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三十五章.《授时通考校注》
目录:旧书大亨| 作者:镔铁| 类别:都市言情
当林逸赶过去的时候,就见那书摊前早已围满了人,卖书的摊主脖子上戴着粗大的金项链,手腕上戴着珠串,怎么看都不像是摆地摊的,倒像是那种做惯大生意的大老板。
“金陵的书贩果然和小地方的不一样。”林逸暗暗称奇。
只见那摊主拿了麻袋,像池塘主喂鱼一样,把那麻袋抖开随便哗啦啦往摊子上一倒,立马,那些书虫和书痴就扑了上去,犹如鱼儿疯抢鱼食。
再看那些高深莫测的淘书客,却一个个按兵不动,似乎根本就没把这一麻袋的旧书放在心上。
林逸不由惊异,难道说他们还在伺机而动?这摊主还有更好的东西?
此刻那些书虫已经怀里抱着,手里抓着,就差嘴里叼着了,林逸看去,那都是清一色的大路货,什么上海古籍的《唐诗三百首新译》,人民出版社的《宋词三百首赏析》,还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的《元诗选注》等等,这些书在地摊上顶多也就五六块钱一本,印量大,看看还可以,却没啥收藏价值。
至于那些书痴们所抓着的书档次就稍高一点,其中一位抓了本陕西出版社的《聊斋志异点评本》,精装,红色封面,看起来很不错;另外一位则抢到了一本1982年农业出版社精装《齐民要术校释》,林逸藏有一本,如今价值大约在80元左右。
那些道行高深的淘书客还在看热闹,林逸也就瞧着那帮书虫和书痴疯抢那些旧书,置身事外,倒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慨,以前的自己,不也这样?
那摊主连续倒了三麻袋旧书,这才吆喝一声,“老主顾们来这边看看了,这次带来的好货不多,你们看满不满意。”
果然,另有乾坤。
只见摊主从三轮车里面搬出一只厚实的纸箱子,然后宝贝似得轻轻打开,从里面拿出一沓沓用透明塑料袋套着的旧书。
林逸眼尖,立刻就看见有一套四册的精装书,看名字竟然是《授时通考校注》!
林逸对这套书可以说印象深刻,因为他曾在“淘书笔记”中读到过。
《授时通考校注》农业出版社一版一印,精装4册全,插图512幅,仅印600—800套,因为出版的时间不一样,因此凑全一套极难。
第一册,1991年一版一印,印数815册;
第二册,1992年一版一印,印数620册;
第三册,1993年一版一印,印数600册;
第四册,1995年一版一印,印数800册;
这套书原先一本才十几块钱,如今整套市场价却高达1200元,品相好的更是达到1500---1800元,并且很难遇到。
林逸喜欢这套书,因为书中有很多古今农业耕种的板画插图,这对于出身“农民”的林逸来说,很有意思,像什么“耧车”,“石犁”,“连枷”等等,这些凝结了古代农民智慧的耕种工具如今都见不到了,想要看的话估计要去博物馆了。
看到喜欢的书,林逸迫不及待地就凑了过去,伸手就要把那书拿在手里,就在这时,“啪嗒”一声,一把扇子丢了过来,恰好丢落在那套书上,随即就听一个声音道:“懂不懂规矩?外来的吧?!老板是拿出来先让我们几个过目的,你着什么急啊!”
林逸被人呵斥,却也不恼,回身看去,只见有三个人正拿眼上下瞅着自己,于是就笑着对其中一人说道:“不好意思,见猎心喜,没想到各位和老板是朋友,那你们先过目,如果冒犯,还请包涵。”说完还冲那人抱了抱拳。
那人是白面皮的中年男子,头顶微秃,原本很不爽林逸私自抢书的德性,却没想到林逸这么会说话,反倒愣了一下。
还是那摊主油滑,忙道:“大家伙不管认不认识,是不是朋友,能够凑在一起就是缘分……我这书啊,也是要看缘分的,找对了人,它就是你的,找不对,还得捂在我手里头!你们几个先过目,如果看完了不上眼,就让这位小兄弟看看,我看他一眼就瞅中了这套书,也是个识货的主儿……”
见摊主夸赞林逸有眼力,白面皮男子就鼻子哼了一声说道:“老丁啊,你这人不地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真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转什么花花肠子,不就想多卖俩钱吗;你看看你现在脖子上挂的,手上戴的,还不都是我们这帮书友贡献给你的。”
摊主老丁一听这话就急眼了,“这话咋说呢,什么叫你们贡献的,还不是你们看中了我的书,掏钱做了买卖……咱一不偷二不抢,也不坑蒙拐骗,我占你什么便宜了?”
这老丁虽然油滑,却也是个有脾气的人,换成一般的书贩,估计“嘿嘿”笑两声,打个哈哈就过去了,他却争辩起来。
见两人争执起来,旁边白面皮男子的两同伴就劝道,“你俩别争了,争论这有意思吗?都做这么久的伙计了,现在还争论这个---快点看书吧,咱们不买,人家还等着呢。”说完,还很不满地看了林逸一眼,好像是林逸引出来的麻烦。
林逸莞尔,这夫子庙买书和卖书的都挺有意思,一个个都是大爷级别的,果然是“六朝古都”养育出来的人,不同凡响。
见有人劝,白面皮男子这才拿捏着姿态,半蹲下来,一边捡起自己那把折扇,翻看那些包装在透明塑料袋里的旧书,一边冲那老丁唠叨:“不是我瞎吹,在这夫子庙,除了我们哥仨,没人能买得起你这些旧书,要不是我们每星期光顾你这里几次,你说,你这些书卖给谁呀?”
那老丁毕竟是做买卖的,头脑转得快,觉得和这种老主顾争执没啥好处,就闭口不言,只是不断地将一些珍藏着的好书拿出来,给这些老买家过目。
事实上,这白面皮有一点说对了,那就是这些贵书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的,而老丁之所以能穿金戴银,也都是靠卖这些好书赚来的。
不说别的,就这白面皮,每年买书就差不多花七八万块钱,其中大部分都是在老丁这里买的,还有那俩哥们,也都是在这里花钱最多,一年下来,老丁不从他们这里赚个二三十万,那才叫怪呢。
“这套书品相不错,你准备卖个什么价呀?”白面皮拿腔拿调地问摊主老丁。
老丁眼珠子一转,“这方面你是行家,你开个价吧---都是好书,印量又少,我在网上查了,上面的价格都还不低呢!”
“别跟我说网上的价儿---网上的价儿那都是虚的,一百他能问你要三
百,一千他敢问你要一万,就你这书啊,我给你五百块足够了!”白面皮阔绰地说。
老丁却把脑瓜摇得像拨浪鼓似得,苦着脸说:“您是老主顾,又是玩书的行家,开出的这个价也太低了,网上都上千呢,您这直接砍掉一半……”
老丁这句话不禁让林逸想起了老朋友“曹一刀”,老曹的这个绰号也是这么来的,遇到买卖不管好赖,直接把价码砍掉一半再说,往往把那些卖主气得呼哧呼哧的。
想到这里,林逸就“噗嗤”一下,忍不住笑出声来。
他这么一笑,顿觉不妙,只见白面皮和老丁等人全都望了过来,拿眼直直地看着他,眼神很是不对。
林逸这才知道,人家正在讨价还价,自己却自顾发笑,很容易引起误会。
林逸刚要开口解释,那个对他早已不满的白面皮瞪着他,语气不爽地问他:“笑什么呢?我递价500有那么好笑吗?要不你出个高价,这书让给你得了!”(未完待续。)
“金陵的书贩果然和小地方的不一样。”林逸暗暗称奇。
只见那摊主拿了麻袋,像池塘主喂鱼一样,把那麻袋抖开随便哗啦啦往摊子上一倒,立马,那些书虫和书痴就扑了上去,犹如鱼儿疯抢鱼食。
再看那些高深莫测的淘书客,却一个个按兵不动,似乎根本就没把这一麻袋的旧书放在心上。
林逸不由惊异,难道说他们还在伺机而动?这摊主还有更好的东西?
此刻那些书虫已经怀里抱着,手里抓着,就差嘴里叼着了,林逸看去,那都是清一色的大路货,什么上海古籍的《唐诗三百首新译》,人民出版社的《宋词三百首赏析》,还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的《元诗选注》等等,这些书在地摊上顶多也就五六块钱一本,印量大,看看还可以,却没啥收藏价值。
至于那些书痴们所抓着的书档次就稍高一点,其中一位抓了本陕西出版社的《聊斋志异点评本》,精装,红色封面,看起来很不错;另外一位则抢到了一本1982年农业出版社精装《齐民要术校释》,林逸藏有一本,如今价值大约在80元左右。
那些道行高深的淘书客还在看热闹,林逸也就瞧着那帮书虫和书痴疯抢那些旧书,置身事外,倒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慨,以前的自己,不也这样?
那摊主连续倒了三麻袋旧书,这才吆喝一声,“老主顾们来这边看看了,这次带来的好货不多,你们看满不满意。”
果然,另有乾坤。
只见摊主从三轮车里面搬出一只厚实的纸箱子,然后宝贝似得轻轻打开,从里面拿出一沓沓用透明塑料袋套着的旧书。
林逸眼尖,立刻就看见有一套四册的精装书,看名字竟然是《授时通考校注》!
林逸对这套书可以说印象深刻,因为他曾在“淘书笔记”中读到过。
《授时通考校注》农业出版社一版一印,精装4册全,插图512幅,仅印600—800套,因为出版的时间不一样,因此凑全一套极难。
第一册,1991年一版一印,印数815册;
第二册,1992年一版一印,印数620册;
第三册,1993年一版一印,印数600册;
第四册,1995年一版一印,印数800册;
这套书原先一本才十几块钱,如今整套市场价却高达1200元,品相好的更是达到1500---1800元,并且很难遇到。
林逸喜欢这套书,因为书中有很多古今农业耕种的板画插图,这对于出身“农民”的林逸来说,很有意思,像什么“耧车”,“石犁”,“连枷”等等,这些凝结了古代农民智慧的耕种工具如今都见不到了,想要看的话估计要去博物馆了。
看到喜欢的书,林逸迫不及待地就凑了过去,伸手就要把那书拿在手里,就在这时,“啪嗒”一声,一把扇子丢了过来,恰好丢落在那套书上,随即就听一个声音道:“懂不懂规矩?外来的吧?!老板是拿出来先让我们几个过目的,你着什么急啊!”
林逸被人呵斥,却也不恼,回身看去,只见有三个人正拿眼上下瞅着自己,于是就笑着对其中一人说道:“不好意思,见猎心喜,没想到各位和老板是朋友,那你们先过目,如果冒犯,还请包涵。”说完还冲那人抱了抱拳。
那人是白面皮的中年男子,头顶微秃,原本很不爽林逸私自抢书的德性,却没想到林逸这么会说话,反倒愣了一下。
还是那摊主油滑,忙道:“大家伙不管认不认识,是不是朋友,能够凑在一起就是缘分……我这书啊,也是要看缘分的,找对了人,它就是你的,找不对,还得捂在我手里头!你们几个先过目,如果看完了不上眼,就让这位小兄弟看看,我看他一眼就瞅中了这套书,也是个识货的主儿……”
见摊主夸赞林逸有眼力,白面皮男子就鼻子哼了一声说道:“老丁啊,你这人不地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真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转什么花花肠子,不就想多卖俩钱吗;你看看你现在脖子上挂的,手上戴的,还不都是我们这帮书友贡献给你的。”
摊主老丁一听这话就急眼了,“这话咋说呢,什么叫你们贡献的,还不是你们看中了我的书,掏钱做了买卖……咱一不偷二不抢,也不坑蒙拐骗,我占你什么便宜了?”
这老丁虽然油滑,却也是个有脾气的人,换成一般的书贩,估计“嘿嘿”笑两声,打个哈哈就过去了,他却争辩起来。
见两人争执起来,旁边白面皮男子的两同伴就劝道,“你俩别争了,争论这有意思吗?都做这么久的伙计了,现在还争论这个---快点看书吧,咱们不买,人家还等着呢。”说完,还很不满地看了林逸一眼,好像是林逸引出来的麻烦。
林逸莞尔,这夫子庙买书和卖书的都挺有意思,一个个都是大爷级别的,果然是“六朝古都”养育出来的人,不同凡响。
见有人劝,白面皮男子这才拿捏着姿态,半蹲下来,一边捡起自己那把折扇,翻看那些包装在透明塑料袋里的旧书,一边冲那老丁唠叨:“不是我瞎吹,在这夫子庙,除了我们哥仨,没人能买得起你这些旧书,要不是我们每星期光顾你这里几次,你说,你这些书卖给谁呀?”
那老丁毕竟是做买卖的,头脑转得快,觉得和这种老主顾争执没啥好处,就闭口不言,只是不断地将一些珍藏着的好书拿出来,给这些老买家过目。
事实上,这白面皮有一点说对了,那就是这些贵书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的,而老丁之所以能穿金戴银,也都是靠卖这些好书赚来的。
不说别的,就这白面皮,每年买书就差不多花七八万块钱,其中大部分都是在老丁这里买的,还有那俩哥们,也都是在这里花钱最多,一年下来,老丁不从他们这里赚个二三十万,那才叫怪呢。
“这套书品相不错,你准备卖个什么价呀?”白面皮拿腔拿调地问摊主老丁。
老丁眼珠子一转,“这方面你是行家,你开个价吧---都是好书,印量又少,我在网上查了,上面的价格都还不低呢!”
“别跟我说网上的价儿---网上的价儿那都是虚的,一百他能问你要三
百,一千他敢问你要一万,就你这书啊,我给你五百块足够了!”白面皮阔绰地说。
老丁却把脑瓜摇得像拨浪鼓似得,苦着脸说:“您是老主顾,又是玩书的行家,开出的这个价也太低了,网上都上千呢,您这直接砍掉一半……”
老丁这句话不禁让林逸想起了老朋友“曹一刀”,老曹的这个绰号也是这么来的,遇到买卖不管好赖,直接把价码砍掉一半再说,往往把那些卖主气得呼哧呼哧的。
想到这里,林逸就“噗嗤”一下,忍不住笑出声来。
他这么一笑,顿觉不妙,只见白面皮和老丁等人全都望了过来,拿眼直直地看着他,眼神很是不对。
林逸这才知道,人家正在讨价还价,自己却自顾发笑,很容易引起误会。
林逸刚要开口解释,那个对他早已不满的白面皮瞪着他,语气不爽地问他:“笑什么呢?我递价500有那么好笑吗?要不你出个高价,这书让给你得了!”(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旧书大亨》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旧书大亨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