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零九回 (上)茶楼阅卷商议曲直
目录: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作者:满山红遍| 类别:玄幻奇幻
黛玉回到嘉德殿,皇上已经等着她用晚膳了。看着黛玉一脸兴奋,皇上笑道:“什么事情让妹妹这么开心?”黛玉嫣然一笑:“母后说好我们都在梅园阅卷呢。云妹妹说要烤肉,母后都应了。”皇上笑道:“你们倒是会享受。”
晚膳后皇上看着黛玉道:“今日北静太妃和北静王妃找你什么事?”黛玉惊奇的看着皇上,皱了下鼻子,不屑理他。皇上叹气道:“倒是打得好主意。不过这几个倒是还算不上恶毒之人,否则非要治北静郡王个罪不可。”黛玉笑道:“没什么罪过便算了,犯言直谏却不该治罪的。如今世道是没表面那么平静,虽非末世,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皇上捏了下黛玉的鼻子道:“那就给你个面子依你说的吧。若是不知悔改,哥哥可不依了。”
黛玉道:“哥哥,母后说,过几日要整日在梅园阅卷,让我在慈萱宫住几日呢,免得来回辛苦。”皇上看着黛玉,很是不愿意的道:“不过就这么点儿路,你要是在慈萱宫住,哥哥也去好了。”黛玉听罢笑嘻嘻撒娇,皇上方拧了她的脸。怎么可能不回来,每日的情况还得告诉哥哥呢,不过是母后疼她故而有这么一说罢了。
自此每日早膳后黛玉便去慈萱宫,晚膳前回来。各省的考卷陆续都带进京了,竟有几万份之多。国子监和礼部看了叫苦不迭,不想皇上却让人先都收起来封好,看多少取多少,暗地里却将江南三省及北方五省的考卷先行送入后宫,暂放在两仪殿。又将京兆府及江南三省的先送至慈萱宫交给皇太后着妥当人等看管。
见到考卷送来,太后便命人将考卷送到茶楼。黛玉探春湘云惜春等都觉得奇怪,不是去梅园吗,怎么又改茶楼了?莫不是四海池还专门设有茶楼?太后看着黛玉的小脸儿都皱到一块儿去了还是不明白,笑道:“一会儿到了不就明白了。”说着领着众人去了。宫里的事务暂时由两位皇太妃协管。
众人来到梅园,地上已有薄薄的积雪,一片洁白。而梅树枝头,各色梅花已三三两两悄然吐蕊。有洁白素净的玉蝶梅,有花如碧玉萼如翡翠的绿萼梅,有红颜淡妆的宫粉梅,有胭脂滴滴的朱砂梅,有浓艳如墨的墨梅,更有枝干盘曲、娇若游龙的龙游梅等,各具特色。虽只是极少数的几朵,且还是半开,却别有一番意味。中间夹杂着一些儿桂树,因桂花并无可赏,只闻其香,是以大多随意种在各处,使得八月里处处都能闻见桂香。
因梅花“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不畏严寒,傲雪而开,玉洁冰清。故而历代文士对梅花吟咏极多,用来寄托傲世清高的思想情操。卢梅坡有“梅雪争春未肯降,诗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王安石的咏梅佳作《梅花》道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与“梅妻鹤子”的故事一起,成为千古绝唱。便是百花再好,“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花魁还是非梅花不可的,也是名至实归。
作为岁寒三友之一,梅花除了盛放观赏,入诗吟诵外,还是画家的最爱。最著名的有宋徽宗的《喜鹊登梅图》,无名氏的《梅竹禽鸟图》,王冕的《墨梅图》,徐禹功的《雪梅图》,吴昌硕的《梅花图》等。且梅花还可与其他事物组成图案,如“喜鹊登梅”、“竹梅双喜”等,预示着喜庆与吉祥。当然,梅子梅花的入药之用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在梅园中间,有座直逼镇海楼的大房子,较别处的楼阁都要大许多。黛玉等很是兴奋,想是冬日里可以在里面松快的玩耍了。走到跟前一看,上面挂着一块匾额,书着两个篆体大字“茶楼”。低头一看,隔着里外已经站着的许多宫女太监,穿过那大开着的门窗,一下就明白了:原来里面摆满了各色茶花。怪道叫做茶楼,此茶非彼茶也。
茶花又叫曼陀罗,原是南方植物,怕冷,怪道专门盖了栋楼养着。茶楼四面有许多门窗,只因茶花喜阳却怕晒,又怕冷。是以夏日则将四面门窗尽开,冬日则需在太阳出来时尽量开窗晒,且还要保持适当通风。茶花喜湿,因此茶楼四边儿都有地沟,便于夏日浇水,且地面水蒸上来能保证湿度;冬日则通上温泉水,或是烧热的水,除保温外,还要维持湿度。正因如此,原是南方极常见的花儿,到了北边儿,竟是娇贵的紧,极难养活。
皇太后笑道:“太祖皇帝定江山时到过西南边,见茶花好,便一心要栽种。却每每种不活,后来专门命人设法种好的。如今可都成气候了。每年五六月天气暖和时,那边照例还会挑些名贵的品种贡上。那边几株大的,却是老茶了,开得一直都很好。”黛玉顺着太后的手望过去,果真有几株都快有一丈高了。好在这楼高近三丈,倒不限拥挤。楼中间还有个阁楼,因茶花都是摆放在四面墙下的,故而楼中间及阁楼果真可以摆酒吃茶。
宁公主笑道:“这茶楼可是四海池乃至后宫最严密的地方之一,我们平时都是不能来的,如今借着阅卷却可以来呆一段时间,也算是额外的进益哦。”太后笑道:“你这是抱怨呢?茶花是极难养的,每年不过大家来欣赏几次而已,来得多了,怕摘了花或是弄坏了。如此岂不就又赏不成了?”娴公主吐吐舌头忙到一边儿赏茶去了。
如今茶花也是刚开,万般风流却已显露。白妃和童子面花瓣洁白如玉,白妃的花心微黄,端庄温婉,而童子面则是白中透出淡淡的一点儿粉粉的娇红,清纯柔和,似幼儿娇颜。普陀紫光大如莲花,花中间呈现血牙色,外边呈现淡淡的紫色,慈和如菩萨的莲花宝座。九芯十八辬,又名狮子头,颜色或深或浅,丰箿圆湛,如狻猊之极举手奋跃。鸳鸯凤冠,叶似赤丹,叶脉比赤丹细密清楚,叶色浓绿,偶有黄色斑块;花红色,瓣上洒白色线条和点块,花色艳丽。花鹤翎,花深桃红色,上洒白色斑块,花形有碗口大,花瓣挺,花色鲜。
还有那十八学士、壮元红、皇冠、绯爪芙蓉、茶梅、赛牡丹、孔雀椿、花牡丹、花仙子、鱼尾茶、十样景、早春桃红、粉西施、雪人、黄绣球、龟背金花茶、恨天高、朱砂紫袍、雪皎等,让人叹为观止。或许百花之中唯有茶花,才能让人如此热心于培育出无数的姿态万千的各种新品来。其花之美、之艳、之纯、之柔,姹紫嫣红,非别花之可比。
在百花之中,牡丹雍容华贵,兰花清幽淡雅,桃花红粉不自娇,而茶花则绚烂多姿。虽然茶花也从秋末冬初直开到春尽,却由于不能傲风霜而未能与梅争一席之地,但这并不妨碍众人对它的喜爱。茶花古称海石榴或是海榴,自古咏茶名诗也颇多。李白《咏邻女东窗海石榴》诗曰:“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贯休《山茶花》诗曰:“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红谬。今朝一朵坠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温庭筠《海榴》诗曰:“海榴红似火,先解报春风。叶乱裁笺绿,花宜插鬓红。蜡珠攒作蒂,缃彩剪成丛。郑驿多归思,相期一笑同。”苏轼《王伯所藏赵昌山茶》诗曰:“萧萧南山松,黄叶陨劲风。谁怜儿女花,散火冰雪中。能传岁寒姿,古来唯丘翁。赵叟得其妙,一洗胶粉空。掌中调丹砂,染此鹤顶红。何须夸落墨,独赏江南工。”陆游《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著花不已》诗曰:“东园三日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此时赏梅品茶尚早,且众人皆是有事在身,不过略略浏览一番,便都聚到中间来。太监已在四周支好屏风,以免外面凉风吹了众人。围屏之中设有大桌五张,高几十来个,上面已经摞了一些儿考卷。由于恩科考卷非同凡响,故而四周都立的有侍卫,时刻盯着那些考卷。
黛玉一直怀疑周贤之卷,是以亲自拿了京兆府前十八名的考卷看起来。先翻看了解元的考卷,一边儿看一边儿皱眉。待看完第二场,便一把撂了,牙齿都有些儿响起来了。其他人都看着黛玉,见她垂眉凝神,面色严肃,皆知有些问题,因此都小心的看着自己手中的考卷。黛玉撂了那解元的,也不待看别人的,便翻起周贤的考卷看起来。最后一场是《康宁之道,万事之统》,写道:(作者注:节选自董仲舒在汉武帝即位初的对策,本人很喜欢这段,读者若无兴趣可以略过,见《汉书&8226;卷五十六&8226;董仲舒传第二十六》)
孔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自悲可致此物,而身卑贱不得致也。今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居得致之位,操可致之势,又有能致之资,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爱民而好士,可谓谊主矣。然而天地未应而美祥莫至者,何也?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圣王之继乱世也,扫除其迹而悉去之,复修教化而崇起之。教化已明,习俗已成,子孙循之,行五六百岁尚未败也。至周之末世,大为亡道,以失天下。秦继其后,独不能改,又益甚之,重禁文学,不得挟书,弃捐礼谊而恶闻之,其心欲尽灭先圣之道,而颛为自恣苟简之治,故立为天子十四岁而国破亡矣。自古以来,未尝有以乱济乱,大败天下之民如秦者也。其遗毒余烈,至今未灭,使习俗薄恶,人民嚚顽,抵冒殊扞,孰烂如此之甚者也。孔子曰:“腐朽之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如以汤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张而不更张,虽有良工不能善调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今临政而愿治七十余岁矣,不如退而更化;更化则可善治,善治则灾害日去,福禄日来。《诗》云:“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为政而宜于民者,固当受禄于天。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晁,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臣闻制度文采玄黄之饰,所以明尊卑,异贵贱,而劝有德也。故《春秋》受命所先制者,改正朔,易服色,所以应天也。然则官至旌旗之制,有法而然者也。故孔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俭非圣人之中制也。臣闻良玉不瑑,资质润美,不待刻瑑,此亡异于达巷党人不学而自知也。然则常玉不瑑,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臣闻圣王之治天下也,少则习之学,长则材诸位,爵禄以养其德,刑罚以威其恶,故民晓于礼谊而耻犯其上。武王行大谊,平残贼,周公作礼乐以文之,至于成康之隆,囹圄空虚四十余年,此亦教化之渐而仁谊之流,非独伤肌肤之效也。至秦则不然。师申商之法,行韩非之说,憎帝王之道,以贪狼为俗,非有文德以教训于下也。诛名而不察实,为善者不必免,而犯恶者未必刑也。是以百官皆饰虚辞而不顾实,外有事君之礼,内有背上之心;造伪饰诈,趣利无耻;又好用憯酷之吏,赋敛亡度,竭民财力,百姓散亡,不得从耕织之业,群盗并起。是以刑者甚众,死者相望,而奸不息,俗化使然也。故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此之谓也。
今陛下并有天下,海内莫不率服,广览兼听,极群下之知,尽天下之美,至德昭然,施于方外。夜郎、康居,殊方万里,说德归谊,此太平之致也。然而功不加于百姓者,殆王心未加焉。曾子曰:“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知,则光大矣。高明光大,不在于它,在乎加之意而已。”愿陛下因用所闻,设诚于内而致行之,则三王何异哉!
陛下亲耕籍田以为农先,夙寤晨兴,忧劳万民,思维往古,而务以求贤,此亦尧、舜之用心也,然而未云获者,士素不厉也。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今以一郡一国之众,对亡应书者,是王道往往而绝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今吏既亡教训于下,或不承用主上之法,暴虐百姓,与奸为市,贫穷孤弱,冤苦失职,甚不称陛下之意。是以阴阳错缪,氛气弃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济,皆长吏不明,使至于此也。……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font>
晚膳后皇上看着黛玉道:“今日北静太妃和北静王妃找你什么事?”黛玉惊奇的看着皇上,皱了下鼻子,不屑理他。皇上叹气道:“倒是打得好主意。不过这几个倒是还算不上恶毒之人,否则非要治北静郡王个罪不可。”黛玉笑道:“没什么罪过便算了,犯言直谏却不该治罪的。如今世道是没表面那么平静,虽非末世,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皇上捏了下黛玉的鼻子道:“那就给你个面子依你说的吧。若是不知悔改,哥哥可不依了。”
黛玉道:“哥哥,母后说,过几日要整日在梅园阅卷,让我在慈萱宫住几日呢,免得来回辛苦。”皇上看着黛玉,很是不愿意的道:“不过就这么点儿路,你要是在慈萱宫住,哥哥也去好了。”黛玉听罢笑嘻嘻撒娇,皇上方拧了她的脸。怎么可能不回来,每日的情况还得告诉哥哥呢,不过是母后疼她故而有这么一说罢了。
自此每日早膳后黛玉便去慈萱宫,晚膳前回来。各省的考卷陆续都带进京了,竟有几万份之多。国子监和礼部看了叫苦不迭,不想皇上却让人先都收起来封好,看多少取多少,暗地里却将江南三省及北方五省的考卷先行送入后宫,暂放在两仪殿。又将京兆府及江南三省的先送至慈萱宫交给皇太后着妥当人等看管。
见到考卷送来,太后便命人将考卷送到茶楼。黛玉探春湘云惜春等都觉得奇怪,不是去梅园吗,怎么又改茶楼了?莫不是四海池还专门设有茶楼?太后看着黛玉的小脸儿都皱到一块儿去了还是不明白,笑道:“一会儿到了不就明白了。”说着领着众人去了。宫里的事务暂时由两位皇太妃协管。
众人来到梅园,地上已有薄薄的积雪,一片洁白。而梅树枝头,各色梅花已三三两两悄然吐蕊。有洁白素净的玉蝶梅,有花如碧玉萼如翡翠的绿萼梅,有红颜淡妆的宫粉梅,有胭脂滴滴的朱砂梅,有浓艳如墨的墨梅,更有枝干盘曲、娇若游龙的龙游梅等,各具特色。虽只是极少数的几朵,且还是半开,却别有一番意味。中间夹杂着一些儿桂树,因桂花并无可赏,只闻其香,是以大多随意种在各处,使得八月里处处都能闻见桂香。
因梅花“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不畏严寒,傲雪而开,玉洁冰清。故而历代文士对梅花吟咏极多,用来寄托傲世清高的思想情操。卢梅坡有“梅雪争春未肯降,诗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王安石的咏梅佳作《梅花》道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与“梅妻鹤子”的故事一起,成为千古绝唱。便是百花再好,“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花魁还是非梅花不可的,也是名至实归。
作为岁寒三友之一,梅花除了盛放观赏,入诗吟诵外,还是画家的最爱。最著名的有宋徽宗的《喜鹊登梅图》,无名氏的《梅竹禽鸟图》,王冕的《墨梅图》,徐禹功的《雪梅图》,吴昌硕的《梅花图》等。且梅花还可与其他事物组成图案,如“喜鹊登梅”、“竹梅双喜”等,预示着喜庆与吉祥。当然,梅子梅花的入药之用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在梅园中间,有座直逼镇海楼的大房子,较别处的楼阁都要大许多。黛玉等很是兴奋,想是冬日里可以在里面松快的玩耍了。走到跟前一看,上面挂着一块匾额,书着两个篆体大字“茶楼”。低头一看,隔着里外已经站着的许多宫女太监,穿过那大开着的门窗,一下就明白了:原来里面摆满了各色茶花。怪道叫做茶楼,此茶非彼茶也。
茶花又叫曼陀罗,原是南方植物,怕冷,怪道专门盖了栋楼养着。茶楼四面有许多门窗,只因茶花喜阳却怕晒,又怕冷。是以夏日则将四面门窗尽开,冬日则需在太阳出来时尽量开窗晒,且还要保持适当通风。茶花喜湿,因此茶楼四边儿都有地沟,便于夏日浇水,且地面水蒸上来能保证湿度;冬日则通上温泉水,或是烧热的水,除保温外,还要维持湿度。正因如此,原是南方极常见的花儿,到了北边儿,竟是娇贵的紧,极难养活。
皇太后笑道:“太祖皇帝定江山时到过西南边,见茶花好,便一心要栽种。却每每种不活,后来专门命人设法种好的。如今可都成气候了。每年五六月天气暖和时,那边照例还会挑些名贵的品种贡上。那边几株大的,却是老茶了,开得一直都很好。”黛玉顺着太后的手望过去,果真有几株都快有一丈高了。好在这楼高近三丈,倒不限拥挤。楼中间还有个阁楼,因茶花都是摆放在四面墙下的,故而楼中间及阁楼果真可以摆酒吃茶。
宁公主笑道:“这茶楼可是四海池乃至后宫最严密的地方之一,我们平时都是不能来的,如今借着阅卷却可以来呆一段时间,也算是额外的进益哦。”太后笑道:“你这是抱怨呢?茶花是极难养的,每年不过大家来欣赏几次而已,来得多了,怕摘了花或是弄坏了。如此岂不就又赏不成了?”娴公主吐吐舌头忙到一边儿赏茶去了。
如今茶花也是刚开,万般风流却已显露。白妃和童子面花瓣洁白如玉,白妃的花心微黄,端庄温婉,而童子面则是白中透出淡淡的一点儿粉粉的娇红,清纯柔和,似幼儿娇颜。普陀紫光大如莲花,花中间呈现血牙色,外边呈现淡淡的紫色,慈和如菩萨的莲花宝座。九芯十八辬,又名狮子头,颜色或深或浅,丰箿圆湛,如狻猊之极举手奋跃。鸳鸯凤冠,叶似赤丹,叶脉比赤丹细密清楚,叶色浓绿,偶有黄色斑块;花红色,瓣上洒白色线条和点块,花色艳丽。花鹤翎,花深桃红色,上洒白色斑块,花形有碗口大,花瓣挺,花色鲜。
还有那十八学士、壮元红、皇冠、绯爪芙蓉、茶梅、赛牡丹、孔雀椿、花牡丹、花仙子、鱼尾茶、十样景、早春桃红、粉西施、雪人、黄绣球、龟背金花茶、恨天高、朱砂紫袍、雪皎等,让人叹为观止。或许百花之中唯有茶花,才能让人如此热心于培育出无数的姿态万千的各种新品来。其花之美、之艳、之纯、之柔,姹紫嫣红,非别花之可比。
在百花之中,牡丹雍容华贵,兰花清幽淡雅,桃花红粉不自娇,而茶花则绚烂多姿。虽然茶花也从秋末冬初直开到春尽,却由于不能傲风霜而未能与梅争一席之地,但这并不妨碍众人对它的喜爱。茶花古称海石榴或是海榴,自古咏茶名诗也颇多。李白《咏邻女东窗海石榴》诗曰:“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贯休《山茶花》诗曰:“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红谬。今朝一朵坠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温庭筠《海榴》诗曰:“海榴红似火,先解报春风。叶乱裁笺绿,花宜插鬓红。蜡珠攒作蒂,缃彩剪成丛。郑驿多归思,相期一笑同。”苏轼《王伯所藏赵昌山茶》诗曰:“萧萧南山松,黄叶陨劲风。谁怜儿女花,散火冰雪中。能传岁寒姿,古来唯丘翁。赵叟得其妙,一洗胶粉空。掌中调丹砂,染此鹤顶红。何须夸落墨,独赏江南工。”陆游《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著花不已》诗曰:“东园三日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此时赏梅品茶尚早,且众人皆是有事在身,不过略略浏览一番,便都聚到中间来。太监已在四周支好屏风,以免外面凉风吹了众人。围屏之中设有大桌五张,高几十来个,上面已经摞了一些儿考卷。由于恩科考卷非同凡响,故而四周都立的有侍卫,时刻盯着那些考卷。
黛玉一直怀疑周贤之卷,是以亲自拿了京兆府前十八名的考卷看起来。先翻看了解元的考卷,一边儿看一边儿皱眉。待看完第二场,便一把撂了,牙齿都有些儿响起来了。其他人都看着黛玉,见她垂眉凝神,面色严肃,皆知有些问题,因此都小心的看着自己手中的考卷。黛玉撂了那解元的,也不待看别人的,便翻起周贤的考卷看起来。最后一场是《康宁之道,万事之统》,写道:(作者注:节选自董仲舒在汉武帝即位初的对策,本人很喜欢这段,读者若无兴趣可以略过,见《汉书&8226;卷五十六&8226;董仲舒传第二十六》)
孔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自悲可致此物,而身卑贱不得致也。今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居得致之位,操可致之势,又有能致之资,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爱民而好士,可谓谊主矣。然而天地未应而美祥莫至者,何也?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圣王之继乱世也,扫除其迹而悉去之,复修教化而崇起之。教化已明,习俗已成,子孙循之,行五六百岁尚未败也。至周之末世,大为亡道,以失天下。秦继其后,独不能改,又益甚之,重禁文学,不得挟书,弃捐礼谊而恶闻之,其心欲尽灭先圣之道,而颛为自恣苟简之治,故立为天子十四岁而国破亡矣。自古以来,未尝有以乱济乱,大败天下之民如秦者也。其遗毒余烈,至今未灭,使习俗薄恶,人民嚚顽,抵冒殊扞,孰烂如此之甚者也。孔子曰:“腐朽之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如以汤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张而不更张,虽有良工不能善调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今临政而愿治七十余岁矣,不如退而更化;更化则可善治,善治则灾害日去,福禄日来。《诗》云:“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为政而宜于民者,固当受禄于天。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晁,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臣闻制度文采玄黄之饰,所以明尊卑,异贵贱,而劝有德也。故《春秋》受命所先制者,改正朔,易服色,所以应天也。然则官至旌旗之制,有法而然者也。故孔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俭非圣人之中制也。臣闻良玉不瑑,资质润美,不待刻瑑,此亡异于达巷党人不学而自知也。然则常玉不瑑,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臣闻圣王之治天下也,少则习之学,长则材诸位,爵禄以养其德,刑罚以威其恶,故民晓于礼谊而耻犯其上。武王行大谊,平残贼,周公作礼乐以文之,至于成康之隆,囹圄空虚四十余年,此亦教化之渐而仁谊之流,非独伤肌肤之效也。至秦则不然。师申商之法,行韩非之说,憎帝王之道,以贪狼为俗,非有文德以教训于下也。诛名而不察实,为善者不必免,而犯恶者未必刑也。是以百官皆饰虚辞而不顾实,外有事君之礼,内有背上之心;造伪饰诈,趣利无耻;又好用憯酷之吏,赋敛亡度,竭民财力,百姓散亡,不得从耕织之业,群盗并起。是以刑者甚众,死者相望,而奸不息,俗化使然也。故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此之谓也。
今陛下并有天下,海内莫不率服,广览兼听,极群下之知,尽天下之美,至德昭然,施于方外。夜郎、康居,殊方万里,说德归谊,此太平之致也。然而功不加于百姓者,殆王心未加焉。曾子曰:“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知,则光大矣。高明光大,不在于它,在乎加之意而已。”愿陛下因用所闻,设诚于内而致行之,则三王何异哉!
陛下亲耕籍田以为农先,夙寤晨兴,忧劳万民,思维往古,而务以求贤,此亦尧、舜之用心也,然而未云获者,士素不厉也。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今以一郡一国之众,对亡应书者,是王道往往而绝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今吏既亡教训于下,或不承用主上之法,暴虐百姓,与奸为市,贫穷孤弱,冤苦失职,甚不称陛下之意。是以阴阳错缪,氛气弃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济,皆长吏不明,使至于此也。……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font>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红楼梦之继续荒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红楼梦之继续荒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