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正文 捌 天下为公(1)

正文 捌 天下为公(1)

目录: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在逆境中为革命付出一生的孙中山,迎来了他生命的最后一个高峰期。他一生的奔波中,有很多次向外国政治势力求援,却从来没有得到过实际的支持,为此看清帝国主义才是使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的幕后元凶,于是在1924年,他同意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接受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思想,在他缔造的中华~民国的梦中,把共产国际和也包容进来,实现了第一次国共联合,这一事件影响深远。

    孙中山是资产阶级政党的领袖,却断定“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把列宁领导下的共产社会作为榜样,这需要多大的气魄。由此窥见,孙先生的民族大局观,远在他的继承者蒋介石和汪精卫之上,毫无党派门户之私心,而以国家利益为重。

    与此同时,孙中山也发现之前的革命脱离群众,因此力主要在群众中多进行政治宣传,渗透革命意识和民~主观念,以“从事攻心之奋斗”,对于辛亥革命后的形势也有清晰的反思:“自从革命成功后,这假革命党充满全国,冒革命之名,所以把革命成绩都破坏了。”

    当时国民党内,也有不少反对容共联苏的主张,除了胡汉民、汪精卫、蒋介石等国民党重臣,还包括大学者章太炎,孙中山的儿子孙科等,都不赞成和合作,认为加入国民党实属阴谋。孙中山却义正言辞驳回他们,坚持联共主张,以救活堕落中的国民党,他认识到辛亥革命失败是缺乏军队之后,于是仿苏联建军,创立了黄埔军校,在接受苏联的枪支弹药支持时声称:

    “苏维埃国以推翻强暴帝国主义,接触弱小民族压迫为使命,本大元帅夙持三民~主义,亦为中国革命、世界革命而奋斗……彼此互相提挈,力排障碍,共跻大同,岂惟两国之福,亦世界之幸也。”

    孙先生的志向分外鲜明,旨在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做贡献,其理想是中国传统的“大同社会”。这种革命气魄,比之华盛顿毫不逊色,无怪乎被称之为中国第一华盛顿,世界第二华盛顿,得以偿平生之愿。

    在同年九月,北伐誓师之后,孙中山带着危病之躯,仍将革命进行到底,积极联系爱国将领冯玉祥,直捣军阀,思考中国革命的问题,提出要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对于以俄为师的问题,孙中山也有清晰的认识,可惜成为绝响,被后来的国共两党忘记。在接受日本记者提问时,他说:“中国同俄国革命都是走一条路……至于说到国家制度,中国有中国的制度,俄国有俄国的制度,因为中国与俄国的国情,彼此向来不相同,所以制度也不能相同。”

    年底,孙中山经日本抵达天津,对日方亦说:“这次北伐的目的在于废除不平等的条约,包括日本同中国签订的二十一条……中国一日没有完全独立,我便一日不情愿做总统。”孙先生的气魄确实非同寻常,面对日洋,也毫无畏惧说真话,至于但求中国之独立,不求总统之位的精神,更彰显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意志。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百年记忆:民国才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百年记忆:民国才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