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重生之路过的青春 正文 第二十七章 由来已久痕难消

正文 第二十七章 由来已久痕难消

目录:重生之路过的青春| 作者:微醺的木桶| 类别:都市言情

    路波不是个很讲究的人,对自己的形象只求整洁即可,哪怕上电视做节目也是如此。刘美芳倒是有说做身新衣裳,尤其是在电视报道出来后,说怎么着也是个小名人了,得穿漂亮点。在刘美芳的概念里,“漂亮”这个词具有非常广泛的意义,可以代指生活中许多的美好。

    “妈,你和爸今年有做新衣服吗?去年有做吗?”路波问。

    “那不同,咱又不出门,天天在地里干活,穿得漂亮干啥。”

    “凭什么我就要搞特殊了,就因为那啥小名气?再说出名了,我也还是个农村里的小孩,有必要穿得好看吗?别被人说出点小名就臭美得不行。再说,这两年我肯定得长个了,现在做多浪费。我不要。”路波捏捏手臂,很高兴能有肌肉了,相信再过个两三年,个儿高了,肉也多了,再不会是根麻杆了。

    “管别人做什么,反正你有挣钱回来,都快赶上妈了,咱小波真是能呐。”在刘美芳看来,儿子现在赚的钱就不少了,多做身新的应当得很。毕竟儿子在村里的名声大了去了,老穿洗旧的衣服不好。

    路波眨眨眼睛,笑着摇摇头。“妈,咱们当初可是说好的,那钱就用来给家里买吃的,吃得好点身体壮壮的才有力气赚更多钱。你看,这几天我胖多了呢!妈,明天做油豆腐嵌肉好不,我想吃!”

    “好,妈明天给你做。也是该多吃点肉了,长身体的时候呢。嗯,看起来脸上的肉是多些了。还得多点,肥嘟嘟的才好。”

    “肥嘟嘟那是猪好不,你想让我吃成大胖子啊!”路波虽说不愿当竹仙,可大胖墩也非所爱。

    拒绝老妈的提议,路波是觉得,即便自己大小算个名人,但在父母眼里,他不愿有任何的特殊。特殊,意味着改变。路波是不会接受的,领受那番实实在在的心意就足够。

    但爷爷奶奶的心意,路波领受得很不情愿。至于原因,可以说是前世今生累积下的结果。

    路卫国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老二,老大路卫强,老幺路卫勇,还有老妹路卫芳。

    路卫强初中毕业,是百森村委村长,除了老黄支书,他可以说是村里的第二把手,再加上兼代村办厂的会计,所以很有些实权。纸盒厂职工基本上都是村里各队的妇女,纯手工劳作,定工定量,而因为能兼带着家里的农活,较低的工资也不愁无人来做,厂里相应的成本费用就低,收益好也就理所当然了。后来村办厂改制被承包,县里修建一条通往市里的水泥路正好穿过村子,还有几户有钱的买地建厂房。说这些,是因为路波不止一次听说从中大伯都是没少得了好处。这话,路波不信都难。其实,他信与不信都无关紧要。不管怎样,大伯家是村里建楼房算比较早的,而大婶婶也是村办厂的职工,娘家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他家建房的钱也就都落在大伯一人身上,也难怪村里有人会有些闲话了。

    比路波父亲小十岁的路卫勇,高中毕业后拜了个师傅当起了泥瓦工,他脑子活络,学的快,没多久便能独当一面。在乡建筑队干了几年,收入还不错。只是他在外面学会了玩牌,赌得虽不大,但那点收入也不堪他常常赌的。为这事,小婶婶和他吵得很厉害,差点没离了。后来干脆不让他到外头干活了,省得身边没个人看着。夫妻俩做起了卖鱼生意,没想到竟找对路子了,步上了发家致富的快车道。

    路卫国,只上了两年小学,据他自己讲反正念书不在行,索性呆在了家中。年幼时专门负责照料鸡鸭猪羊,十多岁开始便加入大人队伍干起挑河泥等重活,多年务农,倒是成了整饬庄稼的好手。十多年辛苦成就了路卫国勤奋老实的美名,却在家人中最无地位。当初刘美芳父女二人由于长江发大水而一路北迁至此,看到路家在村里也算有点地位,无甚依靠之下,刘美芳才嫁进路家。结婚时,除了分得的一间茅草房和名下的几亩地,路卫国一无所有!后来还是在丈人全力支持下才东拼西凑盖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三间瓦房。夫妻俩一个在厂里干活一个在田间劳动,农闲时路卫国骑二等车、做帮工赚点收入,还有靠田里的庄稼收成,靠种蔬菜瓜果售卖,还清了当初建房的债务,支付了路波一年年的学杂费书费,省吃俭用一点点积攒,为以后房屋的翻建,为路波读高中关键是高昂的大学费用,还有儿子将来结婚所需,更是一笔现在不敢想却不得不早做打算的大数目。

    路波记得很清楚,一直到自己工作后,家中的老屋才翻建起来。那时老妈常常说起关于房子的事,说当年大伯和小叔家盖楼房面积不够,爷爷奶奶便拆了原有的两间房帮他们补全了,只说路波家以后盖房缺面积的话就由他们贴钱。后来当然什么都没有,而二老也没能换得住进楼房的福分,才在小叔家楼下住了一年便被“赶”了出来,理由是要装修了,让住到大伯家去。小婶婶后来更是说了,当初面积是平分的,要住的话也得轮着。要求一个公平总没有错。不过最终大伯也没能让二老住过去,只是在村里仓库旁搭了间小屋,吃住全在里面。小屋的产权也是算村里的,凭借大伯的能耐给“借用”。直到二老相继去世,都没有再搬去哪一家。

    原本,兄弟三家的房是毗邻而建,但路波家后来搬去了二里地外的地方。刘美芳说搬出去清静,省得天天心烦。到也真是这样,后来关于二老住处的争吵,路波家便没有参与进去。虽然心里也挺同情的,但小婶婶摊开说了,“要么住卫强家,要么让他想办法安排住处,总之你们不要想着住到卫国家里,当初你们给过一分面积还是怎的,只要你们好意思!”是呀,当初的作为,老人一点都未有和二儿子解说的意思,无视得很彻底。

    路波工作第一年的年末,给爷爷奶奶买了些补品,并给了200块钱,算是尽份孝心。无论如何终是自己最亲的长辈,该尽到的礼仪不能废,情意的话,也许有点吧。路波曾经觉得很奇怪,都说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很重,爷爷奶奶却反过来,对两个孙女疼爱得很,却把自己这唯一的孙子冷落。他还曾见到老人偷偷塞糖果给姐姐路梅,小叔家做生意忙,妹妹路欣更是老人带大,而自己呢,小时候没帮着带,稍大些也没得过什么好吃好玩的。路波纳闷了很久,自己不是常被人夸奖乖巧懂事,却讨不到爷爷奶奶的欢心呢?长大了才明白,老人最是懂得生存的现实,所以哪怕近二十年的辛勤劳动也不曾挽回最没前途的父亲被弃若敝履的命运,只是老人运气不甚好,早期的投资没得到应有的回报而已。

    老人开始逢人便说孙子的好,逢年过节都能想得着。而旁人的议论则是,当初怎么不知道对老二卫国好点,对小波好呢,现在是他们不忘做晚辈的本分。

    是的,只是本分而已。路卫国夫妻在宅基地一事后,算是彻底死了或许本就不该有的那份期待。可即便对老人曾经的厚此薄彼不忿,但一个人不能失了本分。就像刘美芳平时做的,该有的孝敬只多不少。

    但是现在,当路波展露出不同寻常的才能,取得了令村里所有人为之注目的成绩后,老人没有再等到他工作后才行动起来,这几日的走动已经变得勤快了,开始帮着扫扫地拣拣菜,农忙期间也搭把手之类。有天傍晚路波正做作业呢,奶奶走进来,小心塞给他五块钱,说是让他买文具用。

    有人关心疼爱,本是件让人高兴的事,路波却觉得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如同过去记忆中,直到路波工作有能力了买了营养品给他们才得到一声夸奖一样,路波没法不觉得这般好意不是建立在自己可能有点出息、钱途不错的基础之上。

    路波有时也慨叹,对于他们这种现实法很是无语。好好的一份亲情,愣是被搅碎了,掺了令人反胃的东西再缝接起来。他现在也无从判断,这份亲近之意,在现实之真与情感之真的天平上,到底哪个分量会重些。也许该装作一无所知的,也许更应该视若无睹的……

    可是再想到他们颇有些凄凉的晚年,路波为他们感到悲哀的同时,又忍不住想劝说自己,不必太过计较了,一路走来,谁都不容易。再说老爸老妈不是因为老人的态度而暗自高兴吗,儿子可以不放在眼里,孙子却不容忽视啊。

    但,这样的不纯粹,有珍藏的必要吗?路波找不到真能说服自己的理由,而且最后决定,不再找了。不去管他们如何做,他将始终依着本心,不必依靠,不必巴结,不必屈求。感动为时过早,裂痕历久弥新。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路过的青春》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路过的青春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