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义胜堂
目录:羽翼天朝| 作者:两司马| 类别:历史军事
张政羽怒气冲脑,晕倒在戏台之下,被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救回了家。小姑娘心里还是美滋滋的,觉得眼前帅哥与自己有缘,这小姑娘便是黄圣衣了。他却不知道,人世间哪有那么多巧合的事情。
经过方才的一段插曲,黄圣衣和爷爷告了一声罪,独自前往闺房休息。
看着孙女柔情似水的眼神,黄宜圣叹息一声。自从上次在深巷中见到张政羽之后,他推掉所有的应酬,专心调查这个年轻人的身世背景。也许陈二是第一个见到张政羽的,说到真正的了解,却是非他黄宜圣莫属。张政羽什么时候在福州出现的,为什么前往福州城买药,一切全在掌握之中。
所以在张政羽晕倒的时候,才能及时地出现在身边。他本来只是想深入了解这个年轻人身上的秘密。不仅仅是“双刀破流”的命世之相,还有看看此人能否寄托他的抱负。在福州城,所有人都知道安民巷有个黄大仙。却不知道黄大仙也是凡夫俗子,也是有抱负的人。为了这个抱负,他甚至连自己儿子的死都顾不上。在孙女眼中,他是相依为命的长辈。又有谁知道,他其实还有另一个隐秘的身份?
黄宜圣走到桌前,轻声道:“下来吧,圣衣已经走了!”
话音刚落,便见一条黑影从横梁上跳了下来,然后恭敬地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东流问师傅安!一切都安排妥当。义胜堂的的兄弟牢记师傅的教诲,随时可以赴汤蹈火。”
“你我师徒,何必如此客气,起来吧!”黄宜圣看着跪在地上的年轻人,有些不悦道。
地上这人是他的徒弟谢逸,表字东流。乃是明朝开国永平侯谢成之后。明太祖朱和尚为了江山稳固而大杀功臣,谢成便在其中。后来为了逃脱诛杀,谢家其中的一支迁到了广东防城,在当地安定了下来。
谢逸母亲早亡,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谢尚六年前死于英国人之手。也是是因缘巧合,当时黄宜圣前往广东寻找儿子,无意之中看到谢逸流落街头,当时起了恻隐之心,将年仅十六岁的谢逸收留下来。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打听到儿子也死在英国人手中,顿时对谢逸起了同命相怜的感觉,黄大仙看他聪明伶俐,是个可造之材。便收他当了徒弟。后来更是将自己一手创办起来的义胜堂交给他打理。
这个徒弟什么都好,就是繁文缛节太多,这点为他所不喜。男子汉总是拘泥于条条框框,又怎能成得了大事!
儿子死在英夷手中,全身中十三颗铜子。当兵勇将尸首放在眼前时,整个身体上如同蜂窝般充满了弹孔。这件事情深深地刺激了他,让他知道,现在这个世道,已经变天了。要想继续做着四夷宾服的美梦,再没有可能。而当前满清统治着华夏,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接受这个现实的。要想改变,只能造反。
所以,他一手创办了义胜堂,静待风云突变!而谢逸,便是他的左膀右臂,整个义胜堂,也只有他,知道师父的心事。他低眉顺目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礼不可废,东流谨遵师父教诲。”轻轻几句,便将师父的责怪挡了回去。
在福州,义胜堂是个正常的存在。平日里赈济乡里,做的也是名副其实的义举。谁也不知道,背后的的真正掌控人居然是人人尊重的黄大仙。
黄宜圣指着床上的张政羽,轻声道:“从今日起,你放下所有事物,一心一意地跟着他。”
“师父,这是为何?”谢逸皱了皱眉头,床上之人他认得,那是这短时间以来,他亲自跟踪调查的一个年轻人。他不明白师父为什么会对这个年轻人如此重视,便将心中的疑问摆了出来。
“义胜堂早晚会落在你的手上,我今日便索性与你说个明白。”黄宜圣看着张政羽坚毅的面孔,沉声道,“你可知为师研究《推背图》已经三十多年……”
声音戛然而止,老者忽然走到门前,猛地把门栓拉开,生气道:“你要进来便进来,在门外傻站什么!”
门外之人赫然便是刚才回房休息的黄圣衣,她伸头往床上看了看,脸上一阵红晕,低着头,嗡声道:“人家,人家只是过来看看爷爷休息没有。”她探身欲进,看着张政羽均匀的呼吸,如水的眼圈已经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烟雾,终于咬咬牙转身离去。
至始至终,小姑娘居然没有看到谢逸的存在。
看到眼前这一幕,张政羽有苦难言,一切都是陌生的环境,他该怎么做?在小姑娘离开的时候已经醒了过来。他对自己踢落被子以及非礼人家姑娘的事情,还有些印象。他不是迂腐的人,也不会认为,只是抱了一下,人家便当他一辈子的依靠,从此非君不嫁了。
但是这毕竟是一件很失礼的事情,尤其是在这个时代,还在身边还有一个老人的情况下。他脑海中一片空白,只是一个念头在回想:醒来后我该怎么表现?是表现的一点事情都不知道,还是表现的什么时候都知道呢?
他一直在纠结着,便把谢逸纠结了出来。然后将两人的对话一字不落地听在耳中。看到小姑娘去而复返,返而复回。他爽性装傻充愣,就当现在还没醒过来好了。因为他实在不想多事!
黄宜圣好大的兴致被孙女破坏,回过头来再也没有先前的心情。他看着自己的徒弟,沉声道:“至于具体原因,为师有机会便告诉你好了。你说说,这一趟两广之行有什么收获。”
“徒儿此行大有收获,两广天地会群情汹涌,只怕不日间便有消息传来。张嘉祥一伙、罗大纲与张钊一伙都已经举起义旗。尤其是罗大纲此人,仗义疏财,为人又是勇武剽悍,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至于湖南的雷再浩,听说也是近日举起的义旗,湖南礼教森严,只怕他很难成功。”
“广州又有什么消息呢?”黄宜圣听闻,眉头紧皱。
“广州百姓一直反对洋鬼子进城,现在已经爆发好几次浪潮。去年广州知府刘浔因为和英人签订进城协议,被百姓烧了衙门,甚至连他的朝服也被烧了。两广总督耆英只好罢了他的官。没想到今年英人在三月初只用了两天一夜便占领了虎门炮台,迫使耆英不得不答应英人的进城要求。”
黄宜圣大怒道:“耆英这个卖国贼,好没来由!不知道英酋与何时进得城?”
谢逸听到这里,低声笑道:“当虎门炮台被占时,洋鬼子提出惩凶、赔偿、传教、租地、派兵保护侨民、进城与军费七项条件。耆英则回复说,除了进城,其它都好商量,最后实在扛不住了,只得和英人定了一个两年进城之约。以徒儿看来,只怕这个两年之约也是糊弄英人的伎俩。无论成与不成,他任两广总督的日子都不多了。”
黄宜圣太后看着他,欣赏道:“原来你也看出来了,说说你的理由。”
“是!”谢逸告了一声罪,躬身道,“和夷人定下进城之约,耆英的名声便臭了。师父知道不知道广州士绅是如何对待耆英的?说起来师父也许不信,直到徒儿返回时,广州城中仍然在到处发送着传单,上面写着:选定弓箭手,埋伏射耆英;破了黄烟筒,自后不劳兵。经过这件事情,不但两广总督耆英被粤人深恨,就连广东巡抚黄恩彤,也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好,痛快!你继续说。”黄宜圣听到这里,叫了一声好,兴致勃发,出出声催促道。
“耆英办了这件事情,广州群情汹涌。朝廷便不得不找一个替罪羊,来分担卖国的罪名,这是其一。其二,则是他在两广失去威严,又如何服众?既不能服众,便只能请求内调了。最重要的是,耆英这个人,向以守信为荣。与英人定下两年进城之期,到时候假如他在任的话,广州百姓仍然不给他面子,他这不是自打嘴巴吗?”
“不错,分析的有条有理,不枉为师这些年的教导。”
谢逸继续道:“广东巡抚黄恩彤因为这件事情的牵连,在年前已经被革职查办。现在是以六品顶戴留粤委差。他自认为对朝廷忠心一片,为国为民,反受到如此待遇,只怕离离开的时间也不长了。”
“忠心个屁,卖国贼人人该杀!”黄宜圣大喊道。
“可惜了这个人!”张政羽轻声低语。
“你说什么!”黄宜圣与谢逸不约而同地看向床铺,四道眼光直直射在张政羽身上,目光中露出深深的愤怒。
经过方才的一段插曲,黄圣衣和爷爷告了一声罪,独自前往闺房休息。
看着孙女柔情似水的眼神,黄宜圣叹息一声。自从上次在深巷中见到张政羽之后,他推掉所有的应酬,专心调查这个年轻人的身世背景。也许陈二是第一个见到张政羽的,说到真正的了解,却是非他黄宜圣莫属。张政羽什么时候在福州出现的,为什么前往福州城买药,一切全在掌握之中。
所以在张政羽晕倒的时候,才能及时地出现在身边。他本来只是想深入了解这个年轻人身上的秘密。不仅仅是“双刀破流”的命世之相,还有看看此人能否寄托他的抱负。在福州城,所有人都知道安民巷有个黄大仙。却不知道黄大仙也是凡夫俗子,也是有抱负的人。为了这个抱负,他甚至连自己儿子的死都顾不上。在孙女眼中,他是相依为命的长辈。又有谁知道,他其实还有另一个隐秘的身份?
黄宜圣走到桌前,轻声道:“下来吧,圣衣已经走了!”
话音刚落,便见一条黑影从横梁上跳了下来,然后恭敬地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东流问师傅安!一切都安排妥当。义胜堂的的兄弟牢记师傅的教诲,随时可以赴汤蹈火。”
“你我师徒,何必如此客气,起来吧!”黄宜圣看着跪在地上的年轻人,有些不悦道。
地上这人是他的徒弟谢逸,表字东流。乃是明朝开国永平侯谢成之后。明太祖朱和尚为了江山稳固而大杀功臣,谢成便在其中。后来为了逃脱诛杀,谢家其中的一支迁到了广东防城,在当地安定了下来。
谢逸母亲早亡,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谢尚六年前死于英国人之手。也是是因缘巧合,当时黄宜圣前往广东寻找儿子,无意之中看到谢逸流落街头,当时起了恻隐之心,将年仅十六岁的谢逸收留下来。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打听到儿子也死在英国人手中,顿时对谢逸起了同命相怜的感觉,黄大仙看他聪明伶俐,是个可造之材。便收他当了徒弟。后来更是将自己一手创办起来的义胜堂交给他打理。
这个徒弟什么都好,就是繁文缛节太多,这点为他所不喜。男子汉总是拘泥于条条框框,又怎能成得了大事!
儿子死在英夷手中,全身中十三颗铜子。当兵勇将尸首放在眼前时,整个身体上如同蜂窝般充满了弹孔。这件事情深深地刺激了他,让他知道,现在这个世道,已经变天了。要想继续做着四夷宾服的美梦,再没有可能。而当前满清统治着华夏,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接受这个现实的。要想改变,只能造反。
所以,他一手创办了义胜堂,静待风云突变!而谢逸,便是他的左膀右臂,整个义胜堂,也只有他,知道师父的心事。他低眉顺目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礼不可废,东流谨遵师父教诲。”轻轻几句,便将师父的责怪挡了回去。
在福州,义胜堂是个正常的存在。平日里赈济乡里,做的也是名副其实的义举。谁也不知道,背后的的真正掌控人居然是人人尊重的黄大仙。
黄宜圣指着床上的张政羽,轻声道:“从今日起,你放下所有事物,一心一意地跟着他。”
“师父,这是为何?”谢逸皱了皱眉头,床上之人他认得,那是这短时间以来,他亲自跟踪调查的一个年轻人。他不明白师父为什么会对这个年轻人如此重视,便将心中的疑问摆了出来。
“义胜堂早晚会落在你的手上,我今日便索性与你说个明白。”黄宜圣看着张政羽坚毅的面孔,沉声道,“你可知为师研究《推背图》已经三十多年……”
声音戛然而止,老者忽然走到门前,猛地把门栓拉开,生气道:“你要进来便进来,在门外傻站什么!”
门外之人赫然便是刚才回房休息的黄圣衣,她伸头往床上看了看,脸上一阵红晕,低着头,嗡声道:“人家,人家只是过来看看爷爷休息没有。”她探身欲进,看着张政羽均匀的呼吸,如水的眼圈已经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烟雾,终于咬咬牙转身离去。
至始至终,小姑娘居然没有看到谢逸的存在。
看到眼前这一幕,张政羽有苦难言,一切都是陌生的环境,他该怎么做?在小姑娘离开的时候已经醒了过来。他对自己踢落被子以及非礼人家姑娘的事情,还有些印象。他不是迂腐的人,也不会认为,只是抱了一下,人家便当他一辈子的依靠,从此非君不嫁了。
但是这毕竟是一件很失礼的事情,尤其是在这个时代,还在身边还有一个老人的情况下。他脑海中一片空白,只是一个念头在回想:醒来后我该怎么表现?是表现的一点事情都不知道,还是表现的什么时候都知道呢?
他一直在纠结着,便把谢逸纠结了出来。然后将两人的对话一字不落地听在耳中。看到小姑娘去而复返,返而复回。他爽性装傻充愣,就当现在还没醒过来好了。因为他实在不想多事!
黄宜圣好大的兴致被孙女破坏,回过头来再也没有先前的心情。他看着自己的徒弟,沉声道:“至于具体原因,为师有机会便告诉你好了。你说说,这一趟两广之行有什么收获。”
“徒儿此行大有收获,两广天地会群情汹涌,只怕不日间便有消息传来。张嘉祥一伙、罗大纲与张钊一伙都已经举起义旗。尤其是罗大纲此人,仗义疏财,为人又是勇武剽悍,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至于湖南的雷再浩,听说也是近日举起的义旗,湖南礼教森严,只怕他很难成功。”
“广州又有什么消息呢?”黄宜圣听闻,眉头紧皱。
“广州百姓一直反对洋鬼子进城,现在已经爆发好几次浪潮。去年广州知府刘浔因为和英人签订进城协议,被百姓烧了衙门,甚至连他的朝服也被烧了。两广总督耆英只好罢了他的官。没想到今年英人在三月初只用了两天一夜便占领了虎门炮台,迫使耆英不得不答应英人的进城要求。”
黄宜圣大怒道:“耆英这个卖国贼,好没来由!不知道英酋与何时进得城?”
谢逸听到这里,低声笑道:“当虎门炮台被占时,洋鬼子提出惩凶、赔偿、传教、租地、派兵保护侨民、进城与军费七项条件。耆英则回复说,除了进城,其它都好商量,最后实在扛不住了,只得和英人定了一个两年进城之约。以徒儿看来,只怕这个两年之约也是糊弄英人的伎俩。无论成与不成,他任两广总督的日子都不多了。”
黄宜圣太后看着他,欣赏道:“原来你也看出来了,说说你的理由。”
“是!”谢逸告了一声罪,躬身道,“和夷人定下进城之约,耆英的名声便臭了。师父知道不知道广州士绅是如何对待耆英的?说起来师父也许不信,直到徒儿返回时,广州城中仍然在到处发送着传单,上面写着:选定弓箭手,埋伏射耆英;破了黄烟筒,自后不劳兵。经过这件事情,不但两广总督耆英被粤人深恨,就连广东巡抚黄恩彤,也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好,痛快!你继续说。”黄宜圣听到这里,叫了一声好,兴致勃发,出出声催促道。
“耆英办了这件事情,广州群情汹涌。朝廷便不得不找一个替罪羊,来分担卖国的罪名,这是其一。其二,则是他在两广失去威严,又如何服众?既不能服众,便只能请求内调了。最重要的是,耆英这个人,向以守信为荣。与英人定下两年进城之期,到时候假如他在任的话,广州百姓仍然不给他面子,他这不是自打嘴巴吗?”
“不错,分析的有条有理,不枉为师这些年的教导。”
谢逸继续道:“广东巡抚黄恩彤因为这件事情的牵连,在年前已经被革职查办。现在是以六品顶戴留粤委差。他自认为对朝廷忠心一片,为国为民,反受到如此待遇,只怕离离开的时间也不长了。”
“忠心个屁,卖国贼人人该杀!”黄宜圣大喊道。
“可惜了这个人!”张政羽轻声低语。
“你说什么!”黄宜圣与谢逸不约而同地看向床铺,四道眼光直直射在张政羽身上,目光中露出深深的愤怒。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羽翼天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羽翼天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