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幽冥清谈之道风 正文 道教与佛教的关系与合作(完整版)

正文 道教与佛教的关系与合作(完整版)

目录:幽冥清谈之道风| 作者:宇文轻侯| 类别:历史军事

    ))元始天尊与释迦牟尼之间无矛盾。只是单纯的信仰不同。

    但佛教与道教的信仰却不能一起信仰,此二者之间无矛盾,但其修行的方向却大不相同。

    道教修行的至高境界可简称为得道,即了解道的规律,掌握道的变化,从而让自己的存在与道不矛盾,配合道的变化,从而延续生命,以追求更高深的道的奥秘,简单来说就是道教徒首先要有足够的生命去研究道,才能达到道的至高境界。这里的生命并不单指形体生命,而是道教徒在保留神识情况下的各种状态。意外死亡后的道教徒魂魄不散继续修炼或羽化脱壳而去都是修道的过程。但如果神识消失,不能继续修道则就属于违背了道教修行意义的情况。

    佛教修行的至高境界简单来说可简称涅盘(盘字通上面一个般下面木字底的PAN),这类情况在原始佛教中有两种解释,一者为彻底死亡,使得自己的神识彻底消失,不再生成不再经历任何状态,也就是说进入一种彻底解脱的状态。但我更倾向于第二种解释,也就是彻底觉悟,觉悟后不再经历任何状态,但它的前提是必须经历死亡,而且是神识消失的死亡,而它的结果也是彻底死亡,只是死亡前会有个认识到宇宙本质的过程。

    由此可见道教与佛教其信仰方向的不同,佛不问生死,道则重生厌死。

    虽然佛教修行中的死亡是追求解脱的过程,但它最后的结果则都是神识消失。

    而道教修行则强调必须保留神识,以便更好的追求道的本体。

    此二者的大方向都是追求宇宙本体,而在信仰上却存在着不可融合的修行方针,所以我的观点是,修道或研究佛教的人,可以去研究另一方,甚至多方(其他任何宗教)的教义和修行方式。但信仰方针必须只有一个。

    否则就会像狗熊掰玉米,捡一个丢一个。

    道教与佛教的关系与合作的第二个重点就是可以合学,不可合义。

    可以合学可以理解为你可以同时去学习道教和佛教的大本分学说,和它们的一些对人身体有益的功法、医疗方法或一些哲学层面的名言。这些都是好的,可以学习,且我很坚信,道教和佛教是可以并存的。很多例子可以证明,道教与佛教在不涉及信仰问题的情况下会有更大的合作空间。我们可以假设,一个佛教徒在不接触道教教义的情况下受人指导修炼道教一些吐故纳新的养身功法。这个人的身心都会更加明净,如果他坚持对佛教的研究,将会比不修炼道教功法取得更大的成就。

    同理,一个道教徒如果进行原始佛教徒般的苦行,那也会对他个人对道教经典的理解程度产生巨大的效益。

    不可合义,这是道教与佛教之间一直在争执的一个问题,佛教的原始教义是一种对宇宙奥妙的探索,它的成分里,是无偶像的,万物平等的。把自己与万物平等看到,全部当作一种观察品,最后领悟世界真谛,通过涅盘做到彻底死亡。使得自己的神识彻底消失,不再生成不再经历任何状态,也就是说进入一种彻底解脱的状态。这是释迦牟尼时期的佛教教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佛教与道教了解道的规律,掌握道的变化,从而让自己的存在与道不矛盾,配合道的变化,从而延续生命,以追求更高深的道的奥秘的教义是完全不可融合的。

    今天有人说,佛教与道教要在教义上融合,实际上这是不懂得两教教义才会有的错误。如果想了解佛教,不妨从印度史开始了解,现代版的佛教,经过了从哲学到宗教的演变,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华。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幽冥清谈之道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幽冥清谈之道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