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从知青到中南海秘书:黑月亮 正文 将军楼昔友重逢

正文 将军楼昔友重逢

目录:从知青到中南海秘书:黑月亮| 作者:零下| 类别:历史军事

    (.com)    朴素今天的心情特别的好。晚上,他要去参加一个同学聚会。这是他期望的,很有意义的聚会。

    昨天晚上,朴素上完自习课,夹着书本刚从教室回到宿舍,就听到宿舍楼值班门房间的大叔在喊:朴素同学的电话,朴素同学的电话——

    朴素一边往楼下跑,心里一边想:有谁会这个时候打电话给我?自己考进大学后,前两年是走读,为了更好的完成毕业前的论文,三个月前才住进学校宿舍。他住进来后,一直是这幢宿舍楼里接电话最少的学生。当朴素拿起电话时,听到一个十分熟悉而有点陌生的声音:

    “朴素同学,近来无恙。”

    “你好——”朴素迟疑着,不敢断定话筒那头是谁。

    “成贵人啦,多忘事。大学里混了两年,连我的声音也听不出来了,真的把自己当天之骄子啦”

    “你是——”朴素仿佛想起了这记忆中的声音。

    “我是兵兵。”

    “啊,兵兵。”朴素一阵惊喜。“你怎么知道我的电话?知道我在这里?见鬼了。”

    “朴素同学,你还不知道?今天我兵兵是干什么的。别说在全上海找你,就是在全中国找你,挖地三尺,我也能把你挖出来。”

    “这我绝对相信,你兵兵何等神通广大啊!听说是解放军情报官,无所不能,找我这个穷学生有何贵干?”

    “明天,咱们聚会,几年没见面了。怎么样?别告诉我,学习紧张啦,要写论文啦!明天可是一九八零年十二月三十一号,今年的最后一天。”

    “以什么名义?”朴素觉得有点突然。他不明白兵兵怎么想起在岁末最后一天聚会。

    “以革命的名义。”兵兵在电话那头开玩笑的引用了列宁的半句话,“明天是我们生命的三十周年祭。”

    “我们?还有谁?”

    “还能有谁啊?上了大学,成了新贵,就忘恩负义,抛妻离友?就是四大金刚。”

    “好。没问题。”朴素一听是四大金刚,满心欢喜的一口答应。

    “明天下午六点,我家,警备区大院将军楼。酒菜我都准备好了”兵兵叮咛着。

    兵兵所讲的“四大金刚”,就是兵兵,朴素和另外两个同学,一个叫东方亮,一个叫金宇轩。他们四个人是同年生的同班同学,是学校里打不散,拆不开,赶不走的死党。当时。因为有一出现代革命京剧样版戏《智取威虎山》,里面有号称八大金刚的土匪拜把兄弟,所以。同学们也公开给他们起了个“四大金刚”的外号。尤其是在*的最初两年里,他们更是结下了“牢不可破的革命战斗友谊”。四个人一起去全大串联,步行,坐汽车,扒火车,去过延安,井冈山,南湖——一起穿着磨掉底的胶鞋走进北京,在**城楼下,和百万红卫兵一起接受**和林副主席的检阅——回到上海,又一起成立《继红军》红卫兵战斗小组——直到一九六八年的冬天,倾听了**的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四个人热血沸腾。东方亮一马当先,打着背包进了内蒙古草原,兵兵去了东北军垦农场,朴素踏上了崇明岛。只有金宇轩,因为母亲多年病重在床,父亲是上海钢铁十厂的锅炉工,眼看到了退休年龄,他又是独子,只能顶替父亲的工作,进钢铁厂当了锅炉工。在他们四个人中间,金宇轩是带头拿主意的,算是四大金刚中的大金刚,东方亮最有才华,是个军师,算个二金刚,兵兵是打冲锋的,敢想敢干,算是个三金刚,朴素总是不声不吭的跟在最后,如影随形,干点杂活,作用不大,少了也不行,好歹算个四金刚。

    放下电话,朴素心里一算,他们四个人最近的短暂见面还是在三年前的一九七七年的冬天。那年,是朴素最苦闷和困惑的一年。粉碎“四人帮”的第二年,学了一手能做好饭好菜的他,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了。那些原本准备去当大使的人都去当囚犯了,于是,上级就安排他留在老正兴饭店里当厨师。这让他痛苦极了。他不愿意终生与炉台炒锅,油盐酱醋,葱姜蒜椒和鸡鸭鱼肉打一辈子交道。他默默的辞职了,躲进家里的小屋捧起了书本。他听到了消息——大学高考恢复了!他知道:要实现自己那个“出人头地”的心愿,唯一的道路就是考上大学。他在进考场的一个星期前,给弟弟朴凡的信中这样写道:一辈子给人做饭还是一辈子吃别人做的饭?一辈子穿草鞋还是一辈子穿皮鞋?都在此一举!

    他的努力成功了。他如愿以偿的考进了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这是上海最好的大学。

    整整三年期间,他埋头书本,不与外界来往,真正的不折不扣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难怪啊,从一个厨师变成一个大学生,而且是一个高龄大学生——进大学的那年,他已经二十八岁了!时光对他来说,是何等的紧缺和宝贵啊!他几乎是全身心的沉浸在历史的书籍和教材的海洋里,同时,也在享受着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精神幸福。

    兵兵的家,在市区闹中取静的常德路的上海警备区大院里。常德路,那是一条安静的冷清的令人生畏的路,高墙深院,军车,军人,荷枪实弹的宪兵,步伐整齐的巡逻队——

    朴素是乘坐公交车到的。东方亮是骑自行车到的。金宇轩是从厂里走来的,他为了省下两角钱的车费。还有,他连中午饭也没有吃。他知道,晚上在兵兵家里会是一顿丰美的晚餐。这样,他又可以省下半斤粮票和两角钱的菜金——他必须节约每一个铜板。他很清楚,自己是四个人中最穷的人。

    兵兵的家,实际上是他父亲的住处。兵兵的父亲原来是上海警备区司令,是一位走过雪山草地的老红军,今年已经调到南京军区担任副司令员职务,留下一栋在警备区大院里的住处,是绿树掩映,红砖钢窗,腊木地板的将军楼。因为要过元旦和春节,兵兵的母亲去南京照顾他的父亲,家里就只剩下兵兵和他新婚的妻子——他从对越战争前线带回来的女人。下午,兵兵让专门为他父亲做小灶的炊事员,准备好了一桌菜,晚上送到家里。

    几乎在同一时刻,朴素,东方亮和金宇轩准时到了兵兵的家门口。兵兵在门口迎接他们三个人。

    四脸相对,八眼环视。虽然只有三年时间没有见面,却真的有点生死重逢的感觉——这三年的变化实在太大太大了。四个人情不自禁的紧紧拥抱在了一起。没有寒暄,没有问候,没有询问,更没有假惺惺的客套。有的只是沉默无语。彼此间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兵兵把金宇轩,东方亮和朴素带进屋里。

    宽畅豪华的房间里非常暖和——暖气开着。暖气,那是在上海这座城市里,只有极少数极少数的人才能有的待遇。他们都是最高级的干部和最重要的人物,兵兵的父亲当然名列其中。一九八零年,没有空调,没有取暖器,对普通的百姓家来说,有一个热水袋就可以熬过冬天,有一台电风扇,就是一个幸福的夏天。

    兵兵在客厅中央摆了一张四方的大桌子,周边四把椅子,显然就是为他们四人准备的。看来,他根本没有打算让他那个新婚的娇小的妻子参与今天的聚会——他是想要一个真正的完全的同学聚会。兵兵也知道,就是让她参加,她也不过是形同木偶,他们四人之间所有的话语,她是难以理解的,根本无法插嘴。

    满满的一桌菜。猪蹄,红肠,花生米,熏鱼块,糖拌西红柿,都是下酒的菜。还有一盘清葱炒鸡蛋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特别是中间的大盆白菜肉片炖豆腐,最勾人食欲。那种豆腐是部队炊事班自己用黄豆磨的,用卤水点的,在汤里又白又嫩又煮不烂。

    金宇轩闻着菜香,肚子在咕咕叫,嘴里咽着口水。他心里在盘算,那一盘鸡蛋少说也要十个鸡蛋才能炒出来。十个鸡蛋,正好一斤。一斤鸡蛋是自己全家一个月的鸡蛋配额——因为自己家是小户。按上海的规定,一家三口以下是小户,每月只发一斤的鸡蛋票,三口以上是大户,每月可以领到一斤半的鸡蛋票。

    兵兵从橱柜里拿出两瓶酒。三人一看,是两瓶四川郎酒,是市面上根本买不到的好酒。据说,这种酒当作为礼品送人,可以保证解决一个人的工作问题。当然,兵兵家的酒不会是去买的,那是南京军区特供站专门配给他父亲的。

    兵兵连着拧开两瓶酒盖,将酒倒在四个准备好的墨绿色的军用水杯里。仅仅一分钟,两瓶酒全部见底——每只杯中半斤酒。兵兵将一杯放在金宇轩的面前,一杯放在东方亮的面前,一杯放在朴素的面前,最后一杯端在自己的面前。

    一股浓烈的酒香立刻在屋里飘散开来。

    “各位兄弟,”兵兵端起杯子,“咱们四个人虽然不是同日同月生,但却是同年生。今天,是一九八零年的最后一天,我们算是不折不扣,完完全全过完了三十年的生命,现在,不为别的,就为我们的三十而立的年头举杯——”

    四个人站起身,举杯重重的碰了一下,深深的喝了一大口。只是谁也没有用筷子去动一下盘中的菜,尽管他们饿极了,尤其是金宇轩。

    兵兵的身材长的很高大,浓眉大眼,宽鼻方嘴,配上草绿色的军裤和身上淡黄色的部队军官穿的无领绒衣,一副英姿威武的军人气质。他用一种非常动情的目光环视了三人,又接着说:

    “说实在的,过三十岁生日只不过是给咱们聚会找一个借口。四人三年没见面了,我真的很想你们的。我想知道,这些年你们都过的好吗?还顺吗?——还过的去吗?好象这日子过的越来越难了——”

    兵兵的话没有说完就坐下了。不过,他想要说什么,桌旁的每个人心里都知道。

    “这三年过的都好吗?还顺吗?还过的去吗?——”

    这似乎是个很沉重的话题。这三年,时光没有让他们年轻的脸上增添多少皱纹,但是,已经在他们的心里刻下一道又一道的皱纹。这三年——一九七八年的春天到一九八零年的冬天,肯定是我们这个国家发生变化最剧烈的三年,同时,肯定也是这四个年轻人命运之途发生变化最剧烈的三年。

    沉默。在他们四人相聚之时从来都没有过的沉默。沉默中,只有酒香与菜香。

    这短短的三年时间,仿佛是被一个时代浓缩的时光,好象是被历史积压的事件,猛然都在这三年中迸发和暴裂出来。不用静心,只需稍稍回首去仔细思想一下,所有人都会觉得那一切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短短一千天,恍如隔世——

    最重要的,让人无限感慨的不是时间的长短和无声的流逝,而是在这一千天里,党的巨烈变化,国家的巨烈变化,以及几乎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的巨烈变化。

    一九七八年的春天到一九八零年的冬天,中国发生的事,是中国几亿人,世界几十亿人不曾预想到过的。当然,更不是金宇轩,东方亮,兵兵和朴素这四个而立之年的年轻人能够想像到的。他们在那些年里,只不过是这巨烈变化浪潮中的几粒砂石,要么被裹夹着奔腾前进,汇入大海,要么沉入水底成为淤泥,要么被冲刷在和滩上,成为几颗历史的灰尘——他们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力。

    这一千天里发生的事,他们四个人都亲历其中,亲闻其事,亲身感受,真如李玉和的酒——点点滴滴在心头。?c=860010-0319010000

    <div class="divimage"><img src="" border="0" class="imagecontent"></div><div class="divimage"><img src="" border="0" class="imagecontent"></div>.com

    Xzw.com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从知青到中南海秘书:黑月亮》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从知青到中南海秘书:黑月亮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