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还是要脸的
目录:埋葬大清| 作者:天煌贵胄| 类别:历史军事
巴达维亚的那条红溪,原本的名字是洪溪,之所以会被改成红溪,是因为1740年的那场惨案,仅仅一周的时间,华人城区的洪溪就被遇害者的尸体堵塞,鲜血染红了河水。
洪溪也因此有了红溪的称呼。
当时的荷兰当局因为担心大清朝廷会派兵报复,所以主动给大清“上折子”,表示希望这件事不影响两国关系,并且在事发的第二年,即1741年(钱聋六年)的时候把荷兰东印度总督Adriaan Valier撤职。
而鞑清朝廷和钱聋老狗在得知红溪惨案之后,却仅仅表示“事属可伤,实则孽由自作”,“天朝之弃民,不惜背弃祖宗庐墓,出洋谋利,朝廷概不闻问。”
然后又反手把这事儿往万历身上泼了一波——
“中国四民,商贾最贱,岂能以贱民兴动兵革!又商贾中弃家游海,压冬不回,父兄亲戚,共所不齿,弃之无所可惜,兵之反以劳师。”
像不像钱聋老狗对红溪惨案时的语气?
这就是所谓的《谕吕宋檄》,然而这份檄文的原文居然遗失了!这几句话还是从万历年间进士、副都御史、福建巡抚徐学聚的文中参考而来。
而关于徐学聚,《明史》之中的种种记录也显得先后矛盾,先是说徐学聚对华人没有好感,听完西班牙的解释后,在呈递给朝廷的奏折中,肆意抹黑遇难的华人,妄称他们全是为非作歹的奸徒,被杀纯属咎由自取。
而后马上作《报取回吕宋囚商疏》,先缓解皇帝的情绪,说明出征的困难,同时义正词严,警告西班牙人:“我高皇帝统一方夏,表则千古;礼乐威信,世守如一”,用三大征的胜利来显示国威,威慑西班牙人。
这种前后矛盾的记载,估计也就只有明史当中才能堂而皇之的出现。
事实上,对于万历年间的这起事件,比较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反而是马尼拉大主教贝纳维德斯致最高法院的请愿书:
“这一危险可能是最大的,因为强大的中国皇帝用一支庞大的舰队来威胁我们,说如果我们不答应他两方面的要求(即放回被禁商民和被劫财物),将会派一千艘舰船来……中国皇帝至少会切断与这些地区的贸易,对违者处以重罚,那是很有可能的,而这将会是这块殖民地完全的毁灭。”
马尼拉最高法院于1606年6月13日开会研究大主教的请愿书,作出如下裁决:“命令财产保管人尽快提出一份他们所保管的财产清单,以便发还;等来自卡斯蒂利亚的(装载财政津贴)船只到了,支付的拖欠款项应纳入王室金库;至于在舰船上服役的华人,问题正在调查,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在中国商船离开前会作出裁决。”
所以,要说万历是因为三大征把国库打没钱了,再加上当时大明若干地区发生水灾淹死20万人、地震持续两个月,已被弄得焦头烂额而对于这件事儿有心无力,那倒是很有可能,但是要说万历跟钱聋老狗一样说出来“岂能以贱民兴动兵革”这种屁话,那就真的只能呵呵了。
包括其后顺治十四年,郑成功致函爪哇岛巴达维亚的一名华侨,要求他停止与西菲当局进行贸易,同时还准备率兵攻取菲律宾,以示惩罚。
麻子元年,郑成功攻下台湾后,派人向菲律宾总督下书,谴责其杀戮掠夺华侨的罪行,严令其改邪归正。
这时候的西班牙人已经得知了大明凉凉的消息,所以,怕?怕是不可能怕的,不仅不怕,反而又搞了一次屠杀。
麻子哥九年、麻子哥十年,据说“相当不成器”的郑经曾经两度准备征讨马尼拉,但因各种因素而未能出兵。
当然,我大清十二代皇帝全都是明君圣主,大明十六个皇帝全是副职业技能点满的昏君,像郑成功他们这种大明的死忠份子那就更加该死。
虽然钱聋朝的文人学者赵翼说“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实际上,赵学者完全就是被忽悠了,因为那些投降我大清的文人尽皆是些废物无能之辈,编《明史》编不明白,泼点儿脏水也泼不好,其中错漏百出之处,简直就是贻笑大方!
当然,朱劲松现在也没空理会荷兰。
对于朱劲松来说,原不原谅荷兰蛮子以及印猴是上帝的事儿,而朱劲松仅仅只是打算在一个恰当的时间,把他们打包送到上帝手里。
很明显,现在还没到时候。
朱劲松随手把《明史·列传·卷二百二十一》扔到一边,对曾诚等一众大佬们说道:“老二兵出交趾,有些人,怕是要坐不住喽。”
正当曾诚等一众大佬懵逼之时,朱劲松又向柯志明点了点头,吩咐道:“让曾府台他们也看看。”
等曾诚等人拿到柯志明分发的情报后,曾诚等人的脸色也不禁变得微妙起来。
正如朱劲松所言,随着朱二旦开始向交趾进军,暹罗、缅甸等南洋诸蕃就坐不住了。
毕竟,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缺少聪明人。
白子期先是打着还政黎氏的旗号进军交趾,紧接着就让黎维祁一家老小都莫名其妙的暴毙,再接着,朱二旦刚刚率兵南下,白子期就迫不及待的举旗投降,摇身一变,直接变成了大明的安乐侯。
毕竟人家南洋诸猴又不是傻子,不可能看不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
然而也正是因为看的明白,所以南洋诸猴们才打算做个傻子,毕竟聪明人往往都死的太早,还不如傻一些的好。
现在,这些强迫自己成为傻子的南洋诸猴都准备好了国书和礼物,打算亲自来济南府,既是为了“贺大明新皇登基”,同时也是为了表达“世受大明国恩,愿永世为大明儿臣,为大明镇守南藩”的态度。
问题是朱二旦已经领兵去干交趾了——
虽然《大明报纸》上没说要顺手干掉暹罗和缅甸,但是朱二旦是大明皇帝朱劲松的亲兄弟,是大明的秦王殿下、前军都督府大都督,万一他干掉交趾之后又顺手干了缅甸和暹罗,难道大明朝廷还能把他给宰了?
罚酒三杯也就差不多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曾诚等人的脸色才会显得分外微妙。
琢磨了好半晌后,曾诚才皱着眉头说道:“要不然,让柯首领手下的人手辛苦一趟?”
柯志明用傻看子一样的目光看着曾诚,嘲讽道:“曾府台这是把锦衣卫当成了永乐年间的锦衣卫?”
“要是永乐年间的锦衣卫,陛下说要他们三更死,这世上就没人能留他们到五更。”
“问题是现在的锦衣卫并不是永乐年间的锦衣卫,十四个千户所的编制还没能补全呢,对于南洋诸藩的渗透也并不到位。”
“事实上,柯某也试图派人去南洋诸藩联络那些残存的锦衣卫,但是真正能联络上的,已经是百不存一,要是再晚上几年,估计就一个都联络不上了。”
柯志明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之后又接着说道:“还有,等到消息传过来的时候,缅甸国主孟云以及暹罗国主昭披耶却克里已经从其国内动身,估计等锦衣卫得到命令,他们已经进入了大明境内——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估计再有一个来月的时间,他们就能到济南府了。”
被柯志明这么一说,曾诚顿时也感觉有些麻爪。
要是孟云和昭披耶却克里还在缅甸和暹罗境内,锦衣卫动手干掉两人也就干掉了,大不了事后随便栽脏到山贼的头上,反正都是藩邦小国,有几伙山贼是很合理的事情,对吧?
问题是绝对不能在大明境内干掉他们,毕竟是藩邦小国的国主,又是打着庆贺朱劲松登基的旗号跑来认爹,这要是死在了大明境内,史书上面可就不太好说了——别看大清怎么乱改史书乱泼脏水都没事儿,但是大明朝廷却是绝对不允许出现这种事情。
大清可以不要脸,但是大明还是要脸的。
就在曾诚等一众大佬头疼的时候,朱劲松也很头疼。
二十来岁的皇帝,忽然要多出来几个几十岁的儿子……这踏马哪儿是头疼啊,这简直就是蛋疼了好吗!
……
离的大明越近,孟云和昭披耶却克里就越加的心惊。
自古以来,中原堂口对于周边的影响就是方方面面的,从军事到政治再到民生、经济、文化,基本上都是由中原堂口外往扩散。
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中原堂口会主动吸收外来的好东西,并且把这些东西都变成了中原堂口自古以来的东西。
比如龟兹的音乐,比如西域的舞蹈,又比如唢呐。
有几个人知道唢呐这种传统民族乐器原本是起源于波斯的?
关键是龟兹、西域和波斯也从来没有提出过反对意见。
现在也是一样。
原本大清还算强盛的时候,除了猪尾巴以外,大清的衣着款式以及文化正开始慢慢往缅甸、交趾、暹罗等地扩散,现在大清凉了,这些地方的猴子们又开始学起了大明的衣着以及文化。
越是靠近大明的地方,这些东西就体现的越明显。
而当孟云和昭披耶却克里等人正式踏上了大明的国土之后,一众南洋诸侯才彻底认识到了大明和大清到底有什么不同。
缅甸国主孟云脸色铁青:“晚了啊,晚了,鞑清误我!若早知道大明是这般模样,寡人该早早的给圣人奉表称臣,如今……”
暹罗国主的脸色也同样不好看,只不过缅甸国主是自己感叹,而昭披耶却克里却是把脾气发到了一众随从的身上:“你们这些废物!若是早早的打探到大明的情况,寡人不就早早的上表称臣?如今可倒好,我暹罗数百年基业,眼看着就要葬送在寡人的手上!”
直到把一众随从官员都骂的抬不起头来,暹罗国主昭披耶却克里又吩咐道:“来人,准备一下,寡人要去拜访缅甸国主。”
等到了缅甸国主孟云后,昭披耶却克里就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现在的大明已经不是以前的大明,此次觐见,只怕……”
孟云也皱着眉头说道:“我知道,秦王殿下率兵进攻交趾,估计交趾会彻底废藩,现在怕就怕咱们俩家也会落得一样儿的下场。”
等昭披耶却克里点了点头之后,孟云又接着说道:“现在,咱们就只能寄希望于大明皇帝,看他还要不要点儿脸面了。”
听是听到大明皇帝这四个字后,昭披耶却克里却心中一动,笑着说道:“应该会吧?无论如何,大明毕竟是天朝上国。”
打了个哈哈后,昭披耶却克里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事情一般,说道:“对了,我忽然想起来还有点事儿要处理,就先回去了,等我处理完了再来找你。”
等到昭披耶却克里离去之后,孟云的脸色顿时就黑成了锅底一般。
因为孟云已经想明白了昭披耶却克里脸色大变的原因——昭披耶却克里过来找自己,是因为大明皇帝这四个字,而昭披耶却克里匆匆离去,同样也是因为大明皇帝这四个字!
顺治十八年,清军攻入云南,朱由榔逃到缅甸曼德勒,后来吴三桂攻入缅甸,当时的缅甸国王又将其献与吴三桂,最终使得永历帝在昆明被吴三桂绞死。
昭披耶却克里也肯定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匆匆忙忙的离去!
问题是这一点对于孟云来说几乎无解。
再怎么狡辩,都更改不了缅甸国王曾经把永历帝交给吴三桂的事实——身为大明的外藩,把大明皇帝交给吴三桂,这本身就是背叛!
孟云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嘴里喃喃的嘟囔道:“完了,完了,之前没有想到这点,如今却成了我缅甸的催命符,却不知那大明皇帝到底要如何炮制我缅甸了!”
洪溪也因此有了红溪的称呼。
当时的荷兰当局因为担心大清朝廷会派兵报复,所以主动给大清“上折子”,表示希望这件事不影响两国关系,并且在事发的第二年,即1741年(钱聋六年)的时候把荷兰东印度总督Adriaan Valier撤职。
而鞑清朝廷和钱聋老狗在得知红溪惨案之后,却仅仅表示“事属可伤,实则孽由自作”,“天朝之弃民,不惜背弃祖宗庐墓,出洋谋利,朝廷概不闻问。”
然后又反手把这事儿往万历身上泼了一波——
“中国四民,商贾最贱,岂能以贱民兴动兵革!又商贾中弃家游海,压冬不回,父兄亲戚,共所不齿,弃之无所可惜,兵之反以劳师。”
像不像钱聋老狗对红溪惨案时的语气?
这就是所谓的《谕吕宋檄》,然而这份檄文的原文居然遗失了!这几句话还是从万历年间进士、副都御史、福建巡抚徐学聚的文中参考而来。
而关于徐学聚,《明史》之中的种种记录也显得先后矛盾,先是说徐学聚对华人没有好感,听完西班牙的解释后,在呈递给朝廷的奏折中,肆意抹黑遇难的华人,妄称他们全是为非作歹的奸徒,被杀纯属咎由自取。
而后马上作《报取回吕宋囚商疏》,先缓解皇帝的情绪,说明出征的困难,同时义正词严,警告西班牙人:“我高皇帝统一方夏,表则千古;礼乐威信,世守如一”,用三大征的胜利来显示国威,威慑西班牙人。
这种前后矛盾的记载,估计也就只有明史当中才能堂而皇之的出现。
事实上,对于万历年间的这起事件,比较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反而是马尼拉大主教贝纳维德斯致最高法院的请愿书:
“这一危险可能是最大的,因为强大的中国皇帝用一支庞大的舰队来威胁我们,说如果我们不答应他两方面的要求(即放回被禁商民和被劫财物),将会派一千艘舰船来……中国皇帝至少会切断与这些地区的贸易,对违者处以重罚,那是很有可能的,而这将会是这块殖民地完全的毁灭。”
马尼拉最高法院于1606年6月13日开会研究大主教的请愿书,作出如下裁决:“命令财产保管人尽快提出一份他们所保管的财产清单,以便发还;等来自卡斯蒂利亚的(装载财政津贴)船只到了,支付的拖欠款项应纳入王室金库;至于在舰船上服役的华人,问题正在调查,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在中国商船离开前会作出裁决。”
所以,要说万历是因为三大征把国库打没钱了,再加上当时大明若干地区发生水灾淹死20万人、地震持续两个月,已被弄得焦头烂额而对于这件事儿有心无力,那倒是很有可能,但是要说万历跟钱聋老狗一样说出来“岂能以贱民兴动兵革”这种屁话,那就真的只能呵呵了。
包括其后顺治十四年,郑成功致函爪哇岛巴达维亚的一名华侨,要求他停止与西菲当局进行贸易,同时还准备率兵攻取菲律宾,以示惩罚。
麻子元年,郑成功攻下台湾后,派人向菲律宾总督下书,谴责其杀戮掠夺华侨的罪行,严令其改邪归正。
这时候的西班牙人已经得知了大明凉凉的消息,所以,怕?怕是不可能怕的,不仅不怕,反而又搞了一次屠杀。
麻子哥九年、麻子哥十年,据说“相当不成器”的郑经曾经两度准备征讨马尼拉,但因各种因素而未能出兵。
当然,我大清十二代皇帝全都是明君圣主,大明十六个皇帝全是副职业技能点满的昏君,像郑成功他们这种大明的死忠份子那就更加该死。
虽然钱聋朝的文人学者赵翼说“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实际上,赵学者完全就是被忽悠了,因为那些投降我大清的文人尽皆是些废物无能之辈,编《明史》编不明白,泼点儿脏水也泼不好,其中错漏百出之处,简直就是贻笑大方!
当然,朱劲松现在也没空理会荷兰。
对于朱劲松来说,原不原谅荷兰蛮子以及印猴是上帝的事儿,而朱劲松仅仅只是打算在一个恰当的时间,把他们打包送到上帝手里。
很明显,现在还没到时候。
朱劲松随手把《明史·列传·卷二百二十一》扔到一边,对曾诚等一众大佬们说道:“老二兵出交趾,有些人,怕是要坐不住喽。”
正当曾诚等一众大佬懵逼之时,朱劲松又向柯志明点了点头,吩咐道:“让曾府台他们也看看。”
等曾诚等人拿到柯志明分发的情报后,曾诚等人的脸色也不禁变得微妙起来。
正如朱劲松所言,随着朱二旦开始向交趾进军,暹罗、缅甸等南洋诸蕃就坐不住了。
毕竟,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缺少聪明人。
白子期先是打着还政黎氏的旗号进军交趾,紧接着就让黎维祁一家老小都莫名其妙的暴毙,再接着,朱二旦刚刚率兵南下,白子期就迫不及待的举旗投降,摇身一变,直接变成了大明的安乐侯。
毕竟人家南洋诸猴又不是傻子,不可能看不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
然而也正是因为看的明白,所以南洋诸猴们才打算做个傻子,毕竟聪明人往往都死的太早,还不如傻一些的好。
现在,这些强迫自己成为傻子的南洋诸猴都准备好了国书和礼物,打算亲自来济南府,既是为了“贺大明新皇登基”,同时也是为了表达“世受大明国恩,愿永世为大明儿臣,为大明镇守南藩”的态度。
问题是朱二旦已经领兵去干交趾了——
虽然《大明报纸》上没说要顺手干掉暹罗和缅甸,但是朱二旦是大明皇帝朱劲松的亲兄弟,是大明的秦王殿下、前军都督府大都督,万一他干掉交趾之后又顺手干了缅甸和暹罗,难道大明朝廷还能把他给宰了?
罚酒三杯也就差不多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曾诚等人的脸色才会显得分外微妙。
琢磨了好半晌后,曾诚才皱着眉头说道:“要不然,让柯首领手下的人手辛苦一趟?”
柯志明用傻看子一样的目光看着曾诚,嘲讽道:“曾府台这是把锦衣卫当成了永乐年间的锦衣卫?”
“要是永乐年间的锦衣卫,陛下说要他们三更死,这世上就没人能留他们到五更。”
“问题是现在的锦衣卫并不是永乐年间的锦衣卫,十四个千户所的编制还没能补全呢,对于南洋诸藩的渗透也并不到位。”
“事实上,柯某也试图派人去南洋诸藩联络那些残存的锦衣卫,但是真正能联络上的,已经是百不存一,要是再晚上几年,估计就一个都联络不上了。”
柯志明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之后又接着说道:“还有,等到消息传过来的时候,缅甸国主孟云以及暹罗国主昭披耶却克里已经从其国内动身,估计等锦衣卫得到命令,他们已经进入了大明境内——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估计再有一个来月的时间,他们就能到济南府了。”
被柯志明这么一说,曾诚顿时也感觉有些麻爪。
要是孟云和昭披耶却克里还在缅甸和暹罗境内,锦衣卫动手干掉两人也就干掉了,大不了事后随便栽脏到山贼的头上,反正都是藩邦小国,有几伙山贼是很合理的事情,对吧?
问题是绝对不能在大明境内干掉他们,毕竟是藩邦小国的国主,又是打着庆贺朱劲松登基的旗号跑来认爹,这要是死在了大明境内,史书上面可就不太好说了——别看大清怎么乱改史书乱泼脏水都没事儿,但是大明朝廷却是绝对不允许出现这种事情。
大清可以不要脸,但是大明还是要脸的。
就在曾诚等一众大佬头疼的时候,朱劲松也很头疼。
二十来岁的皇帝,忽然要多出来几个几十岁的儿子……这踏马哪儿是头疼啊,这简直就是蛋疼了好吗!
……
离的大明越近,孟云和昭披耶却克里就越加的心惊。
自古以来,中原堂口对于周边的影响就是方方面面的,从军事到政治再到民生、经济、文化,基本上都是由中原堂口外往扩散。
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中原堂口会主动吸收外来的好东西,并且把这些东西都变成了中原堂口自古以来的东西。
比如龟兹的音乐,比如西域的舞蹈,又比如唢呐。
有几个人知道唢呐这种传统民族乐器原本是起源于波斯的?
关键是龟兹、西域和波斯也从来没有提出过反对意见。
现在也是一样。
原本大清还算强盛的时候,除了猪尾巴以外,大清的衣着款式以及文化正开始慢慢往缅甸、交趾、暹罗等地扩散,现在大清凉了,这些地方的猴子们又开始学起了大明的衣着以及文化。
越是靠近大明的地方,这些东西就体现的越明显。
而当孟云和昭披耶却克里等人正式踏上了大明的国土之后,一众南洋诸侯才彻底认识到了大明和大清到底有什么不同。
缅甸国主孟云脸色铁青:“晚了啊,晚了,鞑清误我!若早知道大明是这般模样,寡人该早早的给圣人奉表称臣,如今……”
暹罗国主的脸色也同样不好看,只不过缅甸国主是自己感叹,而昭披耶却克里却是把脾气发到了一众随从的身上:“你们这些废物!若是早早的打探到大明的情况,寡人不就早早的上表称臣?如今可倒好,我暹罗数百年基业,眼看着就要葬送在寡人的手上!”
直到把一众随从官员都骂的抬不起头来,暹罗国主昭披耶却克里又吩咐道:“来人,准备一下,寡人要去拜访缅甸国主。”
等到了缅甸国主孟云后,昭披耶却克里就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现在的大明已经不是以前的大明,此次觐见,只怕……”
孟云也皱着眉头说道:“我知道,秦王殿下率兵进攻交趾,估计交趾会彻底废藩,现在怕就怕咱们俩家也会落得一样儿的下场。”
等昭披耶却克里点了点头之后,孟云又接着说道:“现在,咱们就只能寄希望于大明皇帝,看他还要不要点儿脸面了。”
听是听到大明皇帝这四个字后,昭披耶却克里却心中一动,笑着说道:“应该会吧?无论如何,大明毕竟是天朝上国。”
打了个哈哈后,昭披耶却克里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事情一般,说道:“对了,我忽然想起来还有点事儿要处理,就先回去了,等我处理完了再来找你。”
等到昭披耶却克里离去之后,孟云的脸色顿时就黑成了锅底一般。
因为孟云已经想明白了昭披耶却克里脸色大变的原因——昭披耶却克里过来找自己,是因为大明皇帝这四个字,而昭披耶却克里匆匆离去,同样也是因为大明皇帝这四个字!
顺治十八年,清军攻入云南,朱由榔逃到缅甸曼德勒,后来吴三桂攻入缅甸,当时的缅甸国王又将其献与吴三桂,最终使得永历帝在昆明被吴三桂绞死。
昭披耶却克里也肯定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匆匆忙忙的离去!
问题是这一点对于孟云来说几乎无解。
再怎么狡辩,都更改不了缅甸国王曾经把永历帝交给吴三桂的事实——身为大明的外藩,把大明皇帝交给吴三桂,这本身就是背叛!
孟云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嘴里喃喃的嘟囔道:“完了,完了,之前没有想到这点,如今却成了我缅甸的催命符,却不知那大明皇帝到底要如何炮制我缅甸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埋葬大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埋葬大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