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访

目录:如斯(胤禩重生)| 作者:| 类别:玄幻奇幻

    八贝勒府里,依然如故。胤禛走进去的时候,甚至没有看到奴才们脸上有丝毫的悲戚之色。自从胤禩出了事,有不少人过来看过,据说太子妃也特意出宫一趟,来宽慰八福晋。可胤禛完全没有看出,眼前的八福晋,有任何需要宽慰之处。

    菀宁盈盈一福,朱唇轻启,叫了声:“四哥。”

    胤禛看着她,只想将这女人看到骨子里去,她脸上带笑,满面含春,一丝不错的迎客之礼,规矩得让人觉得贴心至极。胤禛不禁觉得愤怒,她失去的比他要多,胤禛只是少了个弟弟,可菀宁却是死了丈夫,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简直便是塌了天了。为何却丝毫不见悲色!

    “四哥此来有何事?”菀宁仿佛没有看到胤禛如同吃人一样的目光,俨然一副女主人姿态,仿佛胤禩没有出事,仿佛胤禩出了事她也不会有丝毫动容。

    胤禛不自觉地有些失落.他恨眼前这个女人,恨她的笑容,恨他的不卑不亢,恨她淡然处之、全不在乎的样子。菀宁有些东西,是胤禛永远求不来的:只有这个女人,可以正大光明地为胤禩的死心痛欲绝。可这被胤禛珍之重之的感情,在她这里,恍若分文不值。

    胤禛愣了一会儿,并没有质问菀宁为何不伤心痛哭,而是提出了要求:“我想去胤禩的书房看看。”

    自从噩耗传来,已经不知有多少人来看过菀宁,菀宁应付得早已经劳心劳力,疲惫不堪。可她还要支撑着,她是皇子福晋,是胤禩的女人,别说此时胤禩是否真死了还不确定,就算是胤禩真回不来了,她也要撑起这个家,养大胤禩的儿子。她没有太多的精力去伤心,因为她身上还有责任。

    在来八爷府看过的诸多人当中,有来探虚实的,有来安慰她的,但胤禛是第一个提出如此古怪要求的人。菀宁深深看他一眼,心里似乎悟到了什么,却又好似不那么清晰。她没有立刻答应下来,而是不卑不亢地回答:“按理不该拒绝四哥,可书房是机要之处,我们爷此时不在,我也做不得主。”

    胤禛倒没感到意外,如此厉害的女人,要是能轻易让他进了胤禩的书房,那才是怪事,当下便说了准备好的说辞:“书房不过是读书习字之所,胤禩幼时,还常常到我住处去做功课,都是自家兄弟,比邻而居,哪有那么见外。胤禩自小便坚持日日习字,我那日来时看见他写完便随手丢了,实在可惜,如今……”胤禛停了停,并没有把话说完,看看这院子里的模样和菀宁的神色,一时转了话头,“如今想着去将他每日习作收罗起来,装订成册,往后也好拿出来让他看看,自己当时的字是什么样的。”

    菀宁没有说话,怔怔发愣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眼中闪了泪,却并没落下,转过身去不明显地擦了擦,压住了哽咽,声音还是利落的,道:“既然如此,四哥随我来吧。”

    菀宁引着胤禛来到胤禩的书房。书房之中日日有人打扫,却还保持着胤禩走时候的样子,东西都没有人动过,胤禩每日写过的字也都留在案子上,摞成一叠,有些墨迹未干就落在上面,显得主人并不如何珍惜。菀宁带着胤禛进来,自己交代道:“东西都在这儿,下人们也不敢动的,白哥是宫里头跟出来的老人了,说爷写过的字都是直接扔了,自己不留的,四哥若是想拿走想来也使得。”

    胤禛点点头:“多谢八弟妹。”随手捡起一张,叹道:“听说太子出阁讲学的时候,皇父给大臣们展示过太子从小写过的满满五大筐字,我当时便想,胤禩自小练过的可不比太子少,我记得那时候胤禩才三岁,刚住到慈宁宫去,老祖宗说让他练字静心。你说奇怪不奇怪?三岁的小孩子,静什么心。可当时胤禩每天真的开始练字,开始写得可丑了,我左手写得都比他好看。不过也是,还小嘛,笔都握不稳,能写成什么样?可后来便真的越练越漂亮了。就是老祖宗去了,他也一直坚持练,我就想啊,要是有机会,能把他这些字留下来就好了。可惜那时候没找到说的机会……”

    胤禛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唠叨的对象,他太需要一个人来听他说说胤禩的事,他心中的悲伤和愤怒,太需要一个排遣的出口,因而即便眼前的对象是他一生都无法战胜的情敌,他也没有丝毫闭口不言,默然伤悲的架势。胤禛接着翻检桌上习作,一边接着说:“弟妹可要记得,千万别告诉他。他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对自己太差。凡事都是顾着别人,亏着自己,你若是告诉了他,他定然想着给九弟十弟他们弄点什么,自己的全然不顾了。”

    “爷不是还有四哥惦记着。”菀宁说完也笑了,却露出些和年龄并不相称的悲凉。

    “胤禩会好好回来的。”胤禛不知为什么,突然冒出这样一句,仿佛是菀宁的镇定和笑容感染了他,仿佛是他也选择了自己更愿意相信的假象,但胤禛在这一刻,真的开始相信,胤禩不会就这么死了。因为,他答应过的事,还没有做不到的。那个向来无所不能的胤禩,怎么会就这样死了!

    “四哥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人。”菀宁用帕子掩了嘴,眼中露出些笑意,“他不会有事的,一切自有祖宗庇佑。”

    胤禛忽然想起自己年少之时深陷沼泽,也是危险至极,当时幸亏胤禩出现及时,一支救命的箭射过来,才将他拖出泥潭,的确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助。听了菀宁的话,也不禁颔首,道:“嗯,自有祖宗庇佑。”

    说完又低头去看那些胤禩闲暇时候零零星星写的大字。翻到最底下,才看到一张纸上空落落的,只正中间工工整整写了一个“雍”字。胤禛瞬间一愣,回头去看菀宁,却见菀宁暗自出神,不知在想什么,显然没看到。胤禛想也没想,将那字折了几折,塞进怀里,心下惴惴一番,生怕被菀宁戳破了。

    胤禛又心不在焉地理了理桌上堆得乱七八糟的习作,分成不同类别放好,交代下人过会儿送到雍王府去,这才告辞出来。数九寒冬,额上竟然已经出了薄薄一层汗,回了自己屋子将那字迹从怀中取出,打开来仔细地看着,直到看到泪眼模糊,眼前的一切都看不清楚。

    若是胤禩没死,便一定将他拥入怀中,再不去想什么禁忌,再不去管什么党争,他有了妻子如何,他便是帮着太子又如何,胤禩始终是他爱的胤禩,只要能抱着他,就足够了。心不够狠,便练得够狠,意志不坚定,便学着坚定。一切都不能成为他放弃胤禩的理由,即使是皇位,也不可能。

    人是有贪欲的。胤禛也有。

    ~

    胤禛派了很多人去西北寻找胤禩的下落。从那日回过神来,胤禛便不断地试图查清事情的真相。那个来雍王府送信的人是谁,他为何会有胤禩的遗书,胤禩最后的奏折是如何带回来的,当时会场上所有人的尸体都去了什么地方。毕竟只找到胤禩的佩刀,并不一定便是身死的明证。没有确切的消息,胤禛一刻也不能安心。

    然而还没等确切的讯息传回来,清廷便先有人等不及了。大阿哥在上朝时主动请战,要求带兵去将准噶尔的叛军剿灭,为胤禩报仇。胤禩的生死问题此时是朝堂上不能触及的伤痛,无论康熙心里是怎么想的,大清无法受这皇子被一群叛军杀死的窝囊气,大阿哥此言一出,朝上响应的人并不在少数。

    反对的人,唯有胤禛。胤禛给出的理由冠冕堂皇,无非是钱粮不够,不可擅动刀兵之类,听上去倒像是酸腐学究之言。无论朝上大阿哥如何谴责,胤禛始终没有说出真正的原因,只是说着民生,谈着钱粮。胤禛害怕,他若将那话说出口了,便会忍不住在朝上落下泪来:胤禩是为了不动刀兵才只身赴险的,若是就这样出兵,岂非将他心血付诸东流?

    到底出兵与否,康熙没有给准话,匆匆退了朝,连奏折都没有批,便带着梁九功,微服出宫,去了胤禩府上。

    胤禩府上还是那样子,新新的府邸,收拾得利落。胤禩不喜欢繁杂的装饰,府里一应陈设都是简单的。凡是看着像样一些的,多半都是菀宁的陪嫁。阿哥分府给的二十万两银子,这次出去便垫上了不少。胤禩虽然用度简单一些,却也不是会过日子的,这里帮衬一些,那里贴补一点儿,不经意之间便花出去不少。前世里几乎全靠九阿哥帮衬,可此时胤禟还是个孩子,菀宁的嫁妆又不能擅动,胤禩立了规矩不能去借国库的银子,家里头的生活,看着比宫里寒碜不少。

    康熙进了府,菀宁已经早早迎在外面,行礼问候,一切如常。

    “家里头还好么?”

    “谢汗阿玛惦记,家中一切都是好的,只等着八阿哥回来。”菀宁答道。

    康熙有些失神,突然想起胤禩的好,一个好好的孩子就这么没了,做父亲的,不知多想挥军北上,为儿子报仇雪恨。可康熙心中知道,为了这个不出兵,胤禩付出多少心血,耗了多少精力。那最后的奏折里,胤禩不断地说自己一命微贱,若能换西陲安定,虽死无悔。

    “等八阿哥回来……”康熙轻轻重复着这句子,“这孩子还会回来么?”

    “会回来的。”菀宁说得肯定,像是真的知道胤禩的讯息一般。

    “父母在,不远游。胤禩这个不孝子,却次次违逆朕的意思,每次不让他走,他便闹上一番,好歹总要他去了,信誓旦旦说着不会有事,要是真的敢不回来,朕,朕……”康熙说道这里停住了,人要是都走了,还能怎么罚呢。已经快一个月没有讯息了,若是胤禩未死,总会传回些讯息,如今音讯全无……

    “八阿哥虽远游在外,但汗阿玛身边还有别的阿哥,额娘身边还有弘昶,他也是放心的。”

    “可朕不安心呐。”康熙说完叹了口气,往屋里头走了走,又回头看看,这院子里头装点的牌匾碑石,指了一块上面写了一个“静心”的问道:“这是胤禩的字?”

    菀宁点点头,“是八阿哥的字。”

    “都写得这样好了。”康熙叹道:“他小时候练字,都写小楷,朕看过一次,说要练大字才见功力。没想到他还真练了。”

    “汗阿玛的话,八阿哥自然是要听的。”

    “他要是个听话的就好了。他这个孩子,拗着呢,凡事都有自己的主意。他要做的事,怎么也得做成了,才不管别人怎么想的。那会儿要上战场,在乾清宫跪了一天,鄂伦岱看了都心疼了,这才求得朕同意。那回也真是争气,立了功回来。这次朕就放了他出去,不该啊。”

    “汗阿玛这样忧心,他若是知道了,也会愧疚的。”

    “他哪里知道?他眼里朕就是这大清的皇帝,就该事事想着大清,哪里记得朕还是他阿玛,还要惦记着他们这些孩子们。”康熙叹道。

    “汗阿玛言重了。”

    “你说,若是胤禩回不来了,朕该不该出兵?”

    菀宁想要说什么,却最终没有说出口,只是低了头绞紧了帕子,并不言语。

    康熙正待再问,却有个下人忽然冲过来,急忙跪下,行礼都是匆匆忙忙的,上气不接下气地递上一块玉佩,说道:“皇上,福晋,外头有个蒙古人送来信儿,说是少爷派来的,说我们家少爷一切安好,只是被事情绊住了,过些日子才能回来!福晋,八阿哥是不是没事了!”

    “那人呢,带过来,朕要亲自问问!”

    作者有话要说:一百章了!撒花,哈哈,好开心

    下章胤禩就出场了,艰难的时光总算被我熬过去了,耶~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如斯(胤禩重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如斯(胤禩重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