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正文 起 学海无涯之国学泰斗

正文 起 学海无涯之国学泰斗

目录: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黯淡谁能知汝恨,沾涂亦自笑余疾。

    书成付与炉中火,了却人间是与非。

    ――王国维

    他生于五千年中华、九州国土快沉陆之时,这个从伏羲以来,历来以为是世界中心,时间上悠久的文明,到底有什么遗产留给了今天沦为世界之一隅的中国?

    这个人,来自书香穿户的江南,作为中国文化重镇的江南,自古以诗书史艺、士大夫气养人,在空间地域上,他的学识和内在气质便得天独厚,受益于江南底蕴深厚的文风。

    他以满清遗老的身份终结生命,却一生喊着不要排外,并且极其热衷于外国的新鲜文艺,其痴迷程度,到了能融为一体,不分中西,都为我所用的境界。这亦是空间上的世界视野!从而,又回馈到去了解历史时间上的中华文化,它的每一个脚印是怎么演变的……

    这个主要凭着自学,而成为学贯中西的才子王国维,成为了后世无可争议的国学泰斗,鲁迅、郭沫若、梁启超等盛名不让的大家,也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瓜皮帽,长辫子,黑色眼镜,八字胡,灰头土脸,不修边幅的装束,看上去,只是个被胡适认为长得不太好看的书呆子,却穿越了五千年的时间、东方西方文化的空间上的差异,一开口,便高屋建瓴,谈得是:“国学”。什么是国学?那是一国之学问。非大气魄,大器识,不能穿透。王国维把自己凿成了国学研究的一汪泉眼,洋洋洒洒著成一家之书,让此后百年的中国学术界受益匪浅,嗜饮热议,这就是一国之大杯具。

    试问,天下有几人,能一坐冷板凳五十年,穷半个世纪的生命,在枯燥的古书堆里,像个侦探,反复咀嚼比较如今变成了古董一样的文字书籍,它们的来龙去脉,价值平定。而以学识增长为乐趣的王国维,即做到了,凭他的考据癖,上追甲骨,无孔不入地钻进那个蒙着灰尘的旧文化世界,去了解它们的真相。所谓,文心“雕”龙,雕的是中国五千年的国魂。

    不止如此,他在20世纪最初,就狂热地拥抱了叔本华,尼采,康德,歌德,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名震西方文化界的大哲学家,大美学家,大文学家,游戏在中西方文学、美学、艺术哲学领域,吸血一般地饱饮了清以前的才子没有接触过的新思想,又能和自身文化血液结合,终成同时影响东西方的文化桥梁。

    他以“观堂”之名行于世,著有《观堂集林》、《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红楼梦评论》等,使这个名号,成为东洋及西方图书馆里,唯一能和鲁迅齐名的名号,这便是国魂之一证,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从18岁开始,他的一生经历了甲午风云、维新变法、列强侵华、求学日本、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张勋复辟、末代皇帝溥仪小朝廷、五四运动、军阀混战、北大和清华两所大学导师,最后于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前,在颐和园沉湖自尽,成为一个王朝的“最后一个”集大成者的士大夫的缩影,留下遗嘱:“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使他的死成了谜云,亦随那个过去了的旧王朝和国学都成了后世之争议!

    倘若他和孔子相遇,孔子也会对他微笑:“辛苦了,我开创的未来两千年的文化历史,你帮我梳理啦!”他则叼着一根烟,摇摇头:“学海无涯,以我一人之力,又怎么会穷尽呢。唯以自由之心,考察古今中外之学问,到如今,生命会有尽时,但学问不会有止尽,但愿后人为了学术的自由,与文化薪火之传承,亦能皓首于经书,耐得住寂寞啊!”孔夫子颔首,在新文化运动之后,不再寂寞。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百年记忆:民国才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百年记忆:民国才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