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耗

目录:如斯(胤禩重生)| 作者:| 类别:玄幻奇幻

    十月三十日,正是胤禛的生辰。胤禛这日休沐,请过安、回了府之后也办了个小宴。自家兄弟多有来贺的,不过走走过场。最在意的那个人不在,旁人来了也不过是心里添堵。

    难得胤禩有心,走之前提前备下了贺礼,丝毫没有因为上次二人之间的不快亏了礼数。胤禛见了那礼单子上毫无新意的几样物事,先是把单子摔在一边,后来又拿了过来,看出那单子上的字迹是胤禩亲笔,这才心里稍微舒坦一些。末了又怪自己忒多事,何必计较这些细枝末节。既然已然断了恩义,何苦如此念念不忘,挂肚牵肠。倒显得小女儿态,不够豁达有气量了。

    胤禛这般想着,随手便将那礼单两下撕了,扔在地上。想过去再踩上两脚,却又觉得太过刻意,正巧百福跑来,胤禛蹲身抱起,在怀里逗弄着,也就没去理那一地的碎纸。

    然而那夜总好像心里有事,怎么都睡不安稳。夜半起来,却刚好碰上了得了讯息来禀报的戴铎。胤禛心里正烦躁着,看着戴铎步履轻快,更加不悦,一张脸拉了老长:“这么晚了,有什么事?”

    戴铎倒是敛了喜色,恭敬地行了礼,起来才回话:“回主子,西北的事成了。”

    胤禛听了也怒色稍减,不自觉地便想了胤禩,脱口问道:“老八回来了?”一时情急,连心中的隐隐期待都未藏住。胤禛情不自禁地想胤禩大概办不成事,便会赶回来。这是他开府之后的第一个生辰,他想要看看胤禩,哪怕只是以兄弟的名义。

    戴铎沉默了一会儿,有些吃不准胤禛对胤禩还有多深的情谊。但有了消息,又不能不说,只得沉声道:“主子,八爷,只怕是回不来了。”

    戴铎的声音很轻,轻到只二人听得见,便是旁边再有一人,离得稍远,也不得闻。可胤禛却觉得太吵了,他想伸手捂住耳朵,但终究忍住了。用沙哑的嗓音问出那如同牙缝里挤出来的句子:“他死了么?”

    戴铎这才禀报:“子时的时候传来的消息,万岁爷深夜急召了皇太子、佟国维、鄂伦岱长子补熙夜入乾清宫议事,佟家已经备下丧仪了。八阿哥的佩刀也被带回来了,还有呈给皇上的奏折,俱言内书请罪等语,自言身死,有负皇恩……”

    后面的话,胤禛已经听不清了。

    不知为何,胤禛首先感到的,竟然是轻松。全身仿似轻飘飘的,没有半点儿力道。如同在云端,使不上力,却快乐至极。他再也不用担心,有一个强大的对手挡在前面,有座大山压在身上,胤禩走了,他就轻松了,彻底轻松了。

    胤禛在笑,平生第一次畅快地笑,比任何一次都笑得真心。他的心好像一下子空了,那似海深情没了,那如烟回忆散了,一切都没了,都没了……

    曾经有个少年在说:“我信四哥,故以实情相告,以要事相托。”

    曾经有个少年在说:“四哥真是可爱。”

    曾经有个少年在说:“四哥笑起来很好看。”

    曾经有个少年再说:“四哥,我心里也有你。”

    曾经有个少年在说:“我一直想着四哥。”

    曾经他的回忆里充满了那个影子,一声一声,叫着四哥、四哥……

    那少年不见了,消失了,再也回不来了。那一瞬间,胤禛觉得自己都忘了,什么也记不起来,什么也不用记起来。百转柔肠空托付,情未亡,人已殇。

    戴铎不知道胤禛为何在笑,只觉得那笑苍凉得很,不像是愉悦,倒像是哀伤。他静静地退出去,只留下胤禛一人,如同疯癫,一直笑着,在寂静的夜中格外瘆人。

    胤禩的死讯瞒得很紧,并没有公之于众。然而却仿佛人人都知道了。坏消息传播的速度总是格外惊人,第二日早朝刚下,胤禛便听说良嫔晕厥过去,康熙早朝时脸色也不大好,皇太子告病,根本没有出现。胤禟去乾清宫闹了一遭,被勒令闭门读书,胤俄一直沉默地拉着胤禟,却说不出一句劝阻之言,胤祺和胤祐神色都沉痛得很,唯有胤禛,依然如故,仿佛他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不在乎。

    胤禛埋首户部的公事,在户部一坐便是一整晚,他仿佛真的记不起过往,记不起胤禩,只本分地做好自己。每日依然按时早起读书,按时上朝,按时办公务。一连几日,与平时几乎并无差别。只是人迅速地消瘦,下巴削尖,眼眶深陷,看上去像是生了一场大病一般。

    后来还是苏培盛大着胆子劝了一句:“主子,您心里难受,就哭一回吧。”

    胤禛还是笑了,自从他过了生辰,似乎格外的爱笑。只是,那笑容空洞洞、凄惨惨的,比冷着脸还要吓人。

    *

    康熙下了死命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胤禩的尸体没有回京,便不能发丧。朝中几乎人人都知道,八阿哥去了青海,却死在了那,连尸体都找不到。可没有人能说,没有人敢说,如同一个公开的秘密,却是一块不能触及的禁地。

    十一月十五那天,北京城下了雪。正赶上胤禛休沐,没有公事烦扰,便一人独坐在王府之中的亭子里,地龙烧得暖人,胤禛只觉得困倦得很。不知有多少天没有好好睡一觉,他不敢睡,醒着的时候可以不想,睡着了怎么办呢?

    强打起精神,默默念着佛经,只片刻,便倚着柱子,睡得沉了。大概是累得狠了,胤禛并没有做梦,一觉沉沉地睡到了夜半,醒来还在亭子里,只是已多了枕头和棉被。

    雪晴之后的天如同洗净了尘埃,明澈澈的蓝。亭子周围的雪被地龙烧得化了,在青石板上晕染出大片大片的石花,绽放得热烈。月色如水,照在晶莹的雪上,衬得格外好看。胤禛看了一会儿,便觉得眼前有些模糊,伸手一抹,却已然湿了一片。

    胤禛苦笑一下,叹了口气,强挺着这半月,也真是累了。

    夜里风有些凉,胤禛没有叫人,裹了棉被依然坐在亭子里,缩着身子,蜷在角落。如同小时候一样。那个时候在乾东三所里,他拉着一个孩子,絮絮叨叨得说些额娘如何,弟弟如何,不停地抱怨。旁边的人用小小的手攥着他,嫩声嫩气地说些安慰的话。

    那人是谁呢?

    胤禛揉揉太阳穴,只觉得头疼得厉害。若是什么都不用想,那就好了。

    胤禛呆呆发着愣,突然对面的屋顶上的雪扑扑簌簌地落下,一个人影划过,一支箭上钉着一封信,嗖的一声射到胤禛身后的柱子上。胤禛本能地闪开,正要叫抓刺客,看那人已然不见了。

    王府里的寂静瞬间被打破。有人在喊着抓刺客,灯火渐渐亮了一片,胤禛这里也立刻有人围过来问东问西。胤禛说句没事,都打发走了,拿了个帕子垫着,去看那箭上钉着的信。

    信上是胤禩亲笔写的:“四哥亲启。”

    一瞬间,回忆拥入,撑得胤禛的脑袋都快要炸开,胤禛用头抵住柱子,艰难地拆开那封信。

    四哥:

    西北地僻,千百载战乱无宁。汉家驻轮台,动阴山,亦刹那保全。弟不敢自比忠臣良将,绵力为父兄分忧,常恐思虑不周,弄巧反拙,有负皇恩。

    一路风沙,星夜兼程,枕上片时,行尽漠北。兄往夜半忽至,再三叮咛,指点谋划。弟涕作难止,泪染鞍鞯。深恐黄泉路近,来日无多,故有此赠。

    死生挈阔,匆匆廿载,弟以凡才,荷蒙殊遇,引以为知己,比肩抵足,同心戮力,幸甚!已而钻隙相窥,逾墙相从,殒身不恤,虽万千人吾亦往矣!奈祸福不测,修短有命,袍泽情深,骨肉缘浅。茕茕稚子,劳兄存抚,盼兄安好,珍重勿念。

    胤禩绝笔。【1】

    胤禛几乎是一眼扫过,那些字句,像是利剑,一句一句刺在他的心上。胤禛匆匆读完,又仿佛不确定一般,再看了一遍。句句熟记于心,胤禛突然将那一张薄纸揉作一团,抛在雪里,低声咒骂道:“爱新觉罗胤禩,我与你情断义绝,为何偏偏遣人送信于我?你自去黄泉路,不必特意拖拽着我。你不是说天家无兄弟,我不是你哥哥,要托孤,去找你的兄弟,何必找我!”

    胤禛只气得浑身发抖。那信落在雪地里,不一会儿晕开了墨迹,再也看不清楚。胤禛站在那里,目光如刀子一样盯着那胤禩最后留下的信,狠狠地说:“你若要死,我便让你死得其所。便是到了阴间,我也不放过你。就要让你看看,让你后悔,为何当初不拼命活着,兑现对我的承诺!”

    记忆中的自己在说:“你要记得,你欠我一次,得活着还回来。”

    胤禩是怎么回答的?对了,他温柔地笑着,道了声:“好。”

    作者有话要说:【1】遗书依然不是我写的……前面两段灯笼大人代笔,后面一段还是抱玉大人捉刀。我就是个废柴,弱爆了OTZ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如斯(胤禩重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如斯(胤禩重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