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于“文学”的畅想(二)
目录:风子日记| 作者:风子| 类别:历史军事
4年12月1日星期三多云
我喜欢美国文学,虽然美国文学公认的没有文化底蕴,也许正因为此他们的文章写得更加真挚。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那些作家们只单纯的是作家,不像中国的作家,除了“作家”二字之外还有“学者”、“专家”等一系列头衔,这些头衔叫的他们飘飘然,动辄引经据典。
中国文学的最大弊病莫过于“卖弄”。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处所说的,中国的作家之所以要写话本、写小说……不过是要借着故事情节卖弄他的那几首歪诗。而曹雪芹本人也未能免俗,虽然他的诗写得好,也未必要在可有可无之处硬生生的加上去。
中国向来崇尚含蓄美,所以文人们不能直接炫耀自己的才情,因此便只能寄托于他们的著作,文章好与坏且不必管,便要挥尽胸中所有,让天下人见识到自己的渊博,然后深呼吸一下便觉得全身舒畅。
卖弄是为了炫耀,这是对于有真知灼见的人而言,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也无可厚非。但对于那些沽名钓誉之流,卖弄却是为了藏拙。一篇文章中出现个“yes”或者“no”,读者便认为作者有莎士比亚般的英语造诣。
正如美国作家爱伦.坡在《如何写布莱克伍德式文章》中的辛辣讽刺,这些为了卖弄而卖弄的作家实在应该鄙视之,而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却是读者的善良以及对作家的过度信任。
作家在中国之所以能得到信任和尊敬也许正因为他们卖弄的本领。他们早已经使读者误以为他们知识渊博,无所不知,对于这样的人自然要衷心钦佩。而如今作家的地位日益低微,也正是因为这些光环的破碎吧?
适当的援引或许确实可使文章增色,但过分的牵强,在不恰当处插入一个美丽的典故,不仅坏了文章,更坏了典故。
写作应该投入真挚的个人情感,如果一味的学舌,自己的观点、情感怕就要便秘了吧。
ps:推荐大家看一看爱伦.坡的作品,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都非常的不错。
我喜欢美国文学,虽然美国文学公认的没有文化底蕴,也许正因为此他们的文章写得更加真挚。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那些作家们只单纯的是作家,不像中国的作家,除了“作家”二字之外还有“学者”、“专家”等一系列头衔,这些头衔叫的他们飘飘然,动辄引经据典。
中国文学的最大弊病莫过于“卖弄”。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处所说的,中国的作家之所以要写话本、写小说……不过是要借着故事情节卖弄他的那几首歪诗。而曹雪芹本人也未能免俗,虽然他的诗写得好,也未必要在可有可无之处硬生生的加上去。
中国向来崇尚含蓄美,所以文人们不能直接炫耀自己的才情,因此便只能寄托于他们的著作,文章好与坏且不必管,便要挥尽胸中所有,让天下人见识到自己的渊博,然后深呼吸一下便觉得全身舒畅。
卖弄是为了炫耀,这是对于有真知灼见的人而言,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也无可厚非。但对于那些沽名钓誉之流,卖弄却是为了藏拙。一篇文章中出现个“yes”或者“no”,读者便认为作者有莎士比亚般的英语造诣。
正如美国作家爱伦.坡在《如何写布莱克伍德式文章》中的辛辣讽刺,这些为了卖弄而卖弄的作家实在应该鄙视之,而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却是读者的善良以及对作家的过度信任。
作家在中国之所以能得到信任和尊敬也许正因为他们卖弄的本领。他们早已经使读者误以为他们知识渊博,无所不知,对于这样的人自然要衷心钦佩。而如今作家的地位日益低微,也正是因为这些光环的破碎吧?
适当的援引或许确实可使文章增色,但过分的牵强,在不恰当处插入一个美丽的典故,不仅坏了文章,更坏了典故。
写作应该投入真挚的个人情感,如果一味的学舌,自己的观点、情感怕就要便秘了吧。
ps:推荐大家看一看爱伦.坡的作品,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都非常的不错。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风子日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风子日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