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大炼钢铁”
目录:晚清崛起|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第537章 “大炼钢铁”
整个帝国的钢产量,从建立帝国时到现在,已经从开开始的几千吨,到现在已经达到了上千万吨,除了英、法、美、德以外,已经是排列在世界的前五位,但是这远远的还不够,光是军工和铁路两大类就已经远不止这个数字了,整个帝国现在就要加大投入,力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达到一个高峰,超越其它的老牌帝国,成为世界的老大。
现在光是从国外收购进口的旧钢材,就已经达到了五百万吨,再加上每年要从安南、朝鲜等地进口大量的铁矿石,现在最大的瓶颈则是炼钢工艺这一部分,虽然已经从德国、英国进口了一些设备,但是用自己的生产设备,还应该是主要的,不能光是依赖进口,要尽可能地自己能够生产才行的。
现在的沈阳重工,已经在开始建造自己的平炉,在唐山、武汉的一些钢铁厂已经用上了自己的生产设备,再有几年就可以看到成果了。
重型机器厂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自行研制的一台大型水压机,一些大型的机器设备,就得要用它完成了,那些重达几吨、十几吨的部件在水压机的工作台上就像在揉面团一样,按照设计的图纸把钢铁制成了规则的形状。
三年前制造这个水压机帝国时,工厂的技术人员、工人,甚至再加上皇上,大家在一起群策群力,一直搞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把它造成,因此对于帝国的一些大型的设备,得到了制造的高速度,像一些钢板什么的那就快多了,这对于军舰的甲板用钢,坦克的装甲钢板都可以进行轧制。而且钢板的强度比原来的强度也提高了很多。
参观完了重型机器厂以后以后,他们又到了汽车制造厂,汽车厂规模比重型机器厂还要大,这里面分的很细,各种车间那就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厂了,像发动机车间、底盘车间,那就是一个大型厂的规模。
光是一个大仓库就占地几十亩,现在根本就没有后世日本的那种“无仓库式”的流水作业法,什么配件都要提前准备好,少了什么也不行,在这里的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女工,她们的心比较细,准备充分,按照一辆汽车所需要的配件作好准备,然后把它们送到组装车间,按照流水作业的要求放在规定的地方,再由那里的人进行最后的安装。
汽车上用的汽油发动机是九十马力的,这也是在德国人的基础上自己搞出来的,现在它安装在三种汽车上,一是四吨的卡车,二是军用中型吉普车,三是一些小型的轿车,不过它们的耗油量可都不少,每百公里都在十几升,不过这个时代的汽油非常的便宜,只有几毛钱,人们在使用上也不觉得用不起,要是和现在一样的油价,那汽车就别想卖出去了。
还有就是一百五十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它是装在八吨的汽车上面的,这种汽车被称为中型汽车,就是速度慢一些只有每小时五十公里。
看别处没有什么意思,人们来参观一般也都是看组装车间,现在这里每三十分钟就有一辆汽车下线,那也就是最后的几道工序而已,看到汽车最后从生产线上下来,都有一种惊叹的感觉。
这人的能力是太伟大了,就是一堆机器零件,组装在一起,它就可以自己走了,这也是真不容易,很快汽车就会出厂的,现在需要汽车的地方很多,除军用以外,民用也逐步地多了起来,先是一些商人在用它进行运输,后来一些工厂也都在用汽车了。
人们都会算帐,现在的汽车运输吨公里的成本是一毛钱,收费才两毛钱,而一个人再加上一头牛,或者是一匹马的成本虽然低一些,但是那样的运输力小多了,按一百公里算,一辆汽车一天可以跑两趟,而用畜力车运输却是只能跑二分之一趟。
那些精明强干的山西商人开了个好头,然后大家也就都跟着学了。先是在平原地区,像北京到天津,上海到苏州、无锡、金陵等先后开始了汽车的运输,长途的就是晋商们从山西向恰克图,运输出口的丝绸、茶叶、漆器等。
因此汽车厂的新汽车一直是在供不应求,很多的人是拿着钱买不到汽车,因此也就需要进一步地扩大产能,力争能多生产一些汽车。
相应地也就可以看出,帝国的商业经济已经活了起来,就是上海到金陵,除了火车,还有轮船和汽车,同样不能排除,还有一部分畜力车在进行着他们传统的运输方式。
看着工人们熟练地进行着操作,李振华的心中觉得非常地欣慰,他清楚地知道以后世界局势的走向,和俄罗斯打上一仗以后,就会有十年的平静时期,在这十年当中,自己的国家可以休养生息,作好准备,到一战时,完全可以像原来的美国那样大发战争财,一举超过英国,成为工业、商业、金融等各种领域的老大,用他们的钱把中国人民的生活再提高一个档次,让自己的帝国永远竖立在世界的最高点。
但是要想达到那一步,就必有要先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到时候可以卖给他们枪支、弹药、火炮、军舰、潜水艇,以及一些矿产资源,那样就要以狠狠地赚一把了,同时也可以圈一些地皮回来,和以后的俄罗斯一样,有的是地方,养着十几亿人口就像玩一样,把高端产品拿在自己的手中,让其它的国家为自己打工,自己挣大头,让他们去挣小头。
李振华原来还想和工人们在一起进行一下交谈的,但是他看到工人们都在忙碌着,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只是和唐杰书各处看了一下,然后就从厂里出来了。
李振华现在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今后执行哪一条路线的问题,他想的是经济问题,一是计划经济。一是市场经济,还是搞双轨制,在刚一建立国家时进行计划经济是很好的,在战争时期也是必须的,但是要是在和平时期,那最好是搞市场经济。(
整个帝国的钢产量,从建立帝国时到现在,已经从开开始的几千吨,到现在已经达到了上千万吨,除了英、法、美、德以外,已经是排列在世界的前五位,但是这远远的还不够,光是军工和铁路两大类就已经远不止这个数字了,整个帝国现在就要加大投入,力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达到一个高峰,超越其它的老牌帝国,成为世界的老大。
现在光是从国外收购进口的旧钢材,就已经达到了五百万吨,再加上每年要从安南、朝鲜等地进口大量的铁矿石,现在最大的瓶颈则是炼钢工艺这一部分,虽然已经从德国、英国进口了一些设备,但是用自己的生产设备,还应该是主要的,不能光是依赖进口,要尽可能地自己能够生产才行的。
现在的沈阳重工,已经在开始建造自己的平炉,在唐山、武汉的一些钢铁厂已经用上了自己的生产设备,再有几年就可以看到成果了。
重型机器厂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自行研制的一台大型水压机,一些大型的机器设备,就得要用它完成了,那些重达几吨、十几吨的部件在水压机的工作台上就像在揉面团一样,按照设计的图纸把钢铁制成了规则的形状。
三年前制造这个水压机帝国时,工厂的技术人员、工人,甚至再加上皇上,大家在一起群策群力,一直搞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把它造成,因此对于帝国的一些大型的设备,得到了制造的高速度,像一些钢板什么的那就快多了,这对于军舰的甲板用钢,坦克的装甲钢板都可以进行轧制。而且钢板的强度比原来的强度也提高了很多。
参观完了重型机器厂以后以后,他们又到了汽车制造厂,汽车厂规模比重型机器厂还要大,这里面分的很细,各种车间那就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厂了,像发动机车间、底盘车间,那就是一个大型厂的规模。
光是一个大仓库就占地几十亩,现在根本就没有后世日本的那种“无仓库式”的流水作业法,什么配件都要提前准备好,少了什么也不行,在这里的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女工,她们的心比较细,准备充分,按照一辆汽车所需要的配件作好准备,然后把它们送到组装车间,按照流水作业的要求放在规定的地方,再由那里的人进行最后的安装。
汽车上用的汽油发动机是九十马力的,这也是在德国人的基础上自己搞出来的,现在它安装在三种汽车上,一是四吨的卡车,二是军用中型吉普车,三是一些小型的轿车,不过它们的耗油量可都不少,每百公里都在十几升,不过这个时代的汽油非常的便宜,只有几毛钱,人们在使用上也不觉得用不起,要是和现在一样的油价,那汽车就别想卖出去了。
还有就是一百五十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它是装在八吨的汽车上面的,这种汽车被称为中型汽车,就是速度慢一些只有每小时五十公里。
看别处没有什么意思,人们来参观一般也都是看组装车间,现在这里每三十分钟就有一辆汽车下线,那也就是最后的几道工序而已,看到汽车最后从生产线上下来,都有一种惊叹的感觉。
这人的能力是太伟大了,就是一堆机器零件,组装在一起,它就可以自己走了,这也是真不容易,很快汽车就会出厂的,现在需要汽车的地方很多,除军用以外,民用也逐步地多了起来,先是一些商人在用它进行运输,后来一些工厂也都在用汽车了。
人们都会算帐,现在的汽车运输吨公里的成本是一毛钱,收费才两毛钱,而一个人再加上一头牛,或者是一匹马的成本虽然低一些,但是那样的运输力小多了,按一百公里算,一辆汽车一天可以跑两趟,而用畜力车运输却是只能跑二分之一趟。
那些精明强干的山西商人开了个好头,然后大家也就都跟着学了。先是在平原地区,像北京到天津,上海到苏州、无锡、金陵等先后开始了汽车的运输,长途的就是晋商们从山西向恰克图,运输出口的丝绸、茶叶、漆器等。
因此汽车厂的新汽车一直是在供不应求,很多的人是拿着钱买不到汽车,因此也就需要进一步地扩大产能,力争能多生产一些汽车。
相应地也就可以看出,帝国的商业经济已经活了起来,就是上海到金陵,除了火车,还有轮船和汽车,同样不能排除,还有一部分畜力车在进行着他们传统的运输方式。
看着工人们熟练地进行着操作,李振华的心中觉得非常地欣慰,他清楚地知道以后世界局势的走向,和俄罗斯打上一仗以后,就会有十年的平静时期,在这十年当中,自己的国家可以休养生息,作好准备,到一战时,完全可以像原来的美国那样大发战争财,一举超过英国,成为工业、商业、金融等各种领域的老大,用他们的钱把中国人民的生活再提高一个档次,让自己的帝国永远竖立在世界的最高点。
但是要想达到那一步,就必有要先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到时候可以卖给他们枪支、弹药、火炮、军舰、潜水艇,以及一些矿产资源,那样就要以狠狠地赚一把了,同时也可以圈一些地皮回来,和以后的俄罗斯一样,有的是地方,养着十几亿人口就像玩一样,把高端产品拿在自己的手中,让其它的国家为自己打工,自己挣大头,让他们去挣小头。
李振华原来还想和工人们在一起进行一下交谈的,但是他看到工人们都在忙碌着,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只是和唐杰书各处看了一下,然后就从厂里出来了。
李振华现在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今后执行哪一条路线的问题,他想的是经济问题,一是计划经济。一是市场经济,还是搞双轨制,在刚一建立国家时进行计划经济是很好的,在战争时期也是必须的,但是要是在和平时期,那最好是搞市场经济。(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晚清崛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晚清崛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