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正文 柒 挽救共和(1)

正文 柒 挽救共和(1)

目录: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凡中国革命的人,如果存有一些皇帝思想,就会弄到亡国。因为中国从来把国家当做私人的财产,所以凡有草昧英雄崛起,一定彼此相争,争不到手,宁可各据一方”,“外人断不能瓜分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这是1906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讲。这现实地预言了民国建立后,袁世凯称帝和军阀混战的局面。

    就在1913年孙中山在全国到处演讲,倡导三*义,尤其是民生主义时,3月20日左右,和孙中山、黄兴齐名的国民党三大*之一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的噩耗传来。

    国民党是宋教仁将同盟会联合其他会党,于1912年8月成立的第一个全国性政党,他任代理理事长,领导国民党在国会中获得压倒性多数席位。在辛亥革命时,章太炎称,论功黄兴第一,论才宋教仁第一,可见宋教仁本人的声望极高,有口皆碑。他于1912年1月1日起草了《*临时政府组织法》,但因为不能忍受袁世凯对临时约法的破坏而辞职。袁为了笼络他,以总理之职诱惑,宋教仁在赴任途中遭到暗杀,成为为宪法流血的第一人。

    紧接着,与宋案有关的人,以及国会中的国民党*也相继遭到袁世凯排挤、解职甚至暗杀。孙中山力主兴师讨袁:“宋案的发生,是袁世凯阴谋消灭国民党革命势力以便帝制自为,全党同志为此极为悲愤,必须乘机立即调集各省兵力,一致声罪致讨。”黄兴却主张用法律来解决,在战术上比孙中山更冷静清醒。而缺乏战术,也是孙中山一贯的缺点。

    很难说,到底是孙中山的做法正确,还是黄兴的想法更有利,毕竟,袁世凯已经暴露出削弱国民党和议会政治的面目,又怎么会甘愿成为还不成熟的宪法砧板上的鱼肉呢!孙袁之争,袁世凯更占优势,狗改不了吃屎,公鸡改不了叫鸣,以袁世凯的出身、地位及性格,不可能是革命和宪法的有利捍卫者,他的军事霸气和贪婪,只会导致专政。

    5月24日,《上海时报》更刊登耸人听闻的消息:“袁总统令传语国民党人,现在看透孙、黄除捣乱外,别无本领。左是捣乱,右是捣乱,我受四万万人民付托之重,不能以四万万人财产生命听人捣乱,自信政治、军事经验,外交信用,不下于人,若彼等能力能代我,我亦未尝不愿,然今日诚未敢多让,彼等若敢另行组织政府,我即举兵伐之。”

    这段话暴露了袁世凯已经撕破脸,对孙黄极尽污蔑之能事。孙中山将大总统让位给袁世凯,反而使他对于孙中山产生更强的轻视,这就是辛亥革命后妥协和退让的恶果。

    6月,孙中山组织*袁世凯的二次革命,但因国民党内部不统一,事变仓促,进展很不顺利。而武昌首义后第一个高举共和义旗的黎元洪,效忠于袁世凯,暗中残杀革命党人。以反对满清为己任的孙黄,长期以来专注于民族革命战争,预计不到政治势力的相互倾轧,不知不觉落入袁世凯认为的“非实力派”的口实。这是历史的血的教训。二次革命不出两月,就被袁世凯*。孙、黄等人又不得不流亡日本。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百年记忆:民国才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百年记忆:民国才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