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正文 陆 恨不相逢未剃时(2)

正文 陆 恨不相逢未剃时(2)

目录: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要说,曼殊对女子的态度,恐怕是最复杂的!连陈独秀也说他:“是个风~流和尚,人极聪颖,诗、文、书、画都造上乘,是大有情人,是大无情人,有情(是)说他也谈恋爱,无情(是)说他当和尚……”

    到底是有情,还是无情?

    如果真爱女子,为什么要去做和尚,不娶妻立妾,如果真想要做和尚,为什么又总是流连女子,难以放下男女之情,甚至在小说或文章里大谈爱情,屡屡陶醉,不可自拔。

    这样矛盾的性格,按林语堂的话说,怎么解释,都是“强梁式”牵强附会的解释。只能从苏曼殊自己的诗里,去寻找他的心理线索。

    如,他的绝句: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以及《寄调筝人》:

    “禅心一任蛾眉妒,佛说原来怨是亲。

    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也无嗔。”

    这调筝人,是他25岁时(1909年),热恋的日本女子百助,他在去母亲那里时,和她互相恋慕缠绵。上两首诗都是他写给她的情诗,却好像情感意图很矛盾。

    第一首,赞扬百助肌肤胜雪,这样美的女人真是我的红颜知己啊――红叶题诗为典故,是说两人倾心相爱,又可互为知己。真的爱你,可惜我已剃度,因已经结下佛缘,要守戒律,我只能以一钵无情(绝情)之泪,报答你对我的爱意!一句“恨不相逢未剃时”仿佛表达的是,对这恋情多么眷念,多么惋惜,宁愿不修道(剃度),也要爱彻底……

    第二首,仿佛出现了这么个情景,当百助向曼殊表达自己的爱意,希望将他留在身边时,曼殊却绝情地拒绝,“不行,我此身属佛门,心是佛,怎么能够待在你的身边呢!”所以有,他的禅心,令蛾眉(和他恋爱的女人百助)都嫉妒。他的心思便是,只怪你的哀怨正是缘于爱我太深,与其纠缠,不如我一心归禅的世界,不要有那么多的爱恨,做个无情之人。

    一个在感情世界徘徊的人!

    为何徘徊?也许是单纯热恋的百助,无法理解曼殊心灵深处那种无以言说的寂寞。毕竟,和百助的爱情固然美好,却也不能化解他心里,为家事、为国事、为生平恨事所积累下的,过于复杂的忧郁,禅虽然“无情”,但当他痛苦抑郁时,他还是可以逃避到那个世界中。

    这样一个既深情又绝情的曼殊,自身为情所累,也害接近他的女子多为情所累,所以,曼殊这个“情僧”、“风~流和尚”不是白得名的。

    一辈子,为了什么而活,恐怕曼殊自己也不清楚,故才有那么多心迹颇乱的矛盾!一会儿百助是他的知己,一会儿百助是个不懂自己的心的“蛾眉(女子)”……

    这才是常人,而不是佛,不是高僧,是个寂寞心的才子,是个寻找可以让他逃避到某个精神世界的脆弱的人!是个民国前后,无家可归,无国可托,无枝可依的游子的缩影!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百年记忆:民国才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百年记忆:民国才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