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正文 起 中华~民国的[国父]

正文 起 中华~民国的[国父]

目录: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万象阴霾扫不开,红羊劫运日相催。

    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

    ――孙中山

    在历史的风尘中,总有些人胸襟广阔,虽青山不掩其志,如日月光覆天下。他们可称国之大才,为国家而生,为国家而死,他们以四海为家,以天下为己任,尽其才躬耕于国家的利益,造一代之时势,死而后已。他们是“世纪之秀”,是震惊古今的英雄,是时代的旗帜,与塑造文化气象的文人才子不同,而是气吞山河的命世之才。

    这其中,孙中山先生便是一面。

    他是从晚清到民国的革命领袖,一生以革命为天职,以其“志气”捍卫着四万万同胞的民~主、平等、自由权利,尽管屡遭变故而矢志不移,这种意志力穿透古今,彪炳历史。除了政治上的建树,包括组织革命会党、推翻满清、倡导三义的共和政体,个人胸怀国家之志,也是他成为旗帜的最重要的精神因素。

    为何天降大志于斯人?

    一是时代酿变。从1840年开始的两次鸦片战争,领风云而震华夏。江山屡屡被外虏践踏,有被瓜分之趋势。清政府代表中华在若干不平等条约上签字。从此,国势崩塌,山河痛哭,民不聊生,百姓贫弱,有志之士在这股时代凝结的悲伤中,寻找出路。

    二是民族精神。满清王朝奴役汉人两三百年,自康熙来,就有汉人游走于边疆,意图复汉。眼见满清腐朽统治下的中华,为洋人肆意侵凌,华人成为屠狗,汉族英雄之辈不堪其辱。

    三是西风东渐。西方人崛起于文艺复兴的民~主自由开放的文化风气,随着资产阶级国家侵华,也卷入这个古老的东方世界,悄无声息地成为传统保守文化的参照和对立面。

    四是个人觉悟。孙中山生于乱世战火中,出身贫苦人家,亲眼目睹百姓困难;为汉人,早年以洪秀全自命,渴望民族独立;禀赋天性自然,倚仗自身智力,不甘心被旧文化洗髓,后求学异邦,长期奔走旅居国外,为西方民~主精神所养,一生追随真理。

    五是信仰和潮流。到了19世纪下半期,当亚洲人的儒教文化,和西方人的基督教文化碰撞时,儒教文化注重内省、克制和收敛的压抑自我的文化心态,在改造世界和发展经济上,越来越不敌以基督教为圆心,利益为半径,无止尽向外扩张的西方文化,显示出文化劣势而颓丧的一面,日益缺乏竞争力;资产经济的时代潮流,像箭矢和匕首,刺穿了东亚文化的壁垒,驱使它们为避免成为亡国奴,加紧改变自我。这是根本的原因。信仰和潮流,会自然而然地驱使时代找到顺应它的人……每个亚洲国家的民族英雄应运而生!

    在中国,就是孙中山先生,当此更无第二人,在20世纪初堪称民族英雄之首!

    在19世纪末,他以己力集合朋党,竖起反清义旗,为清政府眼里的革命第一人;在20世纪之初,顺应形势,扩大革命同盟,办《民报》等,与保皇立宪派大辩论,使更多人认识理解革命,在人力和思想上,推进了民~主共和派的势力及影响力;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所组织的会党成为推翻封建旧王朝的最有力的力量,和舆论主力,最终将他送上了临时总统的名位;此后,面对更艰难地保护民~主共和的果实之路,开始又一个漫漫长路的革命人生,几次北伐,改组政党,联俄联共,鞠躬尽瘁,最终于1925年3月12日,因病去世。这个中华~民国的缔造者,虽生前没完成宏愿,到1940年抗日战争时,被国民党通令全国,尊其为“国父”,以其伟岸不屈、爱国的志向鼓舞全国人民,在最艰难的时刻全力抗击法西斯。

    人们对他的争议之一是,他是旧王朝的结束者吗?有人说是孙中山,有人说是袁世凯,因当时直接逼清廷退位的是袁,之后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而非临时总统的也是袁,袁因此成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人。但除去政治事件本身,更对改造民族有持久和深刻影响力的,绝非某些事件的当事人,而应是那个更能代表新的文化的辐射力,有崭新价值观的思想者。提倡三义等进步的社会理论的孙中山,无疑先是个思想者,才是个坚忍不拔的政治家。

    他若于九泉之下指责袁世凯,是窃取革命果实的老猿,袁世凯会嘿嘿一笑:“我们本来道不同不相为谋,你是自下而上的革命家,我是自上而下的命臣,不为敌,还能为友乎!”孙中山默然,他的思想中当时少学了一课,叫阶级……且,一者为公,一者谋私,怎不对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百年记忆:民国才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百年记忆:民国才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