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陆 平民总统(2)
目录: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美国前驻华大使詹拇森先生曾这样评价:“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可以与基督教圣经、英国大宪章、美国独立宣言并列为人类四大精神文明。”
在我国,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也是可以和**思想、*理论并列为中国20世纪三大建设国家的思想。所谓三民~主义,是同盟会在革命中建立的政治纲领,指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简而言之,民族主义是反对异族统治(具体指反对满清),主张民族平等;民权主义是反对**,维护宪法,保障百姓权利;民生主义是发展经济建设,反对贫富分化……因此,三民~主义致力于建设自由、民~主、均富的社会。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一生最重要的思想,基于人人生而平等的价值观念。此时,他认为民族主义的任务已经完成,宪法和国会正在建设中,而民生将是他未来付诸实践的首要任务。民生主义关系国计民生,是使大多数人享大幸福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他草创了建国方略,在中国最早提出并明确制定有计划的工业化建设方案,为中国设计了一条积极引进外资及人才的工业化道路,虽然可能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却首屈一指。以思想建国,是他不同于过去以往一切农民起义者,及同时代革命者和军阀的最根本特征。
在各地受到热烈欢迎,他的心情大好,这是他一生最巅峰的时刻。1912年7月,他应袁世凯之邀,和革命元勋黄兴一起去北京晤谈,共商国事,八月正式和袁世凯初次见面,对袁的印象是“绝无不忠民国之意”。但就在不久之前,武昌起义的三位首领孙武、张振武、蒋翊武,也应邀入京,因被调为闲职,孙武和蒋翊武愤郁弃职而去,选择了归隐,张振武则遭到黎元洪和袁世凯夹击而亡。
孙中山对于袁世凯的两面性过于宽容。8月27日,两人第三次会晤时,席间北洋军和同盟会成员就起了口角干戈。北洋军借机骂嚷嚷:“共和是北洋之功,同盟会是暴徒乱闹……孙中山是孙大炮,没有真实力……”袁世凯和段祺瑞沉默不制止,孙中山则淡定如常,恍若未闻。当时的记者这样描述孙中山:“纯足是西洋平民气质,绝无中国官僚态度。”
当被问及是否会出任大总统,孙中山也有清醒的认识:“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将来,袁不如我。为中国目前计,此十年内,似仍以袁氏为总统,我专尽力于社会事业。十年之后,国民欲我出来服役,尚不为迟。”对于袁世凯的印象也很好,认为他很开明。
称做总统是“服役”,这是典型的西方民~主观念。从民~主思想而言,固然无可非议,可是在当时的中国,孙中山的想法无异于太超前,超脱于国民的思想之上,也超脱于实际的政治之上。这要归于他长期在海外*政治社会的熏染,且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认为“发誓”和“任期”这两者就可以约束中国毫无民~主基础的政治元首,实在是有点“异想天开”。
这一回合的交谈下来,比起孙中山对袁世凯只有片面之见的了解,袁世凯对孙黄二人的评价,倒是颇为中肯:“孙中山志气高尚,见解亦超卓,但非实行家,徒居发起人之列耳。黄兴性质直,果于行事,然不免胆小识短,易受小人之欺。”虽然未必正确,但是可见袁世凯识人之深,要在孙中山之上。
两位政治家的较量,孙中山长于以西方民~主自由思想,建设国家,而袁世凯更为务实和圆滑。他们各自性格不同,代表的政治力量也不同。当9月16日,袁世凯为孙中山践行时,试探性地问:“方今革命已告成功,先生奔走数十年之目的已达到,中国革命至此告终了吗?”孙中山却以“恐未必然”回答,令袁世凯“闻语失色”。
次年,孙中山为了解决中国建设铁路经费的问题,赴日本会见当时的首相兼桂太郎。桂太郎曾这样客观看待中国的政治:“袁终非民国忠实的政治家,终为民国之敌,为先生之敌。”
何为民国?是指中国为四万万同胞所有,而非一家一姓氏所有。故而,民国和以君王观念为主导的“帝国”相对。中华~民国的招牌,是孙中山最早于同盟会提出,在辛亥革命胜利后亲自挂上去的,但是这个招牌到底能保持多久呢,孙中山的警惕之心来得太晚。
在我国,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也是可以和**思想、*理论并列为中国20世纪三大建设国家的思想。所谓三民~主义,是同盟会在革命中建立的政治纲领,指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简而言之,民族主义是反对异族统治(具体指反对满清),主张民族平等;民权主义是反对**,维护宪法,保障百姓权利;民生主义是发展经济建设,反对贫富分化……因此,三民~主义致力于建设自由、民~主、均富的社会。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一生最重要的思想,基于人人生而平等的价值观念。此时,他认为民族主义的任务已经完成,宪法和国会正在建设中,而民生将是他未来付诸实践的首要任务。民生主义关系国计民生,是使大多数人享大幸福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他草创了建国方略,在中国最早提出并明确制定有计划的工业化建设方案,为中国设计了一条积极引进外资及人才的工业化道路,虽然可能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却首屈一指。以思想建国,是他不同于过去以往一切农民起义者,及同时代革命者和军阀的最根本特征。
在各地受到热烈欢迎,他的心情大好,这是他一生最巅峰的时刻。1912年7月,他应袁世凯之邀,和革命元勋黄兴一起去北京晤谈,共商国事,八月正式和袁世凯初次见面,对袁的印象是“绝无不忠民国之意”。但就在不久之前,武昌起义的三位首领孙武、张振武、蒋翊武,也应邀入京,因被调为闲职,孙武和蒋翊武愤郁弃职而去,选择了归隐,张振武则遭到黎元洪和袁世凯夹击而亡。
孙中山对于袁世凯的两面性过于宽容。8月27日,两人第三次会晤时,席间北洋军和同盟会成员就起了口角干戈。北洋军借机骂嚷嚷:“共和是北洋之功,同盟会是暴徒乱闹……孙中山是孙大炮,没有真实力……”袁世凯和段祺瑞沉默不制止,孙中山则淡定如常,恍若未闻。当时的记者这样描述孙中山:“纯足是西洋平民气质,绝无中国官僚态度。”
当被问及是否会出任大总统,孙中山也有清醒的认识:“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将来,袁不如我。为中国目前计,此十年内,似仍以袁氏为总统,我专尽力于社会事业。十年之后,国民欲我出来服役,尚不为迟。”对于袁世凯的印象也很好,认为他很开明。
称做总统是“服役”,这是典型的西方民~主观念。从民~主思想而言,固然无可非议,可是在当时的中国,孙中山的想法无异于太超前,超脱于国民的思想之上,也超脱于实际的政治之上。这要归于他长期在海外*政治社会的熏染,且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认为“发誓”和“任期”这两者就可以约束中国毫无民~主基础的政治元首,实在是有点“异想天开”。
这一回合的交谈下来,比起孙中山对袁世凯只有片面之见的了解,袁世凯对孙黄二人的评价,倒是颇为中肯:“孙中山志气高尚,见解亦超卓,但非实行家,徒居发起人之列耳。黄兴性质直,果于行事,然不免胆小识短,易受小人之欺。”虽然未必正确,但是可见袁世凯识人之深,要在孙中山之上。
两位政治家的较量,孙中山长于以西方民~主自由思想,建设国家,而袁世凯更为务实和圆滑。他们各自性格不同,代表的政治力量也不同。当9月16日,袁世凯为孙中山践行时,试探性地问:“方今革命已告成功,先生奔走数十年之目的已达到,中国革命至此告终了吗?”孙中山却以“恐未必然”回答,令袁世凯“闻语失色”。
次年,孙中山为了解决中国建设铁路经费的问题,赴日本会见当时的首相兼桂太郎。桂太郎曾这样客观看待中国的政治:“袁终非民国忠实的政治家,终为民国之敌,为先生之敌。”
何为民国?是指中国为四万万同胞所有,而非一家一姓氏所有。故而,民国和以君王观念为主导的“帝国”相对。中华~民国的招牌,是孙中山最早于同盟会提出,在辛亥革命胜利后亲自挂上去的,但是这个招牌到底能保持多久呢,孙中山的警惕之心来得太晚。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百年记忆:民国才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百年记忆:民国才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