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卧底?
目录:明左| 作者:鹤城风月| 类别:历史军事
“崇祯当真夺情杨嗣昌了?”
左梦庚得知此事,一脸见了鬼的表情。
尽管这件事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可真的听闻后,左梦庚还是哭笑不得。
“究竟是谁给他的胆子,让他可以信重杨嗣昌?”
对于崇祯信赖杨嗣昌并且委以重任之举,左梦庚百思不得其解。
按理说杨嗣昌的父亲曾被崇祯处以重罪,罢官流放,最终还死在了流放之所。身为罪臣之后,杨嗣昌本应没有翻身的可能才对。
可奇怪就奇怪在,明明降罪其父,可崇祯却又对杨嗣昌信重有加。
在崇祯的心目中,杨嗣昌乃是国之干城,是挽狂澜于既倒的唯一希望。
这一次张凤翼玩忽职守、欺上瞒下,对于清军的入寇束手无策,选择以死谢罪。究竟谁能够主持大局,崇祯不顾满朝文武俱在,竟然要起复杨嗣昌。
此时的杨嗣昌因为杨鹤和后母去世,正在老家丁优。
按照封建官场的惯例,丁忧之人是要守孝三年才能回归官场的。
可崇祯等不及了,他需要杨嗣昌赶紧回来,替他主持大局、挽救大明。
杨嗣昌是挽救大明的最佳人选吗?
最起码通过此人的种种事迹来看,此人非但不是挽救大明局势的最佳人选,更像是一个卧底。
历史证明,杨嗣昌的表现十分古怪。种种举措不但没有成效,反而还将大明一步步拖入了深渊。
他那所谓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计划,其实根本不可能成功,而且到处都是漏洞。
最关键的是,为了执行他这个计划,崇祯再次加征剿饷,进一步弄得民不聊生,反而引起了更多的百姓起义反抗。
之所以差点打的农民军全军覆没,李自成只剩下十一个人逃入商洛山,并非是因为他的计划巧妙,而是因为下面的将领抗命,不按他的安排打出来的。
至于杨嗣昌,最为后人所铭记的,自然就是坑卢象升了。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却成为了崇祯信任最久的重臣,长期把持着军政大权,然后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昏招,彻底把大明朝玩完了。
左梦庚始终觉着这家伙很可能是一个影帝级的演技派。
他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向崇祯展示了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忠臣形象,可是他真正的目的,很可能是为父报仇。
毕竟凭心而论,杨鹤在整个剿灭农民军的作战中整体表现尚可,谈不上多大的罪过。
可崇祯却给杨鹤定了重罪,导致其人生的最后一段时间过得无比凄惨。
想想当时的情况。
杨嗣昌还在朝为官,能够屡屡面见崇祯,进言献策、步步高升。而他的父亲却只能困在充军之地,最终贫病交加,死于风雪之夜。
身为人子,杨嗣昌的心里没有恨吗?
如果没有的话,才不正常呢。
可杨嗣昌的表现始终积极上进、忠心为国,彷佛真的对父亲的遭遇视若无睹。
即便不从杨嗣昌的动机来考量,崇祯的用人之道也显得滑稽可笑。
按照帝王心术来讲,既然已经将杨鹤定了重罪,那就不该用他的子嗣;相反如果下定决心要重用杨嗣昌,那为何不赦免了杨鹤?
如此一来,不是能更好的邀买人心?
反正在这件事上,崇祯的表现显得非常的拙劣而天真。
他的帝王心术用的最好的一次,就是消灭魏忠贤和阉党,除此之外处处都是败笔。
得知朝廷的新变化,左梦庚就知道大明并不会因为他的影响有任何的挽救机会。
既然如此,那就努力增强自身实力。到时接管了这大好河山,重振中华。
当下对于他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即将到来的朝鲜之战。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
左梦庚也只好狠心不顾宝贝女儿的不舍目光,踏上了征程。
他来到了登州,第四师的驻地。
第四师在这里已经驻扎了五个多月。
先期的整编之后,就借助登州靠海的便利,开始了艰苦的训练。
作为原本纯粹的陆军,这一次要执行跨海作战任务,怎么样适应大海,是摆在第四师面前的难题。
这个适应的过程很痛苦、很漫长,让第四师上下全都刻骨铭心。
不过效果还是很喜人的。
这些旱鸭子们如今已经能够翻江倒海、追波戏浪,变的比鲨鱼还要凶悍。
“时间差不多了,你们第四师必须要在近期之内赶赴济州岛,做最后的作战准备。要跟战士们说清楚,这一仗无比凶险,我们要面对的可能是满清的倾国之力。在战场上,绝对不许轻敌大意。”
左梦庚对第四师的军官们进行了训话,同时还深入了士兵们中间,和大家谈心交流。
“殿下,朝鲜那么远,咱们干啥要去那儿打仗啊?”
果然有士兵想不通,当着他的面问了出来。
左梦庚招呼大家席地而坐,就在校场之上进行了一番朴素的讲解。
“大家伙说,现如今的生活好不好?”
这个问题还需要迟疑吗?
士兵们轰然叫好。
有人兴高采烈地道:“俺小时候一天只能吃一顿饭,一顿就只有一个馍。现如今想吃多少吃多少,顿顿都有肉。就连家里都盖了新房子,爹娘、弟弟妹妹都有新衣服穿,这样的好日子以前都不敢想。”
这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最是感染人的心情。
左梦庚笑呵呵的问道:“那你们有关心过物价吗?”
士兵们面面相觑,显然他们对此是没有什么感受的。
因为他们整天都在军队里,领了薪水要么存在身边、要么就给了家里。在军队中所有的吃穿用度都不花钱,当然也就没有物价的概念。
左梦庚耐心道:“就在去年,大米还是一石二两银子。可是到了今年,就已经涨到了三两五钱。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士兵们纷纷摇头,显然不懂这些。
左梦庚掰着手指头给大家计算。
“咱们现在的人口和去年相比,足足增加了三百多万,可是咱们手头的耕地却还是那些。这就意味着,同样的土地却要养活更多的人口。你们说,这粮价能不涨吗?”
大家恍然大悟,同时更加好奇这跟他们远征作战有什么关系?
左梦庚的话及时传达。
“这往后啊……咱们的人口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迟早有一天多到地里产的粮食不够吃了。到了那个时候,就算咱们的手里堆满了银子也买不到粮。没粮食就要饿死,你们说能行吗?”
所有人都吓坏了,完全不敢想象那样的情形。
更有不少人就是逃荒来到山东的,经历过饥饿的可怕,更加不想回到那样的岁月。
“既然人口增长咱们无法阻止,那怎么办呢?只好走出去,去寻找更多的土地。只要土地多了,是不是可以种更多的粮、就能养活更多的人?”
士兵们若有所思,再不复之前的迷惑不解。
对于此次出征作战的意义,许多人都不再觉得事不关己了。
左梦庚得知此事,一脸见了鬼的表情。
尽管这件事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可真的听闻后,左梦庚还是哭笑不得。
“究竟是谁给他的胆子,让他可以信重杨嗣昌?”
对于崇祯信赖杨嗣昌并且委以重任之举,左梦庚百思不得其解。
按理说杨嗣昌的父亲曾被崇祯处以重罪,罢官流放,最终还死在了流放之所。身为罪臣之后,杨嗣昌本应没有翻身的可能才对。
可奇怪就奇怪在,明明降罪其父,可崇祯却又对杨嗣昌信重有加。
在崇祯的心目中,杨嗣昌乃是国之干城,是挽狂澜于既倒的唯一希望。
这一次张凤翼玩忽职守、欺上瞒下,对于清军的入寇束手无策,选择以死谢罪。究竟谁能够主持大局,崇祯不顾满朝文武俱在,竟然要起复杨嗣昌。
此时的杨嗣昌因为杨鹤和后母去世,正在老家丁优。
按照封建官场的惯例,丁忧之人是要守孝三年才能回归官场的。
可崇祯等不及了,他需要杨嗣昌赶紧回来,替他主持大局、挽救大明。
杨嗣昌是挽救大明的最佳人选吗?
最起码通过此人的种种事迹来看,此人非但不是挽救大明局势的最佳人选,更像是一个卧底。
历史证明,杨嗣昌的表现十分古怪。种种举措不但没有成效,反而还将大明一步步拖入了深渊。
他那所谓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计划,其实根本不可能成功,而且到处都是漏洞。
最关键的是,为了执行他这个计划,崇祯再次加征剿饷,进一步弄得民不聊生,反而引起了更多的百姓起义反抗。
之所以差点打的农民军全军覆没,李自成只剩下十一个人逃入商洛山,并非是因为他的计划巧妙,而是因为下面的将领抗命,不按他的安排打出来的。
至于杨嗣昌,最为后人所铭记的,自然就是坑卢象升了。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却成为了崇祯信任最久的重臣,长期把持着军政大权,然后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昏招,彻底把大明朝玩完了。
左梦庚始终觉着这家伙很可能是一个影帝级的演技派。
他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向崇祯展示了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忠臣形象,可是他真正的目的,很可能是为父报仇。
毕竟凭心而论,杨鹤在整个剿灭农民军的作战中整体表现尚可,谈不上多大的罪过。
可崇祯却给杨鹤定了重罪,导致其人生的最后一段时间过得无比凄惨。
想想当时的情况。
杨嗣昌还在朝为官,能够屡屡面见崇祯,进言献策、步步高升。而他的父亲却只能困在充军之地,最终贫病交加,死于风雪之夜。
身为人子,杨嗣昌的心里没有恨吗?
如果没有的话,才不正常呢。
可杨嗣昌的表现始终积极上进、忠心为国,彷佛真的对父亲的遭遇视若无睹。
即便不从杨嗣昌的动机来考量,崇祯的用人之道也显得滑稽可笑。
按照帝王心术来讲,既然已经将杨鹤定了重罪,那就不该用他的子嗣;相反如果下定决心要重用杨嗣昌,那为何不赦免了杨鹤?
如此一来,不是能更好的邀买人心?
反正在这件事上,崇祯的表现显得非常的拙劣而天真。
他的帝王心术用的最好的一次,就是消灭魏忠贤和阉党,除此之外处处都是败笔。
得知朝廷的新变化,左梦庚就知道大明并不会因为他的影响有任何的挽救机会。
既然如此,那就努力增强自身实力。到时接管了这大好河山,重振中华。
当下对于他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即将到来的朝鲜之战。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
左梦庚也只好狠心不顾宝贝女儿的不舍目光,踏上了征程。
他来到了登州,第四师的驻地。
第四师在这里已经驻扎了五个多月。
先期的整编之后,就借助登州靠海的便利,开始了艰苦的训练。
作为原本纯粹的陆军,这一次要执行跨海作战任务,怎么样适应大海,是摆在第四师面前的难题。
这个适应的过程很痛苦、很漫长,让第四师上下全都刻骨铭心。
不过效果还是很喜人的。
这些旱鸭子们如今已经能够翻江倒海、追波戏浪,变的比鲨鱼还要凶悍。
“时间差不多了,你们第四师必须要在近期之内赶赴济州岛,做最后的作战准备。要跟战士们说清楚,这一仗无比凶险,我们要面对的可能是满清的倾国之力。在战场上,绝对不许轻敌大意。”
左梦庚对第四师的军官们进行了训话,同时还深入了士兵们中间,和大家谈心交流。
“殿下,朝鲜那么远,咱们干啥要去那儿打仗啊?”
果然有士兵想不通,当着他的面问了出来。
左梦庚招呼大家席地而坐,就在校场之上进行了一番朴素的讲解。
“大家伙说,现如今的生活好不好?”
这个问题还需要迟疑吗?
士兵们轰然叫好。
有人兴高采烈地道:“俺小时候一天只能吃一顿饭,一顿就只有一个馍。现如今想吃多少吃多少,顿顿都有肉。就连家里都盖了新房子,爹娘、弟弟妹妹都有新衣服穿,这样的好日子以前都不敢想。”
这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最是感染人的心情。
左梦庚笑呵呵的问道:“那你们有关心过物价吗?”
士兵们面面相觑,显然他们对此是没有什么感受的。
因为他们整天都在军队里,领了薪水要么存在身边、要么就给了家里。在军队中所有的吃穿用度都不花钱,当然也就没有物价的概念。
左梦庚耐心道:“就在去年,大米还是一石二两银子。可是到了今年,就已经涨到了三两五钱。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士兵们纷纷摇头,显然不懂这些。
左梦庚掰着手指头给大家计算。
“咱们现在的人口和去年相比,足足增加了三百多万,可是咱们手头的耕地却还是那些。这就意味着,同样的土地却要养活更多的人口。你们说,这粮价能不涨吗?”
大家恍然大悟,同时更加好奇这跟他们远征作战有什么关系?
左梦庚的话及时传达。
“这往后啊……咱们的人口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迟早有一天多到地里产的粮食不够吃了。到了那个时候,就算咱们的手里堆满了银子也买不到粮。没粮食就要饿死,你们说能行吗?”
所有人都吓坏了,完全不敢想象那样的情形。
更有不少人就是逃荒来到山东的,经历过饥饿的可怕,更加不想回到那样的岁月。
“既然人口增长咱们无法阻止,那怎么办呢?只好走出去,去寻找更多的土地。只要土地多了,是不是可以种更多的粮、就能养活更多的人?”
士兵们若有所思,再不复之前的迷惑不解。
对于此次出征作战的意义,许多人都不再觉得事不关己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