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请立储君(下)
目录:明末逐鹿天下| 作者:风啸木| 类别:历史军事
皇帝苏河听完玄武卫指挥使苏长胜的汇报。
他神色如常道:“这些文官近期的动向,朕已经知道。
玄武卫继续盯着这些文官,密切汇报他们的动向。”
苏长胜领命告退。
他回到玄武卫,组织玄武卫的密探,紧盯着这些文官的动向。
皇帝苏河看着玄武卫调查的情况。
大部分文官的密谈,玄武卫的密探都能调查清楚。
除了几个人极为谨慎的文官,他们在密室中谈论,这种情况密探很难接近。
这些官员,也是玄武卫密探,重点关注的官员。
这些文官对于储君的上心程度,比他这个皇帝还高。
朝堂上这些官员,很多都是利益熏心之辈。
看到有拥立储君的功绩,他们一拥而上。
皇帝苏河,对于这种情况看得很开。
他在建国的路上,见识到太多的投机者。
这些人能用,却不能重用。
他们嘴上说着家国大义,私底下完全为了自己的利益行事。
朝臣之中,魏时鸣看得比较明白。
冯三秋更清楚军方的定位,活得更加通透。
大都督府交给他手中,这是正确的选择。
皇帝苏河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考虑,他已经想好大华帝国储君的选拔机制。
他准备趁这个机会,正式颁布大华帝国立储的相关制度。
………………………………
八月的最后一场大朝会,在皇极殿院内即将开场。
炎炎烈日照耀下,皇帝苏河从乾清宫赶往皇极殿。
文武百官乘坐马车或是汽车,有序进入紫禁城,他们互相打招呼,准备上朝。
很多文官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有些人脸色不太好,仿佛踏上刑场的犯人。
坤宁宫,皇后王文君派遣心腹老太监,前往皇极殿角落偷听,了解大朝会的动向。
其他事情,皇后王文君不会关注。
立储这件事,关系她和儿子的切身利益,必须要第一时间了解相关情况。
哪些大臣支持她所生的皇子,这个也要了解清楚。
她要知道外朝,哪些官员属于自己人。
德妃李慧欣看到皇后王文君的动向。
她也派遣心腹,前往皇极殿附近,了解大朝会的情况。
大华帝国还没有确定储君人选。
她的儿子并非嫡长子,但也有希望成为太子。
如果没有机会,她肯定让儿子蛰伏起来。
今后成为一个富贵王爷,安稳的过完一生。
如果真的有机会,她必须全力扶持儿子上位,不拼搏一场,真不会甘心。
仁妃那仁看着皇后王文君和德妃李慧欣的动作。
她摸着儿子苏勐的脑袋,长叹一声。
苏蒙哪怕是再出彩,他因为自身血脉的原因,与储君无缘。
仁妃只希望,他儿子苏蒙能安稳度过这一生。
淑妃曲清漪了解到后宫的动向。
她看着怀中熟睡的儿子,咬了咬银牙,吩咐心腹前往皇极殿。
她协助皇帝苏河处理政务,对于朝廷的事情,看得非常明白。
这次群臣逼宫,能让皇帝苏河让步,立下储君的人选。
她怀中这个还没断奶的小家伙,完全没有希望。
但群臣没有达到他们的目的,小家伙还有希望。
哪怕是立下储君,也不是毫无希望。
开国君主或是英明神武皇帝的太子,下场都不算太好。
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
………………………………
皇帝苏河坐在龙椅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众位爱卿平身。”
皇帝苏河说完这句话,参加大朝会的官员纷纷站直身体,这也标志着大朝会正式开始。
首相魏时鸣主持大朝会,依次对御前会议讨论的政策进行朝议。
大朝会在这时,它和以往的情况一样。
御前会议讨论的政策,绝大多数通过朝议。
只是关于海关进出口商品的关税。
有朝臣提出建议,不应该在各个港口,重复征收关税。
皇帝苏河让税务局,通过电报网络,完善关税征收的流程和验证工作。
大朝会既定的事项讨论完。
皇帝苏河询问道:“各位爱卿,今日是否有事进行朝议。”
参加大朝会的官员,提出一件事,大朝会继续进行,无事就会下朝。
一般情况下,遇到突发事件或是某位官员想要弹劾政敌,都会在这个时期进行。
皇帝苏河的话声刚落,皇极殿前的院落中,文武百官出现了几息沉默。
周方志公公准备站出来,宣布大朝会结束。
户部员外郎孟文成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
他站出来躬身行礼,双手捧着他的奏疏说道:“臣启禀陛下,坊间流传郑王王仲策写给陛下的信。
郑王在信中明说,陛下应该立储以安民心。
秦二世而亡,何也?秦二世胡亥无能,储君不正,亡国之道。”
皇帝苏河知道大量文官在暗中串联,想要拥立储君。
有的大臣是想立拥立之功,让自己的家族得利。
有的大臣是想通过储君影响大华帝国未来国策,让自己的学派得利。
皇帝苏河都没想到,竟然会有人这么莽撞。
直接以秦二世而亡作为突破口。
暗示不立储君,大华帝国要二世而亡。
首相魏时鸣听到孟文成的话,他忍不住站出来,怒斥道:“放肆,秦二世而亡,非胡亥之罪。
秦王实亡于商鞅的耕战法,秦灭六国,严刑峻法有利于统一天下。
秦统一天下,严刑峻法连老秦人都受不了,更何况是六国之人。
秦国的军功贵族已经绑架国家,只有始皇帝才能打破这个利益集团。
哪怕是汉武唐宗成为秦二世,也没办法救秦国。
六国和秦国,都是亡于内。
杜牧的《阿房宫赋》所言,臣因为很精确。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首相魏时鸣语调激昂,念诵着《阿房宫赋》的结尾。
内阁大臣李志升,看到首相魏时鸣站出来阻拦,还想要转移话题。
今天群臣想要讨论立储,首相魏时鸣却把话题引到秦亡原因。
他知道自己再不站出来,其他人的心气就无法维持。
按照以往的情况,都是派系的小弟进行冲锋,他这个大老在形势明朗时一锤定音。
】
现在他只能发起冲锋。
李志升从魏时鸣后方的队伍中站出来。
他向皇帝苏河鞠躬行礼之后,面向首相魏时鸣。
“首相大人,我有不同的意见。
孟文成说法有些偏颇,但他确实是肺腑之言。
储君之位空悬,会引发朝臣心思动荡,不利于朝政的稳固。
储君之位空悬,会导皇子滋生野心,很可能导致皇家骨肉相残。
自古以来,因为皇位不正常更迭,导致王朝由盛转衰的例子,屡见不鲜。”
内阁大臣李志升,再一次向皇帝苏河鞠躬。
他悲愤的说道:“陛下,请原谅老臣无礼。
历朝历代选择儒家,就是儒家能稳定王朝的传承。
嫡长子继承制,从大明皇位传承来看,他也非常稳固。
臣斗胆请求陛下,大华帝国储君确立嫡长子继承制。
立皇子苏蜀为太子,以安朝臣和百姓的心。”
李志升说完直接一躬到底,大朝会上的形势,与他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他没有想到,首相魏时鸣会站出来阻拦。
这导致他们循序递进的计划,完全无法施展。
李志升说完,工部尚书金银花,户部左侍郎马冯杩等官员。
他们立刻站出来,向皇帝苏河躬身行礼,异口同声说道:“臣请陛下确立储君嫡长子继承制,立苏蜀为太子,稳固国本,以安民心。”
………………………………
皇极殿外,偷听大朝会内容的老太监,他们在纸上写上相应内容,立刻让人小跑着返回后宫报信。
负责值班守卫的麒麟卫士兵。
他们看着这些老太监的动作,都没有前去阻拦,只是把他们的身份记录在桉。
宫中的太监十分稀少,每一个太监的名声都很大。
宫中的人,都能认出来这些太监的身份。
皇后和贵妃身边的人,没有必要,他们不会阻拦。
皇后王文君,很快得到大朝会的情况。
她听闻旧儒派请立苏蜀为太子,心中有些欣喜,又有些担心。
皇帝苏河不喜欢儒家理学,这些人冒出来,会不会弄巧成拙?
王文君鬓角的汗水不断淌下,哪怕是新装在坤宁宫的空调吹着凉风,都起不到作用。
德妃李慧欣,她得到这个消息,露出气愤的神情。
她咬着牙说道:“旧儒派,本宫与你们势不两立。”
李慧欣长叹一声,自己大哥留下的势力,大部分都在军方。
现在的情况,军方参与到立储之争,会起到反效果。
李慧欣派人去联络后宫其他妃子,这些人都是潜在的盟友。
如果嫡长子继承制真的确立,她们要想办法联合其他派系,先把旧儒派清扫出朝堂。
再把嫡长子继承制改掉,这是长久的斗争。
淑妃曲清漪,她了解到消息后,又接到德妃李慧欣联盟的请求。
曲清漪想了想,答应了李慧欣的请求。
………………………………
工部右侍郎王大钢用余光看着首相魏时鸣。
李志升这些人的做法,他看得很明白。
这些人就想让大华帝国储君制度,成为嫡长子继承制。
只要这个旧儒家的制度确立,哪怕旧儒家现在势弱,他们早晚也会死灰复燃。
王大钢非常警惕旧儒家。
以士绅利益为主的旧儒家,他们一直在拼命打压,士之外的任何群体。
士农工商,农这个群体,在什么时候都没有话语权。
现在的工商实力很强,谁都不想再恢复之前的场景。
这些儒家理学老学究得势,工商业肯定会迎来倒退。
王大钢看到首相魏时鸣的示意。
他立刻站出来,鞠躬行礼之后,语气严厉的说道:“陛下,立储这是皇室家事,臣子们不应该掺和的太多。
但嫡长子继承制,这种制度不可取。
世家大族采用嫡长子继承制,是为了防范儿子太多分家产,导致整个家族无法维持。
这些世家大族的嫡长子,他们不需要有太强的才能,自然会有旁系子弟辅左。
储君作为未来的皇帝,必须要德才兼备,有实力掌控一个国家。
臣纵观历朝历代,一个王朝由盛转衰的开始,就是不断出现庸碌的君主。
等到王朝末期,积重难返。
哪怕是出现英明君主,也无法扭转颓势。”
王大钢说完,首相魏时鸣带领工商派的官员,全力支持他。
他们请求皇帝苏河,立储君不应该局限于嫡长子,却没有提出储君的人选。
皇帝苏河看到这两波臣子的表现,他却没有出声,继续观察朝臣的表现。
国子监祭酒于文和,看到朝堂上大部分官员已经表态,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
于文和站出来,躬身行礼道:“陛下,臣认为皇子苏蜀德才兼备,行事稳重。
他可立为储君,进行更全面的培养。
皇子的年岁都已经大了,陛下应该派人教授皇子各种治国理政的知识。
储君如果对治国理政一无所知,这才是极为危险的情况。”
礼部尚书韩翠柏,带着王仲策留下的新儒派。
他们没有支持工商派强烈反对的嫡长子继承制,却依然选择支持皇子苏蜀成为储君。
他们的目的,就是团结大多数朝臣,促成苏蜀成为储君。
大朝会之中的武将,他们冷眼看着这一切,谁都没有出声。
已经有超过一半以上的文官,提出立储的建议。
这些人全部等待,皇帝苏河的回答。
………………………………
皇极殿外的老太监,他们激动万分,立刻把最新的情况汇报。
皇后王文君,看到工商派不支持嫡长子继承制,她眼中的愤怒一闪而逝。
以她的智慧,能看明白这些人为什么反对。
但却因为关乎自身利益,对工商派的印象急转直下。
她等到于文和等人的发言,这才长松了一口气。
二哥王仲策给她留下的班底,选择希望最大的方法,没有拖她的后腿儿。
德妃李慧欣,她了解到工商派反对嫡长子继承制,没忍住心中的喜意,出声笑了起来。
她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
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压在她心头最大的石块儿,完全没有搬掉的希望。
现在大华帝国,有一股强大的势力反对这种制度,她才看到希望。
李慧欣只希望她儿子,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当她看到大量文官,支持皇子苏蜀成为储君,她儿子苏雷,都没有人提起。
李慧欣脸上紧张的神色一闪而逝,继续等待着皇极殿那里的消息。
决定着事情结果的关键人物,现在还没有发话。
一切都没有定下,事情还有转机。
他神色如常道:“这些文官近期的动向,朕已经知道。
玄武卫继续盯着这些文官,密切汇报他们的动向。”
苏长胜领命告退。
他回到玄武卫,组织玄武卫的密探,紧盯着这些文官的动向。
皇帝苏河看着玄武卫调查的情况。
大部分文官的密谈,玄武卫的密探都能调查清楚。
除了几个人极为谨慎的文官,他们在密室中谈论,这种情况密探很难接近。
这些官员,也是玄武卫密探,重点关注的官员。
这些文官对于储君的上心程度,比他这个皇帝还高。
朝堂上这些官员,很多都是利益熏心之辈。
看到有拥立储君的功绩,他们一拥而上。
皇帝苏河,对于这种情况看得很开。
他在建国的路上,见识到太多的投机者。
这些人能用,却不能重用。
他们嘴上说着家国大义,私底下完全为了自己的利益行事。
朝臣之中,魏时鸣看得比较明白。
冯三秋更清楚军方的定位,活得更加通透。
大都督府交给他手中,这是正确的选择。
皇帝苏河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考虑,他已经想好大华帝国储君的选拔机制。
他准备趁这个机会,正式颁布大华帝国立储的相关制度。
………………………………
八月的最后一场大朝会,在皇极殿院内即将开场。
炎炎烈日照耀下,皇帝苏河从乾清宫赶往皇极殿。
文武百官乘坐马车或是汽车,有序进入紫禁城,他们互相打招呼,准备上朝。
很多文官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有些人脸色不太好,仿佛踏上刑场的犯人。
坤宁宫,皇后王文君派遣心腹老太监,前往皇极殿角落偷听,了解大朝会的动向。
其他事情,皇后王文君不会关注。
立储这件事,关系她和儿子的切身利益,必须要第一时间了解相关情况。
哪些大臣支持她所生的皇子,这个也要了解清楚。
她要知道外朝,哪些官员属于自己人。
德妃李慧欣看到皇后王文君的动向。
她也派遣心腹,前往皇极殿附近,了解大朝会的情况。
大华帝国还没有确定储君人选。
她的儿子并非嫡长子,但也有希望成为太子。
如果没有机会,她肯定让儿子蛰伏起来。
今后成为一个富贵王爷,安稳的过完一生。
如果真的有机会,她必须全力扶持儿子上位,不拼搏一场,真不会甘心。
仁妃那仁看着皇后王文君和德妃李慧欣的动作。
她摸着儿子苏勐的脑袋,长叹一声。
苏蒙哪怕是再出彩,他因为自身血脉的原因,与储君无缘。
仁妃只希望,他儿子苏蒙能安稳度过这一生。
淑妃曲清漪了解到后宫的动向。
她看着怀中熟睡的儿子,咬了咬银牙,吩咐心腹前往皇极殿。
她协助皇帝苏河处理政务,对于朝廷的事情,看得非常明白。
这次群臣逼宫,能让皇帝苏河让步,立下储君的人选。
她怀中这个还没断奶的小家伙,完全没有希望。
但群臣没有达到他们的目的,小家伙还有希望。
哪怕是立下储君,也不是毫无希望。
开国君主或是英明神武皇帝的太子,下场都不算太好。
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
………………………………
皇帝苏河坐在龙椅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众位爱卿平身。”
皇帝苏河说完这句话,参加大朝会的官员纷纷站直身体,这也标志着大朝会正式开始。
首相魏时鸣主持大朝会,依次对御前会议讨论的政策进行朝议。
大朝会在这时,它和以往的情况一样。
御前会议讨论的政策,绝大多数通过朝议。
只是关于海关进出口商品的关税。
有朝臣提出建议,不应该在各个港口,重复征收关税。
皇帝苏河让税务局,通过电报网络,完善关税征收的流程和验证工作。
大朝会既定的事项讨论完。
皇帝苏河询问道:“各位爱卿,今日是否有事进行朝议。”
参加大朝会的官员,提出一件事,大朝会继续进行,无事就会下朝。
一般情况下,遇到突发事件或是某位官员想要弹劾政敌,都会在这个时期进行。
皇帝苏河的话声刚落,皇极殿前的院落中,文武百官出现了几息沉默。
周方志公公准备站出来,宣布大朝会结束。
户部员外郎孟文成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
他站出来躬身行礼,双手捧着他的奏疏说道:“臣启禀陛下,坊间流传郑王王仲策写给陛下的信。
郑王在信中明说,陛下应该立储以安民心。
秦二世而亡,何也?秦二世胡亥无能,储君不正,亡国之道。”
皇帝苏河知道大量文官在暗中串联,想要拥立储君。
有的大臣是想立拥立之功,让自己的家族得利。
有的大臣是想通过储君影响大华帝国未来国策,让自己的学派得利。
皇帝苏河都没想到,竟然会有人这么莽撞。
直接以秦二世而亡作为突破口。
暗示不立储君,大华帝国要二世而亡。
首相魏时鸣听到孟文成的话,他忍不住站出来,怒斥道:“放肆,秦二世而亡,非胡亥之罪。
秦王实亡于商鞅的耕战法,秦灭六国,严刑峻法有利于统一天下。
秦统一天下,严刑峻法连老秦人都受不了,更何况是六国之人。
秦国的军功贵族已经绑架国家,只有始皇帝才能打破这个利益集团。
哪怕是汉武唐宗成为秦二世,也没办法救秦国。
六国和秦国,都是亡于内。
杜牧的《阿房宫赋》所言,臣因为很精确。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首相魏时鸣语调激昂,念诵着《阿房宫赋》的结尾。
内阁大臣李志升,看到首相魏时鸣站出来阻拦,还想要转移话题。
今天群臣想要讨论立储,首相魏时鸣却把话题引到秦亡原因。
他知道自己再不站出来,其他人的心气就无法维持。
按照以往的情况,都是派系的小弟进行冲锋,他这个大老在形势明朗时一锤定音。
】
现在他只能发起冲锋。
李志升从魏时鸣后方的队伍中站出来。
他向皇帝苏河鞠躬行礼之后,面向首相魏时鸣。
“首相大人,我有不同的意见。
孟文成说法有些偏颇,但他确实是肺腑之言。
储君之位空悬,会引发朝臣心思动荡,不利于朝政的稳固。
储君之位空悬,会导皇子滋生野心,很可能导致皇家骨肉相残。
自古以来,因为皇位不正常更迭,导致王朝由盛转衰的例子,屡见不鲜。”
内阁大臣李志升,再一次向皇帝苏河鞠躬。
他悲愤的说道:“陛下,请原谅老臣无礼。
历朝历代选择儒家,就是儒家能稳定王朝的传承。
嫡长子继承制,从大明皇位传承来看,他也非常稳固。
臣斗胆请求陛下,大华帝国储君确立嫡长子继承制。
立皇子苏蜀为太子,以安朝臣和百姓的心。”
李志升说完直接一躬到底,大朝会上的形势,与他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他没有想到,首相魏时鸣会站出来阻拦。
这导致他们循序递进的计划,完全无法施展。
李志升说完,工部尚书金银花,户部左侍郎马冯杩等官员。
他们立刻站出来,向皇帝苏河躬身行礼,异口同声说道:“臣请陛下确立储君嫡长子继承制,立苏蜀为太子,稳固国本,以安民心。”
………………………………
皇极殿外,偷听大朝会内容的老太监,他们在纸上写上相应内容,立刻让人小跑着返回后宫报信。
负责值班守卫的麒麟卫士兵。
他们看着这些老太监的动作,都没有前去阻拦,只是把他们的身份记录在桉。
宫中的太监十分稀少,每一个太监的名声都很大。
宫中的人,都能认出来这些太监的身份。
皇后和贵妃身边的人,没有必要,他们不会阻拦。
皇后王文君,很快得到大朝会的情况。
她听闻旧儒派请立苏蜀为太子,心中有些欣喜,又有些担心。
皇帝苏河不喜欢儒家理学,这些人冒出来,会不会弄巧成拙?
王文君鬓角的汗水不断淌下,哪怕是新装在坤宁宫的空调吹着凉风,都起不到作用。
德妃李慧欣,她得到这个消息,露出气愤的神情。
她咬着牙说道:“旧儒派,本宫与你们势不两立。”
李慧欣长叹一声,自己大哥留下的势力,大部分都在军方。
现在的情况,军方参与到立储之争,会起到反效果。
李慧欣派人去联络后宫其他妃子,这些人都是潜在的盟友。
如果嫡长子继承制真的确立,她们要想办法联合其他派系,先把旧儒派清扫出朝堂。
再把嫡长子继承制改掉,这是长久的斗争。
淑妃曲清漪,她了解到消息后,又接到德妃李慧欣联盟的请求。
曲清漪想了想,答应了李慧欣的请求。
………………………………
工部右侍郎王大钢用余光看着首相魏时鸣。
李志升这些人的做法,他看得很明白。
这些人就想让大华帝国储君制度,成为嫡长子继承制。
只要这个旧儒家的制度确立,哪怕旧儒家现在势弱,他们早晚也会死灰复燃。
王大钢非常警惕旧儒家。
以士绅利益为主的旧儒家,他们一直在拼命打压,士之外的任何群体。
士农工商,农这个群体,在什么时候都没有话语权。
现在的工商实力很强,谁都不想再恢复之前的场景。
这些儒家理学老学究得势,工商业肯定会迎来倒退。
王大钢看到首相魏时鸣的示意。
他立刻站出来,鞠躬行礼之后,语气严厉的说道:“陛下,立储这是皇室家事,臣子们不应该掺和的太多。
但嫡长子继承制,这种制度不可取。
世家大族采用嫡长子继承制,是为了防范儿子太多分家产,导致整个家族无法维持。
这些世家大族的嫡长子,他们不需要有太强的才能,自然会有旁系子弟辅左。
储君作为未来的皇帝,必须要德才兼备,有实力掌控一个国家。
臣纵观历朝历代,一个王朝由盛转衰的开始,就是不断出现庸碌的君主。
等到王朝末期,积重难返。
哪怕是出现英明君主,也无法扭转颓势。”
王大钢说完,首相魏时鸣带领工商派的官员,全力支持他。
他们请求皇帝苏河,立储君不应该局限于嫡长子,却没有提出储君的人选。
皇帝苏河看到这两波臣子的表现,他却没有出声,继续观察朝臣的表现。
国子监祭酒于文和,看到朝堂上大部分官员已经表态,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
于文和站出来,躬身行礼道:“陛下,臣认为皇子苏蜀德才兼备,行事稳重。
他可立为储君,进行更全面的培养。
皇子的年岁都已经大了,陛下应该派人教授皇子各种治国理政的知识。
储君如果对治国理政一无所知,这才是极为危险的情况。”
礼部尚书韩翠柏,带着王仲策留下的新儒派。
他们没有支持工商派强烈反对的嫡长子继承制,却依然选择支持皇子苏蜀成为储君。
他们的目的,就是团结大多数朝臣,促成苏蜀成为储君。
大朝会之中的武将,他们冷眼看着这一切,谁都没有出声。
已经有超过一半以上的文官,提出立储的建议。
这些人全部等待,皇帝苏河的回答。
………………………………
皇极殿外的老太监,他们激动万分,立刻把最新的情况汇报。
皇后王文君,看到工商派不支持嫡长子继承制,她眼中的愤怒一闪而逝。
以她的智慧,能看明白这些人为什么反对。
但却因为关乎自身利益,对工商派的印象急转直下。
她等到于文和等人的发言,这才长松了一口气。
二哥王仲策给她留下的班底,选择希望最大的方法,没有拖她的后腿儿。
德妃李慧欣,她了解到工商派反对嫡长子继承制,没忍住心中的喜意,出声笑了起来。
她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
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压在她心头最大的石块儿,完全没有搬掉的希望。
现在大华帝国,有一股强大的势力反对这种制度,她才看到希望。
李慧欣只希望她儿子,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当她看到大量文官,支持皇子苏蜀成为储君,她儿子苏雷,都没有人提起。
李慧欣脸上紧张的神色一闪而逝,继续等待着皇极殿那里的消息。
决定着事情结果的关键人物,现在还没有发话。
一切都没有定下,事情还有转机。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末逐鹿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末逐鹿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