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节 消息
目录:回到明末当军阀| 作者:狂人阿Q| 类别:历史军事
“请问伯爵阁下,绿茶是什么东西?”
琼斯不太清楚茶是什么东西,这时代西方人还没怎么接受茶呢,勉强接受的也都是广东福建一带的红茶,江浙一带的绿茶琼斯听都没听过。
杨潮笑着指着桌子:“琼斯先生喝的就是。这茶可是好东西,有病治病,没病防身。”
刚刚让人去卖茶的同时,杨潮已经让人泡了一壶拿过来,既然是推销,自然要让客户尝一尝。
“哦,是这样啊。那我得喝一口!”
说完,琼斯端起杯子就喝了一口,喝完后皱起眉头,显然对茶的味道还没有适应。
其他海员不懂中国话,根本听不懂,琼斯喝完告诉他们说,这茶水能治疗败血症。
那些海员立刻就大喝了起来,显然他们也很害怕染上。
但是琼斯还是半信半疑,这种略带青草味道的茶水能治病?
所以将病人送进了杨潮的军营,看着他嚼下几口绿茶,又留了个心眼,让人看着病人,嘱咐除了绿茶,不让病人吃任何中国人给的药物,他必须弄懂绿茶是不是真的可以治疗败血症。
生病的书记官每天依然吃着荷兰人习惯的肉食和面包,然后就是一天三顿的吃几大口绿茶和一些干净的水,可是三天后竟然真的好转了,五天后已经有力气了,很显然他病好了。
琼斯不由惊喜,求见杨潮。
“感谢伯爵大人,在下的船员已经病愈了,不知道伯爵阁下还有没有那红绿茶?”
琼斯显然已经相信,那种绿茶对治疗败血症有奇效。
败血症也叫做航海病,迷信的时代西方人认为跟魔鬼有关系。但是一到陆地上修养一旦时间就会恢复。
但是西方人的饮食并没有变,他们在陆地上不过是因为吃了些新鲜的肉食罢了,新鲜肉食中也是含有维生素的。
但是比起蔬菜来说。显然含量还是较少,所以他们在陆地上恢复也得十天半个月。可是杨潮给他的人吃了些绿茶,竟然在短短五天就好了,这不能不让他信服绿茶可以治病。
于是迫不及待的想找杨潮要这种绿茶。
“绿茶啊,多的是。只要琼斯先生要,可以放进货物中。不够出于我们的友谊,我决定送琼斯先生一千斤!切记回航的路上,要经常喝茶。不过光喝茶水不保险,如果生病的话。就直接吞食。本爵是很希望琼斯先生永远健康的。”
琼斯立刻道谢表示感激不尽,也表示很荣幸获得伯爵的关心。
给荷兰人备货用了二十天时间,为了不让那些经纪搞投机,杨潮一直保密,可就是这样依然不可避免的影响了物价,短期内南京的丝绸等物涨了三个百分点,让杨潮贴进去几千两银子。
同时临走的时候,杨潮送给了琼斯大量礼物,当然都是希望开拓的商品。
包括南京最著名的产品云锦,告诉琼斯。中国皇帝的龙袍就是用这种面料制作的,希望他带回去做几件衣服穿,另外还有一些特色的手工艺品。比如扇子,比如绣品等等。
新江口的秋粮已经收获,江南各地的税粮也都收割了,秋赋已经上交。
湖广的秋赋除了养当地官员外,都被左良玉截留了,朝廷也没有办法。
但是浙江、福建和广东的秋赋却递解到了南京,朱慈烺这个皇帝显然得到了南方文官集团的认可,并没有出现历史上的各种借口扣押,连江西都缴纳了一半秋赋。
江西的赋税并不算多。根据户部黄册,江西田亩四十三万顷。人口九百万,夏税八万担。秋粮二百五十多万担,江西去年还遭到张献忠的攻占,虽然比胡广好一些,其实也是有理由免税的,但是他们缴纳了一百万担。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南直隶,南直隶的税赋踪迹超过七百万担,以现在的银价来算,那就是两千多两银子,当然官府征税用的可不是市价,官府定价一担大米还不到一两银子而已,因此其实只征收了五百万两税银罢了。
在失去北方地区,仅剩下南直隶、浙江、江西、福建和广东等地后,能征到这么多税,其实已经算是官员用心了。
但是这些钱是大大不够用的,湖广的税赋被左良玉截留,朝廷也不用管左良玉的兵了,但是江北四镇的胃口也不止这么点钱,而朝廷还想着秋粮下来后给皇帝选秀,整修宫殿呢。
因此秋粮没有下来前都盼着秋粮,秋粮下来后,反而觉得更缺钱了。
江北四镇立刻闹着要朝廷将他们的兵饷缺额补上,他们说朝廷缺他们三百万两,可是朝廷官员按照他们四镇统计的兵额也不过缺两百万,如果按照朝廷给四镇定的兵额,其实早给他们发超了。
不得不说四镇其实有些欺负朝廷,这才是跋扈。
于是立刻就有文官站出来反对,说杨潮至今一分钱可都没要,四镇也该为朝廷分忧。
杨潮对四镇也有些不满,杨潮可不相信他们搜刮到的钱只是朝廷给的那几百万两。
他们坐镇江淮,别的不说,光是盐业,每年就是千万的利润。
宋应星记载“在广陵者不啻三千万两,每年子息可生九百万两。”
两淮盐商的资本三千万两,光是放贷的利息就有九百多万,而放贷只是盐商的副业,主业盐业的利润恐怕难以估计。
江北四镇什么都不用干,包庇盐商贩卖一些私盐,每年分个三五百万两都不是问题,而杨潮收到的消息,恐怕四镇真是这么干的,坐镇淮安的刘泽清凭什么大肆招兵买马同时还能大兴土木,他要是缺钱才怪呢。
但是朝臣更多的还是希望朝廷将银子拨下去,安抚军阀是一方面,恐怕私底下的回扣,也是少不了的。
明明知道军阀和官员都趴在百姓身上吸血,偏偏杨潮此时还不能动他们。
尤其是军阀,北方的情况一直在变。
杨潮南下后,从临清到扬州都留下自己的人,给他们配备了大量战马,不要他们打仗,就让他们搜集消息。
杨潮现在掌握的消息,比朝廷更快,更准确。
但是消息依然很模糊,因为条件限制,官府的驿站早不通北方了,杨潮最大的消息来源其实是通过一个个逃难来的难民带过来的。
河南的难民无疑是最多的,而河南也是最乱的。
本来长达十多年这里就是农民军和官兵拉锯的战场,李自成攻占北京后,这里的官兵几乎都投降了,可是李自成退出北京后。
很多官兵就再次反了,杀了李自成派来的官员,再次打出了大明的旗帜。
河南各地的土贼也乘势拥起,如刘洪起据汝宁,韩甲第据许州,李际遇据登封,李好据裕州,刘铉据襄城,“分辖各数百里,拥众各十余万”。这些人有的是当地的豪强,有的是无业的好汉,当年农民军和官兵在河南大战的时候,他们就趁势而起,为求自保组织团练。朝廷胜利后被朝廷诏安,李自成打赢后就归附李自成。这次李自成失败后,他们再次揭竿而起,打着杀贼报仇的旗号,吸引对农民军不满的百姓,再次表示拥护朝廷。
满清也不会放弃和那,任命杨方兴为河道总督,苏弘祖为分巡河北道,申朝纪为分守河北道,罗绣锦为河南巡抚,任命祖可法为河南卫辉总兵官,金玉和为河南怀庆副将,这些文武官员带着八旗兵招降明军,已经控制了河南黄河以北地区。
河南就被地方团练武装,明军官兵,农民军残部和满清四方实力占据,极为混乱,各路武装抢掠无度,民不聊生。
山东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官兵、农民军、满清和地方团练交织,但是满清慢慢占据了上方,值得一提的是,帮助满清迅速取得优势的,正是小朝廷想要册封的吴三桂。
山东河南都跟江南临近,所以收到的消息还准确一些,至于更北的地方,就所值有限,杨潮只打听到一些非常不确定的消息,有的说清军追击李自成到了山西,有的说清军已经进入了陕西。
必须得到更准确的信息,那就必须在更被的地方建立信息站,但是如何渗透到北方去,这是一个难题。
朝廷最近的一个议定,引起了杨潮的注意。
小朝廷终于决定要向满清派出使节团了。
联系满清联合平贼,这个主张一直都是史可法坚持的,但是杨潮却一直反对。
但杨潮和史可法之间却没有私人矛盾,相反杨潮对史可法一向敬重,知道这是为数不多的清廉官员,甚至史可法都是在杨潮力争之下才当上首辅的。
当时争当首辅的人可不少,福王监国时取得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头衔的马士英是一个,做过朱慈烺讲官,被封为太傅的王泽是一个,甚至连勋臣刘孔昭都争做首辅。
刘孔昭首先就被文臣联合压了下去,搬出祖制没有勋臣做首辅的说法,而马士英也因为福王一时低调了不少,最后在杨潮支持下史可法压过了王铎成了新任首辅。
所以杨潮跟史可法只是政见不合而已,而皇帝显然更信任杨潮,已经否决了这个提议,而且不准再议,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又同意了。
杨潮决定操作一下这件事。(未完待续)
琼斯不太清楚茶是什么东西,这时代西方人还没怎么接受茶呢,勉强接受的也都是广东福建一带的红茶,江浙一带的绿茶琼斯听都没听过。
杨潮笑着指着桌子:“琼斯先生喝的就是。这茶可是好东西,有病治病,没病防身。”
刚刚让人去卖茶的同时,杨潮已经让人泡了一壶拿过来,既然是推销,自然要让客户尝一尝。
“哦,是这样啊。那我得喝一口!”
说完,琼斯端起杯子就喝了一口,喝完后皱起眉头,显然对茶的味道还没有适应。
其他海员不懂中国话,根本听不懂,琼斯喝完告诉他们说,这茶水能治疗败血症。
那些海员立刻就大喝了起来,显然他们也很害怕染上。
但是琼斯还是半信半疑,这种略带青草味道的茶水能治病?
所以将病人送进了杨潮的军营,看着他嚼下几口绿茶,又留了个心眼,让人看着病人,嘱咐除了绿茶,不让病人吃任何中国人给的药物,他必须弄懂绿茶是不是真的可以治疗败血症。
生病的书记官每天依然吃着荷兰人习惯的肉食和面包,然后就是一天三顿的吃几大口绿茶和一些干净的水,可是三天后竟然真的好转了,五天后已经有力气了,很显然他病好了。
琼斯不由惊喜,求见杨潮。
“感谢伯爵大人,在下的船员已经病愈了,不知道伯爵阁下还有没有那红绿茶?”
琼斯显然已经相信,那种绿茶对治疗败血症有奇效。
败血症也叫做航海病,迷信的时代西方人认为跟魔鬼有关系。但是一到陆地上修养一旦时间就会恢复。
但是西方人的饮食并没有变,他们在陆地上不过是因为吃了些新鲜的肉食罢了,新鲜肉食中也是含有维生素的。
但是比起蔬菜来说。显然含量还是较少,所以他们在陆地上恢复也得十天半个月。可是杨潮给他的人吃了些绿茶,竟然在短短五天就好了,这不能不让他信服绿茶可以治病。
于是迫不及待的想找杨潮要这种绿茶。
“绿茶啊,多的是。只要琼斯先生要,可以放进货物中。不够出于我们的友谊,我决定送琼斯先生一千斤!切记回航的路上,要经常喝茶。不过光喝茶水不保险,如果生病的话。就直接吞食。本爵是很希望琼斯先生永远健康的。”
琼斯立刻道谢表示感激不尽,也表示很荣幸获得伯爵的关心。
给荷兰人备货用了二十天时间,为了不让那些经纪搞投机,杨潮一直保密,可就是这样依然不可避免的影响了物价,短期内南京的丝绸等物涨了三个百分点,让杨潮贴进去几千两银子。
同时临走的时候,杨潮送给了琼斯大量礼物,当然都是希望开拓的商品。
包括南京最著名的产品云锦,告诉琼斯。中国皇帝的龙袍就是用这种面料制作的,希望他带回去做几件衣服穿,另外还有一些特色的手工艺品。比如扇子,比如绣品等等。
新江口的秋粮已经收获,江南各地的税粮也都收割了,秋赋已经上交。
湖广的秋赋除了养当地官员外,都被左良玉截留了,朝廷也没有办法。
但是浙江、福建和广东的秋赋却递解到了南京,朱慈烺这个皇帝显然得到了南方文官集团的认可,并没有出现历史上的各种借口扣押,连江西都缴纳了一半秋赋。
江西的赋税并不算多。根据户部黄册,江西田亩四十三万顷。人口九百万,夏税八万担。秋粮二百五十多万担,江西去年还遭到张献忠的攻占,虽然比胡广好一些,其实也是有理由免税的,但是他们缴纳了一百万担。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南直隶,南直隶的税赋踪迹超过七百万担,以现在的银价来算,那就是两千多两银子,当然官府征税用的可不是市价,官府定价一担大米还不到一两银子而已,因此其实只征收了五百万两税银罢了。
在失去北方地区,仅剩下南直隶、浙江、江西、福建和广东等地后,能征到这么多税,其实已经算是官员用心了。
但是这些钱是大大不够用的,湖广的税赋被左良玉截留,朝廷也不用管左良玉的兵了,但是江北四镇的胃口也不止这么点钱,而朝廷还想着秋粮下来后给皇帝选秀,整修宫殿呢。
因此秋粮没有下来前都盼着秋粮,秋粮下来后,反而觉得更缺钱了。
江北四镇立刻闹着要朝廷将他们的兵饷缺额补上,他们说朝廷缺他们三百万两,可是朝廷官员按照他们四镇统计的兵额也不过缺两百万,如果按照朝廷给四镇定的兵额,其实早给他们发超了。
不得不说四镇其实有些欺负朝廷,这才是跋扈。
于是立刻就有文官站出来反对,说杨潮至今一分钱可都没要,四镇也该为朝廷分忧。
杨潮对四镇也有些不满,杨潮可不相信他们搜刮到的钱只是朝廷给的那几百万两。
他们坐镇江淮,别的不说,光是盐业,每年就是千万的利润。
宋应星记载“在广陵者不啻三千万两,每年子息可生九百万两。”
两淮盐商的资本三千万两,光是放贷的利息就有九百多万,而放贷只是盐商的副业,主业盐业的利润恐怕难以估计。
江北四镇什么都不用干,包庇盐商贩卖一些私盐,每年分个三五百万两都不是问题,而杨潮收到的消息,恐怕四镇真是这么干的,坐镇淮安的刘泽清凭什么大肆招兵买马同时还能大兴土木,他要是缺钱才怪呢。
但是朝臣更多的还是希望朝廷将银子拨下去,安抚军阀是一方面,恐怕私底下的回扣,也是少不了的。
明明知道军阀和官员都趴在百姓身上吸血,偏偏杨潮此时还不能动他们。
尤其是军阀,北方的情况一直在变。
杨潮南下后,从临清到扬州都留下自己的人,给他们配备了大量战马,不要他们打仗,就让他们搜集消息。
杨潮现在掌握的消息,比朝廷更快,更准确。
但是消息依然很模糊,因为条件限制,官府的驿站早不通北方了,杨潮最大的消息来源其实是通过一个个逃难来的难民带过来的。
河南的难民无疑是最多的,而河南也是最乱的。
本来长达十多年这里就是农民军和官兵拉锯的战场,李自成攻占北京后,这里的官兵几乎都投降了,可是李自成退出北京后。
很多官兵就再次反了,杀了李自成派来的官员,再次打出了大明的旗帜。
河南各地的土贼也乘势拥起,如刘洪起据汝宁,韩甲第据许州,李际遇据登封,李好据裕州,刘铉据襄城,“分辖各数百里,拥众各十余万”。这些人有的是当地的豪强,有的是无业的好汉,当年农民军和官兵在河南大战的时候,他们就趁势而起,为求自保组织团练。朝廷胜利后被朝廷诏安,李自成打赢后就归附李自成。这次李自成失败后,他们再次揭竿而起,打着杀贼报仇的旗号,吸引对农民军不满的百姓,再次表示拥护朝廷。
满清也不会放弃和那,任命杨方兴为河道总督,苏弘祖为分巡河北道,申朝纪为分守河北道,罗绣锦为河南巡抚,任命祖可法为河南卫辉总兵官,金玉和为河南怀庆副将,这些文武官员带着八旗兵招降明军,已经控制了河南黄河以北地区。
河南就被地方团练武装,明军官兵,农民军残部和满清四方实力占据,极为混乱,各路武装抢掠无度,民不聊生。
山东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官兵、农民军、满清和地方团练交织,但是满清慢慢占据了上方,值得一提的是,帮助满清迅速取得优势的,正是小朝廷想要册封的吴三桂。
山东河南都跟江南临近,所以收到的消息还准确一些,至于更北的地方,就所值有限,杨潮只打听到一些非常不确定的消息,有的说清军追击李自成到了山西,有的说清军已经进入了陕西。
必须得到更准确的信息,那就必须在更被的地方建立信息站,但是如何渗透到北方去,这是一个难题。
朝廷最近的一个议定,引起了杨潮的注意。
小朝廷终于决定要向满清派出使节团了。
联系满清联合平贼,这个主张一直都是史可法坚持的,但是杨潮却一直反对。
但杨潮和史可法之间却没有私人矛盾,相反杨潮对史可法一向敬重,知道这是为数不多的清廉官员,甚至史可法都是在杨潮力争之下才当上首辅的。
当时争当首辅的人可不少,福王监国时取得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头衔的马士英是一个,做过朱慈烺讲官,被封为太傅的王泽是一个,甚至连勋臣刘孔昭都争做首辅。
刘孔昭首先就被文臣联合压了下去,搬出祖制没有勋臣做首辅的说法,而马士英也因为福王一时低调了不少,最后在杨潮支持下史可法压过了王铎成了新任首辅。
所以杨潮跟史可法只是政见不合而已,而皇帝显然更信任杨潮,已经否决了这个提议,而且不准再议,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又同意了。
杨潮决定操作一下这件事。(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回到明末当军阀》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回到明末当军阀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