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正文 叁 走向[革命](2)

正文 叁 走向[革命](2)

目录: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这年,到达英国后,他遇见了自己的老师康德黎,无意中得知,大清使馆就在附近,便趁机混进,决定去说服使馆内的同乡,宣传革命,结果却在使馆内被逮捕,关禁起来。

    关于孙中山遇难沦陷伦敦,至少有三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当时使馆职员所记载,孙中山直入中国使馆,问是否有粤人在此,自称姓陈,号载之,继而拿出手表观看,使馆刺史见表上有英文拼音sun,故意不露声色,约孙翌日再来。等孙中山走了之后,就立刻禀告上头,怀疑这人就是孙中山,等到第二天孙中山再来时,假惺惺约他到楼上谈话,将他骗入空房后,就囚禁起来,准备送回清朝,接受刑罚。

    第二个版本是,孙中山在自己所著的《伦敦被难记》中自称,他是被两个华人挟持诱骗进入中国使馆,从而被囚禁起来。由于非法挟持,不符合保障公民人身权利的英国宪法,英当局有权干涉使馆,并督促他们依法释放孙中山。

    第三个版本是,孙中山后来对同党陈少白说,明知道那是清使馆,故意进去,深入虎穴,以身犯险,让他们逮捕,以便借英国当局之力营救自己……赢得海内外华人的同情。这似乎有点事后诸葛亮的意味,可信度难说。

    第一个版本和第三个版本“不谋而合”,因此,使得这次孙中山陷入伦敦的清使馆,成为一次有意策划,一次巨大的冒险。不管他是冒失闯入,还是故意送上门,身为反清的领袖,只要被送回大清,那无疑是会被判死刑。

    此时,孙中山在形势万分危急之下,暗中通过使馆内的女仆,将他写好的纸条递给自己的老师康德黎,康知道形势紧急,立刻去求助英国当局。这事,经媒体曝光,震惊英国朝野,清使馆也引来了不少侦探、记者和看客,指斥清使馆擅自绑架和囚禁流亡的革命党人,不顾人~权。英国当局也给清使馆施压,使得孙中山在一片支援声中,被顺利释放,以喜剧收场。

    经此一劫,孙逸仙之名,在欧美声名大震,他也趁此广见英国的政客和记者,并擅于利用这一事件,用英文写自传《伦敦被难记》,将伦敦的遇难事件,通过自己“一面之词”,让大清使馆逮捕自己,在舆论上变得非常被动,而主人公孙逸仙,却是“蒙难”、“被诱捕”的受害者,是渴望改进腐朽政治的进步人士,是渴望中国富强的革命者,在海内外华人心中,一下子成为拿破仑、华盛顿式的中华英雄。

    这件事,是孙中山一生的转折,由海外籍籍无名之辈,成为国际政治大局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要人,一个为了振兴中华事业而受难的革命领袖,大大扭转了此前乱党通缉犯的形象。孙中山的胆识,确实有过人之处,具备革命者有激情、有谋略、有自信、勇敢无畏的素质。

    这部在伦敦上演的经典戏剧,是孙中山人生传奇的开幕。当他看到立宪国家的文明和民~主后,生出更坚定的决心,打造一个共和立宪的中华~民国,对海外媒体正式公开自己的革命主张:“欲除虏兴治,罚罪救民,步法泰西(西方)”,从此由地下游民式的革命党人,成为政治传奇人物,浮出水面。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百年记忆:民国才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百年记忆:民国才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