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涧池出了个张道台
目录:风啸秦巴| 作者:绳其祖武| 类别:历史军事
自打汉阴城里修建起了文峰塔,每日里文星高照,浸润乡野,不到十年,汉阴城东三十里涧池铺的洞河堡子,便出了一位名扬四野的大官。
这位大官叫张诚勋,字麟阁,号云门通,先祖于乾隆六年由湖南宁乡府迁居于此。经过数代人的艰苦奋斗,张氏在汉阴县成为旺族,修建了规模宏大的永宁堡和福宁堡两个堡子,在动乱年代成为全族保障。
这张氏家族继承了远古授姓先祖张挥的基因,特别重视教育。嘉庆年间率先在汉阴县创办了首家私塾学堂,名叫“育英学堂”,清代名士茹金曾被延请到学堂授课,声名远播。族里规定全族的娃娃都要送到学堂,交给先生训育启蒙。凡家道宽余的族人,每年按田亩数向学堂支付裸石,无钱的人家也不勉强,娃娃学资则从祠堂春秋大祭的赢余里列支。于是,张氏族人耕读传家,被写进家规,习以为常。张氏学童好学之风日盛,受到官府嘉勉,坊间纷纷效仿。一时间,游泮水,列成均,宦司铎,凤起蛟腾,不一而足。
单说这张诚勋,在同治十二年(1873)以优等学业补赠举人。光绪三年(1877)又中进士,留京任刑部主事、四川司正主稿职。光绪六年(1880)授文职正四品员外郎,总办秋审、中宪大夫。在京任职11年,结识北洋大臣袁世凯、宦官安德海等权贵,权倾一时。光绪二十二年(1896),调任川北兵备道任道台。
在老家,百姓都称呼他叫张道台,民间有歌谣唱道:“育儿当学张道台,先祖墓门次第开”。汉阴乡间不管是哪家学堂或是私塾,先生授课,必留一座,均称是当年张道台曾坐过之处,于是张诚勋便成为学生楷模。
这位张道台不几年时间,便挣下了一个盂满盆溢的大家当,哗哗的银子运回来了。于是呼,广置田地,整修祠堂,扩建学校,加固城墙,在堡子四角修筑炮楼,俨如城郭。
张道台在做官时,勤勉有加,官声日盛,颇得朝野赞许。正当大展宏图、指日可升之时,不想其父却撒手西去。按大清朝律规,国事为大,故人为先。张道台因丁忧卸职返里。回到涧池,震动四方,安康州官、汉阴通判、社会贤达登门拜访络绎不绝。其父出殡之日,花圈、瞑品如汗牛充栋,祭帐、挽联似蚁涌塞途,月河两岸都闻啼哭之声,沿途十里尽是戴孝之人。丧制之高,花费之巨,实为罕见,说不尽张老太爷的丧事之隆重。
张道台旁墓结芦,尽心守孝三年。期间潜心研读《曾文正公文集》,收集整理和考证《吕纯阳诗集》,并写下了大量的为官感悟文章,并把自己做官时的笔记进行整理,汇集成《秋审实缓比较汇案》。闲暇之时,便游历四野。
张道台丁忧未满,光绪二十六年,却传来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慈禧老佛爷慌慌张张跑到西安避乱的消息。国之不国,内忧外患,天朝将倾,人心惶惶。张道台想到国家正当用人之际,便立即打点行装,翻秦岭,到关中,远道接驾。还从汉阴运去数十疋骡马的山珍特产,孝敬老佛爷。国难关头,似这等忠臣良将好叫老佛爷感动,着李连英赏黄马甲,官升三品,候旨待用。
回到涧池,张诚勋便静候老佛爷的圣旨,着手赴任事宜。
直待《北京议定书》签订后,老佛爷才离开西安回到北京,大清经此一劫,国运日衰,华北大乱,东南各省督抚自行宣布中立,朝庭政令逶迤,终显尾大不掉。
一年以后,张诚勋奉昭入朝参政,恰直安徽凤颍道三年不雨,寸草不生,饿浮遍野。他临危受命,官拜凤颍六泗兵备道。到任以后,立即调粮救灾,励精图治,体恤民情,精政减赋,兴修水利,灾情大为缓解,颇得朝廷赏识。但因积劳成疾,任期未满便假借为老人修墓而卸职还乡。
几年后,经梁启超,康有为公车上书,清廷深感世界大势所趋,饰演预备立宪。慈禧太后想到了在陕南还有个在野的忠臣,便扮下昭书,任命张成勋为总检查厅厅长兼法律馆咨议,官拜二品。
昭书送到时,朝贺之人络绎不绝。张老爷命人将昭书装入楠木匣内,供奉在家庙祠堂里,每日三柱香,供人朝拜。
二品官的任命到了,但赴任的圣旨却迟迟不到,等得张道台心焦。多日后,喜讯未到,却等来了光绪帝归天的消息,不几天,慈禧太后也一命归西,宣统即位。由于皇帝年少,朝廷事务日繁,立宪一事暂缓。
张道台在家做寓公,迎来送往不断,但心中仍不免伤感,心内抑郁,便经常到唐老爷坟上去烧香。
唐老爷坟距张家堡子不远,在洞河边上。洞河是月河的一条支流,以前叫天水河,自北向南流经云门山口时,两山相夹,河水就象是从洞中流出的一样,所以大家又称这条河为洞河。这水是从云门之口流出,天水流经之地,自然便是福地。
传说唐老爷归天后,下葬地点定在山顶岳王庙,井穴已打好,午时出丧。八抬上山时,天就变了,下起了倾盆大雨,抬到洞河边,更是风雨交加,雷声轰鸣,丧杠齐断,地下裂开一深井,恰能放入棺椁,所以就地下葬。葬后风雨急止,大家都说这是唐老爷自己的意思,叫“福人葬福地”。
唐老爷归天后,还有好多人找他看病,都到坟上去祭拜、祷告,说来也灵,病者立即病情好转。一传十,十传百,方园百里的人都赶来上香祭拜,有时人多到无立足之地。坟前的泥土、坟上的草都叫病人挖回去当药吃了。住在跟前的人家一口水井,也被说成是唐老爷的井,井水被主人当神水买,有时连井底都能舀干,唐老爷就成了当地的一尊神圣。
这位大官叫张诚勋,字麟阁,号云门通,先祖于乾隆六年由湖南宁乡府迁居于此。经过数代人的艰苦奋斗,张氏在汉阴县成为旺族,修建了规模宏大的永宁堡和福宁堡两个堡子,在动乱年代成为全族保障。
这张氏家族继承了远古授姓先祖张挥的基因,特别重视教育。嘉庆年间率先在汉阴县创办了首家私塾学堂,名叫“育英学堂”,清代名士茹金曾被延请到学堂授课,声名远播。族里规定全族的娃娃都要送到学堂,交给先生训育启蒙。凡家道宽余的族人,每年按田亩数向学堂支付裸石,无钱的人家也不勉强,娃娃学资则从祠堂春秋大祭的赢余里列支。于是,张氏族人耕读传家,被写进家规,习以为常。张氏学童好学之风日盛,受到官府嘉勉,坊间纷纷效仿。一时间,游泮水,列成均,宦司铎,凤起蛟腾,不一而足。
单说这张诚勋,在同治十二年(1873)以优等学业补赠举人。光绪三年(1877)又中进士,留京任刑部主事、四川司正主稿职。光绪六年(1880)授文职正四品员外郎,总办秋审、中宪大夫。在京任职11年,结识北洋大臣袁世凯、宦官安德海等权贵,权倾一时。光绪二十二年(1896),调任川北兵备道任道台。
在老家,百姓都称呼他叫张道台,民间有歌谣唱道:“育儿当学张道台,先祖墓门次第开”。汉阴乡间不管是哪家学堂或是私塾,先生授课,必留一座,均称是当年张道台曾坐过之处,于是张诚勋便成为学生楷模。
这位张道台不几年时间,便挣下了一个盂满盆溢的大家当,哗哗的银子运回来了。于是呼,广置田地,整修祠堂,扩建学校,加固城墙,在堡子四角修筑炮楼,俨如城郭。
张道台在做官时,勤勉有加,官声日盛,颇得朝野赞许。正当大展宏图、指日可升之时,不想其父却撒手西去。按大清朝律规,国事为大,故人为先。张道台因丁忧卸职返里。回到涧池,震动四方,安康州官、汉阴通判、社会贤达登门拜访络绎不绝。其父出殡之日,花圈、瞑品如汗牛充栋,祭帐、挽联似蚁涌塞途,月河两岸都闻啼哭之声,沿途十里尽是戴孝之人。丧制之高,花费之巨,实为罕见,说不尽张老太爷的丧事之隆重。
张道台旁墓结芦,尽心守孝三年。期间潜心研读《曾文正公文集》,收集整理和考证《吕纯阳诗集》,并写下了大量的为官感悟文章,并把自己做官时的笔记进行整理,汇集成《秋审实缓比较汇案》。闲暇之时,便游历四野。
张道台丁忧未满,光绪二十六年,却传来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慈禧老佛爷慌慌张张跑到西安避乱的消息。国之不国,内忧外患,天朝将倾,人心惶惶。张道台想到国家正当用人之际,便立即打点行装,翻秦岭,到关中,远道接驾。还从汉阴运去数十疋骡马的山珍特产,孝敬老佛爷。国难关头,似这等忠臣良将好叫老佛爷感动,着李连英赏黄马甲,官升三品,候旨待用。
回到涧池,张诚勋便静候老佛爷的圣旨,着手赴任事宜。
直待《北京议定书》签订后,老佛爷才离开西安回到北京,大清经此一劫,国运日衰,华北大乱,东南各省督抚自行宣布中立,朝庭政令逶迤,终显尾大不掉。
一年以后,张诚勋奉昭入朝参政,恰直安徽凤颍道三年不雨,寸草不生,饿浮遍野。他临危受命,官拜凤颍六泗兵备道。到任以后,立即调粮救灾,励精图治,体恤民情,精政减赋,兴修水利,灾情大为缓解,颇得朝廷赏识。但因积劳成疾,任期未满便假借为老人修墓而卸职还乡。
几年后,经梁启超,康有为公车上书,清廷深感世界大势所趋,饰演预备立宪。慈禧太后想到了在陕南还有个在野的忠臣,便扮下昭书,任命张成勋为总检查厅厅长兼法律馆咨议,官拜二品。
昭书送到时,朝贺之人络绎不绝。张老爷命人将昭书装入楠木匣内,供奉在家庙祠堂里,每日三柱香,供人朝拜。
二品官的任命到了,但赴任的圣旨却迟迟不到,等得张道台心焦。多日后,喜讯未到,却等来了光绪帝归天的消息,不几天,慈禧太后也一命归西,宣统即位。由于皇帝年少,朝廷事务日繁,立宪一事暂缓。
张道台在家做寓公,迎来送往不断,但心中仍不免伤感,心内抑郁,便经常到唐老爷坟上去烧香。
唐老爷坟距张家堡子不远,在洞河边上。洞河是月河的一条支流,以前叫天水河,自北向南流经云门山口时,两山相夹,河水就象是从洞中流出的一样,所以大家又称这条河为洞河。这水是从云门之口流出,天水流经之地,自然便是福地。
传说唐老爷归天后,下葬地点定在山顶岳王庙,井穴已打好,午时出丧。八抬上山时,天就变了,下起了倾盆大雨,抬到洞河边,更是风雨交加,雷声轰鸣,丧杠齐断,地下裂开一深井,恰能放入棺椁,所以就地下葬。葬后风雨急止,大家都说这是唐老爷自己的意思,叫“福人葬福地”。
唐老爷归天后,还有好多人找他看病,都到坟上去祭拜、祷告,说来也灵,病者立即病情好转。一传十,十传百,方园百里的人都赶来上香祭拜,有时人多到无立足之地。坟前的泥土、坟上的草都叫病人挖回去当药吃了。住在跟前的人家一口水井,也被说成是唐老爷的井,井水被主人当神水买,有时连井底都能舀干,唐老爷就成了当地的一尊神圣。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风啸秦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风啸秦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