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正文 肆 [辛亥]风云(1)

正文 肆 [辛亥]风云(1)

目录: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就在起义风起云涌时,1908年底,光绪帝去了,第二天,慈禧也去了。清政府之倒台,只缺中柱被敲断。

    中华大地呈现三派势力,一是极端保守派,即顽固派,多是满清“余孽”,皇亲国戚,维护皇权,一是改良派,如袁世凯等想控制中央政权,一是革命派,遍及全国各地各省,随时准备和清廷死决,只是那个契机,在什么时候呢?谁来带头呢?

    浸在革命思想中已久的人,都在等候那个契机!时代似乎显得有点沉闷……往往大风雷来临前,就是这种平静得让人恐怖疑心的沉闷。满清大臣也害怕,袁世凯等也在估摸形势,伺机而动。紧接着,半个月后,3岁的小皇帝溥仪登基继位,这个时候,没有人异议。

    当此时机,孙中山的处境反而很艰难,其在外,与中国临近的日本、越南,及港英当局,都应清政府之请,不准他入境,国内更无他立锥之地。他只能奔走海外,把筹款作为更现实的任务,以接济国内之革命,将起义策划的直接领导权,交给同盟会的黄兴、胡汉民等。

    其在内,由于几次起义失败,出现信任危机,也接连遭遇两次倒孙热潮。先是1907年3月,孙中山被日本政府驱逐出境时,民间同情革命的商人铃木久五郎赞助给他一万元,不料授人以柄,素来多诤言的章太炎,便攻击孙中山私受日本人惠赠,应撤去其职,甚至将同盟会总部的孙中山像撕下来泄愤,到1910年,又诬称孙中山“侵吞革命资金”,使之难堪。对于革命起义失败,他多次指斥孙中山爱猜忌,妒贤嫉能,计划短浅,往往自败。孙则大度,不与计较。

    另一次是,因孙中山先生当时筹款不利,1月,光复会的陶成章联合广、湘、鄂、江、浙、闽七省同志,捏造《孙文罪状》书,称孙文有罄竹难书之罪,包括残贼同志五条,蒙蔽同志三条,败坏全体名誉四条等十二条罪状,及私自用所筹之款,助兄长私造华屋等罪名,且将此事遍告海内外,并给孙文寄函,要他自请辞去总理一职,退隐深山。

    这次影响恶劣,以致连海内外华侨也不免怀疑孙中山是否私吞侨金,为己之用,给孙中山筹款造成困难不说,又令他尤其担心,外人误以为革命党人尚未反清成功,便已内讧。幸而这时南洋华侨亲自去查清此事,才知其兄孙眉在香港九龙,所盖华屋为草房,并无其他。调查真相公布之后,让孙中山更赢得了革命党人和华侨的信任。实际上,他的兄长孙眉由最初的不支持革命到完全支持,前后也捐出70多万,成为为革命捐献最多的个人。

    在舆论上败给了革命派的改良派领袖梁启超,也时常扮演两面派的角色,一会儿投靠革命,声称改良和革命原本一途,令不少华侨不知,误加入了保皇组织,错捐了不少钱,一会儿又暴露保守的面目,抹黑孙中山,称他是“远距离革命家”,只知道引他人去流血牺牲,自己却置身事外,也令革命党内不少人士对孙反感。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百年记忆:民国才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百年记忆:民国才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