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幽冥清谈之道风 正文 我所了解的中国古音乐(上)

正文 我所了解的中国古音乐(上)

目录:幽冥清谈之道风| 作者:宇文轻侯| 类别:历史军事

    ))

    蕤宾对应五月,用以形容阳气已变得幼小,已经变得作用不大。

    林钟对应六月,用以形容万物化生已到极至,物种齐备。

    夷则对应七月,用以形容阴气变得强盛,阳气被压制,万物受到阴气的侵蚀,万物中弱小的部分开始衰败,强盛的开始虚弱。

    南吕对应八月,用以形容万物剩余的阳气正慢慢被大地吸收。

    无射对应九月,用以形容阴气继续压制阳气,万物继续衰败。

    应钟对应十月,用以形容阳气彻底被阴气所压制,万物开始彻底衰败。

    先回答之前的问题。

    1)昆仑山是道教仙山。它是指现在我们地理书上通常所说的昆仑山吗?还是道教所特指的超世间的仙山、乐土?

    答:昆仑山是道教仙山,也是地理上的昆仑山,它主要分作三层,寻常人所能到的一层叫樊桐;再上一层的仙界叫玄圃,是地仙所在的居住的地方之一。最高层是层城也叫天庭,是太帝和天仙神灵执掌天道的地方。

    有的学生练功时觉得身体发热,这是很正常的,发热,是调气的结果,调气虽是不动肌肉手脚,却也是身体的运动,身体内元气动的多了久了,自然就热了,这是很好的事情,如果总是没个反应,那倒是问题了。

    观察一年内阴阳两气变化的十二次主要状态,将它的规律融入十二律中,可以说十二律纯粹是伶伦对自然的观察结果。

    而五音则与十二律有着很大的区别,人在来到这个世界前,是静态的。之后在母亲体内开始,人本身的静态被打破,开始收到外界的一些信息,对这些信息作出反应。

    而外界信息是多种多样的,而这些影响分别可分为五大类,而人类的反应,也可分为五大类。伶伦将它们总结,以五音来形容。五音本身不带有善恶,就如外物对人的影响和人在静态时都是不带有善恶的一样。五音及其代表意义分别为:

    宫音对应土德,主万物的脾,象征国家领导者。

    商音对应金德,主万物的肺,象征国家官员。

    角音对应木德,主万物的肝,象征平民。

    徵音对应火德,主万物的心,象征国家大的运动。

    羽音对应水德,主万物的肾,象征物资。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五音还是十二律都是代表着万物中的某个部分,伶伦在观察万物后,创造出了五音与十二律,很显然它们并不仅仅具有代表意义。伶伦的五音与十二律究竟有什么作用,以下有两个例子:

    例子一:春秋时期,卫灵公出访晋国,行到濮水之宾,在那里过夜,睡到半夜时忽然听到有人弹琴的声音,卫灵公问守卫什么人在弹琴,守卫都回答没有听到过声音,于是卫灵公召见乐师,对乐师说:“我听到有人弹琴的声音,侍卫们都听不到。这声音可能是鬼神发出来的,我将我听到的叙述给你,你为我记下来。”

    于是乐师一边弹琴试音,一边听着卫灵公的叙述,将曲子写了下来。到了第二天乐师早上,乐师对卫灵公说:“臣已经整理好了曲子,但还不能熟练的演奏,希望能回自己的房间练习。”卫灵公表示同意,乐师一天后来报告曲子已经练习熟悉了。

    卫灵公见到晋国国君晋平公后在施惠之台饮酒,喝到高兴时卫灵公说:“我得到了一首新曲子,还未听过,您可以和我一起听吗?”晋平公表示同意。请卫灵公的乐师坐在晋平公的乐师旁边演奏,卫灵公的乐师曲子弾到一半时,晋平公的乐师突然按住了琴弦,说:“这是亡国的声音,不能继续演奏。”晋平公问他说:“为什么这样说呢?”

    晋平公的乐师说:“这是纣王乐师所作的乐曲,昔日武王讨伐纣王,纣王的乐师在濮水自杀,所以听到这首曲子必然在濮水之宾,先听这首曲子的人必先亡国。”

    晋平公不听劝阻,请卫灵公的乐师继续弹奏,后来卫国果然灭亡了,卫国灭亡后,晋国也灭亡了。

    例子二:晋平公继续与卫灵公饮酒,在与晋国乐师的交谈中,晋国乐师表示他会弾一种昔日黄帝大会鬼神时的乐曲。晋平公要求晋国乐师弹奏,晋国乐师表示说晋平公的恩德仁义还不是很显著,这首曲子会对没有足够恩德仁义的听者不利。晋平公表示他已经很老了,只有音律这个嗜好,很希望能听到这类稀有的乐曲。晋国乐师无奈,只得弹奏,起初弹奏时一团白云忽然从西北升起,继续弹奏不久后忽然起了大风随之又是大雨,宫殿的瓦片被大风刮落,晋平公的侍卫都吓的四散奔逃,他本人也吓得爬在了地上不敢起来。随后晋国大旱三年。

    我说这两个例子都出自《史记》,所以真实性比较高。它们说明了音律的力量,也说明了音律和人的关系。

    五音对人们的影响十分巨大,纯正的宫音可以让人胸怀宽广,治疗关于脾的疾病或平息土行异常变化,不正的宫音可以让人变得傲慢无礼,引起关于脾的疾病或使得土行出现不良的变化。

    纯正的商音可以让人变得正直,治疗关于肺的疾病或平息金行变化,不正的商音可以让人生出道德败坏的想法,引起关于肺的疾病或使得金行出现不良的变化。

    纯正的角音可以让人变得富有同情心,治疗关于肝的疾病或平息木行异常变化,不正的角音可以让人心生哀怨,引起关于肝的疾病或使得金行出现不良的变化。

    纯正的徵音可以让人变得乐善好施,治疗关于心脏的疾病或平息火行异常变化,不正的徵音可以让人感到疲劳,引起心脏的疾病或使得火行出现不良的变化。

    纯正的羽音可以让人变得整洁好礼,治疗关于肾的疾病或平息水行异常变化,不正的羽音可以让人贪欲增加,引起肾的疾病或使得水行出现不良的变化。

    十二律更多的被运用在调节阴阳二气这一块,吹奏准确的某一律就可以让阴阳二气达到这一律本身含义的状态。

    例如吹奏代表被阴气压制的阳气由地下涌出而至高空,万物在阳气之下得到滋润的黄钟,就可以使得阳气变得强盛,驱走寒凉湿浊之气。

    关于十二律的作用比较好理解,就不一一说明了。

    音律自黄帝时代形成以来,一直是治理国家主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有作为的帝王都都会作出一些乐曲或制定一些乐器来调节当时的阴阳五行之气和民心。当时帝王将礼乐刑政四项放在同一高度,可见音律的重要性并不仅仅是听觉享受那么简单。

    与此同时,音律也成为了一项不容易被老百姓学习到的技术,当时高明的乐师与其他国家行政长官是属于同一级别的官员。这一情况的改变起始于夏朝的灭亡,夏朝灭亡后,开始有乐师因为战乱流入民间,到了周朝衰落时,这类情况更加明显,当时的一些小的封国灭亡后,它们的乐师大量流入民间,使得一些贫民和下层世人有了学习音律的机会。诸子出现后,民间音律成为了音律的主流,学派的创始人往往都精于音律。从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音律流派。邹衍所在的稷下学宫是当时最大的学者聚集地,邹衍很自然的接触到音律,他的阴阳五行思想正与音律调节阴阳五行之气的作用相匹配,比起孔子利用音律教化人心的作法,邹衍当时以此在诸侯面前掩饰,使得诸侯恐惧的作为也就让我们更好的解读了邹衍派阴阳五行家的音律奇术。把音律视作改变自然环境的工具,这就是邹衍派的音律奇术。

    邹衍的音律奇术,对乐师本身的要求也很高。首先是技术上的熟练,乐师必须要先奏出准确的音律,准确的音律是一把钥匙,找到钥匙,是打开调节阴阳五行之气大门的第一步。当然音律与乐师之间,并不是单方面的技术熟练问题,音律源于阴阳五行,因此乐师对音律所代表的阴阳五行的理解是相当重要的,只是掌握了音律技术,就只是单方面的接触,只有理解之后,才能真正以音律为媒介去调节阴阳五行之气,要响起能调节阴阳五行之气的音律,就要从内心发出音律。技术熟练的乐师奏出内心的音律,外物自然会随心而动。音律有调节外物的作用,而人心则有调节音律的作用。所以理解音律,就是打开门的那个动作。

    音律奇术对人的品质并没有要求,所以古代以音律亡人国的乐师很多。当今社会的混乱,与音律的混乱也不无关系。

    问题1:乐器与五音?

    答:舜所作的五弦琴一直被视为一件与五音关系很大的乐器,这种琴长八尺一寸,中央的弦为宫音。这之前也有别的乐器,但后人往往认为上等的五弦琴发出的五音是圣王舜对五音的一种理解。

    问题2:关于纣王亡国之音的例子,是不是因为纣王本身性格、习气使然,使其偏好于某种乐曲,而这种乐曲反过来又助长了纣王的习气,导致影响了纣王的为人、行事的风格,最终导致其亡国。不知这样理解对否?

    答:这种理解不是完全正确,纣王本身天分很高,他亡国的主要原因在于后天环境对他的影响。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单就思想上来说,人的美德与邪念是同时具备的,听好的乐曲,就会使得人们的美德得到发展,听恶的音乐,就会诱发人的邪念。纣王长期接触亡国之音,音乐是诱发他邪念的几个原因之一。如果要轩辕黄帝长期听亡国之音,其品德也会受到印象。受影响的程度与其听亡国之音的时间和其道德修养是有直接联系的。

    问题3:关于黄帝乐曲的例子,是否也是指因个人修养、境界之不同,对乐曲有所好恶。同样的乐曲,在某些人听来甘之如怡,另外一些人听来则不可接受。

    答:黄帝大会鬼神的乐曲,是召集鬼神的一种信号。鬼神闻曲而动。如果鬼神所见到的召集者是功德不够的人,那鬼神作出惩罚是必然的。古代乐曲可以分作三类:第一类用于祭祀时愉悦神灵,晋平公听到的就是这种。他不是圣王,所以神灵给了他惩罚。第二类是教化愉悦万物和歌颂功德的,五帝三代时君王所作的乐曲都是此类。第三类是引起邪念的,纣王时期的乐曲,隋炀帝时期的乐曲都是此类。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幽冥清谈之道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幽冥清谈之道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