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军
目录:大明第一臣| 作者:青史尽成灰| 类别:历史军事
张希孟和汤和谈了很多,归结起来,还是脱不了一视同仁四个字。而这四个字,又是汤和乃至所有苗兵最在乎的。
有了这个基础,接下来的事情都好谈了。
送走汤和之后,老朱却又叫住了张希孟,君臣两个还有些更紧要的话要说。
“先生,这些苗兵自然忠勇,可是过去这些年,他们远离朝廷,靠的并不是国库财税供养,而是凭着自己的本事经营,兵器,粮饷,皆是如此。他们自己有一套规则,和咱们还是有些差别出入。这件事情,先生可要想清楚了。”
听到这话,张希孟的神色也凝重起来。
最麻烦的事情,就是这个。
汤和跟刘伯温在五溪发展兵马,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一股自给自足的力量。汤和自然是忠心耿耿,刘伯温也严格按照张希孟的主张,治理地方。
可问题也就出在了这里,张希孟当然没本事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
有太多的细节,只能因地制宜,随机应变,这也是汤和他们能够成功的关键。
但是随着两方合兵,有着不同习惯的两伙人,客观上就会爆发冲突。
这事情本就无关对错,可是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团结,发生严重的后患……这种情况也不只是存在于苗兵上面,众所周知,老朱的麾下,就有着淮西旧人和浙东文人的冲突。
以李善长等人为首的淮西文官,身份地位,手上的权柄,都远远胜过刘伯温和宋濂等人,按理说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没法上同一个擂台的。
但是偏偏就由于各自抱团,门户之见,意气之争,弄来弄去,弄得你死我活,没法收拾。
张希孟在老朱手下,有个非常特殊的作用,就是弥合分歧,消除矛盾。
比如说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旧人,张希孟整体的态度就是严格约束,按国法办事。李梦庚和阮弘道,两大尚书都被扳倒了,李善长也学乖了,不敢挑事。
而对于浙东的文人,其实张希孟下手更狠,他把最杰出的刘伯温派了出去,其余宋濂等人,都在翰林院这些清水衙门,避免了和淮西旧人的冲突。
再加上张希孟和武将的特殊关系,让李善长没法插手武夫这边,也就没法文武勾结,对上浙东文人,自然失去了绝对优势,也就没法随意碾压了。
不论是文武,还是新旧,谁都做不到无视张希孟,而张希孟又不会被任何一伙人裹挟,有他居中调解,甚至干脆就坐在那里,朝堂都会太平许多的。
这就是张希孟的价值所在。
如今汤和率领着几万人归来,等于和原有的文武体系直接对撞。
一个处理不好,新人不满意,觉得被打压,老人一肚子怨气,觉得厚此薄彼,有了新欢,忘了旧爱。
弄来弄去,就会发生冲突,冲突到了没法解决的地步,大约就要朱元璋亮出屠刀,杀个干净了。
反正问题的来源都是人,只要把人消灭了,问题也就没了。
这就很朱元璋了。
张希孟比老朱强的地方就是耐心,就是细致,就是能做到设身处地,简洁明快地剖析问题,说服各方。
当然了,现实又告诉我们,不是什么人都能说服的,也不是谁都能听得进去道理的,所以能保证张希孟讲理成功的,还是老朱手里的屠刀。
很好,这个配合完美!
“主公,我看不如这样,趁着现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整军!”
“整军?”
“嗯!”张希孟道:“现在大明的兵马算起来,没有五十万,也有四十万以上,其中淮西的兵马十万,渡江之后,加上江西等地的兵马,二十万,灭陈之后,收拢的人马,加上汤和的苗兵,粗略计算,也有十多万。这么多的兵马,语言习惯,出身来源,甚至是训练指挥的方式,全都不一样。”
“如果不立刻整顿,消除隔阂,搞不好就会形成一股股的私兵。历朝历代,骄兵悍将都不是好事情,是需要严加提防的。”
朱元璋眉头紧皱,张希孟讲得太对了。
说句实话,针对苗兵的情况,朱元璋就有些把握不住,全都要指望着汤和。汤和的忠诚自然是没有问题,但是久后怎么办?
一直不解决,让汤和发展出“苗王”,或者等以后太子登基,想办法除掉汤和,又或者朱元璋提前下手,扫清障碍?
张希孟开出的药方是彻底整军。
“先生,你觉得此事具体要怎么办?”
张希孟道:“臣以为当先针对有功大将,进行普遍授爵,暂时让他们脱离旧部,不再直接指挥兵马。随后要发挥训导员的作用,针对全军,进行教育,统一整编,统一装备,统一粮饷军规……还要规定各级将领,进入武学,接受培训。臣觉得主公应该辛苦一点,亲自讲课,教导将领,然后因势利导,量才录用,把他们再重新分配到各军当中。”
张希孟想了想,又道:“这里面还有一件紧要的事情,就是一些老兵,让他们解甲归田,返回家乡,然后补充新兵,实现军中人员流动,只有动起来,才不会被诸将把持,弄得兵归将有,不好收拾。”
话说到了这里,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愧是张先生,就是思虑周全,不让咱失望。
其实对于张希孟来说,自从摆脱了对钱财的那点庸俗想法之后,张希孟变得更加干脆,提出的建议,也一目了然,所谓无欲则刚,大约就是他现在的情况。
前面已经安排了罗复仁担任布政使,姚广孝接按察使,至于统军的都指挥使,差不多要放在整军之后。
这样一来,地方上的叁司格局,也就形成了。
张希孟倒不认为地方上分权有什么不好的。
哪怕是日后叁司没法处理好政务,需要增加巡抚,那也不能说叁司分权就是错的。
毕竟设立叁司之初,针对的是行省权柄太重,一个个行省,俨然王国,像察罕帖木儿这种行省主官,和土皇帝无异。
大明立国之初,肯定要纠正这种错误,而且还要力道大一些,才能真正有效果。
张希孟再叁推演之后,确定了整体思路。
接下来就是跟各方进行沟通,说服他们,支持全盘计划。
这需要相当的耐心,尤其是那些苗兵,更是张希孟努力的重点,他要从中找出一批合适的人员,充实到训导员的队伍中。
让他们更加彻底,理解大明的主张。
张希孟化身张老师,出现在了军营之中。
过去是刘伯温等人,代为讲课,如今正主到了,自然是神仙放屁,不同凡响。
张希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大家伙几乎都听说过他的名字,更有差不多十分之一左右的识字将士,还读过张希孟的文章,知道他的主张,并且将张希孟的文章抄录下来,小心保存,时不时就要拿出来看看。
这个识字比例虽然比起正规明军低了很多,但是考虑到苗民出身,加上环境艰苦,连纸笔都十分稀缺,能做到这个程度,简直堪称奇迹。
很显然,刘伯温居功厥伟。
张希孟笑容温和,出现在大家伙的面前,也邀请刘伯温,跟他同时上台。
“伯温先生,与其让我在这里舌绽莲花,说得再多,还不如问问大家伙,为什么愿意投身军中,愿意浴血奋战,哪怕环境艰难,随时会丢掉性命,也无怨无悔……弄清楚我们想要的是什么,这件事情,比什么都重要。”
刘伯温笑道:“张相向来立意高远……仆以为应该是要过好日子。大家伙都想过上富足温饱的生活。所谓官逼民反,不得不反。老百姓活不下去,才有红巾百万。汉民如此,苗民也是如此,天下都是如此!”
刘伯温声音高亢,挥洒自如,显然,他没少讲课,早就驾轻就熟了。
张希孟点头道:“伯温先生所言极是……但我还想追问一句,大家伙凭什么认为,我们能让大家伙过上好日子?”
刘伯温微微怔了下,立刻道:“我们说到做到,言而有信!”
张希孟再度点头,“这话也是没错……但我以为还有一层,如果我要许诺每个人都可以坐享其成,都可以不用干活,都可以锦衣玉食,公侯万代……我相信大家伙多半都会嗤之以鼻。怎么说呢,饼画得太大,胃口太小,吃不下喽!”
张希孟用手画了个大饼,又拍了拍自己的肚子,顿时引来一阵大笑。
“所以我们主张均田,大家伙还需要劳动,还需要付出汗水,并不是从此之后,就无忧无虑。那为什么不能给得更多呢?因为人口摆在这里,田地摆在这里,如果给一些人太多,大多数人拿的就太少了。这就不公平了!”
“公平这两个字很有趣,在这两个字背后,还有一层更深的东西,就是把每个人都看成一样的……公平分配,不抛弃任何人,一视同仁,不会因为是苗人,就受到轻视……正是因为对公平的追求,才支撑着大家伙,一路走到现在,你们以为,我说的如何?”
有了这个基础,接下来的事情都好谈了。
送走汤和之后,老朱却又叫住了张希孟,君臣两个还有些更紧要的话要说。
“先生,这些苗兵自然忠勇,可是过去这些年,他们远离朝廷,靠的并不是国库财税供养,而是凭着自己的本事经营,兵器,粮饷,皆是如此。他们自己有一套规则,和咱们还是有些差别出入。这件事情,先生可要想清楚了。”
听到这话,张希孟的神色也凝重起来。
最麻烦的事情,就是这个。
汤和跟刘伯温在五溪发展兵马,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一股自给自足的力量。汤和自然是忠心耿耿,刘伯温也严格按照张希孟的主张,治理地方。
可问题也就出在了这里,张希孟当然没本事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
有太多的细节,只能因地制宜,随机应变,这也是汤和他们能够成功的关键。
但是随着两方合兵,有着不同习惯的两伙人,客观上就会爆发冲突。
这事情本就无关对错,可是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团结,发生严重的后患……这种情况也不只是存在于苗兵上面,众所周知,老朱的麾下,就有着淮西旧人和浙东文人的冲突。
以李善长等人为首的淮西文官,身份地位,手上的权柄,都远远胜过刘伯温和宋濂等人,按理说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没法上同一个擂台的。
但是偏偏就由于各自抱团,门户之见,意气之争,弄来弄去,弄得你死我活,没法收拾。
张希孟在老朱手下,有个非常特殊的作用,就是弥合分歧,消除矛盾。
比如说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旧人,张希孟整体的态度就是严格约束,按国法办事。李梦庚和阮弘道,两大尚书都被扳倒了,李善长也学乖了,不敢挑事。
而对于浙东的文人,其实张希孟下手更狠,他把最杰出的刘伯温派了出去,其余宋濂等人,都在翰林院这些清水衙门,避免了和淮西旧人的冲突。
再加上张希孟和武将的特殊关系,让李善长没法插手武夫这边,也就没法文武勾结,对上浙东文人,自然失去了绝对优势,也就没法随意碾压了。
不论是文武,还是新旧,谁都做不到无视张希孟,而张希孟又不会被任何一伙人裹挟,有他居中调解,甚至干脆就坐在那里,朝堂都会太平许多的。
这就是张希孟的价值所在。
如今汤和率领着几万人归来,等于和原有的文武体系直接对撞。
一个处理不好,新人不满意,觉得被打压,老人一肚子怨气,觉得厚此薄彼,有了新欢,忘了旧爱。
弄来弄去,就会发生冲突,冲突到了没法解决的地步,大约就要朱元璋亮出屠刀,杀个干净了。
反正问题的来源都是人,只要把人消灭了,问题也就没了。
这就很朱元璋了。
张希孟比老朱强的地方就是耐心,就是细致,就是能做到设身处地,简洁明快地剖析问题,说服各方。
当然了,现实又告诉我们,不是什么人都能说服的,也不是谁都能听得进去道理的,所以能保证张希孟讲理成功的,还是老朱手里的屠刀。
很好,这个配合完美!
“主公,我看不如这样,趁着现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整军!”
“整军?”
“嗯!”张希孟道:“现在大明的兵马算起来,没有五十万,也有四十万以上,其中淮西的兵马十万,渡江之后,加上江西等地的兵马,二十万,灭陈之后,收拢的人马,加上汤和的苗兵,粗略计算,也有十多万。这么多的兵马,语言习惯,出身来源,甚至是训练指挥的方式,全都不一样。”
“如果不立刻整顿,消除隔阂,搞不好就会形成一股股的私兵。历朝历代,骄兵悍将都不是好事情,是需要严加提防的。”
朱元璋眉头紧皱,张希孟讲得太对了。
说句实话,针对苗兵的情况,朱元璋就有些把握不住,全都要指望着汤和。汤和的忠诚自然是没有问题,但是久后怎么办?
一直不解决,让汤和发展出“苗王”,或者等以后太子登基,想办法除掉汤和,又或者朱元璋提前下手,扫清障碍?
张希孟开出的药方是彻底整军。
“先生,你觉得此事具体要怎么办?”
张希孟道:“臣以为当先针对有功大将,进行普遍授爵,暂时让他们脱离旧部,不再直接指挥兵马。随后要发挥训导员的作用,针对全军,进行教育,统一整编,统一装备,统一粮饷军规……还要规定各级将领,进入武学,接受培训。臣觉得主公应该辛苦一点,亲自讲课,教导将领,然后因势利导,量才录用,把他们再重新分配到各军当中。”
张希孟想了想,又道:“这里面还有一件紧要的事情,就是一些老兵,让他们解甲归田,返回家乡,然后补充新兵,实现军中人员流动,只有动起来,才不会被诸将把持,弄得兵归将有,不好收拾。”
话说到了这里,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愧是张先生,就是思虑周全,不让咱失望。
其实对于张希孟来说,自从摆脱了对钱财的那点庸俗想法之后,张希孟变得更加干脆,提出的建议,也一目了然,所谓无欲则刚,大约就是他现在的情况。
前面已经安排了罗复仁担任布政使,姚广孝接按察使,至于统军的都指挥使,差不多要放在整军之后。
这样一来,地方上的叁司格局,也就形成了。
张希孟倒不认为地方上分权有什么不好的。
哪怕是日后叁司没法处理好政务,需要增加巡抚,那也不能说叁司分权就是错的。
毕竟设立叁司之初,针对的是行省权柄太重,一个个行省,俨然王国,像察罕帖木儿这种行省主官,和土皇帝无异。
大明立国之初,肯定要纠正这种错误,而且还要力道大一些,才能真正有效果。
张希孟再叁推演之后,确定了整体思路。
接下来就是跟各方进行沟通,说服他们,支持全盘计划。
这需要相当的耐心,尤其是那些苗兵,更是张希孟努力的重点,他要从中找出一批合适的人员,充实到训导员的队伍中。
让他们更加彻底,理解大明的主张。
张希孟化身张老师,出现在了军营之中。
过去是刘伯温等人,代为讲课,如今正主到了,自然是神仙放屁,不同凡响。
张希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大家伙几乎都听说过他的名字,更有差不多十分之一左右的识字将士,还读过张希孟的文章,知道他的主张,并且将张希孟的文章抄录下来,小心保存,时不时就要拿出来看看。
这个识字比例虽然比起正规明军低了很多,但是考虑到苗民出身,加上环境艰苦,连纸笔都十分稀缺,能做到这个程度,简直堪称奇迹。
很显然,刘伯温居功厥伟。
张希孟笑容温和,出现在大家伙的面前,也邀请刘伯温,跟他同时上台。
“伯温先生,与其让我在这里舌绽莲花,说得再多,还不如问问大家伙,为什么愿意投身军中,愿意浴血奋战,哪怕环境艰难,随时会丢掉性命,也无怨无悔……弄清楚我们想要的是什么,这件事情,比什么都重要。”
刘伯温笑道:“张相向来立意高远……仆以为应该是要过好日子。大家伙都想过上富足温饱的生活。所谓官逼民反,不得不反。老百姓活不下去,才有红巾百万。汉民如此,苗民也是如此,天下都是如此!”
刘伯温声音高亢,挥洒自如,显然,他没少讲课,早就驾轻就熟了。
张希孟点头道:“伯温先生所言极是……但我还想追问一句,大家伙凭什么认为,我们能让大家伙过上好日子?”
刘伯温微微怔了下,立刻道:“我们说到做到,言而有信!”
张希孟再度点头,“这话也是没错……但我以为还有一层,如果我要许诺每个人都可以坐享其成,都可以不用干活,都可以锦衣玉食,公侯万代……我相信大家伙多半都会嗤之以鼻。怎么说呢,饼画得太大,胃口太小,吃不下喽!”
张希孟用手画了个大饼,又拍了拍自己的肚子,顿时引来一阵大笑。
“所以我们主张均田,大家伙还需要劳动,还需要付出汗水,并不是从此之后,就无忧无虑。那为什么不能给得更多呢?因为人口摆在这里,田地摆在这里,如果给一些人太多,大多数人拿的就太少了。这就不公平了!”
“公平这两个字很有趣,在这两个字背后,还有一层更深的东西,就是把每个人都看成一样的……公平分配,不抛弃任何人,一视同仁,不会因为是苗人,就受到轻视……正是因为对公平的追求,才支撑着大家伙,一路走到现在,你们以为,我说的如何?”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第一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