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风啸秦巴 第一章、引言

第一章、引言

目录:风啸秦巴| 作者:绳其祖武| 类别:历史军事

      临江仙--风啸秦巴

      乱云飞渡狼烟起,土匪官吏军阀。山河破碎何处家?王旗频换,地火暗喷发。

      英雄抗暴龙泉啸,密林红旗战马。儿女碧血染黄沙。汉水作证,丰碑满秦巴。

      ——题记

      谨以些书献给二十世纪初,在秦巴汉水间留下印记的人们。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

      陕南汉阴县有一布衣闲士谓绳其祖武,为生计故,少小离家浪迹天涯。数十年颠波,一事无成,转眼早过知天命年。一日对境整冠,忽见又新添一缕华发,悲从心起,才想到该叶落归根。于是回到故里,在月河岸边,置一茅庐,采菊东蓠,闲来遍访故友,踏勘山水,考证故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感念家乡的美好,如是作歌一首,抒发自己的感情:

      回到久别的故乡/闻到泥土的芬芳/杨柳依依的月河两岸/留下我儿时的梦想。走上高高的龙冈/满眼是菜花的金黄/松涛阵阵的凤凰山下/住着我白发的爹娘。红军曾在这里举起刀枪/展示了民族不屈的脊梁/风景如画的层层梯田/刻写着先辈的坚强。这里有古老的桔皋/记录了汉阴的苍桑/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续写着未来的辉煌。回到故乡/心潮激荡/这里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回到故乡/走进吉祥/游子的心中充满阳光。

      一天清晨,徜徉在月河岸边,看到远处巍峨的凤凰山似一道屏障,郁郁葱葱。一河两岸,目光所及,到处是黄灿灿的油菜花,一片金黄。高大的城墙护卫着县城,象一艘大船,正劈波斩浪航行在花海之中,城墙上高高的文峰塔,似航船的桅杆,塔顶一棵绿油油的小树,正随着微风轻轻摆动,煞是好看。县城边有一龙冈,茂林修竹竹郁郁葱葱。龙冈之颠,新塔初成,巍巍壮观。

      绳其祖武触景生情,不由呤哦出一首诗来:

      汉水岸边古安阳,故城三迁到龙岗。山舞凤凰松林绿,水沃月川菜花黄。

      红崖寺悬铁瓦冷,文峰塔立斗牛光。自打周丈论机心,从此桔皋满城乡。

      话音未了,见一老者,布衣草履,鹤发童颜,正击掌大笑:“好,好,好,妙,妙,妙”。紫气东来诧异道:“信口吟哦,村言俚语,辞不达意,惹先生耻笑”。老者道:“非也,非也,听到先生清新脱俗之语,固而击掌”。

      紫气东来双手合十颌首道:“学生冒昧,请先生赐教”。

      老者道:“虽说那周丈人巧言令色,能言善辩,将孔老夫子的高徒子贡羞得脸红耳赤。周丈人这样固步自封、顽固不化的形象,几千年来被文人墨客反复讥笑,实为我汉阴的一大垢病”。绳其祖武道:“外地人实是冤枉了我汉阴人也”。老者道:“王安石也曾作诗说:赐也能言未识真,误将心许汉阴人,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瓮区区老此身。每当听到这些,老夫总有一些伤感。其实这都是我汉阴人的一大伤疤和痛处,平时唯恐避之不及。而今天老夫却有幸,听到了新的演义,将这一典故反其意而用之,正是为我汉阴人正名啊,实在有趣”。绳其祖武道:“过奖、过奖”。

      询问得知,老者是一退休干部,家住城外月河边,儿女在外忙碌,平时和老伴一起照顾一孙。退休后,立志于研究本县历史,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文章,编撰出版了本县的《地名志》等几部专业志书。特别是退休前后,历经五载与他人共同编撰完成了新《县志》,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近期又整理出《老夫文集》、《老夫回忆录》留待家传。还编撰了一部本族《家谱》,被族人赞誉为本族太史公。

      绳其祖武庆幸得遇高人,遂邀老者到一酒店,边喝边谝。

      绳其祖武道:“学生半生飘荡,四海为家,历尽苍桑,遍体鳞伤。近期回到家乡,才感到汉阴这一方故土,人杰地灵,隐藏着丰富的人文宝藏,但限于自己粗陋不敏,目眩脑钝,今天幸遇先生,请不吝赐教”,言罢,拱手而拜。

      老先生急忙还礼道:“论序齿,老夫稍多食几碗干饭而已,实不敢当。若论汉阴的正史、野史来,实不相瞒,自己的肚里还有点干货,如有兴趣,听老夫慢慢道来”。

      于是乎,两人遂成忘年交。酒店茶楼上、茅庐村舍里,老者古往今来,时事野史尾尾道来,悬河滔滔。绳其祖武心默笔记,洋洋洒洒。一时间秦岭风雪,汉水激浪,纷致踏来。绳其祖武兴奋不已,道:“老先生口述如兰,而小子才疏学浅,笔钝不堪记述,实为憾事”。老先生道:“不妨不妨,我汉阴虽地处秦巴腹地,但人杰地灵,自古不缺故事。只要你有心,秉笔直书足矣,先听我给你慢慢道来”。

      要说这汉阴县,东汉未年时,县衙还远在几十里外的汉江边上,当时叫安阳县。到了唐代初期,改名叫安康县,取“平安康泰”之意,安史之乱后,因避讳“安”字,改名叫汉阴县,因县衙在汉水之南而得名。宋初时,因洪水,县衙被毁,县署迁至池河岸边,南宋绍兴二年,又重新选址到月河边、龙冈旁的新店为新的县署所在地,也就是现在县城所在地,汉阴的县名一直延续到现在。

      不知在哪朝,有一幅对联,描述了汉阴县所处地域的特色:

      上联是:汉水壮观,九曲百转,浩浩荡荡,棉延逶迤八百里,自古秦楚有首尾。

      下联是:秦岭巍峨,千岭万壑,莽莽苍苍,纵立高悬三千尺,从此华夏分南北。

      县城在明成化年间便修起了城墙。南临月水,北靠龙冈,东南西三面建有三座城门,南阔北窄,呈簸箕状,加上县城不大,汉阴人口滑,便戏称县城为簸箕城。簸箕大的城里,自然只有簸箕大的天。说的是汉阴人坐井观天,固步自封。

      清朝旧制,边远小县,撤县设厅,厅与县平级但略低,厅又有直隶厅和散厅之分。汉阴被列为散厅,厅设抚民通判,管理全厅行政执法事务。汉阴厅虽地处秦巴山区,但汉阴人却不甘寂寞。有风水先生给县太爷建言:汉阴城远看象条船,但有船无桅,恐难远航。于是清朝道光年间,汉阴厅通判付汝修便在城东南的城墙上修建了文峰塔。塔高十余丈,飞沿翅角,十分壮观,塔上有一对联曰:塔势凌云开笔晖,人文启秀焕奎光。

      高塔建成,有人便说这文峰塔就是船上的桅杆,船有桅杆便能远航。还有人说这文峰塔象一支蜡烛,文光普照,汉阴县必将人才倍出。更有人传说,新塔建成后,塔顶曾放出万道豪光,天女散花一样落向四野,随之一道闪亮直冲斗牛,漆黑的天上顿时一片光亮,天门开启,五彩祥云翻动,隐隐之中似有丝竹之声。

      汉阴厅通判付汝修闻听,不知此兆吉凶,招来师爷询问。师爷见说,拱拳施礼道:“恭喜老爷,贺喜老爷,此乃上上吉兆也”。

      师爷赶紧解释:“汉阴这方宝地,北有秦岭,南有巴山,汉江通达五湖,月河润泽四方,凤翔于南山,龙旋于北岗,实乃隐金埋玉之所,藏龙卧虎之地。但自我朝以来,战乱频仍,田亩荒芜,户口不兴,民风废驶。虽经历届老爷倡导儒学,泮池弄水,但邑士累科,无能登桂。何者,常言道:金瓜银豆需有良田沃土,飞黄腾达全凭进步天梯,我方并域缺的就是气场。老爷今修建了魁星宝塔,建天梯,布道场,上应天时,下承地利,感天动地,故天门开启,魁星高照,是为可喜可贺”。师爷一口气说完,听得付通判心花怒放,直叫“摆酒摆酒”,与几位好友吃了一夜的酒,天明才散。

      第二天,付通判亲到文峰塔前祭拜,感谢上苍眷顾。却见一群小孩簇拥着一位疯颠道人,围着文峰塔唱着歌谣:

      莫喜莫悲,莫吵莫闹,山门打开,放出小妖。

      付通判对疯颠道人教唱的童谣不甚了了,也觉得此人怪诞,遂派人前去了解。

      不一会,衙役回来,给付通判报告说:这疯颠道人人称唐老爷,本名无人知晓,本县涧池铺洞河人。他原是一大户人家的公子,从小饱读诗书,因性格狂放不羁,不愿受制于他人,遂离家出走,拜于老苒门下。周游在紫阳洞、擂鼓台、铁瓦殿等道观,精研《老子》、《禅宗歌颂》、《御玄语录》、《悟真篇》等。吸天地之精华,聚秦巴之灵性,外炼筋骨,内修金丹,吐故纳新,运转乾坤,遂得道成仙。自下山以后,他不修边幅,邋里邋遢,一身道袍破破烂烂,畅衣露怀,披头散发,进千家门,吃百家饭。时常口中念念有辞,手舞足蹈,见人呵呵傻笑,疯疯颠颠,人们都称他为唐哈性。但他有一手治病的绝招,乐于为人疗疾,疑难杂症,手到病除。

      有一年,兴安州官老爷家眷得了怪病多方延医治疗,不见好转,就将唐哈兴请去,他手到病除。州官重金相谢,唐哈兴啥也不要,只要州官的官帽,戴着官帽四处周游,因而汉阴人都叫他唐老爷。

      付通判见唐老爷神通广大,便让教喻张彩将唐老爷请到醉仙楼上。酒过三巡,付通判拱手说:“唐老爷英名远播,如雷贯耳,弟子我自到任汉阴厅以来,忙于琐碎之案椟,未能前往拜见,聆听先生宏论,实为憾事。适才先生在文峰塔前吟哦真言,学生尚未听真切,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唐老爷理了理破烂道袍,右腿架在左腿上,悠闲地摇着。左手端酒杯,右手抓牛肉,吃好喝好后,才半迷着眼睛,傻傻地笑着说道:“我师傅说过,天机不可泄露哦”。起身就走,摇摇晃晃,嘿嘿笑着回头道:“你、你是个好官,好官。文峰塔修起来了,你功德无量,你永载史册。文星高照,把人都照醒了,必将人才辈出”。

      付通判听了心里受活不过,恭敬地送出门来。却又听唐老爷自顾自地说道:“把人都照醒了,把妖魔也、也都照醒了,跑了跑了,四散跑了。嘻嘻嘻,哈哈哈”。

      唐老爷边走边手舞足蹈,用竹棍在肩上、手上、腿上有节律地敲击,唱起了莲花闹:

      都说是:

      锦锈汉阴兮好地方,钟灵毓秀兮源流长。南望凤凰兮北龙岗,文峰高塔兮焕魁光。

      却不道:

      乾坤混沌兮雾迷茫,冷雨潇潇兮露成霜。天地翻覆兮起萧樯,群魔不镇兮走四方。

      曾几何:

      烽烟将起兮菊花黄,草头大王兮乱朝纲。兵匪一家兮好商量,拥枪呼啸兮草头王。

      呼呀呀:

      芙蓉帐暖兮黄金床,庙堂原是兮温柔乡。深宅曲径兮有流觞,雪覆饿瓢兮卧高墙。

      惊回首:

      转眼烟消兮云雾散,原来黄粱兮梦一场。过江之鲫兮闹嚷嚷,终究一堆兮臭皮囊。

      吁呼嘻:

      岁月如流兮锣鼓锵,你方唱罢兮我登场。歌毕曲终兮缷戏妆,权当老唐兮说雌黄。

      哈哈哈。。。。。。。

      唐老爷歌之舞之渐渐消失在凤凰山中,不知所踪。?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风啸秦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风啸秦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