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这小子懂我
目录:大国上医| 作者:方千金| 类别:都市言情
“谢谢褚主任。”
听褚建林说过事情的经过,方乐笑着道了声谢。
褚建林不愧是老医生,给患者家属一番话说的确实很有水平。
其实站在医生的角度,像这种沪上医院就占了大便宜了。
只不过供体就在沪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肯定只能协和的患者转院来沪上,而不能沪上的患者转院去协和。
挂了褚建林的电话,方乐就给牛宝华说了一下好消息,乐的牛宝华嘴裂的像是荷花一样。
除了能做肝移植手术之外,还让牛宝华高兴的是,这一次手术在他们沪上医院。
“牛主任这边做好准备,等协和的患者来了之后,咱们再做详细的术前分析。”
方乐给牛宝华说了两句,挂了电话,然后出门买了点东西,就去了祁家。
协和的患者现在还没到,沪上医院这边的患者还在调理,方乐今天比较清闲。
当然,要是想做手术的话,沪上医院这边常规的肝切除还是能做的,只是以方乐的水平,真不需要一两台常规肝切除练手了。
来到祁家,祁远山和祁有民都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父子俩分别躺在一张摇椅上,一边晃晃悠悠的晒太阳,一边说着话。
“祁老,祁爷爷。”
方乐笑着打了声招呼。
“小乐来了。”
祁远山急忙站起身来,然后搀扶祁有民,方乐也急忙上前帮忙。
“来就来了,还带什么东西?”
祁有民有点不悦。
“带上东西,我蹭饭也能多吃两碗嘛。”方乐笑着道。
“你啊......”
祁远山都禁不住笑了。
方乐这小子,自从去年大病一场,不仅医术让人刮目相看,就是情商也见长,什么话都能接得住。
“昨晚上看了你的病案。”
祁有民在祁远山和方乐的搀扶下站起身来,三个人一边向里面客厅走着,祁有民一边道:“整个治疗环节环环相扣,步步为营,非常好,特别是那个破格救心汤......”
“我以前没见过那个方剂。”
“是我之前在西京医院的时候用的。”方乐急忙道。
“你自己琢磨的?”祁有民惊讶的问。
原本祁有民还以为是孙清平创出来的方剂呢,没想到是方乐。
“当时也是针对患者的情况。”方乐有点尴尬。
“好,好。”
祁有民赞了两声,笑着道:“那个方剂我细细看了,回阳救逆,固本培元,对于很多急危病症都有用,关键的时候可以保命啊。”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大多数情况都是那关键的一步,也就是在患者发病的那一刹那,如果能度过,后续或许还能有机会,一旦过不去,那就没办法了。
这个破格救心汤针对不少急危病 少急危病症都有作用,回阳救逆,固本培元,关键的时候是能吊住患者一口气的。
说着话,三个人到了客厅,祁远山和方乐搀扶着祁有民在客厅坐下。
“老二!”
坐下之后,祁有民回头对祁远山说了一声,祁远山站起身上了楼,不多会儿从楼上拿下来一个精致的檀木盒子。
盒子大概长十五寸,宽八寸,高五寸,是个长方体的盒子。
祁远民把盒子递给祁有民,祁有民接过盒子,伸手在盒子上摩擦了几下,然后递给了方乐。
“祁老,这是?”
方乐不解的看向祁有民。
“打开看看。”
祁有民笑着道。
方乐伸手接过,然后小心打开,打开之后里面是黄色的丝绸,打开丝绸,方乐才看清楚,竟然是一套银针。
里面是一整套银针,总共九枚,有鑱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是中医针灸中用到的几种针型。
这一套银针又被称之为伏羲九针。
在杏林界,一直把伏羲认为是中医针灸的鼻祖,神农是中医草药方面的鼻祖,普遍认为中医所用的几种针型最初都是伏羲发明的。
九种针型,每一种都有不同的用法和不同的作用。
就在方乐查看的时候,祁有民缓缓道:“这一套银针是我爷爷传给我的,我们祁家是御医之后,这一套银针也是御赐银针。”
什么御医之后,御赐之后,诸如类似的噱头,真的不少,但是祁有民却不屑于撒这种谎。
祁有民的这个中医世家,御医之后和方乐家的中医世家还真不同,真的是祖上好几代就开始行医,到了祁有民这一辈,都是好几代了,家学渊源。
“祁老,这太贵重了。”
方乐急忙道。
“没什么贵重的。”
祁有民笑着道:“这一套银针使用价值其实不大,主要也就是象征意义,你帮我续命,同时又会烧山火和透天凉,这一套银针最适合你不过,其他人也不配。”
“老爷子送给你,你就收下吧。”
祁远山在边上道。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方乐急忙道。
正如祁有民所说,这一套银针使用价值确实不大。
中医的针刺用针从最初到现在也是经过了多年发展的,最初是石针、木针,还有青铜针,也有金针,到了后来普遍成了银质的银针。
银针之所以能成为主流,一方面是银针的质地相较于金针和铜针硬一些,而且银针还有一个特质,就是遇到大多数毒素会变色,可以用来试毒。
在实际的临床中,一些病症通过银针针刺,银针的细微变化也能帮助医生判断。
针刺用针的发展也是和生产力息息相关的。
到了现在,针灸用针虽然也依旧以银针为主,但是里面也加了一些东西,质地更硬一些,方便一些初学者入门。
这一套银针也只是普通的银针,没什么特殊之处。
不过这一套银针对祁家人来说确实意义非凡,而且又是祁有民送给方乐的,传出去绝对能让杏林界不少人羡慕。
“我的书房还有一些藏书。”
祁有民缓缓道:“你这一段时间没事可以随时进去查看,哪怕我不在了,也可以借阅。”
“谢谢祁老。”
方乐再次道谢。
上次祁有民就送了方乐几本书,都是外面找不到的,祁有民书房的藏书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像祁有民这种家传的中医名家,家里是真的有不少孤本的。
“不用谢我。”
祁有民笑了笑,慢慢道:“中医传承不息,绵延不绝,代代相传,到了这个时期,确实很多事让人唏嘘......”
“原本我还说这一阵你在我边上,我能指点你一番的,昨晚看了你的病案,我深感我自己能教你的也不多。”
“祁老您言重了。”方乐急忙道。
祁有民缓缓摆了摆手。
“身为医者,探求医理,治病救人,那是一生的事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中医的方剂、针灸、推拿就是中医治病救人的利器,但是这些东西也只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说着祁有民看着方乐:“你是我这么多年见过的最有天赋的年轻人,天生的医者,在我生命的最后时刻,能遇到你这么一位年轻后生,也算是老天对我的恩赐了。”
方乐把手中的盒子轻轻拿起,缓缓道:“祁老之志也是我方乐之志,必不让祁老失望。”
“好,好,好。”
祁有民又是一阵开怀大笑,回头对祁远民道:“这小子懂我,懂我啊。”
听褚建林说过事情的经过,方乐笑着道了声谢。
褚建林不愧是老医生,给患者家属一番话说的确实很有水平。
其实站在医生的角度,像这种沪上医院就占了大便宜了。
只不过供体就在沪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肯定只能协和的患者转院来沪上,而不能沪上的患者转院去协和。
挂了褚建林的电话,方乐就给牛宝华说了一下好消息,乐的牛宝华嘴裂的像是荷花一样。
除了能做肝移植手术之外,还让牛宝华高兴的是,这一次手术在他们沪上医院。
“牛主任这边做好准备,等协和的患者来了之后,咱们再做详细的术前分析。”
方乐给牛宝华说了两句,挂了电话,然后出门买了点东西,就去了祁家。
协和的患者现在还没到,沪上医院这边的患者还在调理,方乐今天比较清闲。
当然,要是想做手术的话,沪上医院这边常规的肝切除还是能做的,只是以方乐的水平,真不需要一两台常规肝切除练手了。
来到祁家,祁远山和祁有民都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父子俩分别躺在一张摇椅上,一边晃晃悠悠的晒太阳,一边说着话。
“祁老,祁爷爷。”
方乐笑着打了声招呼。
“小乐来了。”
祁远山急忙站起身来,然后搀扶祁有民,方乐也急忙上前帮忙。
“来就来了,还带什么东西?”
祁有民有点不悦。
“带上东西,我蹭饭也能多吃两碗嘛。”方乐笑着道。
“你啊......”
祁远山都禁不住笑了。
方乐这小子,自从去年大病一场,不仅医术让人刮目相看,就是情商也见长,什么话都能接得住。
“昨晚上看了你的病案。”
祁有民在祁远山和方乐的搀扶下站起身来,三个人一边向里面客厅走着,祁有民一边道:“整个治疗环节环环相扣,步步为营,非常好,特别是那个破格救心汤......”
“我以前没见过那个方剂。”
“是我之前在西京医院的时候用的。”方乐急忙道。
“你自己琢磨的?”祁有民惊讶的问。
原本祁有民还以为是孙清平创出来的方剂呢,没想到是方乐。
“当时也是针对患者的情况。”方乐有点尴尬。
“好,好。”
祁有民赞了两声,笑着道:“那个方剂我细细看了,回阳救逆,固本培元,对于很多急危病症都有用,关键的时候可以保命啊。”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大多数情况都是那关键的一步,也就是在患者发病的那一刹那,如果能度过,后续或许还能有机会,一旦过不去,那就没办法了。
这个破格救心汤针对不少急危病 少急危病症都有作用,回阳救逆,固本培元,关键的时候是能吊住患者一口气的。
说着话,三个人到了客厅,祁远山和方乐搀扶着祁有民在客厅坐下。
“老二!”
坐下之后,祁有民回头对祁远山说了一声,祁远山站起身上了楼,不多会儿从楼上拿下来一个精致的檀木盒子。
盒子大概长十五寸,宽八寸,高五寸,是个长方体的盒子。
祁远民把盒子递给祁有民,祁有民接过盒子,伸手在盒子上摩擦了几下,然后递给了方乐。
“祁老,这是?”
方乐不解的看向祁有民。
“打开看看。”
祁有民笑着道。
方乐伸手接过,然后小心打开,打开之后里面是黄色的丝绸,打开丝绸,方乐才看清楚,竟然是一套银针。
里面是一整套银针,总共九枚,有鑱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是中医针灸中用到的几种针型。
这一套银针又被称之为伏羲九针。
在杏林界,一直把伏羲认为是中医针灸的鼻祖,神农是中医草药方面的鼻祖,普遍认为中医所用的几种针型最初都是伏羲发明的。
九种针型,每一种都有不同的用法和不同的作用。
就在方乐查看的时候,祁有民缓缓道:“这一套银针是我爷爷传给我的,我们祁家是御医之后,这一套银针也是御赐银针。”
什么御医之后,御赐之后,诸如类似的噱头,真的不少,但是祁有民却不屑于撒这种谎。
祁有民的这个中医世家,御医之后和方乐家的中医世家还真不同,真的是祖上好几代就开始行医,到了祁有民这一辈,都是好几代了,家学渊源。
“祁老,这太贵重了。”
方乐急忙道。
“没什么贵重的。”
祁有民笑着道:“这一套银针使用价值其实不大,主要也就是象征意义,你帮我续命,同时又会烧山火和透天凉,这一套银针最适合你不过,其他人也不配。”
“老爷子送给你,你就收下吧。”
祁远山在边上道。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方乐急忙道。
正如祁有民所说,这一套银针使用价值确实不大。
中医的针刺用针从最初到现在也是经过了多年发展的,最初是石针、木针,还有青铜针,也有金针,到了后来普遍成了银质的银针。
银针之所以能成为主流,一方面是银针的质地相较于金针和铜针硬一些,而且银针还有一个特质,就是遇到大多数毒素会变色,可以用来试毒。
在实际的临床中,一些病症通过银针针刺,银针的细微变化也能帮助医生判断。
针刺用针的发展也是和生产力息息相关的。
到了现在,针灸用针虽然也依旧以银针为主,但是里面也加了一些东西,质地更硬一些,方便一些初学者入门。
这一套银针也只是普通的银针,没什么特殊之处。
不过这一套银针对祁家人来说确实意义非凡,而且又是祁有民送给方乐的,传出去绝对能让杏林界不少人羡慕。
“我的书房还有一些藏书。”
祁有民缓缓道:“你这一段时间没事可以随时进去查看,哪怕我不在了,也可以借阅。”
“谢谢祁老。”
方乐再次道谢。
上次祁有民就送了方乐几本书,都是外面找不到的,祁有民书房的藏书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像祁有民这种家传的中医名家,家里是真的有不少孤本的。
“不用谢我。”
祁有民笑了笑,慢慢道:“中医传承不息,绵延不绝,代代相传,到了这个时期,确实很多事让人唏嘘......”
“原本我还说这一阵你在我边上,我能指点你一番的,昨晚看了你的病案,我深感我自己能教你的也不多。”
“祁老您言重了。”方乐急忙道。
祁有民缓缓摆了摆手。
“身为医者,探求医理,治病救人,那是一生的事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中医的方剂、针灸、推拿就是中医治病救人的利器,但是这些东西也只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说着祁有民看着方乐:“你是我这么多年见过的最有天赋的年轻人,天生的医者,在我生命的最后时刻,能遇到你这么一位年轻后生,也算是老天对我的恩赐了。”
方乐把手中的盒子轻轻拿起,缓缓道:“祁老之志也是我方乐之志,必不让祁老失望。”
“好,好,好。”
祁有民又是一阵开怀大笑,回头对祁远民道:“这小子懂我,懂我啊。”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国上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国上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