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正文 叁 文学启蒙新青年(1)

正文 叁 文学启蒙新青年(1)

目录: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在日本留学时,陈独秀就和爱国青年苏曼殊的感情甚笃,曼殊酷爱读缠绵的《茶花女》,因此自学法文,想亲自翻译此书。陈独秀却不以为然,劝说:“《茶花女》虽然写情甚美,歌颂自由,对社会不平等之现象愤慨,但毕竟局限在男女恋情,我们现在为国家计,理应有更宏大的视野,不重在儿女私情,而在整个国家……”

    话说曼殊听了之后,便陡然消失了几周,陈独秀还以为自己言重了,正叹息曼殊不能理解自己热衷社会革命的心思。

    忽一日,曼殊瘦骨嶙峋,脸色苍白,跌跌撞撞地走到面前,交出一叠手稿。陈独秀接过来一看,是他亲译的法国著名流亡作家雨果的小说《惨世界》(后来通译称《悲惨世界》),这部小说为受压迫的小人物控诉统治者的虚伪和社会的黑暗,很能激发民愤和社会革命。

    他喜出望外,才知道曼殊消失的十多日,是去通宵达旦翻译这部带有鲜明政治*色彩的作品。曼殊果然是天才,不仅理解了自己的心思,而且有更进一步的成果,他料定这部杰作,一定能激起国人对于社会的反思,对统治者的**不再麻木不仁。

    后来果然如此。《惨世界》是当时最能激起年轻人对他们所生活的社会,厌愤不满的作品之一,激起他们对普通中国人民的深切的同情。革命者的感性世界,由爱国走向了爱一国之人民。

    有趣的是,陈独秀同时干了翻译史上最破格的事,竟在这部《惨世界》的中间部分,完全自创了7个章节,其中塑造的都是貌似中国人的法国人,譬如叫范桶(饭桶)、吴齿(无耻)、满周苟(满洲狗)等,参与到原来悲惨世界的故事情境中,借法国的黑暗**统治,来影射和暴露中国的社会现实。使得这部小说不再纯文艺,而成为鼓吹革命的政治小说。

    陈独秀的这种个性是独特的,至少胡适和鲁迅没这么干过,就是特立独行的苏曼殊自己也不曾想到这么做,这也许是后面几位同道,选择了做不朽之“人”,以个人天才彪炳史册,而陈独秀在这个“人”字上,多划了一杠,要做“大”,即做大事,建立社会功业的异同。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百年记忆:民国才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百年记忆:民国才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