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重生之路过的青春 正文 第114章 平常事里有真意

正文 第114章 平常事里有真意

目录:重生之路过的青春| 作者:微醺的木桶| 类别:都市言情

    应该是因为真心的喜爱,眼睛才会老盯着那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才会分外挑剔。

    不是看不见那些光彩,只是单纯地希望,一眼望去再不见任何的问题,只剩下一览无余的美好。所以才如此不留什么情面,甚至冲动地鸡蛋里挑骨头。

    时间过去得很快,期末考结束,所有老师都加班加点地批阅,寒假回家前,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成绩单。无论是否理想,都是这半年来辛苦学习的成果。每个人都希望能带一份优秀的成绩回家,不单是给自己学习的总结,也是给在身后更为辛苦的家人一份回报。但满意的总是小部分而已。

    难过、遗憾的伤感,为回家的路途添了一丝愁怨,把回家的急迫也冲淡了少许。但还是要收拾好心情,给自己信心,期待来年的作为。没有一切从头再来的悲壮气势,那样整得太假大空了,不如自我鼓劲加油来得真情实意,更显动人。

    路波的心情不好也不坏。他的期末排名再次下滑,已经到了年级第九的位置,照这样的趋势,眼看逆突破前十不会太遥远。其实排名的情况路波真没怎么放在心上,让他感觉不爽的还是理化两门功课,时间一长,内容一多,就把路波浅薄的底给掀出来了。

    “看来,自己是真没什么天分啊,都学了两次,还是不如别人。”也难怪路波会这么想,这半年来他放在理化方面的精力起码占一半以上,还真不信自己就这么不开窍!可是考试结果表明,虽然相比过去已经有了很大很大的改善,但相比其他一些同学,他同样有着难以跨越的差距。

    老秦不无失望的眼光,路波奉劝自己不去理会为好。能怎么办,又能说什么呢?要说歉意,路波觉得自己已经很尽心,不管对谁,他都不必感到心虚。而且,老这么抱歉下去,何时是个尽头啊?路波才不会如此不明智地逼迫自己。顺其自然吧,相信老秦经历多了,应该能逐渐习惯的。

    回家面对父母的询问,路波倒是没啥好担心的。成绩虽然不很拔尖,到底还没跌出前十,何况跟自己老爸老妈说话,就无需如同老秦有点避忌,反正高二后选择文科,理化就成了会考科目,对将来高考不会产生影响。起码他的语文和英语成绩还保持在第一名呢,所以心情也不会坏到哪去。

    果然,对于路波的解释,路卫国夫妻很轻易就接受了。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们一直很相信,路波是个懂事的孩子,在学习上只要不三心二意思想不集中就好。

    “施亮考得怎么样?他在学校里还听话吧?”刘美芳似乎更担心施亮,有前科的后果真挺可怕的,固有的印象改变起来需要成倍成倍的时间,即便他在初中时就已经洗心革面努力当个好孩子好学生,更是出人意料地考进了江海中学,但消释的力量是缓慢的,而且很容易动摇。

    “还不错,班里排到21名,平时也蛮认真的。对了,他还拿了南通市中学生篮球比赛的优秀运动员奖呢,是咱们体育老师的宝贝疙瘩。”路波客观地评价说。

    “那种奖有啥用,能够在高考加个十分八分的才稀罕。他要是把打球的时间都放到功课上,我看准能考到十几名。”刘美芳对施亮练球打球的事依旧不怎么理解。

    “妈,不能这么算的,其实打球也是一种休息和调节,不会真的影响到他的学习。”

    倒不是说施亮的成绩已经到了最上限,如果照刘美芳的说法,再提高一二名也不是没有可能,但路波认为,高考前一个月来下冲刺有一定的适用,平时的话就不必了,那样跟个机器似的,会把本就不多的学习的乐趣抹杀的。

    对了,路波家现在已经住上了崭新的楼房,三上三下六间宽敞的房间,旁边还搭了间平房用作厨房,整个的住房条件比以前好了百倍。只是家具实在太少,只摆了房间的一个角,空荡荡的很。尤其是路波那间,一床一桌一椅而已,当舞池用也绰绰有余。

    因为路波的卖力写稿赚钱,给了这个家终于突破贫困界限的机会。在路波的大伯、小叔叔两家相继把楼房盖起后,路卫国夫妻也张罗着采买砖头、沙石、楼板,请了本地的一个小工程队动土建房了。当时看到他们买的建材,村里人都挺惊讶,盖楼房对哪家而言都是件大事,一般也只有家境殷实的才有能力承受这笔支出。虽然这几年村里各家各户生活条件都有改善,但只靠几亩地的出产,不吃不喝也不够那个钱啊!

    的确,路卫国一家从来不曾富裕,而且每年路波上学也是笔不小的费用,的啃掉路卫国一年辛苦收入的大半。就这样的条件,十年不吃不喝怕都建不起啊。

    “呵呵,我家路波写的书卖得好,给赚回来不少钱,光靠我们两口子,哪能呐!”路卫国如此回答亲朋邻居的问询。这一刻,在他晒得红黑的脸上,是无以言表的自豪。不去想什么靠儿子赚的钱怎么怎么的,路卫国心想,自己是穷得响叮当的,没本事赚大钱,但咱有个好儿子!不都说“养儿防老”,反正早晚都得依靠,有能耐谁不愿也有这般享受啊!

    “哇!路波够可以的啊,想不到写书这么来钱!”有人学到了一种新的赚钱法子。

    “那卫国你这楼房,可不都是小波一个字一个字给写起来的!”有上了年纪的长辈颇有感触。

    “小波这孩子,我早就说他将来会有出息!”有预言得到证实的“先知”型人物为自己的眼光很骄傲。

    “哪用将来呀,小波现在就很有出息了,又能写书赚钱帮家里盖楼房,又脑袋聪明考第一是全县的状元,等再过得几年,小波读大学,当领导,再领个漂亮得不得了的女朋友回来,哈哈,到时候卫国你也别整天捣腾那几块地了,夫妻俩吃吃用用,平时小牌打打,过得不要太开心!”这位就更厉害了,没影子的事都能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想像力可嘉。

    “嘿嘿,咱做父母的创不了好的条件,要想以后真过得好,当然得靠他自己努力了,靠我们是没指望的。”路卫国听大家谈话中一再地夸赞自家儿子,心里高兴自不必说,但嘴巴上还得表现谦虚一点,不能人家一表扬,就尾巴上翘咯。

    “呦!瞧卫国还真是够谦虚的哈,咱百森村南南北北十几里,谁不知道你生了个能耐儿子,眼馋得紧哦!要我说吧,这谁家小孩能像路波那样的,那才叫有本事!赚多少钱还不就是为了孩子,他要是长大了不争气,现在有再多钱那也是白瞎!”

    说着说着,众人心里的羡慕便愈发强烈。虽然说各家都把自己的孩子当宝贝疼爱,就是将来真的没啥出息也不见得会嫌弃什么,从来只见小的嫌老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是有其道理的。但是,如果能在某方面表现突出啥的,多给光彩啊,出门的时候,胸膛都高挺几分!

    很快地,关于路波写书挣钱给父母盖楼房的话题在百森村传开了,路波在继成为中考状元后再次成为村里的热门人物――话说他平时的“热度”就不低,不外是多一倍的谈论罢了。

    做父母的,则是又多了教育孩子的一桩生动事例。孩子还小,那就多跟着说说路波小时候的事,树立一个学习的好榜样。已经懂事明理的孩子,就多唠唠路波的孝心孝行,提前打打预防针,未雨绸缪也是好的。至于有些事情的真伪就无从考据了,反正怎么好就怎么说呗。

    路波后来从施亮那里听说了这些事(路卫国夫妻一向是把骄傲藏心里的,不怎么好意思挂嘴上),扪心自问后深感惭愧。若不是重生而来,自己也不过尔尔,哪可能有这么好的口碑!老实说,能够让父母早一些感受到生活的喜悦与幸福,应该是他再世为人子的最大意义了。

    看到父母对目前生活的满足,那种发自内心止不住的笑颜,路波同样得到了莫大的满足。幸福的生活其实很简单,不必对外在争执太多,只要能安居乐业,几亩庄稼长势良好,房前的菜地里瓜果蔬菜自给自足,下雨天的时候,几个人凑一起打牌取乐,为几块钱的输赢开动脑筋……

    这番感受,路波都写进了他的散文随笔,只是在他一贯平实的文字里,情感并不浓烈,而是被研磨进了日常作息的点滴、路人短暂逗留时的几句聊天、已经完工的平整石子马路,零零碎碎的,在不起眼的各个角落偶尔闪亮点点温馨明丽的光。

    这样的文字,写来特别有感觉,一篇又一篇,如丝般顺畅滑翔,徐徐降落笔端纸上。

    路波开始享受他的寒假,而李云飞也很有默契地寄来了他的最新专辑,并附信一封,聊他近期的生活,录音过程中的一些事,以及不少和他女友在一起的片断,洋洋洒洒写了三大张纸,没有特意的感谢之词,但路波轻易便感受到了来自好友的心意。

    “那家伙,每次都这么周到啊!”施亮感叹道,因为新专辑依旧有他的一张,从路波手中接过时,真的怪感动的。怎么说李云飞如今算得上是大歌星了,却依然记得他这个只匆匆见过一面的朋友,就算其中有路波很大的因素,也已经很难得了。

    不过他没有立即打开随身听(哦,这个也是对方送的呢,真好)欣赏,而是拿起了路波带过来的另一张,苏慧的专辑《勇气》――这个是特别的签名并留言版,只路波有,他的是一张还没拆封的。虽然是同样的专辑,但施亮就是觉得有歌星签名的听起来感觉不一样,就像他收到的李云飞的专辑都有亲笔签名,看到同学那里听着的从音像店买的专辑,施亮总感觉倍有优越感。

    一人耳朵里塞只耳机,边听边聊,聊聊大歌星的八卦,他那有限几个知晓的漂亮女友,两个小孩最后得出一个比较一致的结论,她的字不如人来得漂亮。

    可惜苏慧为了真诚表达谢意,特地跟李云飞学写简体字。唉,一番心意扔太平洋了。

    =====

    今日打开页面,发现推荐真到1000票了,高兴啊,谢谢大家了!其实本书最惨的是收藏数据,到现在连200还差几十呢。只希望,等写到50万字的时候,能把这个数也突破了。呵呵,木桶祈祷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路过的青春》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路过的青春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