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幽冥清谈之道风 正文 神仙录:刘章,安期生,于吉,亢仓子

正文 神仙录:刘章,安期生,于吉,亢仓子

目录:幽冥清谈之道风| 作者:宇文轻侯| 类别:历史军事

    ))

    这就是今天要讲的渤海沿海土地阳城王刘章。

    今天讲神仙谱系中的地仙安期生。地仙即得道成仙后不能或不愿升上天界的仙人称谓。安期生属于后者。安期生得道与先秦时期,得道后他常常出没于东海,以丹药赠人或出售,海边的很多老人还在小的时候就见过安期生,可老了以后见到安期生还是容颜依旧,所以称安期生为“千岁公”。后来秦始皇巡游天下时遇到安期生,一人一仙畅谈三日三夜,秦始皇谈完后很高兴,赠安期生以黄金数万两,安期生当场散给了百姓,并留下书信,要求秦始皇在他走了之后查看。书信的内容仅仅是一句话:后千岁(千岁在这里指秦始皇)求我于蓬莱山下。

    后秦始皇派方士徐福、卢生多次入海寻访,可惜都被风浪吹回。

    我个人人为安期生见秦始皇必定是要劝其善待生灵,但可惜的是秦始皇本身命中好杀,这不是谁能改变的,即使是仙人,也只能顺道而行。安期生没有留下仙术著作,也没有留下太多传说,倒是后来的游方郎中们,常有奉其为祖师的。

    翻阅史书可以知道先秦时期的人们已经没有了灵气,万物之灵的人此时已经看不到非人,感觉也迟钝了,安期生这样神异的仙人屡次出现在海边,连始皇这样的君王都辨认不出,可见此时人们的见识并没有进步,而是在退化了。

    宫崇上书在汉顺帝初年,此时的东汉政权还算稳固,一切都顺势发展,偶尔有几个毛贼起事造反,也会被几日内剿灭。

    太平年间,必有神物降临,正日武帝年间的西王母降临一样,此时的东汉王朝,迎来了属于它的祥瑞——有着一百七十卷的天书,《太平清领书》。

    献书者宫崇,是琅玡仙人于吉的弟子,当时有名的方士。此次他献书的目的,自然是想要皇帝能对这部书给以极高的评价,另外这也是一封极高明的推荐信。

    或许在宫崇看来,《太平清领书》绝对是部天书中的天书。但之后发生的事情证明,把这部天书看作经典的,只有少数人而已,至少喜欢这部书的人里,没有这位汉顺帝。

    献书几日后,宫崇接到通知“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藏之。”

    书被没收了,今日可以想象,当汉顺帝看到《太平清领书》中那些对大汉朝不利的预言时会是什么样的表情,没有一把火烧了它们,已经是极大的恩典了。

    宫崇有如被夏日里浇了一身冰水,体温急速下降。早些时候的豪情万丈早已没了踪影,此时在他看来回琅玡才是最好的选择。

    一个月后,宫崇见到了自己的老师,琅玡仙人于吉。

    于吉仙人似乎在历史上的记录就这些,他的弟子也好,学生也好,都没有将他的仙术发扬光大。

    倒是一部《太平清领书》,在民间秘密流传了数年后,终于化作吞噬大汉王朝的一头猛兽。而这头猛兽的饲养者,恰巧正是在曲阳泉水之上得到了此书的仙人于吉。

    宫崇献书后,正史对于吉仙人的记录少之又少,唯一的明显记录出现在三国初期的江东,于吉在此广受爱戴,被孙策所嫉妒,被杀。

    只是此时的于吉早已不是那个得书善道的仙人,而是一名冒于吉之名的弟子罢了。

    亢仓子真人在俗世时姓庚桑,名楚。是昔日太上道祖在人间时的几个传人之一,传说春秋时他在陈国隐居,太上道祖西行路过,传道于他。传说庚桑楚能以耳朵窥视天地,以眼睛听取人心中的声音。《南华真经》中说庚桑楚曾在毗凌孟峰隐居修炼,后感山下百姓对他起了崇拜之心而离去。云游中庚桑楚著得《亢仓子》一书后得道。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幽冥清谈之道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幽冥清谈之道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