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汉末三国志 正文 第050章 魏国的大臣们 中2

正文 第050章 魏国的大臣们 中2

目录:汉末三国志| 作者:三国魏家| 类别:历史军事

    吴质,字季重,兖州济阴郡人,汉末三国时代著名文学家。官至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起初因文才而被曹丕所喜爱。在魏文帝曹丕被立为太子的过程中,吴质出谋划策,立下大功。与司马懿、陈群、朱铄一起被称做曹丕的“四友”。

    然而他为人放荡不羁,怙威肆行,飞扬跋扈,得罪了曹真,卒后被谥为“丑侯”。其子吴应数次上疏申辩称枉,正元年间方改谥为“威侯”。

    桓阶,字伯绪(一说伯序),长沙临湘人。先为郡功曹,太守孙坚举为孝廉,朝廷任命他做尚书郎。孙坚战死,桓阶冒险求见刘表,索回孙坚尸体。后在张羡麾下任职,劝说其背叛刘表,支援曹操,刘表平定叛乱后没有责罚他,反而征召其做官,桓阶没有接受,称病辞官告退。

    曹操平定荆州,感念桓阶曾游说长沙太守张羡投曹,任命他当丞相主薄、赵郡太守。曹操封公建国,桓阶任虎贲中郎将、侍中。恒阶一直以来都是支持曹丕,曹丕继位后,桓阶任尚书令、侍中,封高乡亭侯,被曹丕视为寄命之臣。黄初二年(221),桓阶得病,进爵安乐乡侯,改任太常,同年去世,谥号贞侯,后配享太祖庙

    陈矫,字季弼,广陵郡东阳县人。本姓刘氏,因过继与母族而改姓陈。早年避乱江东,后广陵太守陈登请为功曹,孙权来袭后被陈登派出求援。

    后曹操辟为丞相掾属,迁任相县令,转任征南长史。又为彭城、乐陵太守,迁任魏郡西部都尉。曹操西征马超,拜丞相长史,转西曹属、尚书。曹**后,认为曹丕应该直接继承曹操的爵位,而不需要曹丕称帝,领吏部事,封高陵亭侯,迁尚书令。

    明帝继位后,进爵东乡侯,后转侍中,加光禄大夫,又拜司徒。景初元年(237),陈矫去世,谥贞侯。

    徐宣,字宝坚,广陵海西人。初避难江东,拒绝了孙策的任命还广陵故里,投靠在陈登麾下。海西民反叛,引兵平定,被曹操任为齐郡太守,入为门下督。曹操西征马超,即以宣留统诸军。

    曹操去世后,强谏曹丕切不可以故乡谯人替换城守,以免涣散军心,被曹丕委以御史中丞,赐爵关内侯,迁司隶校尉,转散骑常侍,又迁尚书。曹叡即位后封为津阳亭侯,任左仆射,加侍中光禄大夫。曹叡前往许昌,留徐宣在洛阳总领诸事。曹魏三祖都极信任他,以为托孤寄命的柱石之臣。死后谥曰贞侯。

    和洽,字阳士,汝南郡西平人。汉末被举为孝廉,初时投刘表。曹操夺取荆州,拜和洽为丞相掾属。曹操被封为魏王,拜和洽为侍中,力谏曹操免毛玠罪。曹丕代汉为魏文帝,拜和洽为光禄勋,封安成亭侯,明帝时进封为西城乡侯。转官为太常。为官清贫俭约,以至卖田宅以自给,死后谥为简侯。

    杜袭,字子绪,颍川郡定陵县人。天下大乱后避难荆州,曹操迁都许昌后,他投奔曹操之后历任西鄂县令、议郎、丞相府军祭酒、侍中、丞相府长史、驸马都尉。魏文帝时期出任督军粮御史、尚书,晋封关内侯、武平亭侯。魏明帝时期,出任曹真和司马懿的军师、太中大夫,晋封平阳乡侯,去世后谥号定侯。

    常林,字伯槐,河内郡温县人。他少时家贫,好学有才智。初为曹操部下,任南和县令,有政绩显著而升任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曹丕当政时历任五官中郎将、功曹、平原太守、魏郡都尉、丞相府东曹掾、少府、大司农,晋封乐阳亭侯。魏明帝继位之后历任光禄勋、太常、光禄大夫,晋封高阳乡侯。死后追封骠骑将军,谥号贞侯。

    杨俊,字季才,河内郡获嘉县人。年少时受学于边让,边让对他十分欣赏和器重。后来战事开始,杨俊认为河内必定会成为战场,于是带老弱及同行百余家到洛阳、密县的山野间避战。后来转到并州避战。曾经对司马懿和司马芝都有很高的评价。

    曹操先后任命杨俊为曲梁长、丞相掾属、安陵令、南阳太守等职,又举杨俊茂才,在职期间宣扬道德教化,又建立学校,人人都称赞他。后来又转任征南将军军师。曹操称魏公,建立魏国后迁中尉。

    因为杨俊曾经称赞过曹植,曹丕继位后找了个理由将其收监,司马懿等人为其苦苦求情,曹丕无动于衷,杨俊于是自杀。

    韩暨,字公至。南阳郡堵阳县人,西汉诸侯王韩王韩信的后代。先为袁术和刘表所征召,最终因为害怕刘表,担任了宜城县长。后曹操南下,刘琮投降,曹操征召韩暨担任丞相士曹属。后被选为乐陵太守,又调任为监冶谒者。

    韩暨任监冶谒者时,因考虑到冶练用的马排效率不高,于是改用人排,发现还是费时费力,于是推广使用水排,效率是马排的三倍。他在任期间,使用的器具都很充实,因此被下诏褒奖,加职司金都尉。后因功封宜城亭侯,又迁太常,进封南乡亭侯。因年老逊位,拜太中大夫。景初二年(238年),升任司徒。同年四月去世,享年八十岁,谥恭侯。

    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原家族居陇西,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其先人东迁。

    当初,辛毗跟随其兄事袁绍。曹操任司空时,征召辛毗,他不受命。官渡战后,辛毗事袁绍的儿子袁谭,袁谭在郭图的建议派他向曹操求援,辛毗说服了曹操出兵,最终为自己的兄长复仇,看着审配被处死。

    曹操时候上表推荐辛毗任议郎,后为丞相长史。曹丕篡位后,以辛毗为侍中,赐爵关内侯,后赐广平亭侯。魏明帝即位,封辛毗颖乡侯,食邑三百户,后为卫尉。青龙二年(234),诸葛亮屯兵渭南,司马懿上表魏明帝。魏明帝任辛毗为大将军军师,加使持节号。诸葛亮病逝后,辛毗返回,仍任卫尉。不久,逝世,谥肃侯。多年后,辛毗配享魏文帝庙。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县人。献帝建安初年,任凉州从事,曾经被凉州牧韦端派出探查局面,认为曹操比袁绍更为优秀。

    韦康任刺史后辟为别驾,改任州参军。曹操讨伐关中,胜利后杨阜认为马超必有后患,因讨马超有功,赐爵关内侯。曹操征汉中时,杨阜担任益州刺史,回来后又担任武都太守。魏文帝曹丕、明帝曹叡时,在朝廷任职,德才兼备、刚正不阿。

    高堂隆,字升平。泰山平阳人。高堂隆少年时为诸生,最初任泰山督邮。黄初年间任堂阳县长。魏明帝曹叡即位后,任陈留太守、散骑常侍,赐爵关内侯。青龙年间,明帝多造宫殿,高堂隆为此上疏切谏。后迁侍中、

    太史令、光禄勋。死时犹遗令薄葬。

    曹睿曾经准备封禅,但因为高堂隆的死去而放弃了。

    牵招,字子经,安平观津人。初从袁绍,袁绍死后跟随袁尚,后因为高干加害而加入曹操,作为使者北上力劝峭王放弃支援袁谭。后来与田豫常年镇守边陲,而功绩次于田豫。在诸葛亮北伐时期,就认为他和柯比能很可能会联合,后来果然如此。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末三国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末三国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