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正文 壹 我本江南人

正文 壹 我本江南人

目录: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公元1877年12月3日(农历十月二十九日),清光绪年间,时值秋冬苦寒之季,王国维就在这天辰时,出生在江南钱塘海宁盐官镇,他的祖上在南宋抗击金兵时,因尽忠守节而殉国,王家受朝廷荫封至此,尽管数百年以后,家中凋敝贫寒,过着粗茶淡饭的日子,但王国维对自己的家世,一向感到自豪,毕竟为忠烈的后裔嘛!

    他初名国桢,后来改名叫国维,字静安,“静安”二字,很符合他的气质,喜欢独自安静地钻研学问。一个人的名字,有时是和他内在的气质是有关联的,代表了父母的期待……不幸的是,年仅3岁的他,就眼睁睁看着母亲凌氏去世,过早体验丧母之痛,这之后,由于疏远了某种来自女性的柔弱关怀之情,以致一生所行,偏于刚烈忧郁,寡少柔情欢欣。

    父亲乃誉公作为名门之后,还有士大夫的遗风,沾染了名士之气,不爱功名,却酷爱收藏古玩,据说在江苏?阳县衙当差时,就遍访江浙一带名门望族,收藏宋元明清以来的古文诗画和金石器物,嗜好成癖,沉迷于其中,后来干脆辞官,整日闭门,鉴赏考证那些古董宝贝儿,自娱自乐,这些都影响了王国维,使他和乃父的兴趣很相近,小小年纪就有考据癖。

    不过长子王国维,小时候才华不显山露水,看上去很平庸。父亲看他写字随随便便,缺少英锐之气,读书杂而不精,就担忧地说:“不患吾死,患吾身之后,子孙继起不如吾……求才难,而**子弟才过其父尤难!”乃誉公自己不看重功名,名声不出乡里,天下没有几个人知道他,却担心儿子还不如自己,以致忧心忡忡,怎料到后来儿子名声会遍于天下呢。

    年少的王国维,常为他出身于江南感到自豪,曾作诗感叹:

    “我本江南人,能说江南美。

    家家门系船,往往阁临水。

    兴来即命棹,归去辄隐几……

    何处无此境,吴会三千里。”

    自古,江南是不仅风景优美,也是文化富盛的地方,上可追至春秋战国时的吴越文化,次可追至三国东晋南朝的*名士,尤其是南宋王朝偏安于此,定都杭州,把中原的士大夫们都带到了浙江,这里的文化气韵就更浓厚,千载以下元明清继承,只有发扬,而未衰败,一直被江南人自己啧啧称道。王国维的家乡海宁在钱塘江边,和杭州毗邻,向来是朱门大户聚集,人才辈出之地,也是众所周知的徐志摩和金庸的故乡。

    王国维虽没有和美景如画的山水匹配的俊秀面貌,却也能以才子之心,感受江南风景的清丽气韵,仿佛觉得书画里的那些美景都活过来了……“我本江南人,能说江南美”,这种江南情结,让他经常独自沉浸在山山水水的意境中,感慨那些美如画的江山风景,千古常驻,这种热爱,不输于那些结伴游玩的才子佳人,反而思索更深,内在更为博大深厚!

    就这样,当他站在钱塘江边,看着天地广阔,眼前潮来潮涌,气象宏大,一浪接着一浪,后浪推着前浪汹涌澎湃时,心中难免感慨万千:古今才子,就像这样一代又一代,总有更替吧!到了“我”这一代,又当何去何从呢?

    正当父亲乃誉公担心儿子的才能,怕他一进考场就会“弃甲曳兵”,王国维却在他16岁时,参加海宁州县岁考一举得中,这次,让他的父亲刮目相看,才感到儿子的前程尚不可小量,未始不会有出息。

    但是这以后,他在科场中的命运就很不顺利了。当时,科举考试的内容,还是考“时文”,也就是八股文,向来想法肆意又喜爱详细考据的他,对于形式僵死、内容空泛的八股文不屑一作,以致,第二年再上考试时,没有考完就散场了。当然考试结果也就不理想,而这以后,多次应父亲之命,参加乡试,也都折羽……后来的大才学家他这时竟连秀才都苦苦考不中,也可看出科举的式微,就算没有洋枪洋炮,封建社会内部文化也会由此衰微窒息。

    为此,他的父亲叹息:“文太高,不肯入时流范围……”看来对他的文章,知子莫若父!

    那时仅18岁的王国维,不仅嗜好古籍,而且喜欢评论前人文章中的得失疑误,和朋友在一起讨论时,常常会指责一些名高不实之辈,甚至,年纪轻轻,就将矛头对准道光年间的进士俞樾,撰文逐条批判驳斥这位大名士的见解。父亲担心他眼高手低,青年狂妄,不知谦逊,便告诫:“以后要痛戒此习!”谁知后来,王国维将“此习”发扬广大后,反而成为一代大师!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百年记忆:民国才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百年记忆:民国才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