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节 五年前的往事(一)
目录:业代这点事| 作者:想念小林| 类别:玄幻奇幻
赵云就这样去了彭城,无论怎么说,这对赵云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情,即使是遇见下面的情况:
彭城很困扰。
看清楚,困扰的是彭城,准确地说是彭城的市场局面和彭城的经销商,而不是马谡,因为以马谡的心态,所谓工作的困扰是不存在的。
因为串货。
在顶益公司的五年里赵云经历了十几个片区,而彭城是最特别的一个,即使后面还会讲到一个与彭城类似的片区,问题也没有这么特别,或者说―严重。
关于串货的问题我前面曾经简单提到,最普遍的原因是由于不同地区的经销商放货的价格不同,因为价差导致串货。这在很多业代看来这属于活该。彭城的特别之处在于,价差是有的,但彭城的价格不是高,而是低于其他所有区域的,甚至说低得离谱,至于离谱到什么程度,低于公司发货价。
奇哉怪也。
讲以上现象之前先来讲一下事情的起因。顺便请当年的主要人物登场。
事情要追述到五年之前,彭城当时隶属于荆州营业所,而荆州营业所的时任所长是孙策,都是熟人就不多说了。当时彭城的经销商是徐晃。孙策手下分管徐晃的是刘焉。
据说刘焉是荆州人,做业代(可能是组长)的时间久了,自然萌生了一些想法,毕竟业代这一行被我们称之为不养老也不养小,纯粹是吃青春饭的,还有可能被公司随时干掉,所以刘焉想换一份工作。
做经销商。
而时任经销商徐晃据说干得还可以,业绩达成也是能够满足公司要求的,虽然有点任性(不服从管理),但这是所有经销商的通病,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孙策老师是出了名的护犊子,在刘焉跟孙策几次约谈之后,孙策做了一个安排,找理由干掉了徐晃,把彭城的经销权给了刘焉。
这可捅了马蜂窝了。
徐晃自然是不干的,以五年前的市场状况来看,徐晃每年在康师傅的纯收益大概在八万左右,这还是刨去所有的人员工资和仓库、车辆等损耗的纯收入,八万在2001年已经是不小的数字了,而且,除了经济效益之外,康师傅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康师傅的品牌拉动效应。
当时很多经销商手里除了康师傅之外,一般还有一到两支二三线品牌,比如地方小厂家生产的糕饼、糖果之类,如果单独经营这些小产品市场是很难做的,因为很多零售店的老板对于小厂家的产品是持有排斥心理的。
但有了康师傅就不一样了,很多经销商的销售人员在推销产品的时候经常会捎带着说上一句“我们家老板是做康师傅的”,其自豪程度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一张嘴就是“我清华的”之类,这样一来,推销的难度就降低了很多。
这样算来,康师傅对徐晃的价值应该在年收益十万以上,每年丢了十万块的徐晃自然不干,毕竟干掉他的理由有点牵强,于是徐晃开始了自己的上访之路。
跟现在的上访群众差不多,徐晃背起铺盖卷先北上济南的分公司,无果。又跑到天津总公司,据说在天津呆了好几天,但因为投诉无门,也无果。
这件事在现在看来是有些不可思议的,但的的确确发生了。
还没有完……
彭城很困扰。
看清楚,困扰的是彭城,准确地说是彭城的市场局面和彭城的经销商,而不是马谡,因为以马谡的心态,所谓工作的困扰是不存在的。
因为串货。
在顶益公司的五年里赵云经历了十几个片区,而彭城是最特别的一个,即使后面还会讲到一个与彭城类似的片区,问题也没有这么特别,或者说―严重。
关于串货的问题我前面曾经简单提到,最普遍的原因是由于不同地区的经销商放货的价格不同,因为价差导致串货。这在很多业代看来这属于活该。彭城的特别之处在于,价差是有的,但彭城的价格不是高,而是低于其他所有区域的,甚至说低得离谱,至于离谱到什么程度,低于公司发货价。
奇哉怪也。
讲以上现象之前先来讲一下事情的起因。顺便请当年的主要人物登场。
事情要追述到五年之前,彭城当时隶属于荆州营业所,而荆州营业所的时任所长是孙策,都是熟人就不多说了。当时彭城的经销商是徐晃。孙策手下分管徐晃的是刘焉。
据说刘焉是荆州人,做业代(可能是组长)的时间久了,自然萌生了一些想法,毕竟业代这一行被我们称之为不养老也不养小,纯粹是吃青春饭的,还有可能被公司随时干掉,所以刘焉想换一份工作。
做经销商。
而时任经销商徐晃据说干得还可以,业绩达成也是能够满足公司要求的,虽然有点任性(不服从管理),但这是所有经销商的通病,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孙策老师是出了名的护犊子,在刘焉跟孙策几次约谈之后,孙策做了一个安排,找理由干掉了徐晃,把彭城的经销权给了刘焉。
这可捅了马蜂窝了。
徐晃自然是不干的,以五年前的市场状况来看,徐晃每年在康师傅的纯收益大概在八万左右,这还是刨去所有的人员工资和仓库、车辆等损耗的纯收入,八万在2001年已经是不小的数字了,而且,除了经济效益之外,康师傅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康师傅的品牌拉动效应。
当时很多经销商手里除了康师傅之外,一般还有一到两支二三线品牌,比如地方小厂家生产的糕饼、糖果之类,如果单独经营这些小产品市场是很难做的,因为很多零售店的老板对于小厂家的产品是持有排斥心理的。
但有了康师傅就不一样了,很多经销商的销售人员在推销产品的时候经常会捎带着说上一句“我们家老板是做康师傅的”,其自豪程度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一张嘴就是“我清华的”之类,这样一来,推销的难度就降低了很多。
这样算来,康师傅对徐晃的价值应该在年收益十万以上,每年丢了十万块的徐晃自然不干,毕竟干掉他的理由有点牵强,于是徐晃开始了自己的上访之路。
跟现在的上访群众差不多,徐晃背起铺盖卷先北上济南的分公司,无果。又跑到天津总公司,据说在天津呆了好几天,但因为投诉无门,也无果。
这件事在现在看来是有些不可思议的,但的的确确发生了。
还没有完……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业代这点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业代这点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