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饿困暴风雪
目录:从知青到中南海秘书:黑月亮| 作者:零下| 类别:历史军事
(.com) 一九七九年的春节刚过,中国发生了继“抗美援朝”之后的又一场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两场相隔二十六年的战争,都是牵动着国人心弦的战争。史学家称“抗美援朝”是锁国闭关的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一场开放国门的战争,又被称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奠基之战。
这是一场两个曾经无比自豪的昭告天下:“同志加兄弟般的友谊”的国家之间的战争。双方都没有动用空军的力量,而是用人海战术,拼勇敢,拼血腥,拼牺牲,拼谁的血热,拼谁的军队死伤的多,类似于古代勇士般格斗的战争。这不完全是一场现代的钢铁的战争,更象是一场现代的意志和血肉的战争。
广州军区、昆明军区、成都军区调集了九个军,共二十二万五千人参加了攻击战。二十二万五千个青涩男儿,剃了光头,照了像,给亲人留下遗言,在军旗下宣了誓,喝了首长捧来的壮行酒,然后,高举战旗,义无反顾的冲进了南国那崇山峻岭,茂密丛林之中,那里,除了葱笼的树草,满山的山花烂漫,尤其是鲜红的杜鹃花正在盛开,剩下的就是无数炮口,枪口,还有如野花一般密布的雷区……许多许多穿着绿军装的人冲进去了,许多许多的人再也没有能回来,在温热的南国边境,当战友们找到他们遗体的时候,糜烂的已经抓不起来了——
在中国的大地上,与南方军人轰轰烈烈、悲悲壮壮的情景正相反,北方的军人正笼罩在一种如同窒息一般寂静的死亡阴影中。
一些史学家所称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一场打开国门,改革开放的奠基战,是多么浅薄,多么无知,多么愚蠢。
那年的春节里,只有邓小平和叶剑英一批老一代军人,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的指挥员的心里最明白,也最担心。这是一场要么打赢,打出国威军威的局部的战争,要么就必须承受南北夹攻,腹背迎敌的全面战争。胜者,成为世界一流军事强国,败者,论为世界二三流军事弱国。
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二十二万大军在隆隆的炮声中浩荡前进之时,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济南军区,在东北、华北、西北与苏联和外蒙古接壤的边境线上调集了十六个军,近六十万兵力,日夜枕戈戎装,分秒严阵以待。加上共和国的空军上千架作战飞机,几千枚陆空导弹,数万门火炮,几十万支轻重机枪和冲锋枪,手枪……全部阴森的指向北方——苏联边境。那才是准备一场真正的前所未有的战争——准备抗击越南的军事盟友苏联,从北方全面的进攻——准备他们打一场报复性的,牵制性的战争——因为,我们正在南方狠狠的教训着他们亚洲最亲密的朋友和最坚定的军事同盟者。
南方,我强敌不弱,我攻敌守,顺势!北方,敌强我不弱,敌攻我守,逆势!虽然从形势和情报上分析和判断,苏联还不敢悍然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但是,中**人还是立足于一个“打”字。
全世界的所有政治家,军事家们的目光都投向中越南方边境的同时,全世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们的内心却都在思虑着中苏边境的风云。
离开中越边境三千公里的黑龙江中苏边境,冰冻的蜿蜒的黑龙江上,北风凄历的大小兴安岭中,厚厚白雪覆盖的三江平原上……象一个无声的,巨型的弹药库,一颗子弹,一枚手榴弹,一发炮弹的炸响,都会引来惊天动地的爆炸和无边的火焰。
就在这里,发生了一件与南方战争似乎毫无关系,但又似乎有着游丝般相连的事情。朴凡,就被无情的,也是幸运的卷入此事。这对于他来说,是一场真正的生与死考验,生与死的博斗。只有这种考验和博斗,才能让一个才华张扬的、心气高傲、举止轻浮的年轻军人,变得沉重一点,变得庄严一点,让他一辈子的生活变得厚实一点。死亡的考验能够真正的彻底的改变一个人,那是,因为死亡的考验,每一次都能够剥去人的一层皮——这层皮,总是一个人最需要的和最不需要的。
黑河以北六十公里紧靠中苏边境不到一公里的乌达林哨所——那里既是一个哨所,又要担负看护一条过冬采金船的地点。朴凡的最后工作就是带上给养和武器,和乌达林哨所的八名战士过完春节,在正月十五,也就是二月十五号之前,必须把八名战士安全带回龙镇的一三三团团部。命令里说:黑龙江沿岸部队已经全部进入特级战备。
朴凡最后的任务看起来执行的很顺利,元旦后,春节的给养,配备的弹药,还有预防不测的压缩饼干和各种罐头,安全送到了乌达林哨所,他和八名战士一起过了一个远离部队,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风雪之中的,热火火的春节,。就在他们准备撤出哨所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无情的发生了。毫无经验的朴凡和他的八名战士顿时困于生死存亡之间……
一片冰雪覆盖的原始森林间,八个军人柱着拐棍,摇晃着饥饿的身体,在寻找他们的伙伴。嘶哑的呼喊声时断时续,一阵寒风猛然袭来,他们的呼喊声被一下子吹的很远很远,变得细若游丝,奄奄欲绝……
在一个背风的雪坎坡下,刘大根不高的略显精瘦的身影投映在雪地上。他仰起象孩子一样充满稚气的脸,浓浓的眉毛下,不大不小的眼睛格外聚神。他一动也不动仰望着天空,嘴里和鼻孔里不断的喷出一团团白气。
啧啧,多好哇!这天气,怎么一下子鬼使神差的变得这么干净!下午还是灰蒙蒙的,昏暗的几步之外就看不见人了。这会儿,那浑天乱飞,密不透风的雪片都去了哪里?云,此刻云飘动起来了,由西向南,象一支庞大的船头在桦树林尖那深蓝色的海洋里缓缓航行。月亮,也悄悄无声的露出了脸,一片薄如绢纱的云飘了过来,遮住了月亮,月亮又为云朵镶上了晶亮的银边,又一片厚如棉堆的浓云浮滑过来,月亮又淹没在云海里……
刘大根尽情地望着,不时还咂巴咂巴着嘴。
傍晚时分,整整咆哮了七天的暴风雪,突然间神奇地骤然消失了,狂怒的,惊魂动魄的吼声一下子空旷沉死在无边寂静之中。狂风刮断了电话线,大雪掩埋了所有的道路。乌达林哨所已经度过了四个月的冬季,所有储存的粮食、蔬菜、甚至地窖里的土豆,都全部在春节的时候吃完了。按照副指导员朴凡的命令,哨所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安排,准备带上武器和压缩饼干在第二天一早就撤离。没想到,头天晚上,兴安岭山麓的暴风雪突然喧嚣起来,昏天黑地的雪花,无休止的狂风,几乎把哨所的住房掩埋。全哨所就靠一袋面粉和每人两天存量的压缩饼干,整整挺了七天。饥饿威胁着全哨所九个人的生命。
“谁能想到呢?今年老天爷着了邪魔,会刮七天不停的暴风雪?……”
饥饿象许多条虫一样在刘大根的体内蠕动着,啃噬着,他觉得肚子里胃好象是一只被戳破漏气的气球,全都拧缩起来,搅成了一团,发出一阵一阵钻心的疼痛。他紧了紧身上的皮大衣,将身体靠在一棵白桦树上。
刘大根两天里只吃了一块压缩饼干,而且是每隔两个小时咬一口。中午,他把做好的最后一点面糊端给副指导员朴凡吃。副指导员叫他吃。可他摇了摇头,蔫蔫地憨憨地笑着抹了嘴,表示自己已经吃过了。饿的滋味是非常非常难熬的,可刘大根的心里更难受。中午,朴凡副指导员带着新战士小章从江边检查采金船回来时,走进哨所的大门,俩人一起饿的扎倒在地下,醒来的时候,只能张张嘴,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灌了一碗融雪烧开的水才缓过劲儿……刘大根见了,急的眼睛都红了。他觉得自己嘴太笨,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是独自坐在炉前偷偷的掉眼泪。他觉得同志们没有粮食吃,饿成这样,责任都在自己这个炊事员身上。能怪别人吗?不能!记得小时候家里没有吃的时候,总是妈妈一个人独自伤心的擦眼泪。刘大根在炉灶前整整坐了一个下午,终于想出了个好办法——他甚至自鸣得意,认为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办法,大伙儿要是知道了,谁都得竖起大拇指夸张他。不过,他不能告诉任何人,哪怕一点风声也不能漏出去。尤其不能让副指导员朴凡知道。要让副指导员知道,准又是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不知道为什么?刘大根有点害怕这个副指导员。虽说副指导员长的身材高大,白白净净,满脸斯文,快一年的相处了,干活,喝酒,打牌没一样含糊的,但总觉得他的身上有股心气高盛的味道,说起话来大道理老多老多的,虽说,讲的都没错,可是就是不动听,不中用,挺别扭的。想来想去,大概副指导员是个文化人,讲话没有脏字,听起来就不带劲儿。不象连长,队前队后每句话都带个“操***”,听起来有劲,还特提神。特别是这个副指导员,批评人的时候,连讽刺带挖苦,酸不溜溜的,有些词还是从来没听说过的。谁能受得了啊?所以,刘大根溜出哨所的时候,是从后墙爬出来的。没有一个人看见他。
风,冷极了,透过皮大衣直往皮肤往肉里往骨头里钻,刘大根哆啰了两下,手扶着桦树站直身体,两只胳膊在胸前使劲向上伸屈了两下……
“到时候了!”刘大根自言自语着,拧着上身脱下皮大衣,顺手扔在一棵被风暴刮倒的桦树杆上。然后,从短皮靴里抽出一把匕首。他把匕首轻轻的贴在脸上,冰凉冰凉的,几乎能把皮肤粘下来,接着,刘大根又将匕首端平放在眼前,瞧着匕首锋刃上一抖一闪的寒光,他那满是蔫劲儿的脸上,露出得意满足的微笑。接着,他开始做了一系列的动作:右手脱下军用皮手套,换上一只五指分开的夏天作业用的线手套,接着,解开皮帽上的护耳风洞,爬上雪坎坡,一溜的小跑,免得被冻僵……
刘大根站在雪坎坡上的高处向远方望去,旷野、雪原、桦树林、月光、层次鲜明,色泽自然,加上淡灰色的、闪烁着银光的空气弥漫出的清冷的雾色,象一幅巨大的深沉的图画。
“咩,咩……咩……”羔羊的叫声响了起来。
哪来的羔羊?在这冰天雪地的寒夜里。?c=860010-0319010000
<div class="divimage"><img src="" border="0" class="imagecontent"></div><div class="divimage"><img src="" border="0" class="imagecontent"></div>.com
Xzw.com
这是一场两个曾经无比自豪的昭告天下:“同志加兄弟般的友谊”的国家之间的战争。双方都没有动用空军的力量,而是用人海战术,拼勇敢,拼血腥,拼牺牲,拼谁的血热,拼谁的军队死伤的多,类似于古代勇士般格斗的战争。这不完全是一场现代的钢铁的战争,更象是一场现代的意志和血肉的战争。
广州军区、昆明军区、成都军区调集了九个军,共二十二万五千人参加了攻击战。二十二万五千个青涩男儿,剃了光头,照了像,给亲人留下遗言,在军旗下宣了誓,喝了首长捧来的壮行酒,然后,高举战旗,义无反顾的冲进了南国那崇山峻岭,茂密丛林之中,那里,除了葱笼的树草,满山的山花烂漫,尤其是鲜红的杜鹃花正在盛开,剩下的就是无数炮口,枪口,还有如野花一般密布的雷区……许多许多穿着绿军装的人冲进去了,许多许多的人再也没有能回来,在温热的南国边境,当战友们找到他们遗体的时候,糜烂的已经抓不起来了——
在中国的大地上,与南方军人轰轰烈烈、悲悲壮壮的情景正相反,北方的军人正笼罩在一种如同窒息一般寂静的死亡阴影中。
一些史学家所称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一场打开国门,改革开放的奠基战,是多么浅薄,多么无知,多么愚蠢。
那年的春节里,只有邓小平和叶剑英一批老一代军人,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的指挥员的心里最明白,也最担心。这是一场要么打赢,打出国威军威的局部的战争,要么就必须承受南北夹攻,腹背迎敌的全面战争。胜者,成为世界一流军事强国,败者,论为世界二三流军事弱国。
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二十二万大军在隆隆的炮声中浩荡前进之时,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济南军区,在东北、华北、西北与苏联和外蒙古接壤的边境线上调集了十六个军,近六十万兵力,日夜枕戈戎装,分秒严阵以待。加上共和国的空军上千架作战飞机,几千枚陆空导弹,数万门火炮,几十万支轻重机枪和冲锋枪,手枪……全部阴森的指向北方——苏联边境。那才是准备一场真正的前所未有的战争——准备抗击越南的军事盟友苏联,从北方全面的进攻——准备他们打一场报复性的,牵制性的战争——因为,我们正在南方狠狠的教训着他们亚洲最亲密的朋友和最坚定的军事同盟者。
南方,我强敌不弱,我攻敌守,顺势!北方,敌强我不弱,敌攻我守,逆势!虽然从形势和情报上分析和判断,苏联还不敢悍然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但是,中**人还是立足于一个“打”字。
全世界的所有政治家,军事家们的目光都投向中越南方边境的同时,全世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们的内心却都在思虑着中苏边境的风云。
离开中越边境三千公里的黑龙江中苏边境,冰冻的蜿蜒的黑龙江上,北风凄历的大小兴安岭中,厚厚白雪覆盖的三江平原上……象一个无声的,巨型的弹药库,一颗子弹,一枚手榴弹,一发炮弹的炸响,都会引来惊天动地的爆炸和无边的火焰。
就在这里,发生了一件与南方战争似乎毫无关系,但又似乎有着游丝般相连的事情。朴凡,就被无情的,也是幸运的卷入此事。这对于他来说,是一场真正的生与死考验,生与死的博斗。只有这种考验和博斗,才能让一个才华张扬的、心气高傲、举止轻浮的年轻军人,变得沉重一点,变得庄严一点,让他一辈子的生活变得厚实一点。死亡的考验能够真正的彻底的改变一个人,那是,因为死亡的考验,每一次都能够剥去人的一层皮——这层皮,总是一个人最需要的和最不需要的。
黑河以北六十公里紧靠中苏边境不到一公里的乌达林哨所——那里既是一个哨所,又要担负看护一条过冬采金船的地点。朴凡的最后工作就是带上给养和武器,和乌达林哨所的八名战士过完春节,在正月十五,也就是二月十五号之前,必须把八名战士安全带回龙镇的一三三团团部。命令里说:黑龙江沿岸部队已经全部进入特级战备。
朴凡最后的任务看起来执行的很顺利,元旦后,春节的给养,配备的弹药,还有预防不测的压缩饼干和各种罐头,安全送到了乌达林哨所,他和八名战士一起过了一个远离部队,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风雪之中的,热火火的春节,。就在他们准备撤出哨所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无情的发生了。毫无经验的朴凡和他的八名战士顿时困于生死存亡之间……
一片冰雪覆盖的原始森林间,八个军人柱着拐棍,摇晃着饥饿的身体,在寻找他们的伙伴。嘶哑的呼喊声时断时续,一阵寒风猛然袭来,他们的呼喊声被一下子吹的很远很远,变得细若游丝,奄奄欲绝……
在一个背风的雪坎坡下,刘大根不高的略显精瘦的身影投映在雪地上。他仰起象孩子一样充满稚气的脸,浓浓的眉毛下,不大不小的眼睛格外聚神。他一动也不动仰望着天空,嘴里和鼻孔里不断的喷出一团团白气。
啧啧,多好哇!这天气,怎么一下子鬼使神差的变得这么干净!下午还是灰蒙蒙的,昏暗的几步之外就看不见人了。这会儿,那浑天乱飞,密不透风的雪片都去了哪里?云,此刻云飘动起来了,由西向南,象一支庞大的船头在桦树林尖那深蓝色的海洋里缓缓航行。月亮,也悄悄无声的露出了脸,一片薄如绢纱的云飘了过来,遮住了月亮,月亮又为云朵镶上了晶亮的银边,又一片厚如棉堆的浓云浮滑过来,月亮又淹没在云海里……
刘大根尽情地望着,不时还咂巴咂巴着嘴。
傍晚时分,整整咆哮了七天的暴风雪,突然间神奇地骤然消失了,狂怒的,惊魂动魄的吼声一下子空旷沉死在无边寂静之中。狂风刮断了电话线,大雪掩埋了所有的道路。乌达林哨所已经度过了四个月的冬季,所有储存的粮食、蔬菜、甚至地窖里的土豆,都全部在春节的时候吃完了。按照副指导员朴凡的命令,哨所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安排,准备带上武器和压缩饼干在第二天一早就撤离。没想到,头天晚上,兴安岭山麓的暴风雪突然喧嚣起来,昏天黑地的雪花,无休止的狂风,几乎把哨所的住房掩埋。全哨所就靠一袋面粉和每人两天存量的压缩饼干,整整挺了七天。饥饿威胁着全哨所九个人的生命。
“谁能想到呢?今年老天爷着了邪魔,会刮七天不停的暴风雪?……”
饥饿象许多条虫一样在刘大根的体内蠕动着,啃噬着,他觉得肚子里胃好象是一只被戳破漏气的气球,全都拧缩起来,搅成了一团,发出一阵一阵钻心的疼痛。他紧了紧身上的皮大衣,将身体靠在一棵白桦树上。
刘大根两天里只吃了一块压缩饼干,而且是每隔两个小时咬一口。中午,他把做好的最后一点面糊端给副指导员朴凡吃。副指导员叫他吃。可他摇了摇头,蔫蔫地憨憨地笑着抹了嘴,表示自己已经吃过了。饿的滋味是非常非常难熬的,可刘大根的心里更难受。中午,朴凡副指导员带着新战士小章从江边检查采金船回来时,走进哨所的大门,俩人一起饿的扎倒在地下,醒来的时候,只能张张嘴,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灌了一碗融雪烧开的水才缓过劲儿……刘大根见了,急的眼睛都红了。他觉得自己嘴太笨,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是独自坐在炉前偷偷的掉眼泪。他觉得同志们没有粮食吃,饿成这样,责任都在自己这个炊事员身上。能怪别人吗?不能!记得小时候家里没有吃的时候,总是妈妈一个人独自伤心的擦眼泪。刘大根在炉灶前整整坐了一个下午,终于想出了个好办法——他甚至自鸣得意,认为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办法,大伙儿要是知道了,谁都得竖起大拇指夸张他。不过,他不能告诉任何人,哪怕一点风声也不能漏出去。尤其不能让副指导员朴凡知道。要让副指导员知道,准又是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不知道为什么?刘大根有点害怕这个副指导员。虽说副指导员长的身材高大,白白净净,满脸斯文,快一年的相处了,干活,喝酒,打牌没一样含糊的,但总觉得他的身上有股心气高盛的味道,说起话来大道理老多老多的,虽说,讲的都没错,可是就是不动听,不中用,挺别扭的。想来想去,大概副指导员是个文化人,讲话没有脏字,听起来就不带劲儿。不象连长,队前队后每句话都带个“操***”,听起来有劲,还特提神。特别是这个副指导员,批评人的时候,连讽刺带挖苦,酸不溜溜的,有些词还是从来没听说过的。谁能受得了啊?所以,刘大根溜出哨所的时候,是从后墙爬出来的。没有一个人看见他。
风,冷极了,透过皮大衣直往皮肤往肉里往骨头里钻,刘大根哆啰了两下,手扶着桦树站直身体,两只胳膊在胸前使劲向上伸屈了两下……
“到时候了!”刘大根自言自语着,拧着上身脱下皮大衣,顺手扔在一棵被风暴刮倒的桦树杆上。然后,从短皮靴里抽出一把匕首。他把匕首轻轻的贴在脸上,冰凉冰凉的,几乎能把皮肤粘下来,接着,刘大根又将匕首端平放在眼前,瞧着匕首锋刃上一抖一闪的寒光,他那满是蔫劲儿的脸上,露出得意满足的微笑。接着,他开始做了一系列的动作:右手脱下军用皮手套,换上一只五指分开的夏天作业用的线手套,接着,解开皮帽上的护耳风洞,爬上雪坎坡,一溜的小跑,免得被冻僵……
刘大根站在雪坎坡上的高处向远方望去,旷野、雪原、桦树林、月光、层次鲜明,色泽自然,加上淡灰色的、闪烁着银光的空气弥漫出的清冷的雾色,象一幅巨大的深沉的图画。
“咩,咩……咩……”羔羊的叫声响了起来。
哪来的羔羊?在这冰天雪地的寒夜里。?c=860010-0319010000
<div class="divimage"><img src="" border="0" class="imagecontent"></div><div class="divimage"><img src="" border="0" class="imagecontent"></div>.com
Xzw.com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从知青到中南海秘书:黑月亮》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从知青到中南海秘书:黑月亮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