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

目录:如斯(胤禩重生)| 作者:| 类别:玄幻奇幻

    作者有话要说:</br><FOT face=微软雅黑 size=4 color=#000000>

    看文前请注意,这是纯过渡章节,就是简单交代一下略写过的两年多时间,没什么实质性内容

    我写得不怎么样,因为实在不太会写过渡章啊,以后找机会再修吧

    </font><hr size=1 />  二十七个月,一晃而过。{请 记住dukankn.com}:。这二十七个月里,大清、皇室以及胤禩自己都经历了不少事情,多半是与前世一般无二的,却还是有些事儿,起了变化。

    比如相同的。

    康熙二十七年,孝庄文皇后,既大行太皇太后的百日之期还没过,朝堂上立时掀起了轩然大(和谐)波。先是江南道御史郭琇弹劾明珠等人结党,明珠被革了领侍卫内大臣,大阿哥胤褆的岳父科尔坤原职卸任,诸多明党都受到了牵连。再是河道上的官员大换血,这一任河道的官员,多与明珠有牵连,是以被罢辍的、降级的、免官留任的,整个河道衙门都被掀了个底朝天。然后康熙的舅舅佟国纲上书佟家一族本系满洲,请归满洲旗籍,康熙大笔一挥让佟家一族都入了满洲镶黄旗,一跃从汉军旗到了满洲上三旗,佟国纲的长子鄂伦岱又授了广东副都统,佟家一族的未来,无限光明起来。

    康熙二十七年,诸皇子和裕亲王随皇上巡幸晾鹰台讲武,阅火器营官兵,演放火器。这一遭试射,倒是胤禟拔了头筹,也不知是蒙的还是真有天分。胤禟头番开枪,胤禩只觉得他连扳机都扣不动,可小九就这样正中靶心,高兴得康熙当场赏了他一柄精巧的火铳,还是镶了宝石的。

    康熙二十八年,康熙南巡,视察河工。继而天下大旱,康熙为彰显仁政,免了诸多受灾之地的钱粮。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也有不同的。

    本来应该在康熙二十七年一场大病,封后一日即崩的佟佳氏并没有生病,还是安安稳稳的执掌后宫,做她的皇贵妃。(dkakan.om百度搜索读看看更新 最快最稳定)

    康熙几次往奉安殿祭奠孝庄文皇后,胤禩本都没有随行,如今却带上了他,一路上因为他年纪小,还颇为照顾。以至于一次康熙生病未能亲去,还特意让他转达一些康熙想对孝庄文皇后说的话。

    明珠长子成德并没有因为明党的倒台受到影响,反而以一等侍卫授了正黄旗满洲副都统。而他与其父在政治上也是越走越远,全无任何支持大阿哥之意,一副纯臣模样。

    胤禩的侍读戴梓虽然仍被南怀仁告了与日本勾结,却并没贬到盛京去。胤礽力保加上左都御史马奇核查之下,此事并不属实,戴梓仍然留用了。戴梓在胤禩的支持之下,在子母弹的基础上,秘密研制了一种更易携带,威力更大的火炮。

    胤禩自己,也是变化巨大。

    胤禩在孝庄文皇后崩逝之后,和毓庆宫走得越来越近。胤禩几乎每日下了学,都先去太子那里报到。太子每日虽忙,却总能抽出一会儿来指导胤禩的功课书法,后来渐渐地也跟他说起一些朝堂上得事情。太子待他亲切,毓庆宫中的奴才们更是将胤禩当成自己半个主子。每每太子遇上不顺心的事儿,总爱随意发落奴才,胤禩若是看到了,总会劝解一番,救过不少人命。被救过的奴才们更是对胤禩感恩戴德,恨不得身家性命都托付给他。

    当然,除了胤禩,三阿哥胤祉和四阿哥胤禛也与太子越走越近。太子这两年来变化不小,从以往的高高在上变得更加容易亲近了。虽然索额图圣眷也不如前些年,但明珠的毕竟是倒了。大阿哥与太子之争勉强算是告一段落——大阿哥这明显不够看的。阿哥们也都是明白人,自然知道跟着太子比跟着老大强一些,两人也都得了康熙的授意:你们年纪也不小了,多跟着太子学学怎么办差。

    因为年纪大了要避嫌,也没了太皇太后的庇护,胤禩除了良嫔的启祥宫,后宫之中几乎哪儿都不去。九阿哥和十阿哥搬进了乾西二、三所,加上两个小阿哥也都进学了,胤禩在学里日日都能见到,平日里就更没什么去别的妃母那里串门子的必要了。胤禟和胤俄两个在学里很是闹腾,经常把无逸斋和书房闹得鸡飞狗跳,但二人却还极有眼色,从不闹得过了底线,让二人的课读、侍读和哈哈珠子们极为难做。

    胤禩依然是对两个小的颇为维护。胤禛对着胤禟总是一派长兄模样,每每胤禟惹了祸,胤禛虽然也会帮着瞒了康熙和皇贵妃,可总是要拎出来训一顿,有时还罚罚抄书练字之类。胤禟不愿写,却还是很怕胤禛叨叨,总是央求胤禩帮忙,胤禩也就拿了帮着写,还派给自己的哈哈珠子一起帮忙,荣保是干这个活儿干得最顺手的,两人干这事儿干得多了,对模仿别人笔迹甚至生出了兴趣。除了胤禟的笔迹,康熙的、太子的以及胤祉胤禛的笔迹两人都仿过。也算是个业余爱好了。

    胤禩在这两年多里,也借机结交了不少人。

    虽然胤禩前世胤禩毁在结党之上,但胤禩并没有因此就放弃结党。在这朝堂之上,没有人支持,根本什么都做不成,什么都干不了。纵然是前世的胤禛,时时以“孤臣”二字自我标榜,也是结党的,胤祥、隆科多、年羹尧都是四爷党。胤禩是笼络人心的高手,甚至到了雍正朝,还能策反隆科多,从前结党是因为不知道该结谁,对于如何结,却是无人比他更擅长的。党不能不结,结谁、怎么结、如何把握度的问题才是重中之重。这些问题,胤禩自重生起就开始考虑,这么些年,早就有了主意。

    与上一世不同,胤禩的手段极是高明隐秘,甚至让被结交的人,都没觉察出胤禩的刻意来。他的目标就是在这宫中当值的侍卫们。而且,并非头等侍卫,只是些此时名不见经传的二等、三等侍卫。显赫的时候再结交,人人都知道是为了利益,可若是在寒微之时结交,便是知遇之恩了。这道理浅显,可放长线钓大鱼的事儿,不是人人有那个耐性、有那个眼光的。胤禩从前也没有,可如今却有了“未卜先知”之能,自然要好好利用的。

    宫中的大内侍卫都是上三旗选出的精英,家中几乎都是有爵位的。他们不但骑□熟,学问也都不错,未来是要做朝堂上的中坚力量的。这些年轻人,在家里都是爷,如今到了宫里,却成了见了人都要行礼的奴才,拉拢他们,其实并不难。胤禩对于这些侍卫们的才能、家世、未来官运甚至是个人兴趣爱好心里都是有本帐的,。葛尔丹之战将近,宫中大部分侍卫都要跟出去立功的。二等、三等侍卫们,其中有一些是要升到头等侍卫,之后被派到哪里的都有:派到六部理藩院御史台、派到满蒙汉各旗做都统的、外放做提督道台的。虽然说这些人二十年后仍然是地方的多,中枢的少,但胤禩此时并无争储之心,他结交这些人,主要还是为了日后能在地方上好办事。

    除了时不时关心一下侍卫们的家庭、喜好、顺便表表示一下自己的欣赏,胤禩也没什么过分的作为。把人收为门下奴才的事儿更是不能做,甚至以太子的名义也不行,这就是个度的问题了。胤禩小心的把握着,确保这些人只是内心里知道了太子和八爷对他们的欣赏,但实际上还是只对康熙效忠的。毕竟,过早就显示出倾向的侍卫,是很难有前程的。

    胤禩还在这二十七个月中,为自己建立起了初步的情报网。太皇太后从前在的时候,自有一拨自己的人,胤禩有太皇太后护着,也不需要在这宫中有多么耳聪目明。太皇太后走后,留下的人虽然有些确实暗示胤禩效忠了,可胤禩还是没敢动,而是选择了从零开始,自己一点点将这个网络建起来。这些人,康熙未必不知道是太皇太后的人,因而胤禩只能婉拒。

    事儿本来极难,但好在胤禩手里有个正适合做此事的人:他的乳母之夫雅齐布。雅齐布一家是内务府包衣,与内务府包衣三旗各世家之间多有联姻,在宫中自有自己的人脉。以此为基础,胤禩仔细地将各宫之中的人都筛了一遍,又结合了前世一些记忆,圈出了最早的一批人。这些人为种子,胤禩的势力一步一步,慢慢渗透到了宫中各个角落。

    情报网的建立,让胤禩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胤禛的粘罕处,竟然在此时就已经有了雏形。胤禩素来是知道胤禛之能的,可胤禛此时不过十岁出头,竟然就有了这样远见,不得不让胤禩心中钦服。胤禛的动作不大,他的人也不多,但都是被他捏的很牢的人,倒是很符合胤禛的风格。胤禛这些动作,这宫中可能任何人都没注意到,却没瞒过胤禩的眼睛。一来因为胤禩对胤禛很关注,这种关注甚至超过胤禩对康熙、对太子的程度,宫中大概无人对胤禛的事儿比他还上心了。二来,胤禩对胤禛很了解,一点儿线索就能让他嗅出胤禛的味儿来。

    因此,胤禩的动作也就更加谨慎,好在胤禛对他并没有对等的关注和了解,胤禩也自信自己的作为没有被察觉。

    除服那天,胤禩搬出了慈宁宫,正式入住了乾西头所。而康熙对战噶尔丹的大幕,就要拉开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如斯(胤禩重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如斯(胤禩重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