材料明细表。经过对照,方翰民觉得鉴定材料要求的内容,跟他以前在RGP公司接触到的情况大同小异,所不同的只是格式和顺序不太一样。
有了明细和格式,编写鉴定材料对方翰民来说可谓驾轻就熟,他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就拿出了全部鉴定材料的草稿。为了对老夏表示尊重,方翰民把草稿送到老夏面前,非常谦虚地说:“夏总,请你帮我把把关。”
因为方翰民受到袁厂长力挺,总工程师老夏在表面上不得不支持方翰民的工作,其实他内心对方翰民一直存在某种偏见。在方翰民申请技术成果鉴定这件事情上,老夏本想不闻不问,甚至盼着方翰民和人事科长老侯把事情办砸了,但他必须顾及袁厂长的态度。
老夏用一天时间从头到尾审阅了鉴定材料的草稿,让他感到惊讶的是,方翰民不仅只用半个月就完成了鉴定材料的编写,而且在内容上根本挑不出什么毛病,简直不像是新手所为!
这个既无文凭又无资历的高中毕业生,不仅工作能力超强,而且技术资料的归纳整理和编写水平,一点也不逊色于那些老牌大学毕业生,方翰民的这些特质,让老夏百思不得其解。
在各方努力下,鉴定材料很快得到付印,人事科侯科长提前半个月,将鉴定材料邮寄至各位评审专家手中,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对鉴定材料进行审阅。
半个月后,双菱市郊外的一处温泉度假村,红星制药厂“加氢还原新工艺技术鉴定会”在这里如期举行。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工艺强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工艺强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