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朝鲜开战
目录:崇祯之军火大明| 作者:一纸凤冠| 类别:历史军事
大清仅存的一万劲旅,正蓝旗主力,凶神恶煞的向着汉阳扑去。
辽东这边,崇祯因辽东战事已平,不愿意大军留在沈阳空耗粮草,在收复盖州和复州后的第三天,就点了4万大军启程回京。
将大量军粮留了下来,为今后移民做准备。
留下了6万大军和3万民夫驻守辽东,同时准备向朝鲜进军。
留下来驻守的明军因为缴获了大量物资,生活过得很是滋润,同时因为天寒地冻,不能出去丈量土地,也不能开垦荒地,迎来了难得的幸福生活。
平日有半天时间军事训练和修缮城墙,另外半日就闲了下来,生活很是惬意。
想到自己即将分到的50亩田产,想到朝廷应诺的移民政策,士兵们纷纷写信回关内,让家眷和缺地少地的亲人、同乡来辽东定居。
这进一步减轻了太子在关内移民的压力,共同促成了崇祯17年末的冬季大迁徙。
据后世的史料记载,从崇祯17年10月到崇祯18年5月,共有70万人从关内前往辽东各地,有力促进了辽东的开发。
为之后几年明廷派人向北开垦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奠定了良好的人口基础。
崇祯一路南行,经过海州,与吴三桂、陈永福二人详细讨论了两个多时辰后,向东进发,直奔锦州。
吴三桂看着远去的大军,心里感慨万千。
就在五个月前,他和黎玉田围困锦州时,他受封辽东都司。
那时,他觉得自己永无出头之日了,建虏是那么强大,他何时才能打下自己的都司辖地。
他甚至已经准备了20年的军事计划,有段时间甚至觉得今生都不可能进入沈阳了。
在拿下锦州后,他乐观了些,粗粗估算,10年左右,应该能攻克沈阳,至少能拿下海州和辽阳。
后来,多尔衮放弃了广宁和义州等地,名不经传的张煌言和郑森,在辽南战斗的有声有色。
吴三桂的信心更加充足,想着有广宁为桥头堡,有辽南钳制,倘若自己能掌控10万大军,5年内应该可以打到沈阳城下,与多尔衮来个世纪和谈。
到最后崇祯御驾亲征,带着他千里奇袭,用雪橇等工具犹如天兵降临的出现在沈阳城边。
吴三桂的信心高涨到了无法想象的高度。
他以皇太极攻打锦州的战例,仔细分析敌我形势变化,认真研究崇祯给他的《围点打援指挥手册》,更是分析了建虏勋贵的心理活动。
他觉得,围困沈阳两年,在辽南张煌言部的夹击下,应该可以依次收复复州、盖州、海州、辽阳等地。
再徐徐收复开原、抚顺等地。
在围城第三年时,就能攻克沈阳了。
谁能想到,崇祯用了一招土遁炸墙之术,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轰塌沈阳城墙,全歼守军。
更是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摧枯拉朽般平定辽东诸城,安置好驻军,同时开始了移民充边的工程。
要知道,这些大战事、大工程,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要耗费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百年才能完成的。
看到士卒写信的兴奋劲,吴三桂相信,今冬就能有数万百姓来到辽东,明春就能在辽东万顷良田播下希望的种子。
他对崇祯的崇拜已经难以用言语形容。他觉得,即使崇祯不对他进行封赏,仅仅是允许他终身追随左右,就是他吴三桂莫大的福泽了。
崇祯南下后,定王从沈阳守军中精选了1万士卒和1万民夫,南下海州,与吴三桂的1万大军会师,派出大量夜不收前往朝鲜,准备出征。
夜不收还没回来,朝鲜的密使已经到了海州。
原本他们想继续北去,朝见崇祯,但是听到崇祯已经东去,连道糟糕,奔向急急向锦州方向去追,却被人告知,崇祯皇帝已经将攻朝的战事,全权交给了定王。
朝鲜密使大喜过望,不仅仅是找到了能主事的人,更是因为他们明确明朝愿意出兵的意向。
密使找到定王,将朝鲜国王李倧的亲笔信交给这位年轻的殿下,恭谨的向他述说朝鲜形势。
定王召来吴三桂、陈永福二人,一起商议。
陈永福结合各方消息,沉吟道:“假设李倧是真心实意回归大明,不是豪格的计策,那此时出击偷袭义州,是个很不错的时机。
但是我们派出去的夜不收还没有回来,难以确定此事真假,我建议再等几天!”
吴三桂不同意,他认为机不可失,必须即刻出征。
定王也是倾向即刻出征的,但是他记得父皇的嘱咐,让陈永福将所有考虑到的事情一一陈述。
陈永福生性谨慎、细致,略微思索后,将辽东军力和粮草运输,朝鲜兵力和补给问题,豪格可能的动向,陷入豪格诡计的可能性,错失战机的后果等等方面,不厌其烦的细细说出。
然后,他对自己提出各种问题,一一做出来应对之策,甚至有的地方,安排了集中预案,以应对不同的突发状况。
最后,陈永福做了总结,为了稳妥起见,暂不发兵,以不变应万变。
朝鲜密使听了,直撮牙花子,这位将军考虑的太细致了,性子太稳妥了,万一豪格发现李倧的真实意图,那就大事不妙了,这个时候,怎么能如此慢条斯理。
而吴三桂在陈永福说话时,已经开始按着陈永福的思路,站在地图前,一步一步的分析,结合前几天同崇祯的推演,又整理了一遍思路。
……
就在朝鲜密使和定王等人军议的时候,豪格已经轻骑南下,一路杀过了宣川、郭山、定州,抵达安州城下。
安州守军见请军真的来袭,吓得面无血色,当即派人出去求和。
豪格只有一句话,开门投降,然后作为先锋南下汉阳。
朝鲜守将虽然怕死,但是依旧不愿意投降,他回头看看昨天新到的汉阳士卒,看看城下的女真人,觉得自己还不至于死在这。于是紧闭了城门,摆出一副坚守待援的架势。
豪格见他准备死守,话不多说,当即驱赶着一路裹挟来的朝鲜百姓冲击城墙。
朝鲜士卒一开始不忍心射杀同胞,但是见到清兵随后杀到,再不进攻就得全军覆没,只好搭弓射箭。
但是百姓太多,一股脑的冲到了城下,清军尾随而至,搭起云梯就向上攀爬。
朝鲜守军刚刚举起檑木防守,就听身边接连响起三五声爆炸,看到一片残肢断臂,顿时吓破了胆,失了斗志。
仅仅一个时辰后,清军就控制了全城。豪格俯视着跪在地上的5000朝鲜兵,狠狠吐了口唾沫,“浪费本王五颗迫击炮炮弹,可惜了!”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为你提供最快的崇祯之军火大明更新,第241章 朝鲜开战免费阅读。
辽东这边,崇祯因辽东战事已平,不愿意大军留在沈阳空耗粮草,在收复盖州和复州后的第三天,就点了4万大军启程回京。
将大量军粮留了下来,为今后移民做准备。
留下了6万大军和3万民夫驻守辽东,同时准备向朝鲜进军。
留下来驻守的明军因为缴获了大量物资,生活过得很是滋润,同时因为天寒地冻,不能出去丈量土地,也不能开垦荒地,迎来了难得的幸福生活。
平日有半天时间军事训练和修缮城墙,另外半日就闲了下来,生活很是惬意。
想到自己即将分到的50亩田产,想到朝廷应诺的移民政策,士兵们纷纷写信回关内,让家眷和缺地少地的亲人、同乡来辽东定居。
这进一步减轻了太子在关内移民的压力,共同促成了崇祯17年末的冬季大迁徙。
据后世的史料记载,从崇祯17年10月到崇祯18年5月,共有70万人从关内前往辽东各地,有力促进了辽东的开发。
为之后几年明廷派人向北开垦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奠定了良好的人口基础。
崇祯一路南行,经过海州,与吴三桂、陈永福二人详细讨论了两个多时辰后,向东进发,直奔锦州。
吴三桂看着远去的大军,心里感慨万千。
就在五个月前,他和黎玉田围困锦州时,他受封辽东都司。
那时,他觉得自己永无出头之日了,建虏是那么强大,他何时才能打下自己的都司辖地。
他甚至已经准备了20年的军事计划,有段时间甚至觉得今生都不可能进入沈阳了。
在拿下锦州后,他乐观了些,粗粗估算,10年左右,应该能攻克沈阳,至少能拿下海州和辽阳。
后来,多尔衮放弃了广宁和义州等地,名不经传的张煌言和郑森,在辽南战斗的有声有色。
吴三桂的信心更加充足,想着有广宁为桥头堡,有辽南钳制,倘若自己能掌控10万大军,5年内应该可以打到沈阳城下,与多尔衮来个世纪和谈。
到最后崇祯御驾亲征,带着他千里奇袭,用雪橇等工具犹如天兵降临的出现在沈阳城边。
吴三桂的信心高涨到了无法想象的高度。
他以皇太极攻打锦州的战例,仔细分析敌我形势变化,认真研究崇祯给他的《围点打援指挥手册》,更是分析了建虏勋贵的心理活动。
他觉得,围困沈阳两年,在辽南张煌言部的夹击下,应该可以依次收复复州、盖州、海州、辽阳等地。
再徐徐收复开原、抚顺等地。
在围城第三年时,就能攻克沈阳了。
谁能想到,崇祯用了一招土遁炸墙之术,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轰塌沈阳城墙,全歼守军。
更是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摧枯拉朽般平定辽东诸城,安置好驻军,同时开始了移民充边的工程。
要知道,这些大战事、大工程,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要耗费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百年才能完成的。
看到士卒写信的兴奋劲,吴三桂相信,今冬就能有数万百姓来到辽东,明春就能在辽东万顷良田播下希望的种子。
他对崇祯的崇拜已经难以用言语形容。他觉得,即使崇祯不对他进行封赏,仅仅是允许他终身追随左右,就是他吴三桂莫大的福泽了。
崇祯南下后,定王从沈阳守军中精选了1万士卒和1万民夫,南下海州,与吴三桂的1万大军会师,派出大量夜不收前往朝鲜,准备出征。
夜不收还没回来,朝鲜的密使已经到了海州。
原本他们想继续北去,朝见崇祯,但是听到崇祯已经东去,连道糟糕,奔向急急向锦州方向去追,却被人告知,崇祯皇帝已经将攻朝的战事,全权交给了定王。
朝鲜密使大喜过望,不仅仅是找到了能主事的人,更是因为他们明确明朝愿意出兵的意向。
密使找到定王,将朝鲜国王李倧的亲笔信交给这位年轻的殿下,恭谨的向他述说朝鲜形势。
定王召来吴三桂、陈永福二人,一起商议。
陈永福结合各方消息,沉吟道:“假设李倧是真心实意回归大明,不是豪格的计策,那此时出击偷袭义州,是个很不错的时机。
但是我们派出去的夜不收还没有回来,难以确定此事真假,我建议再等几天!”
吴三桂不同意,他认为机不可失,必须即刻出征。
定王也是倾向即刻出征的,但是他记得父皇的嘱咐,让陈永福将所有考虑到的事情一一陈述。
陈永福生性谨慎、细致,略微思索后,将辽东军力和粮草运输,朝鲜兵力和补给问题,豪格可能的动向,陷入豪格诡计的可能性,错失战机的后果等等方面,不厌其烦的细细说出。
然后,他对自己提出各种问题,一一做出来应对之策,甚至有的地方,安排了集中预案,以应对不同的突发状况。
最后,陈永福做了总结,为了稳妥起见,暂不发兵,以不变应万变。
朝鲜密使听了,直撮牙花子,这位将军考虑的太细致了,性子太稳妥了,万一豪格发现李倧的真实意图,那就大事不妙了,这个时候,怎么能如此慢条斯理。
而吴三桂在陈永福说话时,已经开始按着陈永福的思路,站在地图前,一步一步的分析,结合前几天同崇祯的推演,又整理了一遍思路。
……
就在朝鲜密使和定王等人军议的时候,豪格已经轻骑南下,一路杀过了宣川、郭山、定州,抵达安州城下。
安州守军见请军真的来袭,吓得面无血色,当即派人出去求和。
豪格只有一句话,开门投降,然后作为先锋南下汉阳。
朝鲜守将虽然怕死,但是依旧不愿意投降,他回头看看昨天新到的汉阳士卒,看看城下的女真人,觉得自己还不至于死在这。于是紧闭了城门,摆出一副坚守待援的架势。
豪格见他准备死守,话不多说,当即驱赶着一路裹挟来的朝鲜百姓冲击城墙。
朝鲜士卒一开始不忍心射杀同胞,但是见到清兵随后杀到,再不进攻就得全军覆没,只好搭弓射箭。
但是百姓太多,一股脑的冲到了城下,清军尾随而至,搭起云梯就向上攀爬。
朝鲜守军刚刚举起檑木防守,就听身边接连响起三五声爆炸,看到一片残肢断臂,顿时吓破了胆,失了斗志。
仅仅一个时辰后,清军就控制了全城。豪格俯视着跪在地上的5000朝鲜兵,狠狠吐了口唾沫,“浪费本王五颗迫击炮炮弹,可惜了!”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为你提供最快的崇祯之军火大明更新,第241章 朝鲜开战免费阅读。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崇祯之军火大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崇祯之军火大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