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一首禅诗,一个小故事
目录:生活在农村的咸鱼明星| 作者:在乡下| 类别:都市言情
两个人走出院子。
何婵并没有开启直播。上午直播了那么久,已经够了。
沿着一条路,两个人慢慢的走。
村子里的景色,真的让何婵非常喜欢。
所以忍不住再一次感慨道:“全国各地我去了不少的村子。虽然每个村子各有特色,但要说到漂亮,真的要以你们这个村子为最。”
李闲鱼笑道:“每个村子都有每个村子的好。倒也不能单独去比较什么。”
何婵点点头,她也同意李闲鱼这种说法。
然后看到前面一块水田里,有人正在插秧,问道:“对了,你们家有种水稻吗?”
李闲鱼道:“有啊!刚插完秧两天。你要是早两天来,能看到我在田里插秧。”
何婵掩嘴笑道:“你还会下田插秧?我倒是有些意外。”
李闲鱼道:“不用意外。对了,说到插秧,我这里还有一首诗呢。”
“诗?”何婵很有兴趣,“什么诗?念来听听。”
李闲鱼点点头。不过,他没有直接把诗念出来。他觉得念诗有点别扭。
他在路边折了一截树枝,在一块松软的泥面上,将诗写了出来。
正是前世唐朝时期布袋和尚那首颇有哲理的禅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何婵看完之后,眼前一亮,说道:“这诗不错啊!挺有哲理的。我以前没听过这首诗呢?这是谁的诗啊?”
李闲鱼心道你当然没听过了。
然后说道:“你以前没听过很正常。因为在以前它并不存在。”
“嗯?”何婵一开始没明白是什么意思?
但很快反应了过来,相当惊喜的说道:“你是说这首诗是你写的?”
然后还没等李闲鱼说话,很快又连连点头,“对对对,我早应该想到的。”
何婵突然想起了《白蛇传》里面的那些歌词。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能写出如此经典的歌词的人,那是绝对也能够写出好诗的。
李闲鱼在写诗作词上,也应该有着非常高的水平才对。
以前都没想到这一块上。
现在,李闲鱼的身份怕是又要增加一个了。
何婵越想越兴奋,又问道:“你是在前两天插秧的时候,突然心中有感,然后有了这首诗。对不对?”
李闲鱼心里有些好笑。他还什么都没说呢,何婵就自己脑补完了。
不过这样也好。这样他就不用说那么多了。
前两天他在栽秧子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前世这首诗。
当时他就在想,是不是可以找个机会在这个世界将其写出?
而现在就是一个机会。
所以,他将其写了出来。
对于何婵的话,他点了点头,说道:“可以这样说。”
何婵更兴奋了,连忙拿出手机,说道:“我要把这首诗拍下来。然后发个视频。可以吗?”
李闲鱼点头,“可以。”
李闲鱼之所以要把诗写出来,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
所以,何婵要发视频,这是好事。
何婵直接用视频拍摄。
先将诗拍了下来,然后又拍了旁边的秧田,以及前面正在插秧的人。
这些都是视频素材。她回去之后要把这些素材剪辑、拼接,然后再搭配背景音乐,配音、配字幕等,做成视频发布。
拍完之后,何婵说道:“好了,我回去之后做视频。我觉得这个视频肯定会火。”
李闲鱼笑道:“视频会不会火我们先不说。关于这些禾苗我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你要不要听?”
“要啊!当然要。你快说。”何婵再一次惊喜。
今天的惊喜当真是接二连三。
李闲鱼道:“那我们边走边说。”
何婵点头。脸上尽是期待之色。
两个人一边走,李闲鱼一边慢慢说,“说是古时候有个人,他总是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能够长得快些。
他是天天都跑到田边去看。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很多天过去了。田里的禾苗似乎一点也没有长高。
这让他十分焦急。他打算想个办法,让田里的禾苗能够长得快一点。
结果,他还真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相当激动。赶紧跑到田里,将所有禾苗全部一株一株手动拔高。
如此一来,所有禾苗都的确在瞬间就长高了一截。
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所有禾苗全都死了。”
这是前世一个非常著名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也写作《拔苗助长》。
这两种说法都可以。只是多用《揠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不过,如果根据其出处看,正确的写法应该是《揠苗助长》。
因为《孟子·公孙丑上》里写得很清楚,“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
里面的“宋”,指的是周朝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宋国。而并非后面的宋朝。
李闲鱼先前在写那首诗的时候,突然又想到了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很简单,但却相当经典。
所表达的寓意非常深刻,但又浅显易懂。
即便是孩子们听过一遍之后,也能轻易明白其中的道理。
所以,这绝对是一个相当好的故事。
李闲鱼便想着既然都已经把那首诗写出来了,那又何不再顺便把这个故事也带过来呢?
反正一个是带,两个也是带嘛。
而这个故事应该也能够让何婵感到惊喜吧?
结果当然如此。
何婵在听完之后,相当相当激动,说道:“闲鱼先生,这个故事是你自己写的?是不是?太好了!这个故事相当好!我可以肯定,这个故事一旦公开,便会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最后变得家喻户晓,那都是很有可能的。”
何婵绝对相信这个故事是李闲鱼自己所写。
连《白蛇传》那样的故事都创作得出,更何况这样一个小故事?
当然,很多时候越是这样的小故事,其创作难度反而还往往越大。
想要写出一个成功的小故事,或许会比成功创作出一个长篇故事的难度更大。
但是,对于李闲鱼来说,这两方面的创作显然都不在话下。
所以,这个故事不用说。一定就是李闲鱼自己写的。
何婵越想越激动,今天的惊喜真的太多了!
……
何婵并没有开启直播。上午直播了那么久,已经够了。
沿着一条路,两个人慢慢的走。
村子里的景色,真的让何婵非常喜欢。
所以忍不住再一次感慨道:“全国各地我去了不少的村子。虽然每个村子各有特色,但要说到漂亮,真的要以你们这个村子为最。”
李闲鱼笑道:“每个村子都有每个村子的好。倒也不能单独去比较什么。”
何婵点点头,她也同意李闲鱼这种说法。
然后看到前面一块水田里,有人正在插秧,问道:“对了,你们家有种水稻吗?”
李闲鱼道:“有啊!刚插完秧两天。你要是早两天来,能看到我在田里插秧。”
何婵掩嘴笑道:“你还会下田插秧?我倒是有些意外。”
李闲鱼道:“不用意外。对了,说到插秧,我这里还有一首诗呢。”
“诗?”何婵很有兴趣,“什么诗?念来听听。”
李闲鱼点点头。不过,他没有直接把诗念出来。他觉得念诗有点别扭。
他在路边折了一截树枝,在一块松软的泥面上,将诗写了出来。
正是前世唐朝时期布袋和尚那首颇有哲理的禅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何婵看完之后,眼前一亮,说道:“这诗不错啊!挺有哲理的。我以前没听过这首诗呢?这是谁的诗啊?”
李闲鱼心道你当然没听过了。
然后说道:“你以前没听过很正常。因为在以前它并不存在。”
“嗯?”何婵一开始没明白是什么意思?
但很快反应了过来,相当惊喜的说道:“你是说这首诗是你写的?”
然后还没等李闲鱼说话,很快又连连点头,“对对对,我早应该想到的。”
何婵突然想起了《白蛇传》里面的那些歌词。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能写出如此经典的歌词的人,那是绝对也能够写出好诗的。
李闲鱼在写诗作词上,也应该有着非常高的水平才对。
以前都没想到这一块上。
现在,李闲鱼的身份怕是又要增加一个了。
何婵越想越兴奋,又问道:“你是在前两天插秧的时候,突然心中有感,然后有了这首诗。对不对?”
李闲鱼心里有些好笑。他还什么都没说呢,何婵就自己脑补完了。
不过这样也好。这样他就不用说那么多了。
前两天他在栽秧子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前世这首诗。
当时他就在想,是不是可以找个机会在这个世界将其写出?
而现在就是一个机会。
所以,他将其写了出来。
对于何婵的话,他点了点头,说道:“可以这样说。”
何婵更兴奋了,连忙拿出手机,说道:“我要把这首诗拍下来。然后发个视频。可以吗?”
李闲鱼点头,“可以。”
李闲鱼之所以要把诗写出来,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
所以,何婵要发视频,这是好事。
何婵直接用视频拍摄。
先将诗拍了下来,然后又拍了旁边的秧田,以及前面正在插秧的人。
这些都是视频素材。她回去之后要把这些素材剪辑、拼接,然后再搭配背景音乐,配音、配字幕等,做成视频发布。
拍完之后,何婵说道:“好了,我回去之后做视频。我觉得这个视频肯定会火。”
李闲鱼笑道:“视频会不会火我们先不说。关于这些禾苗我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你要不要听?”
“要啊!当然要。你快说。”何婵再一次惊喜。
今天的惊喜当真是接二连三。
李闲鱼道:“那我们边走边说。”
何婵点头。脸上尽是期待之色。
两个人一边走,李闲鱼一边慢慢说,“说是古时候有个人,他总是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能够长得快些。
他是天天都跑到田边去看。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很多天过去了。田里的禾苗似乎一点也没有长高。
这让他十分焦急。他打算想个办法,让田里的禾苗能够长得快一点。
结果,他还真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相当激动。赶紧跑到田里,将所有禾苗全部一株一株手动拔高。
如此一来,所有禾苗都的确在瞬间就长高了一截。
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所有禾苗全都死了。”
这是前世一个非常著名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也写作《拔苗助长》。
这两种说法都可以。只是多用《揠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不过,如果根据其出处看,正确的写法应该是《揠苗助长》。
因为《孟子·公孙丑上》里写得很清楚,“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
里面的“宋”,指的是周朝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宋国。而并非后面的宋朝。
李闲鱼先前在写那首诗的时候,突然又想到了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很简单,但却相当经典。
所表达的寓意非常深刻,但又浅显易懂。
即便是孩子们听过一遍之后,也能轻易明白其中的道理。
所以,这绝对是一个相当好的故事。
李闲鱼便想着既然都已经把那首诗写出来了,那又何不再顺便把这个故事也带过来呢?
反正一个是带,两个也是带嘛。
而这个故事应该也能够让何婵感到惊喜吧?
结果当然如此。
何婵在听完之后,相当相当激动,说道:“闲鱼先生,这个故事是你自己写的?是不是?太好了!这个故事相当好!我可以肯定,这个故事一旦公开,便会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最后变得家喻户晓,那都是很有可能的。”
何婵绝对相信这个故事是李闲鱼自己所写。
连《白蛇传》那样的故事都创作得出,更何况这样一个小故事?
当然,很多时候越是这样的小故事,其创作难度反而还往往越大。
想要写出一个成功的小故事,或许会比成功创作出一个长篇故事的难度更大。
但是,对于李闲鱼来说,这两方面的创作显然都不在话下。
所以,这个故事不用说。一定就是李闲鱼自己写的。
何婵越想越激动,今天的惊喜真的太多了!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生活在农村的咸鱼明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生活在农村的咸鱼明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